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脈血石
關燈
小
中
大
于心不忍,把他接回家中,悉心看護,總算将之從回門關救了回來。
那年輕人感激其救命之恩,奈何身無長物,便把貼身挂着的一塊奇異紅石相贈,說是家傳之寶留作信物,日後再來相謝,随後便返回吐蕃……” “且住。
”端木敬顔聽得不耐,插口道,“這故事忒也平常,與我又有何關系?隻怕先生找錯了人。
” 鶴發聽若不聞,甚至語速都沒有改變:“那個好心人隻是一個普通商人,本也不求人報答,隻是看那奇異的紅色石頭好玩,便随意收下。
不料半年後,他做生意賠了本,欠下巨額債務,将家财盡數變賣依然難抵,走投無路之下,聽說端木山莊收留異寶,便把那塊紅石抵押給了莊主……” 端木敬顔這才明白過來:“哈哈,原來你說的是那塊紅色的小石頭啊。
雖然奇巧,卻非玉非寶,并不值幾個錢,虧我還給他二十兩銀子。
”話語中大有懊悔之意。
鶴發望定端木敬顔:“我相信端木莊主不會做賠本的生意,隻想知道現在這塊紅色的石頭到底在何處?” 這一眼瞧得端木敬顔心頭有些發毛,不由如實回答:“嘿嘿,我自然不會賠本,隻是先生既然如此看重,想必此物的價值遠不止一百兩銀子,想必我倒是賣虧了。
” “買家是誰?” 端木敬顔卻反問道:“先生可否先透漏一下這塊紅色石頭到底是何來曆,莫非真是我看走了眼?我實在有些好奇。
” 鶴發略略沉思:“反正你已插手此事,麻煩遲早要來,告訴你也無妨。
” 端木敬顔冷笑:“我隻怕沒有錢賺,倒是不怕麻煩。
” “那個年輕的吐蕃人乃是當年吐蕃王最寵信的幼子,本隻是貪圖玩樂的小王子,以為戀羨中原風物,這才偷偷跑來京師。
原以為會增長一番閱曆,誰知一場大病反而讓他見識到漢人的自私無情,若非那個好心商人相救,必已客死異鄉。
他曾于病中誓要報此仇怨,回到吐蕃後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不幾年後吐蕃王廢長立幼,他于兩年前即位,便是當今的吐蕃之王。
” 端木敬顔一驚:“怪不得聽說這兩年中原與吐蕃沖突不斷,原來裡面竟有這麼個緣故。
莫非吐蕃王朝晖那個紅色石頭後便會立刻發兵中原?不過那東西看起來倒不見得有何價值,莫非是什麼特殊的寶貝?” 鶴發搖搖頭:“吐蕃王極有自知之明,雖年輕時受辱于漢人,卻不會因此擅動刀兵。
隻是那紅色石頭乃是他家傳至寶,家族中人都曾立下重誓,任何人交回此物都可以要求石頭的擁有者無條件地做一件事,這件事可小可大,哪怕迫得吐蕃王當場自殺亦有可能。
隻可惜路途遙遠,當年的吐蕃王子未能及時收回紅石,事後也再找不到那個好心的商人,而此物若是落在心懷不軌之人的手裡,定然後患無窮!” 端木敬顔嗤鼻道:“那塊紅色的石頭有什麼魔力,竟能讓吐蕃的一國之君當庭自殺,可真是有些令人難以相信……” 鶴發正色道:“吐蕃人相信靈魂升天之說,死者皆以天葬,即是将屍身用利刃分解,然後任由群鷹啄食。
而每一個曆史久遠的家族都有專用的天葬台,其中最為高貴家族的天葬台是将山腹中的堅剛之石以大錘震碎,精選出同樣大小的碎石,用鷹羽編織的羽線相穿,再用原始森林中千年黑木的木膠凝合,而這一枚獨一無二的紅色石頭便是來自于吐蕃王族的天葬台。
之所以特别,是因為吐蕃人相信天葬台上的無數碎石中,唯有這一塊沾有數十代家族先輩的魂靈之氣,稱之為‘天脈聖石’!因色如血染,又叫‘天脈血石’,隻有最受信任的家族嫡親方有資格佩戴。
” 端木敬顔聽得目瞪口呆,拍腿長歎。
也不知是歎息“天脈血石”的由來,還是惱恨自己居然低價賣出了至寶。
“此石事關重大,還請端木莊主不吝告知其下落。
” 端木敬顔喘息已定,忽又闆起臉來:“端木山莊之所以有今日的聲譽,全在于誠信無欺。
若是先生要我吐露買家姓名,恕難從命。
