第十二章 面壁穿石
關燈
小
中
大
父親之死,令獨孤伽羅從瓊樓玉宇驟然跌落于萬丈深淵。
“罪人之後”四字,毒蛇般日夜纏縛和咬齧着她,令她無法喘息,令她憤懑欲瘋,令她虛弱驚恐一如嬰兒…… 夜晚,她一次又一次的大汗淋漓,當她淚流滿面、大聲驚叫着從惡夢中驚醒,楊堅都會緊緊地抱着她、哄着她,使她每每從惡厣的驚悸中漸漸平息…… 獨孤伽羅病倒了,她在昏昏沉沉中整整躺了一個月。
病倒的日子,夫君楊堅每天每夜衣不解帶地守在她的身邊,或是好言撫慰,或是捧藥請醫。
在夫君楊堅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堅毅沉蘊的呵護下,瀕于崩潰的伽羅終于開始走出屈辱和恐懼的陰影…… 春去秋來。
轉眼,父親獨孤信罹難已半年多了。
不幸之中大幸的是,自獨孤家族驟然衰敗之後,楊家卻因了公爹楊忠的幾番沙場奇功,開始驟然騰達起來—— 公爹楊忠在近幾年的南北之戰之中屢建奇功,聲震中外。
宇文護倒和宇文泰當年一樣,最喜愛的就是骁勇善戰的大将,曾幾次派人前往公爹的戍地慰問犒勞并書信達意,并邀請楊忠回京擔當朝廷要職。
楊忠卻以自己痰症舊疾每到冬天都會發作,南方溫暖之地宜于養病為由而幾番婉然辭謝。
宇文護見楊忠不願回京,便以其功而诏封為随國公,并晉拜為柱國将軍。
在京兆伊任功曹之職的楊堅,也因父親楊忠之勳,被宇文護晉遷為骠騎大将軍,并封為大興郡公。
楊堅的幾個弟弟,也相繼得以晉封。
當今朝廷,對社稷功臣子弟,要麼幹脆不晉封,哪怕你是一介白衣。
隻要晉封,便會從白衣一躍而為朝三品文武之職或是縣男郡公。
雖說晉封職爵後,未必就會委以實職,然而,從此畢竟可以承領朝廷俸祿并食其爵邑了。
而一般百姓子弟終其一生,也很難晉躍為朝廷上三品職爵的。
即令有奇略奇謀,大智大勇者,也不過被王公幕府養為賓僚,或在陣前殺敵的猛将而已。
即令每戰大捷,或是有了什麼扶危靖亂的奇策,最終的首功,也隻能記在主子們身上。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一說,便是由此而來。
伽羅淪為罪人之後,而驟然騰達的楊堅不僅沒有輕淡于她,反倒越發愛憐倍至、處處呵護起她來。
每天公事完畢,便和伽羅相擁或是握手相坐,對她叙說些外面的奇聞逸事,平時,無論公事私事還是人情往來,也總要先和伽羅商議一番再做定奪。
伽羅的主意,也每每令楊堅心悅誠服甚至擊掌叫好。
伽羅終于打起精神了。
為了報答夫君的深情厚義,伽羅暗暗發誓:一定要輔佐丈夫成就一番經天緯地的大業。
白天,伽羅幫着婆母操勞和安排諸般家事,到了夜晚,便和楊堅坐在各自的書房禀燭夜讀,博覽天文地理和經略兵法。
每晚入睡前,伽羅還會跟着楊堅一半個時辰的禅。
直到婚後伽羅才發覺,原來,楊堅自幼就養成了每天面壁坐禅的習慣。
天晚夜靜之時,都要在一隻大蒲團上阖目調息,跏趺禅坐。
伽羅發現,坐禅時的楊堅仿若石佛一般,紋絲不動,神情超然,氣志沉蘊,令人驚愕。
她問夫君:為何當年太學同窗時,各科并不出衆,而底蘊卻非同一般? 楊堅一言未發,提筆寫下: 一意入禅, 氣沉丹田。
日日面壁, 三昧洞穿。
伽羅深悟個中真谛,蓦然發覺,原來凡人與聖賢的區别,僅在思和不思、悟與不悟之間。
有了禅靜方能禅思,爾後方得禅悟。
可惜,世人竟多不知靜思禅悟之高妙。
身心入靜之後,便可得蕩蕩無礙,自在灑脫,萬事萬物猶如靜水沉碧,盡皆洞明…… 嫁到楊家不久,伽羅就把楊家的藏書翻閱了個遍。
她和丈夫的居室,客廳,甚至榻邊幾上,到處都堆滿了各種古今書卷和讀書劄記。
不像個當家的長房媳婦,倒更像個專門讀書做學問的儒士。
後來,為了使伽羅忘卻喪父之痛,楊堅便開始拉伽羅參與到自己的諸多交往中了。
無論是楊堅的同窗好友,還是父輩的同袍屬僚,随國府的親朋族人,以及府邸在京畿文武官員,乃至家眷依例被羁留帝京的三品以上外戍武将,家中父母嫡妻子女,何時壽辰,何時嫁娶,何時添子,伽羅都會事先一一打聽明白,依序入冊。
每天都會查看冊子,事先備下禮物,到了日子,必會親
