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牧馬役胡邊孤臣血盡 揚鞭歸故國俠士心傷
關燈
小
中
大
然不過三年,百姓已是恨之入骨。
大人此次回去,也要當心。
”雲靖聽了,不覺愕然,亦是狐疑滿腹。
謝天華續言道:“那于謙官居兵部侍郎,聽說倒是為官清正。
”雲靖聽了,默然不語,心中想道:“這兩人乃是江湖上的莽夫,所言不足深信,待我回朝之後,再親自看個明白。
”又想道:“兵法有雲: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縱然這兩人所說是實,也定是張宗周布下的圈套,故意叫我相信他的話,其中必定藏有陰謀。
” 驢車上雲蕾睡得正酣,雲靖望着她蘋果般的臉兒,天真無邪,可愛之極。
想到他年雲蕾長大之後,也要遠赴胡邊,沖霜冒雪,替自己報仇,不覺歎了口氣。
但瞬息之間,二十年來嚼雪飲冰,捱饑抵冷種種苦難,又在心頭泛起,恨火燒心,蓋過了為雲蕾憐惜之念。
眼望夜空,心潮浪湧,過了些時,不覺迷迷糊糊地和衣睡了。
一覺醒來,已是第二日清晨,雁門關上的旌旗,已經可以清楚望見。
潮音和尚道:“這是七裡鋪,離雁門關隻有七裡路了。
前面就是雁門關外檢查行旅的衛所了。
”雲靖跳了起來,揭開簾幕,問道:“周總後俨了沒有?”潮音和尚道:“天華師弟已入内通報去了。
不曾聽說周總兵要來。
”雲靖怔了怔,忽而失笑,自言自語道:“我也給那個鬼錦囊弄錯了。
周總兵怎會知道我今日到來?通報之後,他自然會來迎我。
”便吩咐停下驢車,在衛所之前等待。
衛卒們在城牆内張望着,并無任何動靜。
且說謝天華為人,膽大心細,先入雁門關通報,便是他的主意。
雁門關的總兵周健,謝天華也曾見過幾面,深知這位邊關守将,不但是雲靖的同鄉舊友,而且俠骨英風,與江湖豪傑胸襟無二。
七裡路程轉瞬即到,雁門關上了無異狀,仍是由前幾次帶引自己的旗牌官接待入内,謝天華心頭一寬,暗笑道:“澹台滅明故布疑陣,裝神弄鬼,連我也受他迷惑了。
隻要周總兵仍鎮守此關,有誰敢加害雲靖?” 帳中坐定,旗牌官獻上茶來,說道:“總兵大人就要出來了,謝俠士你歇息會兒。
”謝天華喝了香茶,卸下護身袍甲,正在等待,忽覺頭昏眼花,叫聲“不好!”連忙拔劍,那旗牌官已搶先一步,将他寶劍奪去,帳外呼呼兩聲,抛進了兩條絆馬索,将他絆倒。
謝天華内功深湛,雖然中了暗算,尚未昏迷,掙紮欲起,卻是渾身無力,而且昏昏思睡,眼皮漸漸睜不開來。
謝天華默運玄功,與睡魔相抗,迷迷糊糊之中,似已被人扛起,不久又聽得關門下鎖之聲,似是已給人關在一間黑沉沉的屋子裡了。
那碗茶中溶有極厲害的蒙汗藥,尋常之人,淺嘗即倒,謝天華練過易筋洗髓的功夫,運氣相抗,使自己保持着心頭的一片清醒。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房門呀呀推開,一個人探頭進來,謝天華定睛一瞧,正是雁門關的總兵周健。
謝天華托地跳起,使盡氣力,呼的一掌橫掃,向他腦門劈去。
