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脈血石

關燈


    正是因為京師隻剩下針尖麥芒的兩派,所以他才必須選擇一方,而不似從前那樣可以在幾派碾軋的夾縫中如魚得水。

    在如此情形下,水知寒才會用那樣的方式逼迫自己:順者昌,逆者亡。

    而他,又該怎麼辦呢? 就在這樣一個輕雪飄揚的夜晚,半醉半醒的吳戲言方才真正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事實上,前幾年将軍府很少與他打交道,或許隻是因為明将軍根本不屑憑着吳戲言的情報壓倒敵人,可是現在,明将軍現身的次數已經越來越少,而那個當年唯恐遭到明将軍之忌、自命“半個總管”的水知寒,似乎已不甘僅僅做一名總管了…… 吳戲言又想到十天前,太子一系顧思空與将軍府的大拇指憑天行共去吐蕃的消息。

    太子府與将軍府聯合行動,在以往是決不可想象的,而這些是否都出于水知寒的授意?他到底想做什麼? 吳戲言越想越是心寒,若是自己一直這般瘸子上台——立場不穩,那麼大有可能令京師兩大派系都視其為對方的眼線,這個後果他絕對承受不起。

    或許他真的應該離開京師,另尋安身之地?憑他的本事,江湖之大何處不能立足,又何必在這裡受人欺辱? 吳戲言半睜醉眼,望一望京師的高城闊牆、繁華錦樓,竟意外地發覺,自己是那麼地舍不得。

    他可以不要錦衣玉食,不要珠寶美女,但他受了不默默無聞、乏人問津的生活,隻有在京師,他才能得到那麼多恭敬,處處有人奉承,這才是他想要的一切。

    而這些,正是到其他地方,那些粗豪的江湖漢子絕對無法給予他的。

     “這真是矮子騎馬——上下兩難啊!”吳戲言喃喃歎道。

    他本不是一個缺乏決斷的人,但這一刻,他卻無法替自己的未來謀劃出一條坦途。

     或許,是真的老了麼? “請問,您是吳先生麼?”一個低柔且富有磁性的聲音傳人耳中。

     雖然夾着一絲域外口音,但那聲音本身卻讓人那麼舒服,那麼溫暖,就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用他滿是老繭的大手輕撫着你的額頭,令人止不住想撲入他懷中,吐盡人生的煩惱。

     吳戲言的酒本已醒了幾分,聽到這句話竟又覺得酒意上湧,“哇”地一聲,張口吐了出來。

     然後,他就看到一雙白淨修長的手輕輕扶住自己的肩膀。

    那雙手的每一個手指都是那麼的一塵不染,每一個指甲都修剪得整整齊齊、同樣長短。

    沿着這雙幹淨清爽的手望去,先是秀氣如女子的手腕,腕間挂着一隻玉镯,那玉镯似是南整塊翡翠打制,清碧如滴,絕非凡品,随後是被白衣遮了半邊的手肘,依然是那麼的潔淨,似乎每一個毛孔都被瓊漿玉液細細浸潤過…… 他的肩并不寬闊,卻有一種足可讓人依靠的力量,他的脖子不算白皙,微微挺露的青筋卻帶來一份給予信任的堅定,令人相信再往上看,一定是堅毅剛強且充滿男子氣度的面孔…… 所以,當吳戲言發現對方隻不過是一個面貌普通平常,長着一頭完全不合年紀白發的中年人後,臉上盡是愕然。

    随即,他瞧見對方那略顯滑稽的束發後,又不由大笑起來。

     白衣人扶穩吳戲言,微微一笑:“風寒霜滑,吳先生多加小心啊。

    ” 吳戲言并不驚訝對方認識自己,在他看來,在這京城中,若是有人不認識自己那才叫稀奇。

    但是讓他奇怪的是,為什麼這個陌生的白衣人會讓識人精準的自己一見之下産生那麼多的錯覺,更奇怪的是,為什麼在半夜三更于無人的大街上遇見此人,竟像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短短一瞥間,吳戲言對白衣人已有了大緻的了解——這是吳戲言最喜歡接觸的一種人,有智慧有學識,有地位有品位,或許他們臉上故作謙卑的尊敬與口中婉轉的奉承未必出于真心,卻絕對已經打動了他。

