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脈三花
關燈
小
中
大
後,恐怕很難再有複出的機會了。
可憐父親一生雄心勃勃,一向把功位勳爵看得比性命還重要,如今被除官在家,頹喪郁悶之中,恐怕遲早會憋出病來。
伽羅想,若讓父親真正忘卻煩惱,除非引導父親修信佛法。
這些日子,伽羅回到家中,在父親面前,有意無意談禅說佛,見父親頗感興緻,便覺有些希望了。
伽羅在夫君楊堅陪伴下,前往河東嵩山少林寺拜訪少林大禅師。
嵩山乃佛教禅宗的發祥之地。
夫君楊堅初誕之時,曾被嵩山少林尼師撫育多年,直到楊堅年及開蒙才飄然而去。
伽羅也早就聞知嵩山少林大禅師修行高遠,能窺破前世來生。
故而,希望大禅師能到京城的伽藍寺講經說法,使父親能超脫煩惱。
大禅師一俟看見獨孤伽羅和楊堅夫婦,即刻便有一種曾似相識的感覺——他屏神斂息,開啟慧目,欲勘破這對夫婦與佛門的前世緣源,不想,面前的二人竟被一種奇異的光暈護罩,使智慧極高的大禅師也不得識破天機! 大禅師心頭一驚!清知二人來曆非同尋常,且必與佛門有着深厚的因緣。
可惜,因幾十年前的那場戰事釀成的孽力至今尚未償盡,故而,以自己目下修行,仍不能得識二位的前生來世真身…… 當伽羅告訴大禅師自家父親的名字時,起初,少林寺大禅師無動于衷。
當得知獨孤信原名叫獨孤如願時,任是出家人,大禅師也一時神色激動起來:原來,大禅師與父親竟有同袍之誼,是多年前并肩作戰的生死至交! 伽羅這才得知:面前這位少林寺獨臂大禅師,出俗之前原和父親一樣,皆是大魏國的百戰功勳。
在二十多年前一次有名的大捷之後,不知何故,毅然摒棄凡俗,自斷左臂而遁入空門…… 大禅師雖識不透獨孤伽羅的前生,因知伽羅和楊堅與佛門的夙緣,也有意結納。
故而,得知獨孤信眼下正在紅塵苦海中颠宕,便有意引渡他超脫苦海,廓清迷惑,放下執着,得大自在。
大禅師與獨孤信故友重逢,仿如隔世。
大禅師在獨孤府駐錫幾日,每天講經說法,親領慈航,有意要超度這位老友勘破幻相,使之及早脫離功枷名鎖,了卻對死生輪回的驚怖之心…… 獨孤信因一時還未悟破幻相,故而在大禅師辭行之際,便以自己未來的吉兇禍福而求教大禅師。
大禅師沉吟了一番說,“請獨孤公随便寫一字上來。
” 獨孤信持筆蘸墨,信筆寫下了一個大大的“獨”字。
大禅師一看,頓生悲憫:蟒枭入廟坐旺,鲲鵬逢煞落陷! 唉!獨孤公啊獨孤公,你怎麼偏偏就寫下這個“獨”字哪! 獨孤信滿懷期望地仔細端詳着大禅師的神色,想從上面先看出一些答案來。
大禅師未作一語,用剩下的一隻右臂,卻拿起獨孤信剛才用過的筆,在“獨”字下面,奮筆書下四句解來。
獨孤信拿起紙,發現上面原是四句偈語: 枭蟒際會, 蛟鵬馭風。
水涸浒塘, 舟覆水中。
獨孤信反複端詳着偈語,終是不解,一臉的迷惘相問:“老兄,可否再詳細些?” 大禅師道:“獨孤,你我原為故交,曾共生死。
老納清知獨孤公與佛門原有夙緣。
故而臨行之時,才破例将此偈語留下,獨孤若能潛心省悟,悟破個中玄機之時,便得圓滿自在之日。
不獨可把前生今世的功位榮辱,生死悲喜一一勘破,即令來生後世諸多因緣,也可一并識透……然而,天機玄奧,各有因緣。
