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關燈
小
中
大
“微電腦公司?”羅恩·萊文問道,點燃了一支長雪茄。
“當然喽,我能告訴你有關這家公司的事。
這是一段醜聞。
” 我們坐在美國金融通訊網的新聞編輯室裡,這是位于機場附近的一個電纜新聞操作室。
透過羅恩辦公室的窗子,我可以看到鄰近的飛機庫屋頂上白色的抛物面衛星接收器。
羅恩吸了一口雪茄,朝我們咧嘴一笑。
他在從事電視新聞工作之前,是《紐約時報》的金融記者。
美國金融通訊網是為數甚少的幾個電視操作室之一。
這兒的電視播音員不是照本宣讀新聞稿的,而是必須十分了解自己這一行的内情。
羅恩就是這樣的人物。
“微電腦公司是5年前由一些美國計算機商合夥創辦的,”羅恩說道,“成立此公司旨在發展生産計算機芯片的下一代X光平版印刷機。
微電腦公司開辦之際,美國沒有平版印刷機制造商——他們在80年代時就在激烈的競争中被日本人逐出了這一行業。
微電腦公司發展了新技術,并一直在為美國公司生産機器,明白嗎?” “明白。
”我說道。
“兩年前,微電腦公司賣給了達利—希金斯公司——佐治亞州的一家公司。
達利公司的其它業務每況愈下,因而決定出售微電腦公司來籌集現金。
他們物色到赤井陶瓷公司這個買主,那是大阪的一家公司,他們已經在日本生産平版印刷機。
赤井公司有的是現金,而且願意出高價買下這家美國公司。
然後,美國國會提出動議,要求停止出售這家公司。
” “為什麼?” “美國經濟的衰退甚至已開始引起國會的不安。
日本奪去了我們太多的基礎工業,60年代的鋼鐵工業和船舶制造工業,70年代的電視工業和計算機芯片制造工業,80年代的機床工業。
有朝一日,人們一覺醒來,會認識到這些工業對美國的防衛來說是生死攸關的。
我們喪失了制造國家安全所必需的部件的能力,完全依賴日本提供這類産品。
所以,國會開始擔憂了。
不過,我聽說,不管怎麼說,交易還是在進行。
怎麼啦?你們這些家夥與這樁買賣有關?”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樣。
”康納答道。
“真幸運,”羅恩說着,吸了一口雪茄,“如果你們參與一樁與日本人做的買賣,就好比發現了油礦一樣。
每一個人都會腰纏萬貫。
我想,你們兩位可望得到厚禮喽。
” 康納點點頭:“可不是。
” “我敢肯定,”羅恩說,“他們會為你們想得很周到,給你們買幢房子或者買輛車子,或者給你們低息貸款,反正是這一類的好處。
” 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羅恩笑了起來。
“他們為什麼要吃壽司?這是他們的經營方式嘛。
” 康納說:“嗯,微電腦公司不就是樁小買賣嗎?” “是的,很小一筆買賣。
公司的價值為1億美元,赤井公司花了1.5億美元來買它。
除此之外,他們很可能另花了2000萬美元去刺激目前與他們合作的官員,也許1000萬用于合法支付,1000萬用咨詢費的名義撒在華盛頓的各個部門,還有1000萬用來購買種種禮物打發像你們這号人。
所以,總共花費算它兩億美元吧。
” “花兩億美元買個價值一億美元的公司?為什麼他們的支付超出公司的實際價值?”我問道。
“他們并沒有多付錢,”羅恩說,“對他們來說,他們是在做一筆大買賣。
” “為什麼?” “這是因為,”羅恩說,“如果你擁有可以用來制造某種東西的機器,譬如說計算機芯片的機器吧,你就擁有了依靠這些機器才能運轉的後幾道程序的工業。
微電腦公司使他們得以控制美國計算機工業。
與通常一樣,我們對此聽之任之,就像我們喪失電視工業和機床工業一樣。
” “電視工業發生什麼情況啦?”我問。
羅恩看了一下表。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上電視機的主要制造商。
像齊尼思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埃默森公司等27家美國公司在技術上遠遠領先于外國制造商。
除日本之外,美國公司在全世界取得了成功。
但他們無法鑽進封閉的日本市場。
他們得知,如果想在日本推銷産品,他們必須同意日本公司可以使用其技術。
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他們無可奈何地照辦了,而此舉意在拉住日本作為反對蘇聯的盟友。
” “現在看來,同意轉讓技術是個壞主意。
這意味着日本可以把我們的技術據為己有,而我們卻失去了日本這個出口市場。
不消多久,日本着手制造價格低廉的黑白電視,出口到美國——而我們在日本卻無法這樣做,對不對?到1972年,美國市場上銷售的黑白電視60%成了進口貨。
到1976年,黑白電視百分之百成了進口貨。
我們喪失了黑白電視機市場。
