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圖窮匕見
關燈
小
中
大
許驚弦大驚,絕未想到這最後一人的武功遠在前面七人之上。
他離開禦泠堂後先得鬥千金傳下《用兵神錄》,再與香公子比鬥數月,最終慧悟弈天訣,武功早已突飛猛進,僅以劍法而論,可謂在江湖上罕逢敵手。
但這第八人出招速度奇快,劍走偏鋒銳不可當,劍尖吞吐着沉猛無匹的劍芒,更暗含一招制敵決不空回的氣勢,當是劍道趨于大成者,就算雙方在公平的情形下正面應戰,武功也決不在他之下。
許驚弦于電光石火間連戰數敵,此刻一口真氣已洩,面對這毒辣陰狠的一劍,竟是束手無策,眼看劍光透顱而至,再無閃避的餘地,不由暗歎一口氣,想不到竟會死在這裡。
千鈞—發之際,劍光驟停在他眉心前半寸處,他的數根頭發亦被劍風掃斷。
對方能将這幾近絕殺的全力一劍在空中急停,武功實已至收發自如之境。
—個驚喜的聲音叫道∶“驚弦,是你啊!” 燦亮的劍光暗淡下來,四周重又陷入黑暗,隻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但在那一瞬間,許驚弦已認出對方那一張充滿孩子氣的面容。
幸好這個可怕的劍手不是他的死敵,而是童顔! 許驚弦一怔之下,亦忍不住大叫一聲。
乍見童顔的喜悅淹沒了險死還生的後怕,純真的友誼因久别重逢而倍覺珍貴。
兩人四手緊握,相視無語而笑,全然不顧旁人驚詫的眼光。
另七人皆以童顔馬首是瞻,見一向冷血寡情的他突然大異往常,與許驚弦把臂言歡,皆猜不透許驚弦的來曆,一時面面相觑,不知該如何應對。
原來當日無名土堡一戰後,香公子與其手下被突然出現的大群蒼猊驚走,童顔有感于蒼猊王為救族群而舍身之義舉,唯恐連累師父鶴發與許驚弦,于是在土牆上留字奚落香公子,獨自遠走。
童顔自幼别無他好,唯嗜武若狂,在丹宗寺前以六招劍法分别刺向顧思空、金千楊等人,卻無法得到錫金武學第一髙手蒙泊國師的稱許,心頭極不服氣,便前往錫金國都裕薩大光明寺去尋蒙泊國師。
非常道殺手陰魂不散,沿途跟蹤童顔伺機下手。
童顔武功雖高,卻甚缺江湖經驗,對陰謀詭計全無防範之心,本是處于下風。
但香公子前去禦泠堂秘地約見南宮靜扉,卻被許驚弦無意撞破,引發雪崩困于山洞之中長達數月,衆殺手群龍無首,意見不一,不免失機。
而童顔卻在這一場刺殺與反刺殺的鬥智鬥勇中逐漸成長起來,最後幾乎盡殲敵人,武功也因此大進。
童顔不通錫金語言,加之與非常道殺手一番纏鬥,幾經輾轉,耽誤數月才來到了裕薩,此時蒙泊國師早已離開。
他正不知何去何從,忽又探知明将軍率朝廷大軍南下,即将與烏槎國開戰的消息,童顔挂念家中親人與師父鶴發等人的安危,這才離開錫金回到烏槎國。
童顔随後加入叛軍之中,他為烏槎國第一勇士,頗得烏槎國君重用,承擔随行守衛之職,一直無機會上戰場。
直到此次熒惑城之變後,他才奉命率幾名高手出動截殺明将軍,卻不料遇見了許驚弦。
兩個少年雖相處時日不多,但彼此極看重那份真摯友情,當着衆人面前顧不得訴說各自遭遇,隻是體會着劫後重逢的歡喜之情。
旁邊一位灰衣人不冷不熱地開口道:“童少俠似乎已經忘記自己的任務了吧?” 許驚弦注意到諸人皆是觀高面狹,眉目微陷,身着異國服飾,想必是烏槎國高手;隻有這發話的灰衣人是漢人模樣,衣角邊上以黃線繪着一尾毒蠍,看來是媚雲教中高手。