” 其實對于他來說,從無誠信可言,隻不過待價而沽,想再多得些好處罷了。
鶴發靜靜望着端木敬顔,似乎在揣測他的心理,端木敬顔被他瞧得心中發毛,喝道:“有得很麼好看的?老子就算不說你又能如何?” 鶴發輕聲一歎:“看來端木莊主并不喜歡喝敬酒了。
”這本是一句充滿威脅的話,卻被他說得如此遺憾和惋惜。
端木敬顔不怒反笑:“嘿嘿,隻可惜我老子給我起錯了名字,偏偏喚作敬顔,不叫敬酒。
當然,此事還是有商量的餘地的……” 鶴發打斷端木敬顔的話頭:“端木莊主是個有原則的人,恰好我也是。
”說罷,他将桌上的“翰墨簪”收入懷中,對端木敬顔略施一禮,轉身往門外走去。
這個舉動頓時激怒了端木敬顔,他一拍桌子:“他娘的,一大早就把老子叫醒陪你說話解悶麼?” 鶴發頭也不回:“我說過,端木莊主聽了這番話後必有麻煩。
” 端木敬顔冷笑一聲:“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見到你!” 這句話其實是暗語,此前每當遇到談不攏價格的情形,暗藏在大廳中的得力手下便會保證主人再也“見不到”那些難纏的客人。
端木敬顔此刻斷定,這兩個化名“鶴發童顔”的白衣人隻不過是吐蕃王派來尋找“天脈血石”的使者,既然來自那麼遙遠的地方,将之殺之滅口絕對五人知曉。
事後若能再想辦法收回“天脈血石”,便可發一大筆橫财…… 鶴發信手拈着“翰墨簪”,緩步走出大堂,眼角餘光已瞥見幾名莊丁一面神情異常地低聲嘀咕,一面緩緩朝他逼近。
鶴發卻混若無事,隻是朝着靜立于堂外的白衣少年輕輕點了點頭。
白衣少年立時目射異色,徑入堂中。
“不過是一件赝品,卻不知又要引出什麼樣的災禍,真可謂是認為才死,鳥為食亡。
”突然,大廳角落中的一個老人喃喃歎道。
鶴發循聲望去。
但見那老人五六十歲年紀,頭大如鬥,亂發遮住面目,隻看得到滿臉的皺紋與一雙亮若晨星的眼睛。
他破舊的衣衫沾染了不少油污,渾若乞丐,可立于他身旁的莊丁對他卻是态度恭敬,沒有半點輕屑之色。
鶴發自知手中的“翰墨簪”雖非真品,但模仿得幾可亂真,實不明白這老人匆匆一眼之下如何能辨别真假。
他心知這老人非比尋常,緩緩走近:“老人家為何能斷定在下手中的‘翰墨簪’是赝品?” 老人神秘一笑:“你不必佩服我的眼光,隻因為我恰好知道真品正在何處。
” “哦,願聞其詳。
” 老人先随意一揮手,遣走身邊的莊丁,然後用隻有鶴發才能聽得到的低沉聲音道:“就在我手裡。
” 這句話實在像是一個玩笑,隻看老人落泊的模樣,誰也不會相信價值連城的“翰墨簪”,居然會落在他的手裡。
但是鶴發卻沒有笑。
他若有所思的目光定定凝在老人那雙手上。
這是一雙完全不符合主人身份的手,關節有力,修長潔淨,大拇指顯得格外粗壯。
鶴發輕輕把手中那支赝品放到老人身前的幾上:“打擾老人家實非得已,此簪雖是僞造,亦非凡品,權當賠罪。
” 老人一怔:“你認得我?” 鶴發微笑着搖搖頭。
老人怪眼一翻:“那你又何須如此?我雖然老了,可是眼光并不差。
莫說你,就是那白衣小子一人也足以将整個端木山莊鬧得天翻地覆。
” 鶴發笑了笑,柔聲道:“沒什麼原因,或許隻是因為我尊敬同樣有眼力的人罷了。
” 老人哈哈大笑,毫不客氣地收簪入懷,猛然擡頭對幾名悄悄掩近鶴發的莊丁大喝道:“想要命的人都滾!” 這一刻他須發皆揚,氣勢攝人,再也沒有半分料到之态。
一衆莊丁面面相觑,竟再無一人敢近前。
老人盯着鶴發沉聲道:“可知老夫為何收下這簪子?” 鶴發道:“老人家自然有老人家的道理,說與不說都無妨。
” “老夫一向恩怨分明。
端木山莊中隻有一人對我有恩,若是他日後下令,老夫必将不擇手段、全力追殺你于天涯海角。
”老人歎了口氣,一字一句道,“這支簪子,或許買的就是老夫的命!” 這邊,端木敬顔正在思索如何利用那“天脈血石”發财,想到妙處,止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忽覺房中有異,擡眼卻見一個白衣人正盤膝坐在大堂正中。