     吳戲言擦擦嘴上的污物,又蹲下身抓起一把雪放于口中權當洗漱。

     白衣人靜靜地望着他,既不為他孩子氣的舉動微笑,也不表現出對一點鄙夷,就放佛是一個等待美麗貴婦梳妝的客人,不急不躁。

     吳戲言見過無數人等,此刻卻無法判斷白衣人是否是那種隻要滿意就會出手闊綽的豪客,隻得習慣性地試探一句:“不知老弟找我何事?” 白衣人輕輕道:“想問吳先生一件事情。

    ” 令吳戲言失望的是。

    對于“老弟”的稱呼白衣人沒有任何反應,大概先生、大師、仁兄之類的稱呼他也都可以不皺眉頭地一一應承下來。

     吳戲言嘿嘿一笑:“每一個找我的人都是要問事情的。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麼,就好比是八月十五吃粽子……”他有意不說出下句,細看白衣人的反應。

     自衣人僅是似笑非笑地挑挑眉,似乎完全明日吳戲言的言外之意,又似根本沒興趣與之拌嘴。

     乎根本沒興趣與之拌嘴。

     吳戲言依然無法判斷對方的心意,隻好将下一句“不是時候”吞進肚中,輕咳一聲,正色道:“既然你有問題,吳某自會有回答。

    當然,精彩的回答也需要精彩的報酬。

    ” 白衣人全無任何客套,隻是淡淡地問出自己的問題:“大概在十六年前,一位來自吐蕃的年輕人到了京師,卻不幸生了急病。

    或許是因為他的形貌惹人生疑,所以無人援救……” 吳戲言面色微變,伸手止住自衣人的話:“你可知道,我回答别人的問題向來有幾個條件?” 白衣人的臉上沒有一絲不耐:“剛才吳先生說過,精彩的回答自然會有精彩的報酬。

    ” 吳戲言強按住心中一股莫名想順從他的念頭,自顧自道:“我吳戲言回答問題,有五說三不說。

    你想不想知道到底是什麼?” 白衣人令人難以覺察地點點頭:“隻請吳先生長話短說。

    ” 不知為什麼,白衣人一個如此模糊簡單的肯定竟令吳戲言有種欣喜的感覺,放佛他才是那個有求于對方、需要竭力讨好對方歡心的人。

     吳戲言清清嗓子:“一見如故、窮困潦倒、家有亡親、救人危難,這四種人可免費說,還有一個麼,嘿嘿,若能與我對詩之人,亦可免費。

    ” 事實上他這“對詩”一舉不過是應和螳有趣的村言巷請,譬如方才那一句“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時候”之類。

     白衣人露出微笑:“想不到吳先生竟是一個好心人。

    ” 這句誇獎令吳戲言好不得意起來,臉色微紅,随即又道:“本來我與老兄一見如故,原可免費告訴你。

    隻可惜啊……”說到這裡,他又停頓下來賣個關子。

     這一次白衣人倒是識趣,緩緩接口:“想必是犯了吳先生的三不說之忌。

    ” 吳先生突然覺得極為喜歡這個白衣人:“這三不說麼,刀劍相逼不說,傷天害理不說……當然,這兩點與你扯不上關系。

    但老弟恰恰是犯了最後一忌:說過的話不再說。

    ” 他本想看看白衣人的神情會否因此而緊張,卻未能如願。

    那白衣人隻是沉吟不語,似乎在考慮如何勸動吳戲言。

     吳戲言終耐不得沉默:“當然,普通的小事不必刻意禁忌,但老弟既然問起‘天脈血石’之事,在下實在無能為力。

    至于我曾将此事告訴過其他什麼人,此乃我的職業秘密,自然也不能告訴老弟。

    ” 白衣人終于歎了一口氣:“隻怕今日不得不犯吳先生的兩樣忌諱了,在下靜等回答,隻要吳先生改變主意,叫我一聲便是。

    ” “嘿嘿,隻怕你這是按着雞頭啄米——白費心機,也不去打聽打聽,我‘君無戲言’說話,何時不算數過?”吳戲言從頭至尾始終沒有看透白衣人,對方的這句話更是讓他如墜迷霧,越想越不對勁,不懂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忍不住脫口發問,“喂,老弟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白衣人擡手撩開垂下的白發,本如古井不波的臉上露出一絲調侃之意:“還請吳先生稍等片刻,我無須你付出精彩的報酬,就會給你一個絕對精彩的回答。

    ” 吳戲言大笑:“想不到老弟竟然學我說話,哈哈……” 他的笑聲猛然收住,因為他驚奇地發現那白衣人竟就此轉身離開,一時他居然有些不舍:“老弟慢走,就算不能回答問題也可以交個朋友啊……”說話間他又微一皺眉。