童顔一怔,轉而清醒,思及許驚弦與己雖是意氣相投,卻是各為其主。
他擡眼望向那灰衣:“那又如何?” 灰衣人一指許驚弦,正色道:“此人乃是我媚雲教之大敵,希望童少俠以大局為重,不要徇私。
” 許驚弦聞言微驚,雖然不識此人,但他既能認出自己,應是媚雲教中重要人物。
思索他口中所說“大敵”的含意,莫非陸文定不念骨肉之情,依然把自己視為争奪媚雲教教主之位的心腹大患? 童顔緩緩放幵許驚弦的手:“小爺我還輪不到媚雲教來管教。
” “丁先生也親自吩咐我,要特别注意你……” “丁先生百忙之中,還對我如此有興緻,倒真是令我受寵若驚啊。
”童顔出言譏諷,眼裡卻透出一股殺機。
灰衣人口氣轉厲:“童顔,立刻出手擒下敵人。
” 童顔神色漠然∶“我若不肯呢?” 灰衣人眼掃其餘烏槎國高手:“大夥兒并肩子上啊,先擒下這小子,然後再拷問明将軍的下落。
” 童顔橫身擋在許驚弦面前,掌中短劍光華流動:“誰敢亂動,休怪我翻臉不認人。
” 許驚弦不願童顔因自己的緣故與族人反目,低聲道:“你不必如此,就算他們想擒下我,也沒有那個本事。
” 童顔并不回頭,也沒有放低手中之劍:“我早當你是我的兄弟。
” 童顔出生于烏槎國收魂人世家,從小隻與那些殺人器具為伍,可謂是人見人怕,連個玩伴也沒有。
獨特的身世壓抑了他天性中的少年情懷,變得乖戻而冷酷,雖經鶴發十餘年精心調教,奪得烏槎國第一勇士之名,亦成為幾不亞于鬼失驚、蟲大師的頂級殺手,内心卻仍是個不谙世事、心智純樸的大孩子。
直到因天脈血石之故随鶴發遠赴錫金,在禦泠堂無意中結識許驚弦,年齡雖相差幾歲,卻被他真誠重情、敏銳易感的性情打動,視為平生唯一知交,随後又在無名土堡中并肩共抗香公子等一衆非常道殺手,并于激戰中義結金蘭。
兄弟!許驚弦心頭一熱,不由又想到宮滌塵與多吉來,加上童顔,這是他心裡面真正當作兄弟的三個人。
哪怕宮滌塵似已漸行漸遠、多吉遠隔天涯、童顔身處叛軍之中,他都不會忘記彼此曾經付出的那份摯情。
灰衣人突然從懷中摸出一面令牌,環視其餘人:“丁先生傳下秘令:一旦發現童顔有叛國之行徑,格殺勿論!”六位烏槎國高手中有兩人尚是半信半疑,并無動作,另四人已暗中集起内力,隻是礙于童顔武功,不敢搶先發動。
童顔冷笑:“那個瞎子唬得了别人,卻吓不住我……” 灰衣人叱道:“你竟敢對丁先生如此無禮……”他一語未終,雙眼圓睜手撫咽喉,發出咯咯之聲,緩緩軟倒。
一柄短劍已由他口中刺入,大量湧出的鮮血堵住氣管,他再也吐不出半個字。
童顔短劍忽發忽收,疾如輕煙,隻一劍便将對方置于死地。
他向來固執任性,膽大妄為,心目中這世上的親人隻有父母、師父鶴發與許驚弦幾人,決不容他人相害。
相較于兄弟之情,什麼家國大義、江湖規矩全不放在眼裡,莫說是這個媚雲教徒,就算是丁先生親至,隻怕亦會不管不顧地出手。
六名烏槎國高手齊聲驚呼,各自退開半步。
童顔雖然年輕,但數年前強奪烏槎第一勇士之位,出手狠辣,劍劍沾血,他們皆曾親眼目睹,此刻見他出手迅捷幾乎瞧不清楚,武功比起當年更強幾分,心頭驚懼莫名,縱有不忿之意,亦無拼死一搏之膽氣。
童顔淡然道:“丁先生算什麼東西?竟敢派人軟禁我師父,我早就瞧他不慣了。
你們都是我的族人,隻要不與我兄弟為難,我決不加害。
待回去後我自會向國君謝罪,不會連累諸位。