端木敬顔隻道鶴發去而複回,冷然道:“你還來做什麼?”繼而卻發現,眼前的這個白衣人并非鶴發,而是一個長着張娃娃臉的年輕人。
“我叫童顔,你叫端木敬顔,我們都有一個顔字。
”年輕人笑得很可愛,語氣卻十分古怪,仿佛是不擅言辭的人正努力尋找一個笨拙的話題。
端木敬顔沒好氣道:“你爹已經走了,你也快走吧。
” 童顔仿佛坐的很舒服,左右四顧大堂中華麗的陳設:“他不是我爹,我不走。
”這與其說是解釋,倒不如說頗有些撒潑的意味。
端木敬顔哼道:“老子沒空,外面自有人陪你玩。
” 童顔淡然一笑,突然從懷中變戲法般摸出一柄短劍:“想和我玩劍麼?不用白費心機了,他們可是殺不了我的。
”他看似天真随意的話語,卻一舉揭穿了端木敬顔的用心。
端木敬顔大怒,戟指冷喝:“滾出去!” 刹那間,端木敬顔但覺眼前猛然一亮,如同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突然迎面炸開一道火光,那麼地猝不及防。
他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随即指尖一涼,然後才有一股劇痛傳來。
端木敬顔睜眼再瞧,才發現自己剛才伸出的那個手指已然不見,鮮血正如泉水般洶湧而出,又驚又怒之下,剛要放聲大叫,嘴中忽又多出一物,正是自己的一截斷指,尚有餘溫。
童顔依然在笑,但他那如同玩具的短劍卻在空中狂閃了九下,每一次閃動都換來一聲悶啞在喉嚨中的慘哼。
那是藏在暗牆中的九名端木山莊保镖,見到主子遇險,不約而同地一并殺出,卻在刹那間變成了九具屍體,所有人的喉間都有一道細若絲線、幾不可見的血痕。
童顔滿意地舔舔嘴唇,笑嘻嘻地望向端木敬顔:“你那麼有錢,怎麼舍不得找幾個真正的高手?” 端木敬顔完全怔住了,甚至忘掉了手指的疼痛。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九名手下并不是什麼絕頂高手,但九人合擊也絕非如此不堪一擊,沒想到面前這個仿佛孩子的年輕人武功高的驚人! 端木敬顔雖然武技不高,但這些年來三教九流的人見過不少,眼光亦算獨到。
依他判斷,童顔必是一進大堂就已測定九人的方位,斬斷自己手指的同時便發起進攻,有兩人甚至是咽喉中劍後方才從藏身處躍出的。
盡管童顔是趁對手措手不及時發招,但他的那柄短劍确實是快得不似人間所有。
更令人驚懼地是,童顔出劍一擊必殺的詭異方式,無論對手是強是弱,他都不會在任何一人身上浪費一點多餘的力氣。
這除了是對自己劍法的絕對自信,更多的還來自于對人體要害的熟悉,而這種熟悉,是需要親手殺死許多人才能換來的!如若真是這樣,這個長着娃娃臉的年輕人絕不單純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殺人如麻的惡魔! 而最可怕的還不是他殺人的方式,是他殺人後的神情。
盡管童顔的白衣上連一絲血迹都沒沾上,但他的臉上卻無疑多了某種東西,那種神情就像是饑餓了許久的人剛剛吃下一頓饕餮大餐,隻想在床上躺着,慢慢消化,慢慢回味。
這絕對是一種貪婪嗜血的病态,仿佛隻有死亡和鮮血才能讓他蒼白的心得到真正的滿足。
這是端木敬顔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了害怕,他腿彎一軟,跌坐在虎皮交椅中,口中嗫嚅道:“不要殺我,不要殺我。
” “嗯,今天已殺夠了,我不殺你,不過你要乖點才行。
”聽童顔的口氣,倒像是在哄孩子。
