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涪陵驚變
關燈
小
中
大
道。
小兄弟保重,我走了。
” 許驚弦頭疼欲裂∶“大哥要往何處去?以後還有什麼打算?” “這個江湖太過複雜,或許根本不适合我。
六年前我就已經心喪若死,隻希望能夠找一個地方當作自己的家,放下舊日恩怨,從此平平淡淡地過日子。
不知小兄弟意欲何往?” 許驚弦手撫額頭,感覺仿佛有無數大棒在一下下棰着他旳腦袋,隻想找個舒服的地方好好休息,喃喃道:“我要回家。
” “哦,你的家在哪裡?” “滇北營盤山清水鎮。
”許驚弦脫口講出這個地點,自己先是一怔。
他第一次發現,那個幾乎不為人知的小鎮不但記載着他的童年生活,也是唯一一個可以讓他感覺平靜的地方。
他雖然羨慕江湖生活,江湖卻永遠不是他的家,隻有那個小鎮才是他内心深處的真正選擇。
一陣寒風吹來,不知是因為翻湧的酒意還是波動的心緒,許驚弦隻覺肚内翻江倒海難受無比,喉頭發癢,再也忍不住,哇的一聲吐了出來。
青衣人輕輕拍着許驚弦的後背,猶豫道:“既然你要去滇北……可否幫我做件亊情?” 許驚弦掙紮道:“但請吩咐,有不從……”話音未落,又連連作嘔。
平生首次體會到醉酒的滋味,腦中天旋地轉,幾乎将黃膽水都吐了出來。
迷迷糊糊中還聽到青衣人說了句什麼,卻已是神智不清,根本不知如何作答。
許驚弦手持顯鋒劍,靜若老松,獨自站在廣闊的平原之上。
天空中烏雲密布,暴雨欲來。
在他面前百步外,一人一騎淵停嶽峙,穩若泰山。
馬上騎士頭戴金盔,身披金甲,長矛橫胸,胯下一匹赤色駿馬。
雖然看不清對方的面目,許驚弦的心裡卻清楚地知道這位金甲大将正是當朝大将軍,被譽為天下第一高手的明将軍。
他是殺死林青的罪魁禍首,也是許驚弦不共戴天的仇人! 震耳欲聾的雷聲蓦然響起,一道閃電劃過天際,狂風吹亂許驚弦的頭發,卻吹不散他那高昂的鬥志。
他低喝一聲,平舉顯鋒劍,緩步往前沖去。
這是他與明将軍乏間最後的決戰,隻能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既然命運注定了這一場無從逃避的對決,他就隻能無所畏懼地勇敢面對,用寶劍和鮮血了結彼此的恩怨。
明将軍放聲大笑,掌中長矛輕揮,霎時鑼鼓喧天,旌旗招展,在他身後出現了無數士兵,足有數萬之衆,嚴陣以待,随時準備發起沖鋒。
而明将軍則策馬緩緩退入陣中。
許驚弦喝道:“不要走,你若是英雄好漢,就與我單獨決戰!” 明将軍道:“等你能過得了我手下這一關,再來找我吧。
”數萬大軍鋪天蓋地擁來,一場寡不敵衆的拼殺即将開始… 忽聽身後一陣喧嚣,回頭看去,卻是宮滌塵率着禦泠堂弟子前來接應助陣,鶴發、童顔、多吉、白瑪、鬥千金等人皆在其中,同來的竟然還有大群蒼猊,數目幾近千隻。
“為了殺死師父的仇人,我先殺了另外六個人。
”宮漆塵的口中卻發出那青衣人的聲音,“所以,你要想殺死明将軍,也必須先殺死其他人。
” 許驚弦大叫:“我隻想替林叔叔報仇,不要殺死無辜。
” 宮滌塵冷然道:“一将功成萬骨枯。
這就是成功的代價!” 他的面容随着說話聲而不斷變換,最後突然就成了簡歌的模樣,手持一面半尺長短黑勢勘的青霜令。
青霜令上刻着變幻不定的古怪花紋,正是那詭異的悟魅圖。
蓦然青霜令從中裂開,—幅白絹從中飄出,上面寫着幾行字句,最醒目的就是四個大字:神兵顯鋒! 禦塗堂弟子口中高呼:“勳業可成,破碎山河!”個個若猛虎般奮勇争先,兩軍交接的刹那間,整個大地立刻被鮮血染紅,瀕死的慘叫聲驚天動地。