周健橫肱一架,叫道:“是我!”謝天華氣力未複,給他一架,跄跄踉踉地倒退數步,一頭撞在牆上,怒叫道:“好,知人知面不知心,總兵大人,你用的下三流的暗算手段,用得真到家呀!”周健邁前兩步,把他手腕一拿,低聲叫道:“事情已急,快服下解藥,我與你救雲大人去。
你的寶劍我替你拿回來了,快呀!”謝天華驚愕之極,叫道:“什麼?你、你是什麼用意?”黑室之中,但見周健雙眸炯炯,别具威嚴,低聲說道:“我周健是何等之人,你還不知道嗎?此際事機已急,有話慢說,你快随我出去。
”謝天華不由得張開了嘴,吞下了周健塞來的藥丸。
謝天華心頭本就清醒,吞下解藥,睡意全消了,接過周健遞來的寶劍,躍出門外。
雁門關外号角長鳴,隻見先前那名用蒙汗藥偷施暗算的旗牌官攔上前來,高聲叫道:“周大人,你可得三思而行,别要自誤前程!”周健一聲不響,突然一躍而起,揮刀一斬,将那旗牌官斬為兩截,奪了兩騎快馬,與謝天華奔出轅門,關外官兵,無人敢擋。
周健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在馬背上揚鞭指道:“他們正在七裡鋪外□殺,你我抄小路去!”一撥馬頭,從山邊小徑馳去,大路上車馬奔馳,許多人高聲呼喊,叫周總兵回來。
周健毫不理睬。
且說雲靖在七裡鋪的衛所外等了許久,正自生氣,忽見路上塵頭大起,十幾騎快馬飛奔而來,不一刻衛所打開,戍守衛所的官長披挂出迎,高聲請進。
雲靖看得清楚,那從雁門關來迎接的十幾騎快馬,其中并無周健在内,心中十分不快,但仍是怡然自若,手持使節,步入邊關。
衛所内設好座位,隻見十六名禦林軍分成兩隊,分列在階下,堂上兩名欽差,冠帶出迎。
雲靖頓時歡喜起來,心中想:“原來是聖天子特降天恩,念我二十年守節,竟然派欽差到邊關迎接來了。
”正說得句“雲某何功,敢勞欽差遠接”,堂上的欽差,面孔一端,忽然間高聲喝叱道:“叛臣雲靖,跪下接旨!” 雲靖這一驚非同小可,手持使節,顫聲辯道:“雲某出使異國,二十年來牧馬胡邊,尚存此節,自問無罪,不敢接此诏書!”話猶未了,已給兩名禦林軍按倒地上。
隻聽得其中一名欽差,展開招書,高聲讀道: “罪臣雲靖,先帝寄以腹心,遣使瓦刺,乃不感恩圖報,反□顔事仇,忘其父母之國。
今日私自歸來,圖謀内應,罪無可恕,本應明正典刑,姑念其是前朝舊臣,恩開法外,準其仰藥自裁,全屍收殓。
欽此。
” 雲靖魂不附體,隻見一名禦林軍捧着一隻銀瓶,内中藥水殷紅,高聲叫道:“罪臣雲靖還不謝恩領旨麼?” 雲靖隻覺腦門上轟的一聲,又驚又氣又急又怒,忽然一手抓過銀瓶,尖聲叫道:“給诏書我看,我不信這是真的!”欽差冷笑一聲,喝道:“好大的膽子,诏書是你看得的嗎?”話猶未了,隻聽得轟天價的一聲巨響,兩扇半掩的大門憑空飛了起來,一個莽和尚提着一碗口般粗大的禅杖,潑風似的打将入來,高聲喝道:“管它真的假的,都打死了再說!”十六名禦林軍上前抵敵,哪能抵敵得住?隻見他指東打西,指南打北,禅杖所到之處,有如開山裂石,隻要挨着一點,便不死即傷。
那兩個欽差吓得面青唇白,腿都軟了。
那和尚一路打到堂上,左後一抻,兀鷹抓雞似地提起了一名欽差,罵道:“雲大人舍命逃回,你們還要将他弄死,是何道理?”“蔔”的一禅杖,敲在他的頭上,甩手一摔,腦漿塗地,死于階下。