“我……”端木敬顔常常出入京師的富貴豪門,可謂是見過大世面的人,遇到的高手簡直難以盡數,但此刻,他卻被這個在江湖上聲名不著的童顔吓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對于他這個生意人來說,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包括生命在内。
以往即使面臨死亡,他也可以憑着口才與财富化險為夷,但這一次,面對一個以殺人為樂的惡魔,他完全沒有能夠說服對方的把握,隻能無助地呆坐在椅中,生不出半點反抗之意。
童顔輕撫着短劍,似乎在喃喃自語着什麼。
那柄短劍竟然不沾一絲血迹,劍面如鏡,劍鋒如水。
而此刻,這柄本來帶有極大殺氣的短劍亦像是飽餐過後,顯出一絲溫柔倦怠之意來。
就見童顔輕輕把劍抱在懷裡,如同抱着心愛的女人。
這才轉過頭來,揪起端木敬顔,面貼面,眼對眼地望着他:“現在,我師父問你的問題可有答案了嗎?” 聽到童顔稱呼鶴發為“師父”,端木敬顔這才真正地絕望了。
他本以為鶴發瞧起來身無武功,門外的手下或許可以制住他與童顔交換人質。
但,有徒如此,其師豈不是更為可怕? “我、我什麼都告訴你……” 童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放開癱在椅中的端木敬顔,緩緩朝門口走去。
端木敬顔暗中出了口長氣,雖然死了幾名手下,少了一截手指,他卻隻覺得萬分僥幸。
童顔走到門邊,忽又一頓,停下步來,緩緩問道:“我記得你剛才對師父說,你再也不想見到他了?” 端木敬顔心頭一緊,平日機變百出,此刻卻不知該說什麼。
隻聽童顔又輕笑道:“既然你的原則是誠信無欺,我當然不應該破壞你的原則,對不對?” 端木敬顔一時還不明白其意為何,隻是感覺到一股無堅不摧的殺氣迎面襲來,心頭不由大駭,随即眼前蓦然一亮。
雖然端木敬顔之後一直活到了六十三歲,但這片雪亮的劍光卻是他一生中最後看到的風物。
茫茫戈壁,皚皚白雪。
冷冽驚寒的勁風卷着鵝毛般的大雪呼嘯而至,群山轟鳴,如雷霆掠過。
若是此刻站在玉髓關頭,但見風漫絕壁,雪舞橫岩令得整個喀拉山脈仿佛披上了一件銀色的戰甲,會讓人錯覺,這是一條拔地而起、橫貫南北的白色巨龍,眺目遠望,依稀可見延綿數百裡的龍身,卻再難分辨出那已探入遠方天穹深處的龍頭…… 喀拉山脈東面是中原王朝的群山峻嶺,西面則是吐蕃國一望無涯的莽莽高原。
延綿數百裡的喀拉山脈就如同一道屹立與兩國之間的天然屏障,不但隔開了冰雪風沙,世故人情,語言風俗,和文化信仰,也隔開了兩族之間的戰火紛争。
而位于喀拉山脈中部的玉髓關,就是由中原進入吐蕃國境的第一道門戶。
玉髓關雖以關為名,卻隻不過是兩山之間峽谷裡德一座土堡,土堡前飄着幾面彩色的幡旗,并擺有一排栅欄,連守衛也不見一個。
吐蕃境内本就人稀,值此寒冬臘月,大雪封山之際,除了肆虐于荒原山野裡無窮無盡的暴雪和狂風外,不但人迹罕有,就連兇猛的野獸也極少現出蹤迹。
這裡俨然已成為一片冰冷孤寂的荒絕之地。
但此刻,卻有一行馬隊穿過重重雪障,往玉髓關口方向行來。
馬隊一共是十二輕騎,并無車辇。
三人當先領頭,第一位是一個身着青衫、約摸五六十歲大小的老人,精神矍铄,面容紅潤,長須垂胸,懷抱長刀。
他神态雖然豪放,臉上卻隐隐挂有一絲落寞沉郁之色,乍看起來不似走南闖北的豪客,反倒像是個屢試不中之後,一面感歎懷才不遇一面依舊苦讀的老文士;另兩騎稍稍拖後,一位是三十餘歲、身材矮小的黑衣人,并未攜帶兵器,左頰至頸處有一道二寸餘長的紅色傷疤,更襯得其人面色冷漠。
他不是左右顧盼,雙眼開阖間隐露兇光;第三人是一位二十出頭、身穿皂衣的年輕人,面容凝重,目光低沉,粗短身材,筋骨強健,腰間挂着一柄短刀。
另外九騎跟随在五六步開外,俱是藍衣夾襖,短襟快靴,看起來皆是三人的随從。
這十二騎穿的皆為中原服飾,胯下所騎得則是北疆駿馬。