許驚弦憤然道:“我不做你們殺人的工具,我要回家。
” 簡歌大笑:“事到如今,還由得你麼?”一群禦泠堂弟子把許驚弦夾在中間,口中發出奇異的嘯聲,往明将軍的大軍沖去。
就在此時,斜刺裡忽又殺來一隊人馬,當先一騎手持一面大旗,旗上寫着三個大字“焰天涯”。
那名騎士是名女子,面容似有幾分像駱清幽,又似有幾分水柔清的影子一對明眸光彩眩人,不過許驚弦可以肯定從未見過此人。
“小子,有種就去涪陵找我吧……”那陌生女子沖至許驚弦身前,玉臂輕揮,展開掌中大旗,席卷天地,将許驚弦罩入其中。
許驚弦大叫一聲,蓦然睜開眼睛,原來竟是南柯一夢。
天色已亮,抉搖在他耳邊低低鳴叫着,一面用翅膀輕拍着他的面孔,在夢中卻化作了禦泠堂弟子的奇異騎聲與那面卷住他的大旗。
許驚弦漸漸清醒過來,發現自己側卧在那間小屋的木床上,一時隻覺口幹舌燥,滿嘴發苦。
慢慢想起昨夜與那青衣人相識共飲的經曆,環目四望,那青衣人早已悄然離去,不知去向。
床頭邊還放着一件藍色長衫,長褲,用一錠二十兩銀子壓住,别無留言。
若依許驚弦平日的性格,定會覺得對方留銀贈衣頗有些施舍的味道,決不肯收。
但經過與那青衣人一夜相處,知其雖然性格孤傲,卻是至性至情之人,行事僅憑本心,全不顧世俗眼光,自己若不收下,反倒顯得小人之心。
更何況他離開鬥千金時走得匆忙,根本未想過多帶些銀兩,目前确是囊中羞澀,在錫金時還可随意找個牧人家帳篷打尖,在中土卻是無錢寸步難行,這二十兩銀子可謂是雪中送炭……如此一想,心中甚覺溫暖。
他宿醉初醒,全身發軟虛弱無力,本想撐起身來去找些水喝,卻是連手指頭也懶得動彈一下。
回味着夢中的經曆,暗忖古人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裡的一切是否有所蘊意,或是自己内心深處思想的流露?當想到那陌生女子手中大旗上的“焰天涯”時,忽然靈光乍現,憶起昨夜醉意朦胧間曾聽那青衣人拜托自己一件事。
“如果有一天你到了焰天涯,幫我給封冰女俠帶句話,就說:‘天湖已逝,恩怨盡斷’!” 提及封冰與天湖這兩個名字,立刻令許驚弦想起江湖上的那段傳奇。
二十餘年前,京師北城王策動禁衛軍統領秦天湖謀反,禁衛軍副統領魏南焰奮身而出,亂軍中一箭射殺北城王,又力敗秦天湖,将一場危機化為無形,自此被禦封為太平公子,與京師淩霄公子何其狂、亂雲公子郭暮寒、天下第一美男子簡歌并稱四大公子。
随後十餘年間,太平公子魏南焰是朝中唯一能與明将軍争鋒之士,直到六年前失勢丢官,魏公子被明将軍所迫,一路逃亡到蜀地,終在峨眉金頂上被天湖傳人楚天涯與北城王之女封冰合力所殺。
從此京師四大公子僅餘其三,但江湖人提及昔日魏公子之威名,仍大多豎起手指,贊一聲英雄! 其後魏公子手下的第一謀臣、素有“公子之盾”之名的君東臨輔佐封冰在滇南楚雄共建“焰天涯”,成為江湖上唯一公開對抗明将軍的組織勢力。
女俠封冰也因此被江湖上列為白道“夏蟲語冰”四大高手之一,與江湖第一大幫裂空幫主夏天雷、華山掌門無語大師、以及白道第一殺手蟲大師齊名。
僅憑“焰天涯”之名,即可看出封冰與魏公子、楚天涯之間某種微妙的關系,所以雖然封冰為報父仇殺死了魏公子,但君東臨亦甘為其所用。
不過江湖傳言紛紛,真實情形如何,大概隻有當局幾人才明白。
想到這裡,許驚弦終于明白了那青衣人的身份。
