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力抗金牌舍生救良友 身填炮口拼死護檀郎

關燈
也先一早起來相候,好不容易等到将近中午時分,才得到衛士的報告,說是明朝的使臣已經來到,還跟有一輛騾車。

    也先心中暗暗納悶,想道:“難道他們帶了一騾車的禮物來,這些禮物一定是笨重的東西了。

    ”立刻打開中堂,将侍從留在階下,請使臣登堂相見。

     雲重相貌軒昂,意态凝重,在兩行衛士的刀槍劍戟叢中穿過,傲然不懼,一步一步,踏入中堂,也先一見,不覺呆了。

    這人的相貌,好似在哪兒見過一般!這一刹那間,另一個明朝使臣的影子突然從心頭掠過,那是三十年前的雲靖,在瓦刺牧馬二十年的明朝使臣,那不屈不撓、傲然挺立的影子,和眼前這個少年簡直一模一樣。

     雲重上前相見,送上中國皇帝的禮物,無非是玉如意漢白玉之類,那是兩國往來的禮節,作為對别國大臣的一種敬意,雖然也是貴重之物,但卻并非特别的珍寶。

    雲重向也先轉達皇上的問候,不亢不卑,完全适合大國使臣的身份。

    也先請都姓名,聽說也是姓“雲”,心裡先吃了一驚,強笑說道:“真巧極了,三十年前來的那位使臣,也是姓雲。

    ”雲重笑道:“還有更巧的呢!三十年前是爺爺出使,三十年後是他孫兒出使,請教太師,這也算得是個佳話吧。

    ”也先面色倏變,急忙幹笑幾聲,道:“佳話,佳話!”驚惶失色,手足無措的神情,都表露了出來。

    雲重得意之極,哈哈一笑,逼緊一句道:“我這次出使,事先也學會了養馬的本事,必要之時,也準備在貴國久留呢!” 也先尴尬之極,連連幹笑道:“雲大人真愛說笑話,哈哈雲大人真愛說笑話!”咳了一聲,撚須說道:“雲大人此次出使,敝國有失遠迎,老夫在此告罪了。

    雲大人遠涉關山,一路上辛苦了,辛苦了!”也先說此番話,一來是想扭轉話題,二來是想側面試探他路上有否出事。

    雲重冷冷一笑,道:“也沒什麼,隻是踏入貴國國境之後,偶而遇過幾個小賊。

    ”也先吓了一跳,随即想道:“若是幾個小賊,那就不會是額吉多他們了。

    ”連忙說道:“在什麼地方遇的賊人?雲大人記得麼?那些地方官有虧職守,待我立刻将他們撤職查辦。

    ”雲重笑道:“不必了,反正我也沒有絲毫損失,我私人還有一點不成敬意的禮物要孝敬太師。

    ”也先眉開眼笑,道:“雲大人何用這樣客氣。

    ”雲重道:“請太師準我的随從将車上的禮物拿上廳來吧。

    ”也先心道:“我所料不差,車上裝的果然是禮物。

    這些粗重的禮物,諒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但這到底是中國使臣的禮物,自己正愁此人倔強,難以對付,難得他竟先對自己表示敬意,那自然是大增光彩。

    因此也先對禮物的貴重與否,倒在其次,滿懷高興地一面謙讓,一面叫人閃開一條道路,讓雲重的侍從将禮物扛上廳來。

     雲重微微一笑,也先放眼看時,隻見雲重的四個随從,扛着兩個麻袋,走上廳來。

    也先還以為裡面裝的是中國的土産,暗笑雲重出手寒酸,麻袋在地上重重一頓,忽聽得“哎呀”一聲,在裡面傳了出來,袋口一開,兩個被捆縛得像傻子一樣的人滾在地上,其中一個還袒胸露背,背脊上露出了一個草書的“賊”字。

    雲重笑道:“就是這一點不成敬意的禮物,請太師笑納!” 這兩個人不問可知,自是被俘虜的額吉多與麻翼贊,他們被囚在麻袋之中多日,頭昏腦脹,忽被解開穴道,驟見光亮,急忙跳起,第一眼就瞧見也先,還以為是自己人解救的,不禁狂喜叫道:“太師--” 也先驟吃一驚,但他乃一代奸雄,瞬即之間,便猜到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情,面色一沉,立刻喝道:“你們這兩個小賊居然敢冒犯天朝使者,來人呀,先拉下去打三百大闆,再打進天牢,讓我裁處。

    ”額吉多、麻翼贊吓得魂飛魄散,隻聽得同伴衛士轟然大喝,将他們的聲音掩蓋過去,連拖帶拽地把他們拉進後堂。

     雲重又是微微一笑,道:“太師日理萬機,值不得為兩個小賊費神,所以我敢于越俎代□,将他們擒獻。

    ”也先面色漲得通紅,道:“這兩個小賊,真是丢了我的面子。

    咳咳,一定要重重處罰,重重處罰!”雲重一言不發,隻是冷冷地看着他讓他自說自話。

    也先越說越慌,須知這二人是他帳下數一數二的武士,還帶有五百鐵騎,尚有沙濤協助,竟然給雲重輕描淡寫地全都解決,還活捉了來,也先怎得不驚?更兼雲重看着他的那副神氣,就像審問一般,也先自說自話,說到後來,面色由紅轉白,簡直不知所雲。

