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力抗金牌舍生救良友 身填炮口拼死護檀郎
關燈
小
中
大
丹楓與澹台滅明跳上牆頭,隻見府邸四周圍了幾層,對着正門還有一尊紅衣大炮!蒙古人最先把火藥運用到戰争上,當年橫掃歐洲,就仗着火器之力不小,想不到而今竟用來對付張家。
在紅衣大炮的後面,一排并列着三騎健馬,那是額吉多麻翼贊和青谷法師的師兄白山法師。
蒙古兵點着松枝火把,一見張丹楓站了出來,轟天價的大聲吆喝,張丹楓力持鎮定向下面發話道:“你們來做什麼?”他運氣傳聲,有如龍吟虎嘯,将蒙古兵嘈嘈雜雜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額吉多拍馬上前,對着牆頭,大聲笑道:“張丹楓,今日看你還有什麼手段?你要死還是要生?”張丹楓道:“怎麼樣?”額吉多道:“若然要生,你就自己動手,把家中的人全都縛了。
隻留下你的父親可以不縛,然後打開大門,讓我們将你們父子帶去交給太師,由太師發落。
”張丹楓“哼”了一聲道:“若然不呢?”額吉多道:“我留點時間,讓你們想個清楚。
這尊大炮,你該看見了吧。
你任武功再強十倍也難抵擋。
限你們五更答複,若然敢道半個不字,還想抵抗的話,那麼對不住,天一亮我就向你們開炮!” 張宗周道:“楓兒,下來。
”張丹楓和澹台滅明走到張宗周面前,張宗周道:“看來也先這□非得我而不甘心,就由我跟他們走吧!你和澹台将軍一身武功,相機可以逃走!”張丹楓道:“不能!我們絕不能讓你受也先之辱!”張宗周想了一想,忽而朗聲笑道:“好志氣,好志氣!咱們兩三代來,在瓦刺屈辱求生,氣也受夠了。
而今中國已強,是不能再受他的侮辱。
好吧,那就讓我和家人死在這兒,你們從後門殺出!”張丹楓斬釘截鐵地道:“不能!”澹台滅明也道:“要死我也和主公死在一處。
”張宗周含淚笑道:“你們都是我的好兒子、好部下,呀,隻是我累了你們了。
”張宗周想起他和他的父親兩代,為了一念之差,想借瓦刺的兵力與明朝再争奪江山,不惜在瓦刺為官,替瓦刺整軍經武,費了多少心力,把瓦刺變成強國,不料到頭來反自食其果,不但自己的國家幾乎被瓦刺所滅,而今連自己一家,也要毀在也先的炮火之下! 外面又傳來了額吉多的叫聲:“想好沒有?最遲天亮我們就開炮了!”張丹楓枉有一肚皮智計這時也想不出辦法對付,看着父親那悲憤的神情,心中無限焦急! 這個時候,在另一處地方,也有一個焦急非常,這個人卻是也先的女兒脫不花。
脫不花自然知道和約已經簽了的消息,知道明朝的使臣明天一早便要離開,也料到張丹楓必然會跟随明朝的使臣回國,心中悲苦,愁眉不展,她父親也看了出來。
這日晚間,也先喝了幾杯酒,意興甚濃,對女兒笑道:“你不必傷心,我看張丹楓明天未必會走,我有法子将他弄回來。
我隻有你一個女兒,你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會給你拿下來。
花兒,你瞧爹多疼你!”脫不花又驚又喜,再問父親之時,也先卻隻顧喝酒不再說了。
這晚,脫不花滿懷心事,不知父親弄的是甚玄虛,午夜時分,忽聽得外面客廳有人說話,脫不花忍不住悄悄起來,躲在屏風後面偷聽。
客廳内有兩個人,一個是她的父親也先,另一個則是他們太師府的總管窩紮合。
脫不花屏息呼吸,凝神靜聽。
隻聽得父親問道:“明朝的使臣天一亮就出城,咱們的禮物齊備麼?”窩紮合道:“都齊備了。
”也先道:“姓雲那小子真不好對付啊,謝天謝地,他去了我可安樂了。
”窩紮合道:“太師是不是也要去送行?”也先道:“你代表我去,推說我有病吧。