他既然是楚天涯,那麼小木屋後那座墳中,埋的就必是昔日名震京師的太平公子魏南焰! 許驚弦再也忍不住,一躍而起,來到屋後兩座墳前,深深鞠了三躬。
魏公子向來是他崇敬的人物,想不到一代枭雄,埋骨于此,卻連墓碑、銘文都沒有。
或許這是出于魏公子的本意,但念及他生前輝煌,死後不過幾杯黃土掩身,怎不令人扼腕歎息! 一将功成萬骨枯!枯的又豈止是那些無名的将士?劍客英雄也罷,王侯将相也罷,任你豪情蓋世,權傾天下,到頭來誰也逃不過老天的懲罰,最終兩眼一閉,什麼功名利祿也帶不走…… 可是,雖然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還都堪不破,為了那浮名空利争得頭破血流,虛耗一生亦執迷不悟。
這一刻許驚弦心潮起伏,浮想聯翩。
從小他就幻想着日後做一名沖鋒陷陣的将軍,或是立下不世功業的大英雄,如今卻惶然不安地發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他已不懂得如何取舍。
随着年齡的增長,到達理想的距離也随之變得更遠,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昂貴,仿佛再難觸及。
又想到再過四天的正月二十日,恰恰就是暗器王林青的忌日。
三年前林青在泰山絕頂與明将軍決戰身死,墜落萬丈深淵,屍骨無存,自己卻無法在他靈前守孝,隻能遙寄哀思。
他回憶着暗器王的音容笑貌,低低吟着那天命谶語中的“勳業可成、破碎山河”之句,不覺癡了。
在這個初春的清晨,峨眉金頂之上,一位少年靜靜坐在那無名墳茔前,魂遊物外,渾不知時光幾何。
蜀道難行,與内陸的物資交易多走水路。
而位于金沙江邊的涪陵城,西連渝州,東接萬州,得地利之便,是為蜀東重鎮。
冬季水淺,船行不便,如今到了早春時節,客商往來漸漸頻繁起來。
黎明剛過,旭日初升,晨霞未散,便已有許多船隻擠在碼頭上,包着白頭巾的船工們或擺渡乘客,或裝卸貨物,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而與那碼頭一派繁華景象截然不同的是,在金沙江中央的一座小島上,卻孤零零地停着一隻小船。
江水波濤沸蕩,滔滔急流激起迷蒙雲霧,江心孤嶼若隐若現,仿佛是一處與世隔絕、棄絕紅塵的世外桃源。
一位藍衣少年在船頭負手而立,他十五六歲年紀,身材颀長,面容英俊,腰佩長劍,肩頭上還立着一隻黑色的大鷹。
江聲浩蕩,他卻全然不聞,隻是遙望着江面,神情蕭索,陷入沉思之中,渾如一尊雕像。
船夫是一位四十餘歲的漢子,正蹲在船舷邊抽着旱煙,心裡不停犯着嘀咕:這個少年出手闊綽,一早雇了船來到這江心孤島上,然後就望着江面将近兩個時辰一動不動,隻是偶爾發出嗟歎之聲。
看他佩劍攜鷹,仿似闖蕩江湖的劍客,行事卻像個多愁善感的書生,實在令人捉摸不透。
而那隻鷹兒也十分古怪,江面上不時跳起幾隻魚兒,它卻望也不望一眼,仿佛定在少年肩膀上一般。
這幾日涪陵城本就不太平,若這個少年是來尋事的,可莫要連累自己。
想到這裡,船夫心頭不安,便将旱煙杆在船頭上重重磕了幾下。
藍衣少年聽到響動,似乎感應到了船夫的不耐煩,回過頭來道:“船家可另有事情麼?” 船夫縮了縮肩:“無事無事。
隻是江風太急,有些寒冷,可打擾小哥了麼?” 藍衣少年笑了笑:“勞煩船家啦。
你也不用陪着我吹風,去船艙内避一避吧,再等一會我們就走。