即使悟破,也不可将所悟結果示與他人。
否則,不僅與事無補,你我也将同時俱墜地獄沸鼎,且永無超生之望……” 獨孤信一面點頭,一面品咂大禅師話中深意。
大禅師飄然而去之後,獨孤信每日跏趺禅坐,諸事不問,就大禅師的四句偈語,早晚禅悟,希望終能證得根本,求得圓覺…… 伽羅見父親果然放棄挂礙,淡卻名位,一心隐修,漸入佳境,不覺暗暗舒了一口氣…… 自除掉趙貴諸人後,宇文護剛剛松了一口氣,萬沒料到,被自己親手扶上大位未足三月的大周陛下宇文覺,竟也開始秘密聯絡左右腹臣,也要謀取自家性命了! 宇文護再也無法容忍了! 想自己為了輔佐這個嗣主入篡大位,四下奔波,聯絡大臣,革魏興周,日理萬機。
終于了卻了叔父的臨終心願。
為了社稷安穩,又連着誅殺和削除了一大幫子異圖不端和不肯歸屬的重臣,為此,結下了許多的仇人不算,自己百年之後,恐怕還要替他人擔當廢君弑主的千古罵名。
更不說自己是如何為着朝廷社稷廢寝忘食的操心勞神,通宵達旦的署理繁務了。
為了他宇文覺的江山帝位,自己剛過四十歲之人,短短幾個月下來,望望鏡中容顔,竟是滿臉憔悴、兩鬓花白。
如今,小小嗣帝根基未穩,羽翼未豐,便要誅殺替他革魏興周的第一功勳了! 宇文護整整思量了數日之後,終于咬牙決定:廢了這個不識好歹的東西! 如或不然,等到他羽翼豐滿之日,定然是自家滅門之時。
其實,他自己一人身死名滅倒也沒什麼可怕的。
沙場征戰,出生入死,他早已不懼生死了。
可是,人不能這麼個窩囊的死法,更不能讓自己的仇人得意稱快。
當得知當今陛下與孫貴、李植等左右近臣欲聯手誅殺宇文
可憐父親一生雄心勃勃,一向把功位勳爵看得比性命還重要,如今被除官在家,頹喪郁悶之中,恐怕遲早會憋出病來。
伽羅想,若讓父親真正忘卻煩惱,除非引導父親修信佛法。
這些日子,伽羅回到家中,在父親面前,有意無意談禅說佛,見父親頗感興緻,便覺有些希望了。
伽羅在夫君楊堅陪伴下,前往河東嵩山少林寺拜訪少林大禅師。
嵩山乃佛教禅宗的發祥之地。
夫君楊堅初誕之時,曾被嵩山少林尼師撫育多年,直到楊堅年及開蒙才飄然而去。
伽羅也早就聞知嵩山少林大禅師修行高遠,能窺破前世來生。
故而,希望大禅師能到京城的伽藍寺講經說法,使父親能超脫煩惱。
大禅師一俟看見獨孤伽羅和楊堅夫婦,即刻便有一種曾似相識的感覺——他屏神斂息,開啟慧目,欲勘破這對夫婦與佛門的前世緣源,不想,面前的二人竟被一種奇異的光暈護罩,使智慧極高的大禅師也不得識破天機! 大禅師心頭一驚!清知二人來曆非同尋常,且必與佛門有着深厚的因緣。
可惜,因幾十年前的那場戰事釀成的孽力至今尚未償盡,故而,以自己目下修行,仍不能得識二位的前生來世真身…… 當伽羅告訴大禅師自家父親的名字時,起初,少林寺大禅師無動于衷。
當得知獨孤信原名叫獨孤如願時,任是出家人,大禅師也一時神色激動起來:原來,大禅師與父親竟有同袍之誼,是多年前并肩作戰的生死至交! 伽羅這才得知:面前這位少林寺獨臂大禅師,出俗之前原和父親一樣,皆是大魏國的百戰功勳。
在二十多年前一次有名的大捷之後,不知何故,毅然摒棄凡俗,自斷左臂而遁入空門…… 大禅師雖識不透獨孤伽羅的前生,因知伽羅和楊堅與佛門的夙緣,也有意結納。