美國不再制造黑白電視機了。
這個
“當然喽,我能告訴你有關這家公司的事。
這是一段醜聞。
” 我們坐在美國金融通訊網的新聞編輯室裡,這是位于機場附近的一個電纜新聞操作室。
透過羅恩辦公室的窗子,我可以看到鄰近的飛機庫屋頂上白色的抛物面衛星接收器。
羅恩吸了一口雪茄,朝我們咧嘴一笑。
他在從事電視新聞工作之前,是《紐約時報》的金融記者。
美國金融通訊網是為數甚少的幾個電視操作室之一。
這兒的電視播音員不是照本宣讀新聞稿的,而是必須十分了解自己這一行的内情。
羅恩就是這樣的人物。
“微電腦公司是5年前由一些美國計算機商合夥創辦的,”羅恩說道,“成立此公司旨在發展生産計算機芯片的下一代X光平版印刷機。
微電腦公司開辦之際,美國沒有平版印刷機制造商——他們在80年代時就在激烈的競争中被日本人逐出了這一行業。
微電腦公司發展了新技術,并一直在為美國公司生産機器,明白嗎?” “明白。
”我說道。
“兩年前,微電腦公司賣給了達利—希金斯公司——佐治亞州的一家公司。
達利公司的其它業務每況愈下,因而決定出售微電腦公司來籌集現金。
他們物色到赤井陶瓷公司這個買主,那是大阪的一家公司,他們已經在日本生産平版印刷機。
赤井公司有的是現金,而且願意出高價買下這家美國公司。
然後,美國國會提出動議,要求停止出售這家公司。
” “為什麼?” “美國經濟的衰退甚至已開始引起國會的不安。
日本奪去了我們太多的基礎工業,60年代的鋼鐵工業和船舶制造工業,70年代的電視工業和計算機芯片制造工業,80年代的機床工業。
有朝一日,人們一覺醒來,會認識到這些工業對美國的防衛來說是生死攸關的。
我們喪失了制造國家安全所必需的部件的能力,完全依賴日本提供這類産品。
所以,國會開始擔憂了。
不過,我聽說,不管怎麼說,交易還是在進行。
怎麼啦?你們這些家夥與這樁買賣有關?”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樣。
”康納答道。
“真幸運,”羅恩說着,吸了一口雪茄,“如果你們參與一樁與日本人做的買賣,就好比發現了油礦一樣。
每一個人都會腰纏萬貫。
我想,你們兩位可望得到厚禮喽。
” 康納點點頭:“可不是。
” “我敢肯定,”羅恩說,“他們會為你們想得很周到,給你們買幢房子或者買輛車子,或者給你們低息貸款,反正是這一類的好處。
” 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那樣做呢?” 羅恩笑了起來。
“他們為什麼要吃壽司?這是他們的經營方式嘛。
” 康納說:“嗯,微電腦公司不就是樁小買賣嗎?” “是的,很小一筆買賣。
公司的價值為1億美元,赤井公司花了1.5億美元來買它。
除此之外,他們很可能另花了2000萬美元去刺激目前與他們合作的官員,也許1000萬用于合法支付,1000萬用咨詢費的名義撒在華盛頓的各個部門,還有1000萬用來購買種種禮物打發像你們這号人。
所以,總共花費算它兩億美元吧。
” “花兩億美元買個價值一億美元的公司?為什麼他們的支付超出公司的實際價值?”我問道。
“他們并沒有多付錢,”羅恩說,“對他們來說,他們是在做一筆大買賣。
” “為什麼?” “這是因為,”羅恩說,“如果你擁有可以用來制造某種東西的機器,譬如說計算機芯片的機器吧,你就擁有了依靠這些機器才能運轉的後幾道程序的工業。
微電腦公司使他們得以控制美國計算機工業。
與通常一樣,我們對此聽之任之,就像我們喪失電視工業和機床工業一樣。
” “電視工業發生什麼情況啦?”我問。
羅恩看了一下表。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上電視機的主要制造商。
像齊尼思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埃默森公司等27家美國公司在技術上遠遠領先于外國制造商。
除日本之外,美國公司在全世界取得了成功。
但他們無法鑽進封閉的日本市場。
他們得知,如果想在日本推銷産品,他們必須同意日本公司可以使用其技術。
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他們無可奈何地照辦了,而此舉意在拉住日本作為反對蘇聯的盟友。
” “現在看來,同意轉讓技術是個壞主意。
這意味着日本可以把我們的技術據為己有,而我們卻失去了日本這個出口市場。
不消多久,日本着手制造價格低廉的黑白電視,出口到美國——而我們在日本卻無法這樣做,對不對?到1972年,美國市場上銷售的黑白電視60%成了進口貨。
到1976年,黑白電視百分之百成了進口貨。
我們喪失了黑白電視機市場。
美國不再制造黑白電視機了。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