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脈三花
關燈
小
中
大
當趙大人見獨孤信竟派了他兩個兒子親自趕來送信時,當時便預感到事情有變了!
他匆匆展開信,見信上卻隻有寥寥數字:“楚公,再再叩拜:請楚公為江山社稷而計,萬勿輕率!珍重!珍重!”
趙貴一眼便讀懂了字裡行間深藏着的險惡情勢!
前思後想,不覺驚出了一身的冷汗!直到此時,方感到因一時躁動和義氣用事,事情确實做的有失周密了。
于是,急忙把已經拟好、正要派人送達京朝,請宇文護并陛下校閱兵馬的奏章毀掉…… 宇文盛連夜趕回京城後,連水也未及喝一口水,便攜兒子宇文述一早趕到天官府。
待獲準進見時,命兒子等在外面,自己一人入殿,将趙貴秘謀之事和密信一并禀報大司馬宇文護知曉。
宇文護大驚! 他匆匆結束了早朝,卻留下于謹、李弼、賀蘭祥等人,衆人一起布下了将計就計之計——單等趙貴邀發巡閱的書信送來,謀反的人證物證俱悉獲拿後,立即捉拿趙貴諸人…… 宇文護這裡已布下了天羅地網,單等着趙貴邀請大周皇帝陛下和太師宇文護校閱的奏書呢! 孰知,等來等去,直到密信中所預定的日子過了兩天了,仍舊沒有什麼動靜,也不見有請求自己和陛下前往巡閱兵事的奏章送到京中,宇文護便開始焦慮起來。
知道趙貴可能有所警覺,又擔心夜長夢多,生怕趙貴再生出新的圖謀,自己猝不及防之中再緻異禍。
于是即刻诏命京畿附近諸州刺史總管回京,禀奏各地宿防諸事。
為防止趙貴生疑,宇文護在給趙貴的诏書中,專門另附了一封意懇詞切的私信:“……遙想世叔楚公當年,領率諸公一齊擁戴太祖匡扶前朝,衆公協力齊心,以一州之地而踞三分且一之天下,且終成革魏興周之大業……世叔楚公數十載如一日,以忠勇善戰而著名遐迩。
護系太祖親侄,受太祖教導,世叔楚公于大周功績,護始終未敢有忘!今輔佐嗣帝,獨木難撐,護再再懇請世叔楚公和諸位世叔和舟共濟,同心共助,合力扶持幼主…… 趙貴正為事不機密,幾天來心神不甯,處處驚疑時,忽見诏書和宇文護的私信,心下頓時松了一口氣。
心想,宇文護原本無名之輩,如今立足未穩,而新建大周國則是四面強敵,風雨飄搖。
他滿心以為,看來,眼下宇文護還是離不開他們這些百戰武勳的,所以才如此攏絡自己。
于是,竟毫無疑惑地趕回京城了。
待進京之後,又命屬将到别的官吏府上探聽虛實,因見京畿附近諸州的官員果然都已接诏回京,越發放下心來入宮參見。
孰料,一俟他解劍脫履,剛一踏進乾安殿,就見左右突然擁上一群禁衛,将他一把按倒,不由分說便當衆縛下! 虎入牢籠,縱然趙貴陣前殺敵武藝絕倫、威猛過人,此時也無可如何了。
宇文護命左右當場以陛下的名義宣诏: 昔太祖率衆,匡扶先朝。
諸公齊心,共治天下。
自始及終,二十三載,今仗群公,協力一緻,革魏興周,擁朕大位。
朕雖不德,然于群公情如親胞。
太傅趙貴,竟與萬俟幾通、叱奴興、王龍仁、長孫僧衍等陰謀勾結,圖危社稷,陰謀害朕,喪心病狂、十惡不赦! 诏:立即誅除罪人趙貴、萬俟幾通、叱奴興、王龍仁…… 又:太保獨孤信雖犯知情不舉罪,然念其功偉名高,除官免死! 父親獨孤信有驚無險,終于躲得一劫。