北疆駿馬多屬蒙古種,擅于短距離奔跑而乏長力,并不适應高原氣候,此事個個口
那年輕人感激其救命之恩,奈何身無長物,便把貼身挂着的一塊奇異紅石相贈,說是家傳之寶留作信物,日後再來相謝,随後便返回吐蕃……” “且住。
”端木敬顔聽得不耐,插口道,“這故事忒也平常,與我又有何關系?隻怕先生找錯了人。
” 鶴發聽若不聞,甚至語速都沒有改變:“那個好心人隻是一個普通商人,本也不求人報答,隻是看那奇異的紅色石頭好玩,便随意收下。
不料半年後,他做生意賠了本,欠下巨額債務,将家财盡數變賣依然難抵,走投無路之下,聽說端木山莊收留異寶,便把那塊紅石抵押給了莊主……” 端木敬顔這才明白過來:“哈哈,原來你說的是那塊紅色的小石頭啊。
雖然奇巧,卻非玉非寶,并不值幾個錢,虧我還給他二十兩銀子。
”話語中大有懊悔之意。
鶴發望定端木敬顔:“我相信端木莊主不會做賠本的生意,隻想知道現在這塊紅色的石頭到底在何處?” 這一眼瞧得端木敬顔心頭有些發毛,不由如實回答:“嘿嘿,我自然不會賠本,隻是先生既然如此看重,想必此物的價值遠不止一百兩銀子,想必我倒是賣虧了。
” “買家是誰?” 端木敬顔卻反問道:“先生可否先透漏一下這塊紅色石頭到底是何來曆,莫非真是我看走了眼?我實在有些好奇。
” 鶴發略略沉思:“反正你已插手此事,麻煩遲早要來,告訴你也無妨。
” 端木敬顔冷笑:“我隻怕沒有錢賺,倒是不怕麻煩。
” “那個年輕的吐蕃人乃是當年吐蕃王最寵信的幼子,本隻是貪圖玩樂的小王子,以為戀羨中原風物,這才偷偷跑來京師。
原以為會增長一番閱曆,誰知一場大病反而讓他見識到漢人的自私無情,若非那個好心商人相救,必已客死異鄉。
他曾于病中誓要報此仇怨,回到吐蕃後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不幾年後吐蕃王廢長立幼,他于兩年前即位,便是當今的吐蕃之王。
” 端木敬顔一驚:“怪不得聽說這兩年中原與吐蕃沖突不斷,原來裡面竟有這麼個緣故。
莫非吐蕃王朝晖那個紅色石頭後便會立刻發兵中原?不過那東西看起來倒不見得有何價值,莫非是什麼特殊的寶貝?” 鶴發搖搖頭:“吐蕃王極有自知之明,雖年輕時受辱于漢人,卻不會因此擅動刀兵。
隻是那紅色石頭乃是他家傳至寶,家族中人都曾立下重誓,任何人交回此物都可以要求石頭的擁有者無條件地做一件事,這件事可小可大,哪怕迫得吐蕃王當場自殺亦有可能。
隻可惜路途遙遠,當年的吐蕃王子未能及時收回紅石,事後也再找不到那個好心的商人,而此物若是落在心懷不軌之人的手裡,定然後患無窮!” 端木敬顔嗤鼻道:“那塊紅色的石頭有什麼魔力,竟能讓吐蕃的一國之君當庭自殺,可真是有些令人難以相信……” 鶴發正色道:“吐蕃人相信靈魂升天之說,死者皆以天葬,即是将屍身用利刃分解,然後任由群鷹啄食。
而每一個曆史久遠的家族都有專用的天葬台,其中最為高貴家族的天葬台是将山腹中的堅剛之石以大錘震碎,精選出同樣大小的碎石,用鷹羽編織的羽線相穿,再用原始森林中千年黑木的木膠凝合,而這一枚獨一無二的紅色石頭便是來自于吐蕃王族的天葬台。
之所以特别,是因為吐蕃人相信天葬台上的無數碎石中,唯有這一塊沾有數十代家族先輩的魂靈之氣,稱之為‘天脈聖石’!因色如血染,又叫‘天脈血石’,隻有最受信任的家族嫡親方有資格佩戴。
” 端木敬顔聽得目瞪口呆,拍腿長歎。
也不知是歎息“天脈血石”的由來,還是惱恨自己居然低價賣出了至寶。
“此石事關重大,還請端木莊主不吝告知其下落。
” 端木敬顔喘息已定,忽又闆起臉來:“端木山莊之所以有今日的聲譽,全在于誠信無欺。
若是先生要我吐露買家姓名,恕難從命。
” 其實對于他來說,從無誠信可言,隻不過待價而沽,想再多得些好處罷了。
