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何處芳蹤

關燈
将全身勁力,貫注兩臂,雙掌急速向琵琶老人擊去。

     他這盤算打得雖好,但琵琶老人何等功力,就這須臾工夫,已将侵入的毒氣掃過逼向指尖。

     毒氣雖劇,但全被真氣封住,不能為害,隻是左臂暫時不能用力而已。

     琵琶老人見他雙掌全力擊來,不屑地冷笑一聲道:“來得好!” 右臂寬大的袍袖揮處,揚起一陣狂飙,向蒼鷹叟發出的強勁掌力迎去。

     琵琶老人在武林中垂譽數十年,豈能幸緻?功力實非同小可,雖隻能袍袖一揮,發出來的勁力卻已非蒼鷹叟所能抗拒。

     兩股内力相交,琵琶老人隻是雙肩微晃,蒼鷹叟卻被震得向後退出五步,胸中氣血翻騰不已。

     蒼鷹叟心中不禁駭然,暗道:“這老怪物好雄渾的内力,我聚全身功力發出的一掌,竟難當他随意地袍袖一拂!” 于是,不敢再和琵琶老人硬拼,改采遊鬥方式,盡量展開輕靈的身法,在琵琶老人身側轉動不已。

     琵琶老人何等精明老練,豈有看不出他打算之理,冷笑一聲,暗道:“你想拖延時間,候我毒發倒斃,我又豈能容你打這如意算盤?” 當下将計就計,也不點破蒼鷹叟詭謀,卻将掌力緩緩減弱,身形也漸漸地遲滞,裝出一副内力不繼的樣子。

     蒼鷹叟起初還防琵琶老人有詐,不敢過分進逼,但琵琶老人裝得實在太像,毫無破綻可尋。

     終使蒼鷹叟信以為真,落入圈套之中,蒼鷹叟不禁暗自得意道:“老怪物,看你還能撐到幾時?” 遂放心大膽,加緊進逼,轉瞬又是數十招過去,琵琶老人蓦然右臂無力地下垂,兩目黯淡無光,面色灰白懼人,身形搖搖欲墜。

     蒼鷹叟以為琵琶老人毒勢真已發作,無力抗拒,得意地發出一聲狂笑,大喝道:“青狼老鬼,拿命來!” 身子倏然憑空拔起一丈四五,然後一個轉折掠下,雙掌夾着強烈的勁風,向琵琶老人迎頭罩下。

     蒼鷹叟雙掌離琵琶老人頭頂還有三尺光景,琵琶老人突然一改頹容,目中神光四射,面上也複現紅光,笑道:“狗賊,你中計了。

    ” 右掌一招“玉柱擎天”,迎向蒼鷹叟疾襲而來的雙掌。

     蒼鷹叟這才知道自己完全落在琵琶老人的殼中,暗道一聲:“不好!” 自知三掌如果相交,雙方掌力相差實在太遠,自己雙掌必然折斷無疑,好在他蒼鷹十八掌本有在空中變招的招式,但見他右腳倏在左腳面上一點,一扭腰,身形疾地向左翻起一式“天馬行空”。

     他整個身子竟淩空向左橫移八尺,但右腿上也被琵琶老人淩厲的掌風掃過,其痛徹骨,身形頓顯跄踉。

     這式“天馬行空”乃是蒼鷹叟畢生武學精華所聚的,蒼鷹十八掌最精妙的一式,琵琶老人怎會不識。

     見狀不禁咦了一聲,沖口說道:“蒼鷹叟?” 蒼鷹叟落地之後,知道再鬥下去,必然對自己不利,于是不敢停留,強忍着右腿上的劇痛,身形迅疾再度掠起,飛快地向山下奔去。

     琵琶老人怒叱一聲:“哪裡走?” 雙肩一晃,人即離地而起,身如離弦之矢,一掠十丈,兩個起落就已追上,右掌倏然疾伸,“黃莺出谷”,猛擊蒼鷹叟後背。

     蒼鷹叟奔走中蓦覺背後有一陣強勁掌風襲來,自忖琵琶老人身法快過自己太多,就算能勉強避過這一掌,也終難逃出其後各掌之下,倒不如全力一拼,或有轉機,于是求生之念頓生,百忙中返身并掌推出。