反正有國王送他們出城,也夠隆重的了。
” 脫不花見他們說來說去,都是關于明日送行的事,不感興趣,正想回去睡覺,忽聽得父親問道:“那尊紅衣大炮,威力極大,你看炮聲會不會傳出城外?”窩紮合道:“張宗周的府邸離城門十裡有零,這炮聲可傳十裡,天亮之時,他們已經出城,又隔着一堵厚厚的城牆,就是聽見,也不過像爆竹一樣的聲音,不會起疑的。
”脫不花吃了一驚,隻聽得窩紮合又道:“而且不一定要放炮,他們在炮口之下,還不乖乖地自己綁來聽太師發落麼?”也先道:“張宗周父子都是一副硬性子,尤其是張丹楓,更是吃軟不吃硬,我瞧他們是甯死不屈。
”停了一停歎口氣道:“張丹楓文武雙全,倒真是個人才,可惜他不肯為我所用,還處處和我搗亂。
這樣的人若放他回國,終是瓦刺心腹之患呀,但願他如你所言,降順于我。
要不然也隻有不顧脫不花的傷心,将他除了。
”原來也先在那日事後,盤問額吉多與麻翼贊,知道計救雲重,活捉沙濤,消滅也先派去的五百鐵騎等等事情,都是張丹楓幹出來的。
也先又驚又怒,早就定下今日炮轟之策。
但在明朝的使臣未離開之前,卻不能行。
所以一定要等到天亮之時,明朝的使臣離城之後。
脫不花聽得毛骨悚然心中焦急之極。
聽得外面敲了三更,父親吩咐窩紮合一些事情之後,才回去安歇。
也先的房間正在脫不花的房間對面,脫不花躲在床上,隻見父親房中燈火未滅人影在窗簾上移來移去,想是他心情緊張,故此深夜不眠。
脫不花比她父親還要緊張百倍,苦苦思索,盤算救張丹楓之計,但父親未睡,她怎敢走出房間。
好不容易等到父親房中燈火熄滅,脫不花噓了口氣,一躍而起。
忽地醒起外面還有人守衛,自己出去,他們固然不敢攔阻,但必然驚動父親。
脫不花想了一想悄悄地将睡在裡房的侍女喚醒,叫她燙了兩壺熱酒,送給在花園值夜的兩個衛士喝,就假說是因為天寒地凍,太師特别賞賜的。
酒中暗下了麻藥。
脫不花心中七上八落,生怕那兩個衛士不上圈套,聽外面銅壺滴漏之聲,恨不得有什麼辦法把時間留住。
好不容易盼得那侍女回來報道:兩個衛士不疑有假,果然醉了。
脫不花早已換了夜行衣服,急忙悄悄溜出奔入花園,從牆頭上一躍跳出。
這時太師府中已敲了四更了。
這時雲重在賓館之中,也是興奮非常,睡不着覺。
瓦刺國王已與他約好,明日一早,就以送天朝國君之禮,将明朝被俘的皇帝祈鎮,送到城門,與雲重會齊,一同歸國。
這是最尊敬的禮節,不必雲重到瓦刺朝上去辭行。
外面星月交輝,天空一片明淨。
雲重倚欄遙望心道:“看這光景,明日該是個風和日麗的晴天。
冬去春來,重歸故國,皇上不知該多麼高興呢!”想起自己此行,幸而不辱使命,不但締了和約,還将羁留異國的皇帝接回,這樣的事情,幾千年來,史冊所無,雲重為被俘的皇帝而歡欣,也為自己的幸運而慶幸。
但在高興之中,卻也有哀愁。
在即将離開瓦刺的前夕,雲重自然而然地更加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妹妹,難道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來到這的消息?周山民不是已經見了他們麼?為何還不到京城來和自己相會?種種疑惑,都在心頭湧起。
雲重本意要多留幾日,等待家人團聚的,可是想不到和約締結得那麼順利,而祈鎮又迫不及待地日日派人催雲重起行,這個被俘的皇帝心中所想的無非是早日趕回,重登大寶,他哪裡會知道雲重的心事。
在離開的前夕,雲重也自然地想到了張丹楓,這次出使的成功,大半是靠了張丹楓之力,可是為了兩家的世仇,他不願到張家拜會自己祖父的仇人,而張丹楓也不來看他。