另一名欽差吓得神智昏亂,兀自叫道:“反了,反了!冒犯欽差,該當何罪?”那和尚放聲大笑,又一把将他抓了起來,罵他道:“兀這□鳥,欽差值得我少錢一斤?”禅杖往地上一插,硬生生地将他撕成兩片。
禦林軍紛紛逃出,吹起号角,衛所内屍橫遍地,隻剩下了和尚和雲靖二人。
雲靖目瞪口呆,恍如在一場惡夢之中,不知目前所發生的種種事情是真是假,定了定神,見潮音和尚朝他走來,猛然叫道:“把那诏書給我。
” 潮音和尚咧嘴冷笑,道:“還有什麼鳥诏書,快快随我走吧!”雲靖盤膝一坐,一字一句,斬釘截鐵地說道:“把那诏書給我!”潮音和尚橫他一眼,在幾案上抓起诏書,摔給他:“好,快看!快看!”對他如此固執,萬分不解。
雲靖展開诏書,一瞥之下,面如死灰,那诏書上的玉玺,與诏書的格式紙質,都是真的。
雲靖還記得以前成祖奪位,曾在内監手上搶奪玉玺,那内監将玉玺摔下天階,缺了一角,後來叫巧匠重補,紋理兩樣,而今細辨這诏書上的玉玺,正是如此,絕對假冒不來。
潮音和尚叫道:“看夠了沒有?”雲靖眼睛直視,聽而不聞。
這一瞬間,二十年來在胡邊所受的苦難,閃電般地在腦海之中掠過。
然而這一切苦難,比起而今的痛苦,簡直算不了什麼。
須知雲靖能夠支撐二十年,全在忠君一念,滿以為逃回之後,朝廷必定升官叙爵,表揚功績,哪知皇帝竟是親下诏書,将他處死。
正如對一個人崇拜信仰到了極點,期望極深,忽而發現那個人就是要害死自己的人,這一種絕望的痛苦心情,世界上還有什麼可超過? 潮音和尚叫了兩聲,不見答應,心中大異。
忽見雲靖緩緩站了起來,将那一根伴随他在冰天雪裡二十年的使節,用力一拗,“啪”的一聲,折為兩段。
大人此次回去,也要當心。
”雲靖聽了,不覺愕然,亦是狐疑滿腹。
謝天華續言道:“那于謙官居兵部侍郎,聽說倒是為官清正。
”雲靖聽了,默然不語,心中想道:“這兩人乃是江湖上的莽夫,所言不足深信,待我回朝之後,再親自看個明白。
”又想道:“兵法有雲: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縱然這兩人所說是實,也定是張宗周布下的圈套,故意叫我相信他的話,其中必定藏有陰謀。
” 驢車上雲蕾睡得正酣,雲靖望着她蘋果般的臉兒,天真無邪,可愛之極。
想到他年雲蕾長大之後,也要遠赴胡邊,沖霜冒雪,替自己報仇,不覺歎了口氣。
但瞬息之間,二十年來嚼雪飲冰,捱饑抵冷種種苦難,又在心頭泛起,恨火燒心,蓋過了為雲蕾憐惜之念。
眼望夜空,心潮浪湧,過了些時,不覺迷迷糊糊地和衣睡了。
一覺醒來,已是第二日清晨,雁門關上的旌旗,已經可以清楚望見。
潮音和尚道:“這是七裡鋪,離雁門關隻有七裡路了。
前面就是雁門關外檢查行旅的衛所了。
”雲靖跳了起來,揭開簾幕,問道:“周總後俨了沒有?”潮音和尚道:“天華師弟已入内通報去了。
不曾聽說周總兵要來。
”雲靖怔了怔,忽而失笑,自言自語道:“我也給那個鬼錦囊弄錯了。
周總兵怎會知道我今日到來?通報之後,他自然會來迎我。
”便吩咐停下驢車,在衛所之前等待。
衛卒們在城牆内張望着,并無任何動靜。
且說謝天華為人,膽大心細,先入雁門關通報,便是他的主意。