“罪人之後”四字,毒蛇般日夜纏縛和咬齧着她,令她無法喘息,令她憤懑欲瘋,令她虛弱驚恐一如嬰兒…… 夜晚,她一次又一次的大汗淋漓,當她淚流滿面、大聲驚叫着從惡夢中驚醒,楊堅都會緊緊地抱着她、哄着她,使她每每從惡厣的驚悸中漸漸平息…… 獨孤伽羅病倒了,她在昏昏沉沉中整整躺了一個月。
病倒的日子,夫君楊堅每天每夜衣不解帶地守在她的身邊,或是好言撫慰,或是捧藥請醫。
在夫君楊堅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堅毅沉蘊的呵護下,瀕于崩潰的伽羅終于開始走出屈辱和恐懼的陰影…… 春去秋來。
轉眼,父親獨孤信罹難已半年多了。
不幸之中大幸的是,自獨孤家族驟然衰敗之後,楊家卻因了公爹楊忠的幾番沙場奇功,開始驟然騰達起來—— 公爹楊忠在近幾年的南北之戰之中屢建奇功,聲震中外。
宇文護倒和宇文泰當年一樣,最喜愛的就是骁勇善戰的大将,曾幾次派人前往公爹的戍地慰問犒勞并書信達意,并邀請楊忠回京擔當朝廷要職。
楊忠卻以自己痰症舊疾每到冬天都會發作,南方溫暖之地宜于養病為由而幾番婉然辭謝。
宇文護見楊忠不願回京,便以其功而诏封為随國公,并晉拜為柱國将軍。
在京兆伊任功曹之職的楊堅,也因父親楊忠之勳,被宇文護晉遷為骠騎大将軍,并封為大興郡公。
楊堅的幾個弟弟,也相繼得以晉封。
當今朝廷,對社稷功臣子弟,要麼幹脆不晉封,哪怕你是一介白衣。
隻要晉封,便會從白衣一躍而為朝三品文武之職或是縣男郡公。
雖說晉封職爵後,未必就會委以實職,然而,從此畢竟可以承領朝廷俸祿并食其爵邑了。
而一般百姓子弟終其一生,也很難晉躍為朝廷上三品職爵的。
即令有奇略奇謀,大智大勇者,也不過被王公幕府養為賓僚,或在陣前殺敵的猛将而已。
即令每戰大捷,或是有了什麼扶危靖亂的奇策,最終的首功,也隻能記在主子們身上。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一說,便是由此而來。
伽羅淪為罪人之後,而驟然騰達的楊堅不僅沒有輕淡于她,反倒越發愛憐倍至、處處呵護起她來。
每天公事完畢,便和伽羅相擁或是握手相坐,對她叙說些外面的奇聞逸事,平時,無論公事私事還是人情往來,也總要先和伽羅商議一番再做定奪。
伽羅的主意,也每每令楊堅心悅誠服甚至擊掌叫好。
伽羅終于打起精神了。
為了報答夫君的深情厚義,伽羅暗暗發誓:一定要輔佐丈夫成就一番經天緯地的大業。
白天,伽羅幫着婆母操勞和安排諸般家事,到了夜晚,便和楊堅坐在各自的書房禀燭夜讀,博覽天文地理和經略兵法。
每晚入睡前,伽羅還會跟着楊堅一半個時辰的禅。
直到婚後伽羅才發覺,原來,楊堅自幼就養成了每天面壁坐禅的習慣。
天晚夜靜之時,都要在一隻大蒲團上阖目調息,跏趺禅坐。
伽羅發現,坐禅時的楊堅仿若石佛一般,紋絲不動,神情超然,氣志沉蘊,令人驚愕。
她問夫君:為何當年太學同窗時,各科并不出衆,而底蘊卻非同一般? 楊堅一言未發,提筆寫下: 一意入禅, 氣沉丹田。
日日面壁, 三昧洞穿。
伽羅深悟個中真谛,蓦然發覺,原來凡人與聖賢的區别,僅在思和不思、悟與不悟之間。
有了禅靜方能禅思,爾後方得禅悟。
可惜,世人竟多不知靜思禅悟之高妙。
身心入靜之後,便可得蕩蕩無礙,自在灑脫,萬事萬物猶如靜水沉碧,盡皆洞明…… 嫁到楊家不久,伽羅就把楊家的藏書翻閱了個遍。
她和丈夫的居室,客廳,甚至榻邊幾上,到處都堆滿了各種古今書卷和讀書劄記。
不像個當家的長房媳婦,倒更像個專門讀書做學問的儒士。
後來,為了使伽羅忘卻喪父之痛,楊堅便開始拉伽羅參與到自己的諸多交往中了。
無論是楊堅的同窗好友,還是父輩的同袍屬僚,随國府的親朋族人,以及府邸在京畿文武官員,乃至家眷依例被羁留帝京的三品以上外戍武将,家中父母嫡妻子女,何時壽辰,何時嫁娶,何時添子,伽羅都會事先一一打聽明白,依序入冊。
每天都會查看冊子,事先備下禮物,到了日子,必會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