故而,得知獨孤信眼下正在紅塵苦海中颠宕,便有意引渡他超脫苦海,廓清迷惑,放下執着,得大自在。
大禅師與獨孤信故友重逢,仿如隔世。
大禅師在獨孤府駐錫幾日,每天講經說法,親領慈航,有意要超度這位老友勘破幻相,使之及早脫離功枷名鎖,了卻對死生輪回的驚怖之心…… 獨孤信因一時還未悟破幻相,故而在大禅師辭行之際,便以自己未來的吉兇禍福而求教大禅師。
大禅師沉吟了一番說,“請獨孤公随便寫一字上來。
” 獨孤信持筆蘸墨,信筆寫下了一個大大的“獨”字。
大禅師一看,頓生悲憫:蟒枭入廟坐旺,鲲鵬逢煞落陷! 唉!獨孤公啊獨孤公,你怎麼偏偏就寫下這個“獨”字哪! 獨孤信滿懷期望地仔細端詳着大禅師的神色,想從上面先看出一些答案來。
大禅師未作一語,用剩下的一隻右臂,卻拿起獨孤信剛才用過的筆,在“獨”字下面,奮筆書下四句解來。
獨孤信拿起紙,發現上面原是四句偈語: 枭蟒際會, 蛟鵬馭風。
水涸浒塘, 舟覆水中。
獨孤信反複端詳着偈語,終是不解,一臉的迷惘相問:“老兄,可否再詳細些?” 大禅師道:“獨孤,你我原為故交,曾共生死。
老納清知獨孤公與佛門原有夙緣。
故而臨行之時,才破例将此偈語留下,獨孤若能潛心省悟,悟破個中玄機之時,便得圓滿自在之日。
不獨可把前生今世的功位榮辱,生死悲喜一一勘破,即令來生後世諸多因緣,也可一并識透……然而,天機玄奧,各有因緣。
即使悟破,也不可将所悟結果示與他人。
否則,不僅與事無補,你我也将同時俱墜地獄沸鼎,且永無超生之望……” 獨孤信一面點頭,一面品咂大禅師話中深意。
大禅師飄然而去之後,獨孤信每日跏趺禅坐,諸事不問,就大禅師的四句偈語,早晚禅悟,希望終能證得根本,求得圓覺…… 伽羅見父親果然放棄挂礙,淡卻名位,一心隐修,漸入佳境,不覺暗暗舒了一口氣…… 自除掉趙貴諸人後,宇文護剛剛松了一口氣,萬沒料到,被自己親手扶上大位未足三月的大周陛下宇文覺,竟也開始秘密聯絡左右腹臣,也要謀取自家性命了! 宇文護再也無法容忍了! 想自己為了輔佐這個嗣主入篡大位,四下奔波,聯絡大臣,革魏興周,日理萬機。
終于了卻了叔父的臨終心願。
為了社稷安穩,又連着誅殺和削除了一大幫子異圖不端和不肯歸屬的重臣,為此,結下了許多的仇人不算,自己百年之後,恐怕還要替他人擔當廢君弑主的千古罵名。
更不說自己是如何為着朝廷社稷廢寝忘食的操心勞神,通宵達旦的署理繁務了。
為了他宇文覺的江山帝位,自己剛過四十歲之人,短短幾個月下來,望望鏡中容顔,竟是滿臉憔悴、兩鬓花白。
如今,小小嗣帝根基未穩,羽翼未豐,便要誅殺替他革魏興周的第一功勳了! 宇文護整整思量了數日之後,終于咬牙決定:廢了這個不識好歹的東西! 如或不然,等到他羽翼豐滿之日,定然是自家滅門之時。
其實,他自己一人身死名滅倒也沒什麼可怕的。
沙場征戰,出生入死,他早已不懼生死了。
可是,人不能這麼個窩囊的死法,更不能讓自己的仇人得意稱快。
當得知當今陛下與孫貴、李植等左右近臣欲聯手誅殺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