”原來甯徊風早知鶴發曾是禦泠堂碧葉使的身份,唯恐他念着明将軍的舊情破壞剌明計劃,所以将他留于烏槎國内,并暗中派人看管,童顔雖不明其中緣由,卻如何忍得下這口氣? 烏槎國衆高手彼此對視,神色複雜。
童顔快劍無雙,加之許驚弦相助,合六人之力諒也難敵,若童顔果真信守諾言,自然還是不多生事端為妙。
就怕他犯下叛國重罪要殺人滅口,唯有合力相抗方可保命。
童顔一向獨來獨往,我行我素。
這六人都是江湖經驗豐富,見慣了爾虞我詐之事,均在猜想他這番話到底是真心之語還是緩兵之計。
若是後者,與其待他逐個擊破,還不如一并出手先發制人……六人各自猜想不定,難下決斷,眼中戒備之色更濃。
此時若有人開口打破平衡,恐怕立刻就是死鬥之局。
許驚弦雖比童顔小幾歲,對人性的理解卻遠較他深,清楚這六人的心思,正想暗中提醒童顔,忽覺衆人齊齊倒吸一口氣,注意力轉向他的身後。
不知何時,明将軍已立于十餘步外,手扶一株大樹,面容平淡無波,淩厲的目光鎖定全場。
童顔等人雖從未見過明将軍,但那懷抱日月的雍容氣質、那揮灑自如的高手風範、那君臨天下的淋漓氣勢,舍明将軍其誰? “明将軍果然在此!”童顔口中喃喃道,手指輕撫短劍,臉上閃過一絲狂熱。
他嗜武若狂,不然當初也不會因為欲在蒙泊國師面前炫耀武技而迫顧思空等人訂下生死賭局。
天下第一高手形如鬼魅般的出現方式不但沒有帶給他巨大壓力,反而點燃了他前所未有的鬥志,全身潛能都因此而被激發。
“晚輩童顔,請戰明将軍!”童顔目射異彩,一字一句道。
對于他而言,哪怕實力不濟,這一戰也勢在必行,雖死無憾! 許驚弦暗暗叫苦,他知道明将軍重傷未愈,恐是聞得打鬥之聲惟恐自己有失方才現身。
而童顔看似行事莽撞,不通機心,但受鶴發十三年傾心調教,憑着靈動身法,詭異劍招,武功足可與天下一流高手比肩,以明将軍目前的狀态,未必能敵。
童顔出手無情,劍劍沾血幾不空回,明将軍的流轉神功更是霸道無匹,威淩天下數十年。
這兩人一旦交手,極可能是不死不休之局。
許驚弦實不願任何一人有所損傷,他不及細想,急忙攔在兩人中間,按住童顔握劍之手:“你若當我是兄弟,今日就不要出手。
” 童顔一怔:“你是什麼意思?他不是你的仇人麼?”他向來心直口快,又想當然地以為許驚弦投靠明将軍隻為報仇,所以出言全無遮攔。
許驚弦暗歎一聲,方才童顔曾叫出自己的名字,也不知是否被明将軍聽見。
情急之下也顧不得許多,朗然道:“過去之事也不必提,今日我作為一名戰士,決不會容人傷害将軍。
” 童顔沉思良久,緩緩放低掌中短劍,壓低聲音道:“我是不懂你在做什麼,但我既當你是兄弟,自當尊重你的決定。
”随即望定明将軍,眼中神光暴漲,忽出劍虛劈一記,一段樹枝無風自落,冷聲道:“既然将軍身上有傷,我縱然勝你也不光彩。
今日之戰暫且押後,總有一日,我要與你一戰!” 許驚弦素知童顔桀骜不馴、漠視一切規矩的性子,何況又身負截殺明将軍的任務,此刻肯袖手旁觀決非出于江湖道義,而是看重與自己的真摯友情,心頭感激之情無以表達,暗中重重握了一下童顔的手。
明将軍若有所思的目光停留在那樹枝的斷口上,他自然知曉昔日禦冷堂碧葉使桑雨鴻遠赴烏槎化名鶴發之事,亦曾聽聞童顔之名,但直到今日方才得見,以天下第一高手的眼力,不難從樹枝斷口中看出重顔這一劍所蘊含的絕世武功。
想不到這位異族少年年紀不大,武功卻是驚人,暗忖即使自己身上完好無傷,與之公平對決,恐怕十招之内亦不敢言勝。