    剛才白衣人擡手撩發之際,他看到對方的翡翠玉镯後露出的手腕上有一片肌膚明顯有異,仿佛是胎記,又更像是刺青,最奇怪的是,那片肌膚呈現出奇異的碧色,不知是否是那玉镯反映雪光所緻。

     吳戲言隐約記得,自己曾經聽說過一種古怪的刺青,隻恨此刻殘酒未醒,一時竟然想不起來…… 然後,他就看見了另外一個白衣少年! 那個生着一張娃娃臉的白衣少年倒提着一把精光四射的短劍直直朝吳戲言緩緩走來,臉上帶着一份令人畏怖的期待之色。

     那柄白衣少年倒提的短劍長不過尺半,在積了半寸雪的地面上劃過,卻沒有留下一點劃痕,看似離雪面還有肉眼難以察覺的距離,但那劍鋒與地面之間,卻傳來令人驚駭的摩擦之聲,如同短劍正毫無痕迹地穿透積雪,與地面直接接觸。

    而那嘶啞的摩擦聲決不像是一柄短劍所能發出的,倒似是一把重達百斤的開山巨斧! 眨眼問,吳戲言的酒全醒了。

     以前,吳戲言也曾面對過威脅,甚至比此刻的情形更為急迫,但他甚至都懶得露出一絲懼意,因為任何人都清楚,如果殺死了吳戲言,那麼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的家人、師門、朋友,甚至隻是和他有過一次魚水之歡的青樓女子,都可能遭到飛來橫禍。

     所以,盡管吳戲言身無武功,卻比許多武人更有一份硬氣。

     但,這一次,他卻毫無選擇! 正如白衣人所說,他今日不得不連犯兩條忌諱:縱然刀劍相逼,他也不得不說出曾經說過的重要情報。

     因為,隻看白衣少年臉上的奇異神情,他就清楚地知道,面對的正是那種嗜殺且絕對不惜後果的瘋子。

     吳戲言不顧身份地大叫起來:“先生請留步,我這就回答你的問題……” 值此生死關頭,吳戲言終于想起了這看似孿生兄弟卻迥然不同的兩個白衣人的來曆。

     ——鶴發童顔! “鶴發童顔求見端木莊主。

    ” 端木敬顔披着半邊衣服,打着哈欠,勉強坐進大堂正中的虎皮交椅上,一面揉着眼睛,一面慢慢念出手中一張白紙上的幾個字,皺皺眉頭:“什麼東西?” 堂下一位小厮垂手恭順地回答道:“求見莊主的是兩個白衣人。

    一個四十多歲模樣,另一個瞧起來還是個乳臭未幹的孩子。

    既不似父子又不像是朋友,不知道是什麼來曆。

    ” 端木敬顔冷哼一聲:“他們有沒有說到底找我什麼事?嗯,像不像那種窮困潦倒的家夥?或是身懷至寶待價而沽的?” 小厮努力回想,猶猶豫豫地道:“是那個中年人出面遞的帖子,并沒有說因為何事找莊主。

    不過……他們雖然不像那種窮得要賣兒賣女的破落戶,但或許真有什麼寶貝。

    ” “呸!”端木敬顔一口濃痰噴在小厮臉上,“不問清楚憑什麼替他傳信?他娘的,還以為是什麼天大的急事,一大早就把老子叫醒,不想活了?” 位于京城之北二十裡的端木山莊并不是什麼江湖門派,原隻不過是一家當鋪,可是卻比許多江湖門派更為有名。

    因為這家當鋪專門搜羅各種奇珍異寶,然後轉手,賣給京城的名門望族、纨绔子弟,甚至是當紅的青樓姑娘。

     出入京師,身份可謂是最重要的,而身懷異寶正是一張極為特别的身份證明。

    試想一位王侯戴在頭上、挂在身上的都是幾百兩銀子一件的“便宜貨”,又有誰會信任他的身份?又豈能得到與之名望相符的敬重?所以,許多貴族豪門不惜重金,隻求能從端木山莊中購來新奇貴重的寶貝。

     久而久之,江湖上人人都知道端木山莊之名。

    若是囊中羞澀,恰好手頭上又有幾件奇珍異寶,便可以用之換取銀兩。

    當然,價格并不公道,贖金卻高得離譜,贖回的條件也相當苛刻,一旦超過短短的期限,恐怕就再無可能物歸原主。

    名曰典當,事實上就是低價收購。

     但至少,這是一個可解燃眉之急的地方。

     受了端木敬顔一口濃痰,那小厮卻動不敢動一下,結結巴巴地道:“咳咳,那個中年人似乎很好說話的樣子,莊主平日不是教訓我們,适當的時候要與人為善,免得被人在背後說三道四……” 聽小厮如此回答,端木敬顔不禁一怔。