伽羅在大姐府上得知:此番,陛下為父親之事,幾乎與宇文護公然翻臉。
按宇文護的意思,是執意要父親性命的。
不想,拟诏之時,陛下争辯道:“太師,當下國基未穩,四鄰強悍,江山社稷正值用人之際,獨孤信一向信義為本,德勳過人,素有文治之才。
趙貴之亂,獨孤大人為了朝國大局,社稷安定,已事先勸戒趙貴,故而,才使趙貴知錯而止。
雖說知情未舉,亦屬本性使然。
太師不如以除官免爵論處妥當。
若一并誅殺,與理不通。
朕以寬懷事朝,不想即位不久便落下濫誅功臣的名聲。
” 宇文護說:“什麼信義為本?趙貴犯上謀亂,為大不赦罪,他身為重臣,知情不舉,按律當斬!” 陛下憤然作色:“你分明是公報私仇,若執意要殺他,那就别借用朕的名義發诏,你想怎麼着就怎麼着吧!” 當初,獨孤信曾力主立長為嗣,宇文護以為,陛下一定會忌嫌此事,視獨孤信為政敵。
今見陛下竟如此袒護獨孤信,實在出乎意外。
因獨孤信為人一向寬厚忠義,于謹、賀蘭祥也多與他交好。
見此情狀,也紛紛為獨孤信求情,請念其平素德望,免其一死…… 宇文護見狀,勉強同意了獨孤信免死。
诏敕:坐罪除官,罷其爵号邑封…… 新婚的這段日子,伽羅竟是在膽戰心驚中熬過來的—— 當初,幸好公爹在宇文泰葬儀結束後便匆匆返回穰州任上,因而,雖與趙貴和父親私交甚笃,卻因任地遙遠,謀逆一事才幸而未被牽連其中。
公爹若在京中或京畿附近任職,此番,娘家和夫家必然共同牽累其中。
那樣,孤楊兩家隻怕永無出頭之日了…… 伽羅回到獨孤府時,見僥幸躲過一死的父親,驟然蒼老了許多! 伽羅清知,父親雖說承蒙陛下和于謹、賀蘭祥等幾位大人的協力保全,僥幸未能丢命,然而,從今往
于是,急忙把已經拟好、正要派人送達京朝,請宇文護并陛下校閱兵馬的奏章毀掉…… 宇文盛連夜趕回京城後,連水也未及喝一口水,便攜兒子宇文述一早趕到天官府。
待獲準進見時,命兒子等在外面,自己一人入殿,将趙貴秘謀之事和密信一并禀報大司馬宇文護知曉。
宇文護大驚! 他匆匆結束了早朝,卻留下于謹、李弼、賀蘭祥等人,衆人一起布下了将計就計之計——單等趙貴邀發巡閱的書信送來,謀反的人證物證俱悉獲拿後,立即捉拿趙貴諸人…… 宇文護這裡已布下了天羅地網,單等着趙貴邀請大周皇帝陛下和太師宇文護校閱的奏書呢! 孰知,等來等去,直到密信中所預定的日子過了兩天了,仍舊沒有什麼動靜,也不見有請求自己和陛下前往巡閱兵事的奏章送到京中,宇文護便開始焦慮起來。
知道趙貴可能有所警覺,又擔心夜長夢多,生怕趙貴再生出新的圖謀,自己猝不及防之中再緻異禍。
于是即刻诏命京畿附近諸州刺史總管回京,禀奏各地宿防諸事。
為防止趙貴生疑,宇文護在給趙貴的诏書中,專門另附了一封意懇詞切的私信:“……遙想世叔楚公當年,領率諸公一齊擁戴太祖匡扶前朝,衆公協力齊心,以一州之地而踞三分且一之天下,且終成革魏興周之大業……世叔楚公數十載如一日,以忠勇善戰而著名遐迩。
