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面壁穿石
關燈
小
中
大
到府上拜賀一番。
楊堅和伽羅居住的庭落側畔有一處占地很大的園子。
伽羅設法找來了許多的果苗花種,在園中親手栽種下了諸如石榴、蒲桃、櫻桃、棗子、蘋果等各樣果樹,每天和下人一起為果樹捉蟲澆水、剪枝嫁接。
楊堅見她竟為這些事忙得滿頭是汗,便笑她閑不住,勸她說,家裡養着成千上萬的府兵和奴婢下人,這些事,她隻須動動嘴,命下人去做就行了,哪裡勞她親自動手的道理? 伽羅也不解釋,隻是笑道,到時要請他品嘗自己親手栽的鮮果兒。
楊忠身為武将,半生飄泊颠宕居無定所,刀林劍叢,生死未蔔。
中年得子,兒子出生時又逢天兆祥瑞,紫氣充庭,加上河東少林寺智仙上師的一番話,令他們對那羅延充滿了厚望。
後來,雖覺得兒子的面相和風采果然有些與衆不同之處,如額上五柱入頂,龍颔虎目,神态威毅。
又因嬰幼兒時曾随少林尼師跏趺禅坐,故而,性情也遠比同齡少年深沉緘默不苟言笑。
楊堅十三歲那年,希望兒子能成就大器的楊忠對兒子諄諄而教:楊家自入關以來,功勳較晚,勢單力薄。
吾兒若欲成就大志,除了文韬武略的苦修之外,還必得通過聯姻方可增其勢力。
而眼下皇室王公家的小姐,多不願與人共事一夫…… 楊堅少小之時便已是志大心雄,自然領悟父親深意。
故而,雖說朝廷帝京王公子弟們在聘娶正妻之前,俱多有寵妾甚至子女,楊堅卻始終未曾有過私寵…… 随國公楊忠夫婦清知:兒子楊堅雖内斂有餘卻機敏不足。
因而在為愛子擇婚之事上甚是謹慎:既要家勢可靠,本人必得知書達禮……如此,一拖再拖的,始終未能尋到遂心的兒媳。
老兩口再沒想到的是,自家兒子竟被大司馬父女看中了! 大司馬罹禍之後,楊忠曾一度為愛子的前程感到沮喪。
沒想到的,後來發覺這個兒媳雖小小年紀,不僅識書達禮、孝敬公婆,而且無論在兵法經略還是家事外交上,竟然處處顯出了過人的見識和機謀。
但凡交付她的内外大小諸事,無不料理得既妥當又圓滿。
見兒媳處處皆能輔佐兒子,老倆口實在驚喜望外! 呂夫人因操勞太甚,這幾年身子骨漸漸的不大好了。
見長媳如此能幹,老倆口便商定:将府中諸多家事,連同兄弟姐妹并族中子弟的婚姻大事,一并交她張羅。
伽羅掌理随國府的家務後,行事為人并不獨斷,凡事總是先與二老和弟妹商議之後,才開始張羅辦理。
此時,正好楊堅的兄弟姐妹和族中兄弟子侄相繼都到了婚聘嫁娶的年齡。
獨孤家族的輝煌随着父親的身死而寂滅了。
做為楊家的嗣長媳,随國公府的當家媳婦,她清知,聯姻是使孤單脆弱的家族迅速強大起來的唯一途徑,也是使家族之間彼此生死相依,榮毀與共的一種聯結。
她要乘着楊家眼下的騰達之勢,相繼與朝中幾家王公分别完成聯姻。
從頭經營家族的興旺大計。
伽羅決計先促成随國府與安城公宇文憲、附馬世家尉遲綱兩家的聯姻——尉遲綱三代附馬世家,與宇文護又屬表兄弟之親;宇文憲系嗣帝的手足兄弟,将來朝廷局勢不論怎樣動變,他們兩人都不會有落勢之虞…… 宇文憲的母親達步幹夫人四十歲壽辰的前幾天,伽羅便備好了壽禮,到了日子,一早便帶着幾名家人,擡着壽禮,來到安城郡府為達步幹夫人拜壽。
今天到安城郡府,除了為老夫人拜壽,還有一樣主要的原故,便是想借此機會,促成兩家的聯姻。
她想把楊堅的胞妹聘與宇文憲為妻。
如果宇文憲不同意的話,再求聘宇文憲的胞妹河陽公主與楊堅的胞弟二郎為妻。
憑着女人的敏感,伽羅感到宇文憲對楊堅的某種敵意。
她必得先設法消除宇文憲對夫君的間隙…… 自宇文泰崩天後,相繼成親的宇文氏兄弟先後搬離太師府,各自置辦了自己的府宅。
宇文憲雖未正式娶親,卻也有了自己的姬妾和子女。
安城郡府外庭,一身錦袍的宇文憲正與左右屬僚說說笑笑地閑議着什麼,一眼看見伽羅進了府門時,竟楞在那裡了。
倒是屬僚高颎和裴文舉反應快,趕忙迎出來,接過伽羅。
宇文憲的一張臉兒漲得通紅,一面命人看坐上茶,一面問:“是你,你……怎麼一個人來了?” 伽羅微微一笑:“那羅延到老爺子