”他本是心懷舊事,面容冷漠,但這一笑露出腮邊兩個酒窩,忽而變得和藹可親,猶若鄰家少年。
船夫瞅見藍衣少年的笑容,心頭大定,與他攀話道:“聽口音小哥是外地人,不知是路過涪陵,還是要進城?” “有什麼區别嗎?” “若小哥隻是路過,那就還是不要多逗留了。
咳咳,我沒有别的意思,隻是這幾日涪陵城中有些變故,怕你惹來麻煩。
” “有何麻煩?不妨說來聽聽。
” 船夫的神色有些緊張:“我聽幾個兄弟說,今天三大會齊齊出動,涪陵城隻怕要發生大事情了。
” “三大會又是什麼?” 船夫瞧少年與當地勢力無關,松了口氣:“看來小哥果然是外地來的,不了解涪陵城的情況。
涪陵城雖是個小地方,但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處,比起渝州與萬州那些大城來說,官府的勢力便弱了些,真正控制涪陵城的乃是各家商會。
其中尤以船、牧、鹽三家商會勢力最大,便稱之為三大會。
表面上是商會,其實就是打着商号幌子的地方幫會,什麼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據說那鐵楫會會長歐陽永、馳骥會會長杜漸觀、井雪會會長趙鳳梧,都是江湖上有名的一方大豪。
誰得罪了他們,涪陵城中絕對沒有容身之地。
” “你們在這些幫會的夾縫中生存,豈不很艱難?” “那也不盡然。
兩年前三大會結盟時,便訂下了一緻對外,絕不騷擾涪陵成百姓的盟約,有他們維護治安城裡倒是穩妥了許多。
何況家有家法行有行規,各自訂下統一的規矩也減少許多生意上的糾紛。
像我們撐船的兄弟,大多都與鐵楫會有瓜葛,若是被人欺負了,便可找歐陽會長出頭;若是
小兄弟保重,我走了。
” 許驚弦頭疼欲裂∶“大哥要往何處去?以後還有什麼打算?” “這個江湖太過複雜,或許根本不适合我。
六年前我就已經心喪若死,隻希望能夠找一個地方當作自己的家,放下舊日恩怨,從此平平淡淡地過日子。
不知小兄弟意欲何往?” 許驚弦手撫額頭,感覺仿佛有無數大棒在一下下棰着他旳腦袋,隻想找個舒服的地方好好休息,喃喃道:“我要回家。
” “哦,你的家在哪裡?” “滇北營盤山清水鎮。
”許驚弦脫口講出這個地點,自己先是一怔。
他第一次發現,那個幾乎不為人知的小鎮不但記載着他的童年生活,也是唯一一個可以讓他感覺平靜的地方。
他雖然羨慕江湖生活,江湖卻永遠不是他的家,隻有那個小鎮才是他内心深處的真正選擇。
一陣寒風吹來,不知是因為翻湧的酒意還是波動的心緒,許驚弦隻覺肚内翻江倒海難受無比,喉頭發癢,再也忍不住,哇的一聲吐了出來。
青衣人輕輕拍着許驚弦的後背,猶豫道:“既然你要去滇北……可否幫我做件亊情?” 許驚弦掙紮道:“但請吩咐,有不從……”話音未落,又連連作嘔。
平生首次體會到醉酒的滋味,腦中天旋地轉,幾乎将黃膽水都吐了出來。
迷迷糊糊中還聽到青衣人說了句什麼,卻已是神智不清,根本不知如何作答。
許驚弦手持顯鋒劍,靜若老松,獨自站在廣闊的平原之上。
天空中烏雲密布,暴雨欲來。
在他面前百步外,一人一騎淵停嶽峙,穩若泰山。
馬上騎士頭戴金盔,身披金甲,長矛橫胸,胯下一匹赤色駿馬。
雖然看不清對方的面目,許驚弦的心裡卻清楚地知道這位金甲大将正是當朝大将軍,被譽為天下第一高手的明将軍。
他是殺死林青的罪魁禍首,也是許驚弦不共戴天的仇人! 震耳欲聾的雷聲蓦然響起,一道閃電劃過天際,狂風吹亂許驚弦的頭發,卻吹不散他那高昂的鬥志。