     所謂“與人為善”之言不過是他偶爾興起講的,想不到下人倒記得清楚,可如此一來,反倒不好再責怪這小厮,隻好沒好氣地罵一句:“叫他們滾,老子要繼續睡覺。

    ” “抱歉打擾了端木莊主睡眠,可在下的确有急事想求。

    ”一個白衣人不知何時已出現在大堂中。

     端木敬顔不由一驚。

     這端木山莊雖不是什麼武林世家,但财大氣粗,重金請來的護院皆是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好手。

    這白衣人雖然看起來豪不起眼,卻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到這裡,必然有非常的本領。

     端木敬顔心念電轉,随即指着小厮怒罵道:“滾!順便叫看門的蠢貨也一并滾蛋!”罵完,轉過臉面對白衣人卻立刻換上一副表情,不失倨傲地一笑,“不知先生怎麼稱呼?”白衣人隻是簡單地兩個字:“鶴發。

    ” 在端木敬顔聽來,白衣人那略含傲意的回答無疑展現着一種高貴的身份,再配上那兩縷垂直的白發,平添幾許仙風。

    所以盡管他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号,還是含笑道:“久仰久仰。

    卻不知鶴發先生早上是習慣喝茶還是喝酒,或是來碗燕窩?”他是多年的生意人,早習慣了看人說話。

    但見此人英華内斂、不急不躁,便知來了大主順,心裡猜想,對方的目的到底是賣還是買? 鶴發搖搖頭:“隻請端木莊主屏退左右。

    ” 端木敬顔嘿嘿一笑,微微揮手,幾名侍從應聲退下。

     鶴發微微一哂:“還有九人想必是端術莊主的心腹,就不必剛避了。

    ” 端術敬顔大感驚訝。

     事實上端木山莊日進萬金,戒備森嚴,在夾牆暗閣裡正是藏有幾名高手,這些隐情自然不足為外人道,卻不想對方在不動聲色中便已察覺,甚至連人數多少都了然于胸。

     又聽鶴發續道:“不過今日的事情若有洩漏,惹上麻煩的人恐怕不止是我。

    ” 端木敬顔聽出鶴發的話中之意,心頭極不舒服,隻是礙于對方來曆可能不小,也不便發作,隻好借着笑聲掩飾:“哈哈,我做買賣向來誠信無欺,天地可鑒。

    鶴發先生無須多慮。

    ” 鶴發淡淡道:“今日我不是與莊主做買賣的,而是來打聽一個消息。

    ” “哦?”端木敬顔頓時少了興趣,讪讪一笑,“那麼鶴發先生好像來錯了地方,你應該去京城找‘君無戲言’才是。

    ” 鶴發不急不徐道:“我已找過吳戲言,所以這才到了端木莊主。

    若是莊主願意幫忙,這個小玩意敬請收下。

    ” 說話間,他已在桌上輕輕放下一枚小巧的金簪。

    金簪内嵌有一枚綠豆大小的玉色珠子。

    然而奇的是,那簪子光華耀眼,價值不菲,可鑲嵌的珠子上卻布滿許多小黑點,如同黴變。

     “翰墨簪!”端木敬顔盯着那支金簪,雙目放出異彩。

     “端木莊主果然好眼力。

    ”鶴發微笑道,“此‘翰墨簪’看似平常,然而簪内的那枚東海夜明珠上卻以精工巧手刻下了千餘字的詩詞名句,肉眼難辨,每至夜深時以珠光映于牆上,方可一窺究竟。

    ” 端木敬顔素聞“翰墨簪”之名,心癢難耐,伸手欲取來看個究竟,卻被鶴發止住,微笑道:“端木莊主是個生意人,當然知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道理。

    ”難得的是,鶴發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着那份泰然自若的态度,無論是利誘對方還是有求于人,神情上都沒有半分異樣。

     端木敬顔咽了口唾沫.努力掩飾住眼中的貪婪:“還請先生明示來意。

    ” 鶴發緩緩道:“事情要從十六年說起。

    一位來自吐蕃的年輕人到了京師,住在平安客棧中,卻不幸生了急病。

    或許是因為他的形貌惹人生疑,所以無人援救,反而被小偷趁機偷去盤纏。

    店主怕被惡疾傳染,竟将他趕出客棧,眼看就要橫死路邊,幸好有一位無意路過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