鶴發靜靜望着端木敬顔,似乎在揣測他的心理,端木敬顔被他瞧得心中發毛,喝道:“有得很麼好看的?老子就算不說你又能如何?” 鶴發輕聲一歎:“看來端木莊主并不喜歡喝敬酒了。
”這本是一句充滿威脅的話,卻被他說得如此遺憾和惋惜。
端木敬顔不怒反笑:“嘿嘿,隻可惜我老子給我起錯了名字,偏偏喚作敬顔,不叫敬酒。
當然,此事還是有商量的餘地的……” 鶴發打斷端木敬顔的話頭:“端木莊主是個有原則的人,恰好我也是。
”說罷,他将桌上的“翰墨簪”收入懷中,對端木敬顔略施一禮,轉身往門外走去。
這個舉動頓時激怒了端木敬顔,他一拍桌子:“他娘的,一大早就把老子叫醒陪你說話解悶麼?” 鶴發頭也不回:“我說過,端木莊主聽了這番話後必有麻煩。
” 端木敬顔冷笑一聲:“你走吧,我再也不想見到你!” 這句話其實是暗語,此前每當遇到談不攏價格的情形,暗藏在大廳中的得力手下便會保證主人再也“見不到”那些難纏的客人。
端木敬顔此刻斷定,這兩個化名“鶴發童顔”的白衣人隻不過是吐蕃王派來尋找“天脈血石”的使者,既然來自那麼遙遠的地方,将之殺之滅口絕對五人知曉。
事後若能再想辦法收回“天脈血石”,便可發一大筆橫财…… 鶴發信手拈着“翰墨簪”,緩步走出大堂,眼角餘光已瞥見幾名莊丁一面神情異常地低聲嘀咕,一面緩緩朝他逼近。
鶴發卻混若無事,隻是朝着靜立于堂外的白衣少年輕輕點了點頭。
白衣少年立時目射異色,徑入堂中。
“不過是一件赝品,卻不知又要引出什麼樣的災禍,真可謂是認為才死,鳥為食亡。
”突然,大廳角落中的一個老人喃喃歎道。
鶴發循聲望去。
但見那老人五六十歲年紀,頭大如鬥,亂發遮住面目,隻看得到滿臉的皺紋與一雙亮若晨星的眼睛。
他破舊的衣衫沾染了不少油污,渾若乞丐,可立于他身旁的莊丁對他卻是态度恭敬,沒有半點輕屑之色。
鶴發自知手中的“翰墨簪”雖非真品,但模仿得幾可亂真,實不明白這老人匆匆一眼之下如何能辨别真假。
他心知這老人非比尋常,緩緩走近:“老人家為何能斷定在下手中的‘翰墨簪’是赝品?” 老人神秘一笑:“你不必佩服我的眼光,隻因為我恰好知道真品正在何處。
” “哦,願聞其詳。
” 老人先随意一揮手,遣走身邊的莊丁,然後用隻有鶴發才能聽得到的低沉聲音道:“就在我手裡。
” 這句話實在像是一個玩笑,隻看老人落泊的模樣,誰也不會相信價值連城的“翰墨簪”,居然會落在他的手裡。
但是鶴發卻沒有笑。
他若有所思的目光定定凝在老人那雙手上。
這是一雙完全不符合主人身份的手,關節有力,修長潔淨,大拇指顯得格外粗壯。
鶴發輕輕把手中那支赝品放到老人身前的幾上:“打擾老人家實非得已,此簪雖是僞造,亦非凡品,權當賠罪。
” 老人一怔:“你認得我?” 鶴發微笑着搖搖頭。
老人怪眼一翻:“那你又何須如此?我雖然老了,可是眼光并不差。
莫說你,就是那白衣小子一人也足以将整個端木山莊鬧得天翻地覆。
” 鶴發笑了笑,柔聲道:“沒什麼原因,或許隻是因為我尊敬同樣有眼力的人罷了。
” 老人哈哈大笑,毫不客氣地收簪入懷,猛然擡頭對幾名悄悄掩近鶴發的莊丁大喝道:“想要命的人都滾!” 這一刻他須發皆揚,氣勢攝人,再也沒有半分料到之态。
一衆莊丁面面相觑,竟再無一人敢近前。
老人盯着鶴發沉聲道:“可知老夫為何收下這簪子?” 鶴發道:“老人家自然有老人家的道理,說與不說都無妨。
” “老夫一向恩怨分明。
端木山莊中隻有一人對我有恩,若是他日後下令,老夫必将不擇手段、全力追殺你于天涯海角。
”老人歎了口氣,一字一句道,“這支簪子,或許買的就是老夫的命!” 這邊,端木敬顔正在思索如何利用那“天脈血石”發财,想到妙處,止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忽覺房中有異,擡眼卻見一個白衣人正盤膝坐在大堂正中。