雁門關的總兵周健,謝天華也曾見過幾面,深知這位邊關守将,不但是雲靖的同鄉舊友,而且俠骨英風,與江湖豪傑胸襟無二。
七裡路程轉瞬即到,雁門關上了無異狀,仍是由前幾次帶引自己的旗牌官接待入内,謝天華心頭一寬,暗笑道:“澹台滅明故布疑陣,裝神弄鬼,連我也受他迷惑了。
隻要周總兵仍鎮守此關,有誰敢加害雲靖?” 帳中坐定,旗牌官獻上茶來,說道:“總兵大人就要出來了,謝俠士你歇息會兒。
”謝天華喝了香茶,卸下護身袍甲,正在等待,忽覺頭昏眼花,叫聲“不好!”連忙拔劍,那旗牌官已搶先一步,将他寶劍奪去,帳外呼呼兩聲,抛進了兩條絆馬索,将他絆倒。
謝天華内功深湛,雖然中了暗算,尚未昏迷,掙紮欲起,卻是渾身無力,而且昏昏思睡,眼皮漸漸睜不開來。
謝天華默運玄功,與睡魔相抗,迷迷糊糊之中,似已被人扛起,不久又聽得關門下鎖之聲,似是已給人關在一間黑沉沉的屋子裡了。
那碗茶中溶有極厲害的蒙汗藥,尋常之人,淺嘗即倒,謝天華練過易筋洗髓的功夫,運氣相抗,使自己保持着心頭的一片清醒。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房門呀呀推開,一個人探頭進來,謝天華定睛一瞧,正是雁門關的總兵周健。
謝天華托地跳起,使盡氣力,呼的一掌橫掃,向他腦門劈去。
周健橫肱一架,叫道:“是我!”謝天華氣力未複,給他一架,跄跄踉踉地倒退數步,一頭撞在牆上,怒叫道:“好,知人知面不知心,總兵大人,你用的下三流的暗算手段,用得真到家呀!”周健邁前兩步,把他手腕一拿,低聲叫道:“事情已急,快服下解藥,我與你救雲大人去。
你的寶劍我替你拿回來了,快呀!”謝天華驚愕之極,叫道:“什麼?你、你是什麼用意?”黑室之中,但見周健雙眸炯炯,别具威嚴,低聲說道:“我周健是何等之人,你還不知道嗎?此際事機已急,有話慢說,你快随我出去。
”謝天華不由得張開了嘴,吞下了周健塞來的藥丸。
謝天華心頭本就清醒,吞下解藥,睡意全消了,接過周健遞來的寶劍,躍出門外。
雁門關外号角長鳴,隻見先前那名用蒙汗藥偷施暗算的旗牌官攔上前來,高聲叫道:“周大人,你可得三思而行,别要自誤前程!”周健一聲不響,突然一躍而起,揮刀一斬,将那旗牌官斬為兩截,奪了兩騎快馬,與謝天華奔出轅門,關外官兵,無人敢擋。
周健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在馬背上揚鞭指道:“他們正在七裡鋪外□殺,你我抄小路去!”一撥馬頭,從山邊小徑馳去,大路上車馬奔馳,許多人高聲呼喊,叫周總兵回來。
周健毫不理睬。
且說雲靖在七裡鋪的衛所外等了許久,正自生氣,忽見路上塵頭大起,十幾騎快馬飛奔而來,不一刻衛所打開,戍守衛所的官長披挂出迎,高聲請進。
雲靖看得清楚,那從雁門關來迎接的十幾騎快馬,其中并無周健在内,心中十分不快,但仍是怡然自若,手持使節,步入邊關。
衛所内設好座位,隻見十六名禦林軍分成兩隊,分列在階下,堂上兩名欽差,冠帶出迎。
雲靖頓時歡喜起來,心中想:“原來是聖天子特降天恩,念我二十年守節,竟然派欽差到邊關迎接來了。