雲重不知怎的,一想起來,就覺心中怅惘,這期間澹台鏡明也曾勸過他不下數十次,勸他和張家釋嫌修好,可是羊皮血書的陰影還重重地壓在心頭,他怎肯踏入仇人的家門?但雖然如此,他對這不久之前還視為仇人的張丹楓,卻有了一種舍不得分開的感情了。
“張丹楓明早會不會趕來和我同行呢?”雲重想起了這個問題,心情矛盾之極。
他心底裡似乎是盼望他能趕來,但又似乎不想他趕來,若然他真的趕來,和自己重歸故國,那麼将來自己的父親怎樣看法,他對雲蕾的糾纏,又肯不肯就此割開?自己的父親會不會罵自己和妹妹是一對不肖的兒女? 歡欣、憂慮、恩怨、愁煩,種種情緒,打成了一個個結,結在心中,剪不斷,理還亂,雲重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體驗到這種心情。
他獨倚欄杆,思來想去,不知不覺地已聽得外面打了四更了。
雲重正想回房稍睡片刻,忽聽得下面人聲嘈雜,随從上來報道,客棧裡跳進了一個蒙面的夜行人,口口聲聲說要立即谒見使臣,不知是否刺客,請雲重處置。
雲重大為奇怪,想了一想道:“好,讓他進來。
”過了一陣,衛士将一黑衣少年推了上來,是蒙古武士的裝束,但身材苗條,卻與一般蒙古武幹的粗豪,大不相類。
雲重好生奇怪,道:“你深夜求見,是何事情?是誰人遣你來的?”那青年武士面上蒙着一塊黑巾,露出一雙明如秋水的眼睛,隻見他眼波一轉,低聲說道:“請大人摒退左右。
”雲重的侍從懷疑他是刺客,一人上前禀道:“請大人小心。
”另一人便待上前搜他的身子,那武士陡地閃開兩步,眼光中露出又羞又惱的神情。
雲重心中一動,揮手說道:“你們都下去吧,咱們天朝使者,以誠待人,何須戒懼。
”待随從走開,雲重随手關上房門,笑道:“現在可以見告了吧?” 隻見那年青武士将面巾撕下,脫了鬥篷,卻原來是個俏生生的蒙古少女。
她第一句話便是:“我是也先的女兒!”雲重吓了一跳,那武士女扮男裝,早已被他看出,不足驚異,但她竟是也先的女兒,此事卻是雲重萬萬料想不到!雲重不知也先耍什麼花招,急忙起立讓
在紅衣大炮的後面,一排并列着三騎健馬,那是額吉多麻翼贊和青谷法師的師兄白山法師。
蒙古兵點着松枝火把,一見張丹楓站了出來,轟天價的大聲吆喝,張丹楓力持鎮定向下面發話道:“你們來做什麼?”他運氣傳聲,有如龍吟虎嘯,将蒙古兵嘈嘈雜雜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額吉多拍馬上前,對着牆頭,大聲笑道:“張丹楓,今日看你還有什麼手段?你要死還是要生?”張丹楓道:“怎麼樣?”額吉多道:“若然要生,你就自己動手,把家中的人全都縛了。
隻留下你的父親可以不縛,然後打開大門,讓我們将你們父子帶去交給太師,由太師發落。
”張丹楓“哼”了一聲道:“若然不呢?”額吉多道:“我留點時間,讓你們想個清楚。
這尊大炮,你該看見了吧。
你任武功再強十倍也難抵擋。
限你們五更答複,若然敢道半個不字,還想抵抗的話,那麼對不住,天一亮我就向你們開炮!” 張宗周道:“楓兒,下來。
”張丹楓和澹台滅明走到張宗周面前,張宗周道:“看來也先這□非得我而不甘心,就由我跟他們走吧!你和澹台将軍一身武功,相機可以逃走!”張丹楓道:“不能!我們絕不能讓你受也先之辱!”張宗周想了一想,忽而朗聲笑道:“好志氣,好志氣!咱們兩三代來,在瓦刺屈辱求生,氣也受夠了。
而今中國已強,是不能再受他的侮辱。
好吧,那就讓我和家人死在這兒,你們從後門殺出!”張丹楓斬釘截鐵地道:“不能!”澹台滅明也道:“要死我也和主公死在一處。
”張宗周含淚笑道:“你們都是我的好兒子、好部下,呀,隻是我累了你們了。