端木敬顔隻道鶴發去而複回,冷然道:“你還來做什麼?”繼而卻發現,眼前的這個白衣人并非鶴發,而是一個長着張娃娃臉的年輕人。
“我叫童顔,你叫端木敬顔,我們都有一個顔字。
”年輕人笑得很可愛,語氣卻十分古怪,仿佛是不擅言辭的人正努力尋找一個笨拙的話題。
端木敬顔沒好氣道:“你爹已經走了,你也快走吧。
” 童顔仿佛坐的很舒服,左右四顧大堂中華麗的陳設:“他不是我爹,我不走。
”這與其說是解釋,倒不如說頗有些撒潑的意味。
端木敬顔哼道:“老子沒空,外面自有人陪你玩。
” 童顔淡然一笑,突然從懷中變戲法般摸出一柄短劍:“想和我玩劍麼?不用白費心機了,他們可是殺不了我的。
”他看似天真随意的話語,卻一舉揭穿了端木敬顔的用心。
端木敬顔大怒,戟指冷喝:“滾出去!” 刹那間,端木敬顔但覺眼前猛然一亮,如同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突然迎面炸開一道火光,那麼地猝不及防。
他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随即指尖一涼,然後才有一股劇痛傳來。
端木敬顔睜眼再瞧,才發現自己剛才伸出的那個手指已然不見,鮮血正如泉水般洶湧而出,又驚又怒之下,剛要放聲大叫,嘴中忽又多出一物,正是自己的一截斷指,尚有餘溫。
童顔依然在笑,但他那如同玩具的短劍卻在空中狂閃了九下,每一次閃動都換來一聲悶啞在喉嚨中的慘哼。
那是藏在暗牆中的九名端木山莊保镖,見到主子遇險,不約而同地一并殺出,卻在刹那間變成了九具屍體,所有人的喉間都有一道細若絲線、幾不可見的血痕。
童顔滿意地舔舔嘴唇,笑嘻嘻地望向端木敬顔:“你那麼有錢,怎麼舍不得找幾個真正的高手?” 端木敬顔完全怔住了,甚至忘掉了手指的疼痛。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九名手下并不是什麼絕頂高手,但九人合擊也絕非如此不堪一擊,沒想到面前這個仿佛孩子的年輕人武功高的驚人! 端木敬顔雖然武技不高,但這些年來三教九流的人見過不少,眼光亦算獨到。
依他判斷,童顔必是一進大堂就已測定九人的方位,斬斷自己手指的同時便發起進攻,有兩人甚至是咽喉中劍後方才從藏身處躍出的。
盡管童顔是趁對手措手不及時發招,但他的那柄短劍确實是快得不似人間所有。
更令人驚懼地是,童顔出劍一擊必殺的詭異方式,無論對手是強是弱,他都不會在任何一人身上浪費一點多餘的力氣。
這除了是對自己劍法的絕對自信,更多的還來自于對人體要害的熟悉,而這種熟悉,是需要親手殺死許多人才能換來的!如若真是這樣,這個長着娃娃臉的年輕人絕不單純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殺人如麻的惡魔! 而最可怕的還不是他殺人的方式,是他殺人後的神情。
盡管童顔的白衣上連一絲血迹都沒沾上,但他的臉上卻無疑多了某種東西,那種神情就像是饑餓了許久的人剛剛吃下一頓饕餮大餐,隻想在床上躺着,慢慢消化,慢慢回味。
這絕對是一種貪婪嗜血的病态,仿佛隻有死亡和鮮血才能讓他蒼白的心得到真正的滿足。
這是端木敬顔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了害怕,他腿彎一軟,跌坐在虎皮交椅中,口中嗫嚅道:“不要殺我,不要殺我。
” “嗯,今天已殺夠了,我不殺你,不過你要乖點才行。
”聽童顔的口氣,倒像是在哄孩子。
“我……”端木敬顔常常出入京師的富貴豪門,可謂是見過大世面的人,遇到的高手簡直難以盡數,但此刻,他卻被這個在江湖上聲名不著的童顔吓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對于他這個生意人來說,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包括生命在内。