盡管素知鶴發教悔之能,但童顔的武功依然遠超明将軍的估計。
明将軍心頭暗暗詫異,順手将那段樹枝放入懷中,面上淡然一笑:“若我不死随時恭候大駕。
”轉頭看着其餘六名烏槎國高手:“麻煩諸位轉告烏槎國君,刀兵無情,禍亂百姓,泰親王既已伏誅。
和談之約依然有效,隻要貴國不再侵我中原,朝廷亦不會兵發烏槎國。
” 那六位烏槎國高手雖瞧出明将軍傷得不輕,卻難以得知他武功還留有幾成。
天下第一高手之名威震江湖二十餘年,此際縱是虎落平陽亦無人敢稍捋虎須。
何況若無童顔相助,隻憑許驚弦一人便足有一拼之力,更不知明将軍身邊是否還暗伏有其他手下。
六人互望一眼,皆知硬拼不智,一人抱拳道“我等必會把将軍之言轉告國君,不過就算國君肯接受将軍的建議,恐怕也無力約束擒天堡與媚雲教等人……”此語無疑暗示前路尚有更多埋伏。
明将軍揮手道:“隻要烏槎國君以大局為重,自律手下即可。
至于那些擒天堡、媚雲教的殺手麼……嘿嘿,明某縱橫一世,想殺我的人數不勝數,可有人得逞了麼?”這句話說得豪态盡露,果有一代枭雄之氣勢。
無人再有異議,童顔與六位烏槎高手對明将軍抱拳施禮,态度不乏恭謹,随即離去。
許驚弦留意到童顔臨行前對自己悄悄眨了眨眼睛,似乎尚有話想說,卻一時猜不透他的用意。
赤虎從一旁閃出,戰刀出鞘,橫身攔在許驚弦與明将軍之間,神情複雜欲言又止。
望向許驚弦的目光中既有難以置信的驚訝,亦夾雜着一份苦澀,顯然已聽到了童顔的話。
明将軍輕輕一擡手,已把戰刀從赤虎的手中奪下,聲音平淡而嚴肅:“我決不會允許士兵把武器對準自己的兄弟。
” “但剛才那個殺手親口說,吳言是……” 不等赤虎的質問出口,明将軍已打斷了他:“你是相信自家兄弟,還是相信敵人?” 赤虎遲疑的目光始終釘在許驚弦身上,在平時,兄弟情義與軍人的忠誠之間,這個率直漢子難作取舍,但在這等處境下,他别無選擇,必須承擔起一個戰士保護主帥的責任。
許驚弦靜默着,此刻如何分辯都蒼白無力。
他不會因為赤虎的懷疑而憤怒,也不會因為明将軍的信任而感激,他隻是做自己認定的事情,無須他人的認同。
良久後,明将軍喟然一聲長歎,轉開話題:“此次摘星行動,我犯下了三個錯誤,害了五百将士。
” 赤虎與許驚弦不約而同地開口:“為國盡忠,我等雖死無憾。
”“泰親王伏誅,戰争的勝利終将屬于我們,将軍何須自責?” 明将軍對二人的勸解不置可否,苦笑道:“那個替烏槎國君送信的吊靴鬼其實是将軍府安插在擒天堡的耳目,真實身份乃是鬼失驚‘星星漫天’紫木組中的井木犴,四年前趁擒天堡事變易容為吊靴鬼,潛伏至今,本打算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卻不料事到臨頭倒戈一擊。
記住,無論我們三人誰能活着回京師,都務必要把此事告訴水總管與鬼失驚,嘿嘿,若讓這個叛徒多活幾天,莫說黑道第一殺手顔面無光,就是将軍府也會被人瞧不起了……”說到最後一句,一股殺氣悄然彌漫。
許驚弦恍然大悟:四年前困龍山莊一戰,吊靴鬼确實死在林青的袖箭之下,但當時鬼失驚亦并非孤身赴宴,而是另有弟子在周圍接應,待諸人都離開後,便派井木犴假裝吊靴鬼詐死。
那時擒天堡正值混亂之際,堡主龍判官被軟禁多時,甯徊風、魯子洋等人遠遁他鄉,正是潛伏的絕妙時機。
更何況吊靴鬼相貌特殊,隻要在那最醒目的一對吊眼上多下些工夫,旁人乍望去便不會多疑,日後言語