”張宗周想起他和他的父親兩代,為了一念之差,想借瓦刺的兵力與明朝再争奪江山,不惜在瓦刺為官,替瓦刺整軍經武,費了多少心力,把瓦刺變成強國,不料到頭來反自食其果,不但自己的國家幾乎被瓦刺所滅,而今連自己一家,也要毀在也先的炮火之下! 外面又傳來了額吉多的叫聲:“想好沒有?最遲天亮我們就開炮了!”張丹楓枉有一肚皮智計這時也想不出辦法對付,看着父親那悲憤的神情,心中無限焦急! 這個時候,在另一處地方,也有一個焦急非常,這個人卻是也先的女兒脫不花。
脫不花自然知道和約已經簽了的消息,知道明朝的使臣明天一早便要離開,也料到張丹楓必然會跟随明朝的使臣回國,心中悲苦,愁眉不展,她父親也看了出來。
這日晚間,也先喝了幾杯酒,意興甚濃,對女兒笑道:“你不必傷心,我看張丹楓明天未必會走,我有法子将他弄回來。
我隻有你一個女兒,你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會給你拿下來。
花兒,你瞧爹多疼你!”脫不花又驚又喜,再問父親之時,也先卻隻顧喝酒不再說了。
這晚,脫不花滿懷心事,不知父親弄的是甚玄虛,午夜時分,忽聽得外面客廳有人說話,脫不花忍不住悄悄起來,躲在屏風後面偷聽。
客廳内有兩個人,一個是她的父親也先,另一個則是他們太師府的總管窩紮合。
脫不花屏息呼吸,凝神靜聽。
隻聽得父親問道:“明朝的使臣天一亮就出城,咱們的禮物齊備麼?”窩紮合道:“都齊備了。
”也先道:“姓雲那小子真不好對付啊,謝天謝地,他去了我可安樂了。
”窩紮合道:“太師是不是也要去送行?”也先道:“你代表我去,推說我有病吧。
反正有國王送他們出城,也夠隆重的了。
” 脫不花見他們說來說去,都是關于明日送行的事,不感興趣,正想回去睡覺,忽聽得父親問道:“那尊紅衣大炮,威力極大,你看炮聲會不會傳出城外?”窩紮合道:“張宗周的府邸離城門十裡有零,這炮聲可傳十裡,天亮之時,他們已經出城,又隔着一堵厚厚的城牆,就是聽見,也不過像爆竹一樣的聲音,不會起疑的。
”脫不花吃了一驚,隻聽得窩紮合又道:“而且不一定要放炮,他們在炮口之下,還不乖乖地自己綁來聽太師發落麼?”也先道:“張宗周父子都是一副硬性子,尤其是張丹楓,更是吃軟不吃硬,我瞧他們是甯死不屈。
”停了一停歎口氣道:“張丹楓文武雙全,倒真是個人才,可惜他不肯為我所用,還處處和我搗亂。
這樣的人若放他回國,終是瓦刺心腹之患呀,但願他如你所言,降順于我。
要不然也隻有不顧脫不花的傷心,将他除了。
”原來也先在那日事後,盤問額吉多與麻翼贊,知道計救雲重,活捉沙濤,消滅也先派去的五百鐵騎等等事情,都是張丹楓幹出來的。
也先又驚又怒,早就定下今日炮轟之策。
但在明朝的使臣未離開之前,卻不能行。
所以一定要等到天亮之時,明朝的使臣離城之後。
脫不花聽得毛骨悚然心中焦急之極。
聽得外面敲了三更,父親吩咐窩紮合一些事情之後,才回去安歇。
也先的房間正在脫不花的房間對面,脫不花躲在床上,隻見父親房中燈火未滅人影在窗簾上移來移去,想是他心情緊張,故此深夜不眠。
脫不花比她父親還要緊張百倍,苦苦思索,盤算救張丹楓之計,但父親未睡,她怎敢走出房間。
好不容易等到父親房中燈火熄滅,脫不花噓了口氣,一躍而起。
忽地醒起外面還有人守衛,自己出去,他們固然不敢攔阻,但必然驚動父親。
脫不花想了一想悄悄地将睡在裡房的侍女喚醒,叫她燙了兩壺熱酒,送給在花園值夜的兩個衛士喝,就假說是因為天寒地凍,太師特别賞賜的。
酒中暗下了麻藥。
脫不花心中七上八落,生怕那兩個衛士不上圈套,聽外面銅壺滴漏之聲,恨不得有什麼辦法把時間留住。
好不容易盼得那侍女回來報道:兩個衛士不疑有假,果然醉了。
脫不花早已換了夜行衣服,急忙悄悄溜出奔入花園,從牆頭上一躍跳出。