”正說得句“雲某何功,敢勞欽差遠接”,堂上的欽差,面孔一端,忽然間高聲喝叱道:“叛臣雲靖,跪下接旨!” 雲靖這一驚非同小可,手持使節,顫聲辯道:“雲某出使異國,二十年來牧馬胡邊,尚存此節,自問無罪,不敢接此诏書!”話猶未了,已給兩名禦林軍按倒地上。
隻聽得其中一名欽差,展開招書,高聲讀道: “罪臣雲靖,先帝寄以腹心,遣使瓦刺,乃不感恩圖報,反□顔事仇,忘其父母之國。
今日私自歸來,圖謀内應,罪無可恕,本應明正典刑,姑念其是前朝舊臣,恩開法外,準其仰藥自裁,全屍收殓。
欽此。
” 雲靖魂不附體,隻見一名禦林軍捧着一隻銀瓶,内中藥水殷紅,高聲叫道:“罪臣雲靖還不謝恩領旨麼?” 雲靖隻覺腦門上轟的一聲,又驚又氣又急又怒,忽然一手抓過銀瓶,尖聲叫道:“給诏書我看,我不信這是真的!”欽差冷笑一聲,喝道:“好大的膽子,诏書是你看得的嗎?”話猶未了,隻聽得轟天價的一聲巨響,兩扇半掩的大門憑空飛了起來,一個莽和尚提着一碗口般粗大的禅杖,潑風似的打将入來,高聲喝道:“管它真的假的,都打死了再說!”十六名禦林軍上前抵敵,哪能抵敵得住?隻見他指東打西,指南打北,禅杖所到之處,有如開山裂石,隻要挨着一點,便不死即傷。
那兩個欽差吓得面青唇白,腿都軟了。
那和尚一路打到堂上,左後一抻,兀鷹抓雞似地提起了一名欽差,罵道:“雲大人舍命逃回,你們還要将他弄死,是何道理?”“蔔”的一禅杖,敲在他的頭上,甩手一摔,腦漿塗地,死于階下。
另一名欽差吓得神智昏亂,兀自叫道:“反了,反了!冒犯欽差,該當何罪?”那和尚放聲大笑,又一把将他抓了起來,罵他道:“兀這□鳥,欽差值得我少錢一斤?”禅杖往地上一插,硬生生地将他撕成兩片。
禦林軍紛紛逃出,吹起号角,衛所内屍橫遍地,隻剩下了和尚和雲靖二人。
雲靖目瞪口呆,恍如在一場惡夢之中,不知目前所發生的種種事情是真是假,定了定神,見潮音和尚朝他走來,猛然叫道:“把那诏書給我。
” 潮音和尚咧嘴冷笑,道:“還有什麼鳥诏書,快快随我走吧!”雲靖盤膝一坐,一字一句,斬釘截鐵地說道:“把那诏書給我!”潮音和尚橫他一眼,在幾案上抓起诏書,摔給他:“好,快看!快看!”對他如此固執,萬分不解。
雲靖展開诏書,一瞥之下,面如死灰,那诏書上的玉玺,與诏書的格式紙質,都是真的。
雲靖還記得以前成祖奪位,曾在内監手上搶奪玉玺,那内監将玉玺摔下天階,缺了一角,後來叫巧匠重補,紋理兩樣,而今細辨這诏書上的玉玺,正是如此,絕對假冒不來。
潮音和尚叫道:“看夠了沒有?”雲靖眼睛直視,聽而不聞。
這一瞬間,二十年來在胡邊所受的苦難,閃電般地在腦海之中掠過。
然而這一切苦難,比起而今的痛苦,簡直算不了什麼。
須知雲靖能夠支撐二十年,全在忠君一念,滿以為逃回之後,朝廷必定升官叙爵,表揚功績,哪知皇帝竟是親下诏書,将他處死。
正如對一個人崇拜信仰到了極點,期望極深,忽而發現那個人就是要害死自己的人,這一種絕望的痛苦心情,世界上還有什麼可超過? 潮音和尚叫了兩聲,不見答應,心中大異。
忽見雲靖緩緩站了起來,将那一根伴随他在冰天雪裡二十年的使節,用力一拗,“啪”的一聲,折為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