他離開禦泠堂後先得鬥千金傳下《用兵神錄》,再與香公子比鬥數月,最終慧悟弈天訣,武功早已突飛猛進,僅以劍法而論,可謂在江湖上罕逢敵手。
但這第八人出招速度奇快,劍走偏鋒銳不可當,劍尖吞吐着沉猛無匹的劍芒,更暗含一招制敵決不空回的氣勢,當是劍道趨于大成者,就算雙方在公平的情形下正面應戰,武功也決不在他之下。
許驚弦于電光石火間連戰數敵,此刻一口真氣已洩,面對這毒辣陰狠的一劍,竟是束手無策,眼看劍光透顱而至,再無閃避的餘地,不由暗歎一口氣,想不到竟會死在這裡。
千鈞—發之際,劍光驟停在他眉心前半寸處,他的數根頭發亦被劍風掃斷。
對方能将這幾近絕殺的全力一劍在空中急停,武功實已至收發自如之境。
—個驚喜的聲音叫道∶“驚弦,是你啊!” 燦亮的劍光暗淡下來,四周重又陷入黑暗,隻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但在那一瞬間,許驚弦已認出對方那一張充滿孩子氣的面容。
幸好這個可怕的劍手不是他的死敵,而是童顔! 許驚弦一怔之下,亦忍不住大叫一聲。
乍見童顔的喜悅淹沒了險死還生的後怕,純真的友誼因久别重逢而倍覺珍貴。
兩人四手緊握,相視無語而笑,全然不顧旁人驚詫的眼光。
另七人皆以童顔馬首是瞻,見一向冷血寡情的他突然大異往常,與許驚弦把臂言歡,皆猜不透許驚弦的來曆,一時面面相觑,不知該如何應對。
原來當日無名土堡一戰後,香公子與其手下被突然出現的大群蒼猊驚走,童顔有感于蒼猊王為救族群而舍身之義舉,唯恐連累師父鶴發與許驚弦,于是在土牆上留字奚落香公子,獨自遠走。
童顔自幼别無他好,唯嗜武若狂,在丹宗寺前以六招劍法分别刺向顧思空、金千楊等人,卻無法得到錫金武學第一髙手蒙泊國師的稱許,心頭極不服氣,便前往錫金國都裕薩大光明寺去尋蒙泊國師。
非常道殺手陰魂不散,沿途跟蹤童顔伺機下手。
童顔武功雖高,卻甚缺江湖經驗,對陰謀詭計全無防範之心,本是處于下風。
但香公子前去禦泠堂秘地約見南宮靜扉,卻被許驚弦無意撞破,引發雪崩困于山洞之中長達數月,衆殺手群龍無首,意見不一,不免失機。
而童顔卻在這一場刺殺與反刺殺的鬥智鬥勇中逐漸成長起來,最後幾乎盡殲敵人,武功也因此大進。
童顔不通錫金語言,加之與非常道殺手一番纏鬥,幾經輾轉,耽誤數月才來到了裕薩,此時蒙泊國師早已離開。
他正不知何去何從,忽又探知明将軍率朝廷大軍南下,即将與烏槎國開戰的消息,童顔挂念家中親人與師父鶴發等人的安危,這才離開錫金回到烏槎國。
童顔随後加入叛軍之中,他為烏槎國第一勇士,頗得烏槎國君重用,承擔随行守衛之職,一直無機會上戰場。
直到此次熒惑城之變後,他才奉命率幾名高手出動截殺明将軍,卻不料遇見了許驚弦。
兩個少年雖相處時日不多,但彼此極看重那份真摯友情,當着衆人面前顧不得訴說各自遭遇,隻是體會着劫後重逢的歡喜之情。
旁邊一位灰衣人不冷不熱地開口道:“童少俠似乎已經忘記自己的任務了吧?” 許驚弦注意到諸人皆是觀高面狹,眉目微陷,身着異國服飾,想必是烏槎國高手;隻有這發話的灰衣人是漢人模樣,衣角邊上以黃線繪着一尾毒蠍,看來是媚雲教中高手。
童顔一怔,轉而清醒,思及許驚弦與己雖是意氣相投,卻是各為其主。