這時太師府中已敲了四更了。
這時雲重在賓館之中,也是興奮非常,睡不着覺。
瓦刺國王已與他約好,明日一早,就以送天朝國君之禮,将明朝被俘的皇帝祈鎮,送到城門,與雲重會齊,一同歸國。
這是最尊敬的禮節,不必雲重到瓦刺朝上去辭行。
外面星月交輝,天空一片明淨。
雲重倚欄遙望心道:“看這光景,明日該是個風和日麗的晴天。
冬去春來,重歸故國,皇上不知該多麼高興呢!”想起自己此行,幸而不辱使命,不但締了和約,還将羁留異國的皇帝接回,這樣的事情,幾千年來,史冊所無,雲重為被俘的皇帝而歡欣,也為自己的幸運而慶幸。
但在高興之中,卻也有哀愁。
在即将離開瓦刺的前夕,雲重自然而然地更加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妹妹,難道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來到這的消息?周山民不是已經見了他們麼?為何還不到京城來和自己相會?種種疑惑,都在心頭湧起。
雲重本意要多留幾日,等待家人團聚的,可是想不到和約締結得那麼順利,而祈鎮又迫不及待地日日派人催雲重起行,這個被俘的皇帝心中所想的無非是早日趕回,重登大寶,他哪裡會知道雲重的心事。
在離開的前夕,雲重也自然地想到了張丹楓,這次出使的成功,大半是靠了張丹楓之力,可是為了兩家的世仇,他不願到張家拜會自己祖父的仇人,而張丹楓也不來看他。
雲重不知怎的,一想起來,就覺心中怅惘,這期間澹台鏡明也曾勸過他不下數十次,勸他和張家釋嫌修好,可是羊皮血書的陰影還重重地壓在心頭,他怎肯踏入仇人的家門?但雖然如此,他對這不久之前還視為仇人的張丹楓,卻有了一種舍不得分開的感情了。
“張丹楓明早會不會趕來和我同行呢?”雲重想起了這個問題,心情矛盾之極。
他心底裡似乎是盼望他能趕來,但又似乎不想他趕來,若然他真的趕來,和自己重歸故國,那麼将來自己的父親怎樣看法,他對雲蕾的糾纏,又肯不肯就此割開?自己的父親會不會罵自己和妹妹是一對不肖的兒女? 歡欣、憂慮、恩怨、愁煩,種種情緒,打成了一個個結,結在心中,剪不斷,理還亂,雲重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體驗到這種心情。
他獨倚欄杆,思來想去,不知不覺地已聽得外面打了四更了。
雲重正想回房稍睡片刻,忽聽得下面人聲嘈雜,随從上來報道,客棧裡跳進了一個蒙面的夜行人,口口聲聲說要立即谒見使臣,不知是否刺客,請雲重處置。
雲重大為奇怪,想了一想道:“好,讓他進來。
”過了一陣,衛士将一黑衣少年推了上來,是蒙古武士的裝束,但身材苗條,卻與一般蒙古武幹的粗豪,大不相類。
雲重好生奇怪,道:“你深夜求見,是何事情?是誰人遣你來的?”那青年武士面上蒙着一塊黑巾,露出一雙明如秋水的眼睛,隻見他眼波一轉,低聲說道:“請大人摒退左右。
”雲重的侍從懷疑他是刺客,一人上前禀道:“請大人小心。
”另一人便待上前搜他的身子,那武士陡地閃開兩步,眼光中露出又羞又惱的神情。
雲重心中一動,揮手說道:“你們都下去吧,咱們天朝使者,以誠待人,何須戒懼。
”待随從走開,雲重随手關上房門,笑道:“現在可以見告了吧?” 隻見那年青武士将面巾撕下,脫了鬥篷,卻原來是個俏生生的蒙古少女。
她第一句話便是:“我是也先的女兒!”雲重吓了一跳,那武士女扮男裝,早已被他看出,不足驚異,但她竟是也先的女兒,此事卻是雲重萬萬料想不到!雲重不知也先耍什麼花招,急忙起立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