他低喝一聲,平舉顯鋒劍,緩步往前沖去。
這是他與明将軍乏間最後的決戰,隻能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既然命運注定了這一場無從逃避的對決,他就隻能無所畏懼地勇敢面對,用寶劍和鮮血了結彼此的恩怨。
明将軍放聲大笑,掌中長矛輕揮,霎時鑼鼓喧天,旌旗招展,在他身後出現了無數士兵,足有數萬之衆,嚴陣以待,随時準備發起沖鋒。
而明将軍則策馬緩緩退入陣中。
許驚弦喝道:“不要走,你若是英雄好漢,就與我單獨決戰!” 明将軍道:“等你能過得了我手下這一關,再來找我吧。
”數萬大軍鋪天蓋地擁來,一場寡不敵衆的拼殺即将開始… 忽聽身後一陣喧嚣,回頭看去,卻是宮滌塵率着禦泠堂弟子前來接應助陣,鶴發、童顔、多吉、白瑪、鬥千金等人皆在其中,同來的竟然還有大群蒼猊,數目幾近千隻。
“為了殺死師父的仇人,我先殺了另外六個人。
”宮漆塵的口中卻發出那青衣人的聲音,“所以,你要想殺死明将軍,也必須先殺死其他人。
” 許驚弦大叫:“我隻想替林叔叔報仇,不要殺死無辜。
” 宮滌塵冷然道:“一将功成萬骨枯。
這就是成功的代價!” 他的面容随着說話聲而不斷變換,最後突然就成了簡歌的模樣,手持一面半尺長短黑勢勘的青霜令。
青霜令上刻着變幻不定的古怪花紋,正是那詭異的悟魅圖。
蓦然青霜令從中裂開,—幅白絹從中飄出,上面寫着幾行字句,最醒目的就是四個大字:神兵顯鋒! 禦塗堂弟子口中高呼:“勳業可成,破碎山河!”個個若猛虎般奮勇争先,兩軍交接的刹那間,整個大地立刻被鮮血染紅,瀕死的慘叫聲驚天動地。
許驚弦憤然道:“我不做你們殺人的工具,我要回家。
” 簡歌大笑:“事到如今,還由得你麼?”一群禦泠堂弟子把許驚弦夾在中間,口中發出奇異的嘯聲,往明将軍的大軍沖去。
就在此時,斜刺裡忽又殺來一隊人馬,當先一騎手持一面大旗,旗上寫着三個大字“焰天涯”。
那名騎士是名女子,面容似有幾分像駱清幽,又似有幾分水柔清的影子一對明眸光彩眩人,不過許驚弦可以肯定從未見過此人。
“小子,有種就去涪陵找我吧……”那陌生女子沖至許驚弦身前,玉臂輕揮,展開掌中大旗,席卷天地,将許驚弦罩入其中。
許驚弦大叫一聲,蓦然睜開眼睛,原來竟是南柯一夢。
天色已亮,抉搖在他耳邊低低鳴叫着,一面用翅膀輕拍着他的面孔,在夢中卻化作了禦泠堂弟子的奇異騎聲與那面卷住他的大旗。
許驚弦漸漸清醒過來,發現自己側卧在那間小屋的木床上,一時隻覺口幹舌燥,滿嘴發苦。
慢慢想起昨夜與那青衣人相識共飲的經曆,環目四望,那青衣人早已悄然離去,不知去向。
床頭邊還放着一件藍色長衫,長褲,用一錠二十兩銀子壓住,别無留言。
若依許驚弦平日的性格,定會覺得對方留銀贈衣頗有些施舍的味道,決不肯收。
但經過與那青衣人一夜相處,知其雖然性格孤傲,卻是至性至情之人,行事僅憑本心,全不顧世俗眼光,自己若不收下,反倒顯得小人之心。
更何況他離開鬥千金時走得匆忙,根本未想過多帶些銀兩,目前确是囊中羞澀,在錫金時還可随意找個牧人家帳篷打尖,在中土卻是無錢寸步難行,這二十兩銀子可謂是雪中送炭……如此一想,心中甚覺溫暖。
他宿醉初醒,全身發軟虛弱無力,本想撐起身來去找些水喝,卻是連手指頭也懶得動彈一下。