以往即使面臨死亡,他也可以憑着口才與财富化險為夷,但這一次,面對一個以殺人為樂的惡魔,他完全沒有能夠說服對方的把握,隻能無助地呆坐在椅中,生不出半點反抗之意。
童顔輕撫着短劍,似乎在喃喃自語着什麼。
那柄短劍竟然不沾一絲血迹,劍面如鏡,劍鋒如水。
而此刻,這柄本來帶有極大殺氣的短劍亦像是飽餐過後,顯出一絲溫柔倦怠之意來。
就見童顔輕輕把劍抱在懷裡,如同抱着心愛的女人。
這才轉過頭來,揪起端木敬顔,面貼面,眼對眼地望着他:“現在,我師父問你的問題可有答案了嗎?” 聽到童顔稱呼鶴發為“師父”,端木敬顔這才真正地絕望了。
他本以為鶴發瞧起來身無武功,門外的手下或許可以制住他與童顔交換人質。
但,有徒如此,其師豈不是更為可怕? “我、我什麼都告訴你……” 童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放開癱在椅中的端木敬顔,緩緩朝門口走去。
端木敬顔暗中出了口長氣,雖然死了幾名手下,少了一截手指,他卻隻覺得萬分僥幸。
童顔走到門邊,忽又一頓,停下步來,緩緩問道:“我記得你剛才對師父說,你再也不想見到他了?” 端木敬顔心頭一緊,平日機變百出,此刻卻不知該說什麼。
隻聽童顔又輕笑道:“既然你的原則是誠信無欺,我當然不應該破壞你的原則,對不對?” 端木敬顔一時還不明白其意為何,隻是感覺到一股無堅不摧的殺氣迎面襲來,心頭不由大駭,随即眼前蓦然一亮。
雖然端木敬顔之後一直活到了六十三歲,但這片雪亮的劍光卻是他一生中最後看到的風物。
茫茫戈壁,皚皚白雪。
冷冽驚寒的勁風卷着鵝毛般的大雪呼嘯而至,群山轟鳴,如雷霆掠過。
若是此刻站在玉髓關頭,但見風漫絕壁,雪舞橫岩令得整個喀拉山脈仿佛披上了一件銀色的戰甲,會讓人錯覺,這是一條拔地而起、橫貫南北的白色巨龍,眺目遠望,依稀可見延綿數百裡的龍身,卻再難分辨出那已探入遠方天穹深處的龍頭…… 喀拉山脈東面是中原王朝的群山峻嶺,西面則是吐蕃國一望無涯的莽莽高原。
延綿數百裡的喀拉山脈就如同一道屹立與兩國之間的天然屏障,不但隔開了冰雪風沙,世故人情,語言風俗,和文化信仰,也隔開了兩族之間的戰火紛争。
而位于喀拉山脈中部的玉髓關,就是由中原進入吐蕃國境的第一道門戶。
玉髓關雖以關為名,卻隻不過是兩山之間峽谷裡德一座土堡,土堡前飄着幾面彩色的幡旗,并擺有一排栅欄,連守衛也不見一個。
吐蕃境内本就人稀,值此寒冬臘月,大雪封山之際,除了肆虐于荒原山野裡無窮無盡的暴雪和狂風外,不但人迹罕有,就連兇猛的野獸也極少現出蹤迹。
這裡俨然已成為一片冰冷孤寂的荒絕之地。
但此刻,卻有一行馬隊穿過重重雪障,往玉髓關口方向行來。
馬隊一共是十二輕騎,并無車辇。
三人當先領頭,第一位是一個身着青衫、約摸五六十歲大小的老人,精神矍铄,面容紅潤,長須垂胸,懷抱長刀。
他神态雖然豪放,臉上卻隐隐挂有一絲落寞沉郁之色,乍看起來不似走南闖北的豪客,反倒像是個屢試不中之後,一面感歎懷才不遇一面依舊苦讀的老文士;另兩騎稍稍拖後,一位是三十餘歲、身材矮小的黑衣人,并未攜帶兵器,左頰至頸處有一道二寸餘長的紅色傷疤,更襯得其人面色冷漠。
他不是左右顧盼,雙眼開阖間隐露兇光;第三人是一位二十出頭、身穿皂衣的年輕人,面容凝重,目光低沉,粗短身材,筋骨強健,腰間挂着一柄短刀。
另外九騎跟随在五六步開外,俱是藍衣夾襖,短襟快靴,看起來皆是三人的随從。
這十二騎穿的皆為中原服飾,胯下所騎得則是北疆駿馬。
北疆駿馬多屬蒙古種,擅于短距離奔跑而乏長力,并不适應高原氣候,此事個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