護系太祖親侄,受太祖教導,世叔楚公于大周功績,護始終未敢有忘!今輔佐嗣帝,獨木難撐,護再再懇請世叔楚公和諸位世叔和舟共濟,同心共助,合力扶持幼主…… 趙貴正為事不機密,幾天來心神不甯,處處驚疑時,忽見诏書和宇文護的私信,心下頓時松了一口氣。
心想,宇文護原本無名之輩,如今立足未穩,而新建大周國則是四面強敵,風雨飄搖。
他滿心以為,看來,眼下宇文護還是離不開他們這些百戰武勳的,所以才如此攏絡自己。
于是,竟毫無疑惑地趕回京城了。
待進京之後,又命屬将到别的官吏府上探聽虛實,因見京畿附近諸州的官員果然都已接诏回京,越發放下心來入宮參見。
孰料,一俟他解劍脫履,剛一踏進乾安殿,就見左右突然擁上一群禁衛,将他一把按倒,不由分說便當衆縛下! 虎入牢籠,縱然趙貴陣前殺敵武藝絕倫、威猛過人,此時也無可如何了。
宇文護命左右當場以陛下的名義宣诏: 昔太祖率衆,匡扶先朝。
諸公齊心,共治天下。
自始及終,二十三載,今仗群公,協力一緻,革魏興周,擁朕大位。
朕雖不德,然于群公情如親胞。
太傅趙貴,竟與萬俟幾通、叱奴興、王龍仁、長孫僧衍等陰謀勾結,圖危社稷,陰謀害朕,喪心病狂、十惡不赦! 诏:立即誅除罪人趙貴、萬俟幾通、叱奴興、王龍仁…… 又:太保獨孤信雖犯知情不舉罪,然念其功偉名高,除官免死! 父親獨孤信有驚無險,終于躲得一劫。
伽羅在大姐府上得知:此番,陛下為父親之事,幾乎與宇文護公然翻臉。
按宇文護的意思,是執意要父親性命的。
不想,拟诏之時,陛下争辯道:“太師,當下國基未穩,四鄰強悍,江山社稷正值用人之際,獨孤信一向信義為本,德勳過人,素有文治之才。
趙貴之亂,獨孤大人為了朝國大局,社稷安定,已事先勸戒趙貴,故而,才使趙貴知錯而止。
雖說知情未舉,亦屬本性使然。
太師不如以除官免爵論處妥當。
若一并誅殺,與理不通。
朕以寬懷事朝,不想即位不久便落下濫誅功臣的名聲。
” 宇文護說:“什麼信義為本?趙貴犯上謀亂,為大不赦罪,他身為重臣,知情不舉,按律當斬!” 陛下憤然作色:“你分明是公報私仇,若執意要殺他,那就别借用朕的名義發诏,你想怎麼着就怎麼着吧!” 當初,獨孤信曾力主立長為嗣,宇文護以為,陛下一定會忌嫌此事,視獨孤信為政敵。
今見陛下竟如此袒護獨孤信,實在出乎意外。
因獨孤信為人一向寬厚忠義,于謹、賀蘭祥也多與他交好。
見此情狀,也紛紛為獨孤信求情,請念其平素德望,免其一死…… 宇文護見狀,勉強同意了獨孤信免死。
诏敕:坐罪除官,罷其爵号邑封…… 新婚的這段日子,伽羅竟是在膽戰心驚中熬過來的—— 當初,幸好公爹在宇文泰葬儀結束後便匆匆返回穰州任上,因而,雖與趙貴和父親私交甚笃,卻因任地遙遠,謀逆一事才幸而未被牽連其中。
公爹若在京中或京畿附近任職,此番,娘家和夫家必然共同牽累其中。
那樣,孤楊兩家隻怕永無出頭之日了…… 伽羅回到獨孤府時,見僥幸躲過一死的父親,驟然蒼老了許多! 伽羅清知,父親雖說承蒙陛下和于謹、賀蘭祥等幾位大人的協力保全,僥幸未能丢命,然而,從今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