楊堅和伽羅居住的庭落側畔有一處占地很大的園子。
伽羅設法找來了許多的果苗花種,在園中親手栽種下了諸如石榴、蒲桃、櫻桃、棗子、蘋果等各樣果樹,每天和下人一起為果樹捉蟲澆水、剪枝嫁接。
楊堅見她竟為這些事忙得滿頭是汗,便笑她閑不住,勸她說,家裡養着成千上萬的府兵和奴婢下人,這些事,她隻須動動嘴,命下人去做就行了,哪裡勞她親自動手的道理? 伽羅也不解釋,隻是笑道,到時要請他品嘗自己親手栽的鮮果兒。
楊忠身為武将,半生飄泊颠宕居無定所,刀林劍叢,生死未蔔。
中年得子,兒子出生時又逢天兆祥瑞,紫氣充庭,加上河東少林寺智仙上師的一番話,令他們對那羅延充滿了厚望。
後來,雖覺得兒子的面相和風采果然有些與衆不同之處,如額上五柱入頂,龍颔虎目,神态威毅。
又因嬰幼兒時曾随少林尼師跏趺禅坐,故而,性情也遠比同齡少年深沉緘默不苟言笑。
楊堅十三歲那年,希望兒子能成就大器的楊忠對兒子諄諄而教:楊家自入關以來,功勳較晚,勢單力薄。
吾兒若欲成就大志,除了文韬武略的苦修之外,還必得通過聯姻方可增其勢力。
而眼下皇室王公家的小姐,多不願與人共事一夫…… 楊堅少小之時便已是志大心雄,自然領悟父親深意。
故而,雖說朝廷帝京王公子弟們在聘娶正妻之前,俱多有寵妾甚至子女,楊堅卻始終未曾有過私寵…… 随國公楊忠夫婦清知:兒子楊堅雖内斂有餘卻機敏不足。
因而在為愛子擇婚之事上甚是謹慎:既要家勢可靠,本人必得知書達禮……如此,一拖再拖的,始終未能尋到遂心的兒媳。
老兩口再沒想到的是,自家兒子竟被大司馬父女看中了! 大司馬罹禍之後,楊忠曾一度為愛子的前程感到沮喪。
沒想到的,後來發覺這個兒媳雖小小年紀,不僅識書達禮、孝敬公婆,而且無論在兵法經略還是家事外交上,竟然處處顯出了過人的見識和機謀。
但凡交付她的内外大小諸事,無不料理得既妥當又圓滿。
見兒媳處處皆能輔佐兒子,老倆口實在驚喜望外! 呂夫人因操勞太甚,這幾年身子骨漸漸的不大好了。
見長媳如此能幹,老倆口便商定:将府中諸多家事,連同兄弟姐妹并族中子弟的婚姻大事,一并交她張羅。
伽羅掌理随國府的家務後,行事為人并不獨斷,凡事總是先與二老和弟妹商議之後,才開始張羅辦理。
此時,正好楊堅的兄弟姐妹和族中兄弟子侄相繼都到了婚聘嫁娶的年齡。
獨孤家族的輝煌随着父親的身死而寂滅了。
做為楊家的嗣長媳,随國公府的當家媳婦,她清知,聯姻是使孤單脆弱的家族迅速強大起來的唯一途徑,也是使家族之間彼此生死相依,榮毀與共的一種聯結。
她要乘着楊家眼下的騰達之勢,相繼與朝中幾家王公分别完成聯姻。
從頭經營家族的興旺大計。
伽羅決計先促成随國府與安城公宇文憲、附馬世家尉遲綱兩家的聯姻——尉遲綱三代附馬世家,與宇文護又屬表兄弟之親;宇文憲系嗣帝的手足兄弟,将來朝廷局勢不論怎樣動變,他們兩人都不會有落勢之虞…… 宇文憲的母親達步幹夫人四十歲壽辰的前幾天,伽羅便備好了壽禮,到了日子,一早便帶着幾名家人,擡着壽禮,來到安城郡府為達步幹夫人拜壽。
今天到安城郡府,除了為老夫人拜壽,還有一樣主要的原故,便是想借此機會,促成兩家的聯姻。
她想把楊堅的胞妹聘與宇文憲為妻。
如果宇文憲不同意的話,再求聘宇文憲的胞妹河陽公主與楊堅的胞弟二郎為妻。
憑着女人的敏感,伽羅感到宇文憲對楊堅的某種敵意。
她必得先設法消除宇文憲對夫君的間隙…… 自宇文泰崩天後,相繼成親的宇文氏兄弟先後搬離太師府,各自置辦了自己的府宅。
宇文憲雖未正式娶親,卻也有了自己的姬妾和子女。
安城郡府外庭,一身錦袍的宇文憲正與左右屬僚說說笑笑地閑議着什麼,一眼看見伽羅進了府門時,竟楞在那裡了。
倒是屬僚高颎和裴文舉反應快,趕忙迎出來,接過伽羅。
宇文憲的一張臉兒漲得通紅,一面命人看坐上茶,一面問:“是你,你……怎麼一個人來了?” 伽羅微微一笑:“那羅延到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