     雲重見也先窘态畢露,心中暗笑道:“今日已弄得他夠受的了,且罷,不必再逼他了,也免得他老羞成怒,反而橫生枝節,誤了和談。

    ”于是微微一笑,道:“一國之内良莠不齊,有幾個小賊,亦是尋常之事,太師不必介懷,咱們還是商談和約吧。

    ”也先松了口氣,道:“雲大人說的是。

    ”雲重取出一本小折,遞過去道:“這是我們的和約草案,請太師過目。

    ”那是于謙拟定的和約,主要内容很簡單,無非各保疆土,平等相待,雙方永不再動幹戈之類。

    附款是留在瓦刺的中國“太上皇”(即被俘的明英宗祈鎮),必須立即送回。

    也先略略一看沉吟不語。

    他本來另訂有一份草案,仿以前宋朝和遼金兩國所訂的和約前例,要明朝國君自居于小輩,與瓦刺締為“叔侄之國”,并要每年繳納三百萬兩銀子,五萬匹綢緞,總之想占中中的便宜。

    卻想不到弄巧反拙,他費盡機謀,原欲把明朝的使臣玩弄于股掌之上,卻反而被明朝的使臣拿着了他的把柄。

    這時被雲重的威儀鎮懾,也先有如被沖敗了的公雞一樣,自己所拟訂的草案,放在袋中,竟不敢摸出來。

    雲重正容說道:“中國是禮儀之邦,而今意欲與貴國締為兄弟之國,以往之事,一概不咎,這和約兩不吃虧。

    若太師堂有三心兩意,以為中國可欺,那麼我們邊關亦有十萬雄兵,也可以和太師周旋一下。

    ”雲重的話說的有柔有剛,極為得體。

    也先上次侵入中國,雖然在土木堡大獲全勝,俘虜了明朝皇帝,但接着就在北京吃了一個大敗仗,被趕出雁門關,說起來這場戰事,互有勝敗,誰都不能以戰勝國自居。

    明朝提出的和約實是公允之極。

    也先盛氣已折,心中想道:“這使臣難以對付得極,簡直比當年他的爺爺還要厲害,再拖延也讨不了便宜。

    ”更兼又要顧慮到阿刺的内憂,于是隻好接過雲重的草案,約好待瓦刺國王過目之後,再定期商談。

     和議談得甚為順利,不過十天,雙方都已同意簽字,就以中國所提出的和約為依據,隻不過改了些個别的字句。

    雙方談妥:在和約簽訂之後的第二日,就由明朝使臣迎接他們的“太上皇”回國,這時被俘的皇帝祈鎮亦已遷出囚房,被安置在瓦刺皇宮之中,待以國君之禮了。

    在和議商談的期間中,張丹楓曾派人送信給雲重,邀雲重到他家中一叙。

    雲重記着世仇,雖然對張丹楓已無恨意,但亦不願前往。

    張丹楓也沒有來看他。

     轉瞬便到了明朝使臣離開瓦刺的前夕。

    這一晚雲重興奮非常,在客棧中踱來踱去,睡不着覺。

    在另一處地方,也有兩個人興奮非常,睡不着覺。

    這兩個人便是張丹楓和他的父親,不過他們父子的心情又各有不同。

    張宗周是在興奮之中又帶有極深沉的悲涼,這時,正在花園裡倚着欄杆和張丹楓說話。

     這幾日來,張宗周似枯槁的樹木一樣,春風雖已吹拂大地但枯樹上卻沒有一枝新芽,一片綠葉。

    他把自己關閉在書心之内,連兒子也很少說話,對明朝使者到來的消息,他也絕口不提,這反常的沉默,家中的人都為他擔心,張丹楓本來想去拜會雲重,也為了父親,不敢離開家門半步。

     這一晚,張宗周突然将兒子喚來,父子倆在花園中徘徊漫步,久久不語,看看月亮已升至中天,張宗周歎了口氣吟道:“今夜園中月,明年隻獨看。

    ”斜倚欄杆,遙望雲海,似首想透過雲海,看到他夢中遊遍的江南。

    張丹楓淚咽心酸,叫道:“爹爹。

    ”張宗周凄然一笑,忽然問道:“聽說和約已簽,明朝的使者明天便要回國了,是麼?”這還是第一次問及明朝的使者。

    張丹楓道:“是的。

    ”張宗周道:“這位使臣也是姓雲的,是麼?”張丹楓道:“是的。

    ”他心中已想過千遍萬遍,雲重既不願見他父親,他也不敢将雲重的身份告訴老父。

    張宗周道:“這位使臣不辱使命,比當年的雲靖還強!”他還未知道這位使臣就是雲靖的孫子。

    張丹楓含笑點了點頭,張宗周忽道:“楓兒,那麼你明天也該走了!” 張丹楓心中一震,這願望他已想了多年,但而今從他的父親口中說出來,他的心頭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他知道得很清楚,若然自己明天一走,那就是和父親永無再見之期了。

    生離死别,昔人所悲,何況是自己的生身老父!張丹楓抑住了心頭的顫動,明知父親不會答應,仍然問道:“爹,那你呢?”張宗周成色一沉,忽而又笑道:“你的東西我都已替你收拾好了,這是最後一次照料你了。

    ”張丹楓心情激動,沖口說道:“爹,你不走那我也留在這兒伴你。

    ”張宗周柔聲說道:“不你要走!你年紀還輕呐。

    澹台将軍和你一同走,我已經告訴他了。

    ” 張丹楓道:“澹台将軍也走?……”下面的一名“那麼你豈不是更孤單了?”說不出來,張宗周微笑道:“是的,澹台将軍--”忽見面前人影一閃,澹台滅明奔到面前。

    張宗周笑容未斂,正想說道:“話說曹操,曹操就到。

    ”隻聽得澹台滅明氣籲籲,顫聲說道:“主公,不好了!”張宗周從來未見過澹台滅明這樣慌張,問道:“什麼事情?”澹台滅明道:“咱們的府邸已被人包圍了!”張丹楓凝神一聽,果然聽出了外面的人聲。

    張宗周還是神色如常道:“那麼咱們就出去瞧瞧。

    ”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