他擡眼望向那灰衣:“那又如何?” 灰衣人一指許驚弦,正色道:“此人乃是我媚雲教之大敵,希望童少俠以大局為重,不要徇私。
” 許驚弦聞言微驚,雖然不識此人,但他既能認出自己,應是媚雲教中重要人物。
思索他口中所說“大敵”的含意,莫非陸文定不念骨肉之情,依然把自己視為争奪媚雲教教主之位的心腹大患? 童顔緩緩放幵許驚弦的手:“小爺我還輪不到媚雲教來管教。
” “丁先生也親自吩咐我,要特别注意你……” “丁先生百忙之中,還對我如此有興緻,倒真是令我受寵若驚啊。
”童顔出言譏諷,眼裡卻透出一股殺機。
灰衣人口氣轉厲:“童顔,立刻出手擒下敵人。
” 童顔神色漠然∶“我若不肯呢?” 灰衣人眼掃其餘烏槎國高手:“大夥兒并肩子上啊,先擒下這小子,然後再拷問明将軍的下落。
” 童顔橫身擋在許驚弦面前,掌中短劍光華流動:“誰敢亂動,休怪我翻臉不認人。
” 許驚弦不願童顔因自己的緣故與族人反目,低聲道:“你不必如此,就算他們想擒下我,也沒有那個本事。
” 童顔并不回頭,也沒有放低手中之劍:“我早當你是我的兄弟。
” 童顔出生于烏槎國收魂人世家,從小隻與那些殺人器具為伍,可謂是人見人怕,連個玩伴也沒有。
獨特的身世壓抑了他天性中的少年情懷,變得乖戻而冷酷,雖經鶴發十餘年精心調教,奪得烏槎國第一勇士之名,亦成為幾不亞于鬼失驚、蟲大師的頂級殺手,内心卻仍是個不谙世事、心智純樸的大孩子。
直到因天脈血石之故随鶴發遠赴錫金,在禦泠堂無意中結識許驚弦,年齡雖相差幾歲,卻被他真誠重情、敏銳易感的性情打動,視為平生唯一知交,随後又在無名土堡中并肩共抗香公子等一衆非常道殺手,并于激戰中義結金蘭。
兄弟!許驚弦心頭一熱,不由又想到宮滌塵與多吉來,加上童顔,這是他心裡面真正當作兄弟的三個人。
哪怕宮滌塵似已漸行漸遠、多吉遠隔天涯、童顔身處叛軍之中,他都不會忘記彼此曾經付出的那份摯情。
灰衣人突然從懷中摸出一面令牌,環視其餘人:“丁先生傳下秘令:一旦發現童顔有叛國之行徑,格殺勿論!”六位烏槎國高手中有兩人尚是半信半疑,并無動作,另四人已暗中集起内力,隻是礙于童顔武功,不敢搶先發動。
童顔冷笑:“那個瞎子唬得了别人,卻吓不住我……” 灰衣人叱道:“你竟敢對丁先生如此無禮……”他一語未終,雙眼圓睜手撫咽喉,發出咯咯之聲,緩緩軟倒。
一柄短劍已由他口中刺入,大量湧出的鮮血堵住氣管,他再也吐不出半個字。
童顔短劍忽發忽收,疾如輕煙,隻一劍便将對方置于死地。
他向來固執任性,膽大妄為,心目中這世上的親人隻有父母、師父鶴發與許驚弦幾人,決不容他人相害。
相較于兄弟之情,什麼家國大義、江湖規矩全不放在眼裡,莫說是這個媚雲教徒,就算是丁先生親至,隻怕亦會不管不顧地出手。
六名烏槎國高手齊聲驚呼,各自退開半步。
童顔雖然年輕,但數年前強奪烏槎第一勇士之位,出手狠辣,劍劍沾血,他們皆曾親眼目睹,此刻見他出手迅捷幾乎瞧不清楚,武功比起當年更強幾分,心頭驚懼莫名,縱有不忿之意,亦無拼死一搏之膽氣。
童顔淡然道:“丁先生算什麼東西?竟敢派人軟禁我師父,我早就瞧他不慣了。
你們都是我的族人,隻要不與我兄弟為難,我決不加害。
待回去後我自會向國君謝罪,不會連累諸位。
”原來甯徊風早知鶴發曾是禦泠堂碧葉使的身份,唯恐他念着明将軍的舊情破壞剌明計劃,所以将他留于烏槎國内,并暗中派人看管,童顔雖不明其中緣由,卻如何忍得下這口氣? 烏槎國衆高手彼此對視,神色複雜。