回味着夢中的經曆,暗忖古人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裡的一切是否有所蘊意,或是自己内心深處思想的流露?當想到那陌生女子手中大旗上的“焰天涯”時,忽然靈光乍現,憶起昨夜醉意朦胧間曾聽那青衣人拜托自己一件事。
“如果有一天你到了焰天涯,幫我給封冰女俠帶句話,就說:‘天湖已逝,恩怨盡斷’!” 提及封冰與天湖這兩個名字,立刻令許驚弦想起江湖上的那段傳奇。
二十餘年前,京師北城王策動禁衛軍統領秦天湖謀反,禁衛軍副統領魏南焰奮身而出,亂軍中一箭射殺北城王,又力敗秦天湖,将一場危機化為無形,自此被禦封為太平公子,與京師淩霄公子何其狂、亂雲公子郭暮寒、天下第一美男子簡歌并稱四大公子。
随後十餘年間,太平公子魏南焰是朝中唯一能與明将軍争鋒之士,直到六年前失勢丢官,魏公子被明将軍所迫,一路逃亡到蜀地,終在峨眉金頂上被天湖傳人楚天涯與北城王之女封冰合力所殺。
從此京師四大公子僅餘其三,但江湖人提及昔日魏公子之威名,仍大多豎起手指,贊一聲英雄! 其後魏公子手下的第一謀臣、素有“公子之盾”之名的君東臨輔佐封冰在滇南楚雄共建“焰天涯”,成為江湖上唯一公開對抗明将軍的組織勢力。
女俠封冰也因此被江湖上列為白道“夏蟲語冰”四大高手之一,與江湖第一大幫裂空幫主夏天雷、華山掌門無語大師、以及白道第一殺手蟲大師齊名。
僅憑“焰天涯”之名,即可看出封冰與魏公子、楚天涯之間某種微妙的關系,所以雖然封冰為報父仇殺死了魏公子,但君東臨亦甘為其所用。
不過江湖傳言紛紛,真實情形如何,大概隻有當局幾人才明白。
想到這裡,許驚弦終于明白了那青衣人的身份。
他既然是楚天涯,那麼小木屋後那座墳中,埋的就必是昔日名震京師的太平公子魏南焰! 許驚弦再也忍不住,一躍而起,來到屋後兩座墳前,深深鞠了三躬。
魏公子向來是他崇敬的人物,想不到一代枭雄,埋骨于此,卻連墓碑、銘文都沒有。
或許這是出于魏公子的本意,但念及他生前輝煌,死後不過幾杯黃土掩身,怎不令人扼腕歎息! 一将功成萬骨枯!枯的又豈止是那些無名的将士?劍客英雄也罷,王侯将相也罷,任你豪情蓋世,權傾天下,到頭來誰也逃不過老天的懲罰,最終兩眼一閉,什麼功名利祿也帶不走…… 可是,雖然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還都堪不破,為了那浮名空利争得頭破血流,虛耗一生亦執迷不悟。
這一刻許驚弦心潮起伏,浮想聯翩。
從小他就幻想着日後做一名沖鋒陷陣的将軍,或是立下不世功業的大英雄,如今卻惶然不安地發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他已不懂得如何取舍。
随着年齡的增長,到達理想的距離也随之變得更遠,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昂貴,仿佛再難觸及。
又想到再過四天的正月二十日,恰恰就是暗器王林青的忌日。
三年前林青在泰山絕頂與明将軍決戰身死,墜落萬丈深淵,屍骨無存,自己卻無法在他靈前守孝,隻能遙寄哀思。
他回憶着暗器王的音容笑貌,低低吟着那天命谶語中的“勳業可成、破碎山河”之句,不覺癡了。
在這個初春的清晨,峨眉金頂之上,一位少年靜靜坐在那無名墳茔前,魂遊物外,渾不知時光幾何。
蜀道難行,與内陸的物資交易多走水路。
而位于金沙江邊的涪陵城,西連渝州,東接萬州,得地利之便,是為蜀東重鎮。
冬季水淺,船行不便,如今到了早春時節,客商往來漸漸頻繁起來。
黎明剛過,旭日初升,晨霞未散,便已有許多船隻擠在碼頭上,包着白頭巾的船工們或擺渡乘客,或裝卸貨物,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而與那碼頭一派繁華景象截然不同的是,在金沙江中央的一座小島上,卻孤零零地停着一隻小船。
江水波濤沸蕩,滔滔急流激起迷蒙雲霧,江心孤嶼若隐若現,仿佛是一處與世隔絕、棄絕紅塵的世外桃源。
一位藍衣少年在船頭負手而立,他十五六歲年紀,身材颀長,面容英俊,腰佩長劍,肩頭上還立着一隻黑色的大鷹。
江聲浩蕩,他卻全然不聞,隻是遙望着江面,神情蕭索,陷入沉思之中,渾如一尊雕像。
船夫是一位四十餘歲的漢子,正蹲在船舷邊抽着旱煙,心裡不停犯着嘀咕:這個少年出手闊綽,一早雇了船來到這江心孤島上,然後就望着江面将近兩個時辰一動不動,隻是偶爾發出嗟歎之聲。
看他佩劍攜鷹,仿似闖蕩江湖的劍客,行事卻像個多愁善感的書生,實在令人捉摸不透。
而那隻鷹兒也十分古怪,江面上不時跳起幾隻魚兒,它卻望也不望一眼,仿佛定在少年肩膀上一般。
這幾日涪陵城本就不太平,若這個少年是來尋事的,可莫要連累自己。
想到這裡,船夫心頭不安,便将旱煙杆在船頭上重重磕了幾下。
藍衣少年聽到響動,似乎感應到了船夫的不耐煩,回過頭來道:“船家可另有事情麼?” 船夫縮了縮肩:“無事無事。
隻是江風太急,有些寒冷,可打擾小哥了麼?” 藍衣少年笑了笑:“勞煩船家啦。
你也不用陪着我吹風,去船艙内避一避吧,再等一會我們就走。
”他本是心懷舊事,面容冷漠,但這一笑露出腮邊兩個酒窩,忽而變得和藹可親,猶若鄰家少年。
船夫瞅見藍衣少年的笑容,心頭大定,與他攀話道:“聽口音小哥是外地人,不知是路過涪陵,還是要進城?” “有什麼區别嗎?” “若小哥隻是路過,那就還是不要多逗留了。
咳咳,我沒有别的意思,隻是這幾日涪陵城中有些變故,怕你惹來麻煩。
” “有何麻煩?不妨說來聽聽。
” 船夫的神色有些緊張:“我聽幾個兄弟說,今天三大會齊齊出動,涪陵城隻怕要發生大事情了。
” “三大會又是什麼?” 船夫瞧少年與當地勢力無關,松了口氣:“看來小哥果然是外地來的,不了解涪陵城的情況。
涪陵城雖是個小地方,但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處,比起渝州與萬州那些大城來說,官府的勢力便弱了些,真正控制涪陵城的乃是各家商會。
其中尤以船、牧、鹽三家商會勢力最大,便稱之為三大會。
表面上是商會,其實就是打着商号幌子的地方幫會,什麼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據說那鐵楫會會長歐陽永、馳骥會會長杜漸觀、井雪會會長趙鳳梧,都是江湖上有名的一方大豪。
誰得罪了他們,涪陵城中絕對沒有容身之地。
” “你們在這些幫會的夾縫中生存,豈不很艱難?” “那也不盡然。
兩年前三大會結盟時,便訂下了一緻對外,絕不騷擾涪陵成百姓的盟約,有他們維護治安城裡倒是穩妥了許多。
何況家有家法行有行規,各自訂下統一的規矩也減少許多生意上的糾紛。
像我們撐船的兄弟,大多都與鐵楫會有瓜葛,若是被人欺負了,便可找歐陽會長出頭;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