童顔快劍無雙,加之許驚弦相助,合六人之力諒也難敵,若童顔果真信守諾言,自然還是不多生事端為妙。
就怕他犯下叛國重罪要殺人滅口,唯有合力相抗方可保命。
童顔一向獨來獨往,我行我素。
這六人都是江湖經驗豐富,見慣了爾虞我詐之事,均在猜想他這番話到底是真心之語還是緩兵之計。
若是後者,與其待他逐個擊破,還不如一并出手先發制人……六人各自猜想不定,難下決斷,眼中戒備之色更濃。
此時若有人開口打破平衡,恐怕立刻就是死鬥之局。
許驚弦雖比童顔小幾歲,對人性的理解卻遠較他深,清楚這六人的心思,正想暗中提醒童顔,忽覺衆人齊齊倒吸一口氣,注意力轉向他的身後。
不知何時,明将軍已立于十餘步外,手扶一株大樹,面容平淡無波,淩厲的目光鎖定全場。
童顔等人雖從未見過明将軍,但那懷抱日月的雍容氣質、那揮灑自如的高手風範、那君臨天下的淋漓氣勢,舍明将軍其誰? “明将軍果然在此!”童顔口中喃喃道,手指輕撫短劍,臉上閃過一絲狂熱。
他嗜武若狂,不然當初也不會因為欲在蒙泊國師面前炫耀武技而迫顧思空等人訂下生死賭局。
天下第一高手形如鬼魅般的出現方式不但沒有帶給他巨大壓力,反而點燃了他前所未有的鬥志,全身潛能都因此而被激發。
“晚輩童顔,請戰明将軍!”童顔目射異彩,一字一句道。
對于他而言,哪怕實力不濟,這一戰也勢在必行,雖死無憾! 許驚弦暗暗叫苦,他知道明将軍重傷未愈,恐是聞得打鬥之聲惟恐自己有失方才現身。
而童顔看似行事莽撞,不通機心,但受鶴發十三年傾心調教,憑着靈動身法,詭異劍招,武功足可與天下一流高手比肩,以明将軍目前的狀态,未必能敵。
童顔出手無情,劍劍沾血幾不空回,明将軍的流轉神功更是霸道無匹,威淩天下數十年。
這兩人一旦交手,極可能是不死不休之局。
許驚弦實不願任何一人有所損傷,他不及細想,急忙攔在兩人中間,按住童顔握劍之手:“你若當我是兄弟,今日就不要出手。
” 童顔一怔:“你是什麼意思?他不是你的仇人麼?”他向來心直口快,又想當然地以為許驚弦投靠明将軍隻為報仇,所以出言全無遮攔。
許驚弦暗歎一聲,方才童顔曾叫出自己的名字,也不知是否被明将軍聽見。
情急之下也顧不得許多,朗然道:“過去之事也不必提,今日我作為一名戰士,決不會容人傷害将軍。
” 童顔沉思良久,緩緩放低掌中短劍,壓低聲音道:“我是不懂你在做什麼,但我既當你是兄弟,自當尊重你的決定。
”随即望定明将軍,眼中神光暴漲,忽出劍虛劈一記,一段樹枝無風自落,冷聲道:“既然将軍身上有傷,我縱然勝你也不光彩。
今日之戰暫且押後,總有一日,我要與你一戰!” 許驚弦素知童顔桀骜不馴、漠視一切規矩的性子,何況又身負截殺明将軍的任務,此刻肯袖手旁觀決非出于江湖道義,而是看重與自己的真摯友情,心頭感激之情無以表達,暗中重重握了一下童顔的手。
明将軍若有所思的目光停留在那樹枝的斷口上,他自然知曉昔日禦冷堂碧葉使桑雨鴻遠赴烏槎化名鶴發之事,亦曾聽聞童顔之名,但直到今日方才得見,以天下第一高手的眼力,不難從樹枝斷口中看出重顔這一劍所蘊含的絕世武功。
想不到這位異族少年年紀不大,武功卻是驚人,暗忖即使自己身上完好無傷,與之公平對決,恐怕十招之内亦不敢言勝。
盡管素知鶴發教悔之能,但童顔的武功依然遠超明将軍的估計。
明将軍心頭暗暗詫異,順手将那段樹枝放入懷中,面上淡然一笑:“若我不死随時恭候大駕。
”轉頭看着其餘六名烏槎國高手:“麻煩諸位轉告烏槎國君,刀兵無情,禍亂百姓,泰親王既已伏誅。
和談之約依然有效,隻要貴國不再侵我中原,朝廷亦不會兵發烏槎國。
” 那六位烏槎國高手雖瞧出明将軍傷得不輕,卻難以得知他武功還留有幾成。
天下第一高手之名威震江湖二十餘年,此際縱是虎落平陽亦無人敢稍捋虎須。
何況若無童顔相助,隻憑許驚弦一人便足有一拼之力,更不知明将軍身邊是否還暗伏有其他手下。
六人互望一眼,皆知硬拼不智,一人抱拳道“我等必會把将軍之言轉告國君,不過就算國君肯接受将軍的建議,恐怕也無力約束擒天堡與媚雲教等人……”此語無疑暗示前路尚有更多埋伏。
明将軍揮手道:“隻要烏槎國君以大局為重,自律手下即可。
至于那些擒天堡、媚雲教的殺手麼……嘿嘿,明某縱橫一世,想殺我的人數不勝數,可有人得逞了麼?”這句話說得豪态盡露,果有一代枭雄之氣勢。
無人再有異議,童顔與六位烏槎高手對明将軍抱拳施禮,态度不乏恭謹,随即離去。
許驚弦留意到童顔臨行前對自己悄悄眨了眨眼睛,似乎尚有話想說,卻一時猜不透他的用意。
赤虎從一旁閃出,戰刀出鞘,橫身攔在許驚弦與明将軍之間,神情複雜欲言又止。
望向許驚弦的目光中既有難以置信的驚訝,亦夾雜着一份苦澀,顯然已聽到了童顔的話。
明将軍輕輕一擡手,已把戰刀從赤虎的手中奪下,聲音平淡而嚴肅:“我決不會允許士兵把武器對準自己的兄弟。
” “但剛才那個殺手親口說,吳言是……” 不等赤虎的質問出口,明将軍已打斷了他:“你是相信自家兄弟,還是相信敵人?” 赤虎遲疑的目光始終釘在許驚弦身上,在平時,兄弟情義與軍人的忠誠之間,這個率直漢子難作取舍,但在這等處境下,他别無選擇,必須承擔起一個戰士保護主帥的責任。
許驚弦靜默着,此刻如何分辯都蒼白無力。
他不會因為赤虎的懷疑而憤怒,也不會因為明将軍的信任而感激,他隻是做自己認定的事情,無須他人的認同。
良久後,明将軍喟然一聲長歎,轉開話題:“此次摘星行動,我犯下了三個錯誤,害了五百将士。
” 赤虎與許驚弦不約而同地開口:“為國盡忠,我等雖死無憾。
”“泰親王伏誅,戰争的勝利終将屬于我們,将軍何須自責?” 明将軍對二人的勸解不置可否,苦笑道:“那個替烏槎國君送信的吊靴鬼其實是将軍府安插在擒天堡的耳目,真實身份乃是鬼失驚‘星星漫天’紫木組中的井木犴,四年前趁擒天堡事變易容為吊靴鬼,潛伏至今,本打算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卻不料事到臨頭倒戈一擊。
記住,無論我們三人誰能活着回京師,都務必要把此事告訴水總管與鬼失驚,嘿嘿,若讓這個叛徒多活幾天,莫說黑道第一殺手顔面無光,就是将軍府也會被人瞧不起了……”說到最後一句,一股殺氣悄然彌漫。
許驚弦恍然大悟:四年前困龍山莊一戰,吊靴鬼确實死在林青的袖箭之下,但當時鬼失驚亦并非孤身赴宴,而是另有弟子在周圍接應,待諸人都離開後,便派井木犴假裝吊靴鬼詐死。
那時擒天堡正值混亂之際,堡主龍判官被軟禁多時,甯徊風、魯子洋等人遠遁他鄉,正是潛伏的絕妙時機。
更何況吊靴鬼相貌特殊,隻要在那最醒目的一對吊眼上多下些工夫,旁人乍望去便不會多疑,日後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