     三掌相交,隻聽“砰”的一聲,琵琶老人倒退三步,蒼鷹叟卻被震得憑空飛起,慘叫一聲,整個身形直向山中深澗内落去。

     琵琶老人運功把氣力調勻之後,返回到原地,但見空山寂然,然竟已經失去聶燕玲的蹤迹。

     自忖聶燕玲決不可能有足夠的功力,自行解開穴道離去,必是被人乘自己離開的時候擄掠而去。

     心下大感焦急道:“不知是何人所為,她一個女兒家如萬一落在歹徒之手,後果豈可想象?” 他越想越感到焦急,越想也越覺得驚疑,但轉念一想,自己離開不過頃刻,來人必在山中尚未走遠,即刻追去,諒還來得及。

     他身随意動,衣袂飄拂中,轉瞬間就已沒入山峰的背後。

     群山連綿,林木繁錯,要想在其中尋找一個人,真如海底撈針談何容易?是以琵琶老人在萬山叢中兜了一個多時辰,仍未見到擄去聶燕玲那人的影蹤,卻覺自己左手食指的劇毒,蠢蠢欲動,體内真氣竟有點堵截不住的樣子。

     不禁一驚,知是體力消耗過甚,真力不繼之故,如不再運功調息,勢必要被劇毒侵入髒腑,生命堪慮。

     無可奈何之下,隻得就近尋了一處崖縫,在内閉目盤膝,靜坐行功起來。

     剛剛坐定,崖縫外突傳來一陣極強烈的衣袂飄風之聲,琵琶老人心中不由又是一驚,暗忖: “來者不知是何許人?就這破空之聲而論,身手雖稍遜于我,但卻遠在一般武林高手之上。

     如果是昔年所結的仇家,萬一被他發現,我此刻又不能和人動手,妄運真力,豈非死數?” 正思忖間,一條青色人影已飄然落在崖縫前面的空地上,龐大的身軀,淩空落下竟是絲毫無聲息,可見來人身手确是不凡。

     青衣人打量周圍一下,不見人的影蹤,口中連呼怪事,自言自語地道: “我适才分明看見一人影在這裡一晃,怎地不見?難道說,以我的目力還會看走了眼不成?” 琵琶老人隻覺青衣人背影熟悉得很,但一時卻想不出究是誰來?此時忽見那青衣人蓦然轉身,向崖縫發話道:“哪位朋友隐身在内?可否現身一晤?” 琵琶老人認清了青衣人的面貌,不覺心中一陣狂喜,脫口呼道:“于老弟,是我?” 原來青衣人乃是和青靈峪青靈上人齊名,并稱南北二奇的青衣醫隐于天風,在琵琶老人尚以琵琶秀士為名時,二人情誼極深。

     隻是一别三十年,故琵琶老人猛一見他的背影時,隻覺得眼熟,但卻一時沒能把他認出來。

     青衣醫隐于大風本來也不敢确定崖縫中果真有人,隻是他料定适才所見人影還在附近,并未遠去。

     而附近一帶,又隻有這崖縫可以藏身,故此半真半假地用話套一下,不料竟有人相聲随應。

     而且聲音還熟得很,但也一時想不起是誰,怔了一下,半驚半疑地問道:“閣下是什麼人?” 琵琶老人緩緩自崖縫中走出,笑道:“多年不見,故人竟想不到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

    ” 青衣醫隐又怔了一下,驚喜地道:“秦兄,原來是你!” 琵琶老人還沒來得及說話,青衣醫隐已打量了一下他的面色,面現驚疑之容,道:“秦兄,你是否被劇毒之物傷了?” 琵琶老人笑道:“于老弟不愧神醫之名,一眼就看出我身負劇毒。

    ” 遂把剛才之事,娓娓道出。

     青衣醫隐聞言兩道壽眉一皺,驚道:“什麼?秦兄你竟是中了紫鸩神針之毒?” 琵琶老人見他神色極為嚴肅,知道這紫鸩神針之毒必非尋常可比,也不免有點緊張,驚疑地道:“恁地?” 青衣醫隐道:“秦兄可知紫鸩上人是誰嗎?” 琵琶老人點了點頭。

     青衣醫隐緩緩地又道: “這紫鸩上人武功雖是平庸,但在毒學上的造詣卻是前無古人,足以當一代毒宗之稱而無愧。

     當時他身邊共有三寶,一是‘毒經’,遍記各種毒物之産地,各種毒物之藥性、制法及解法。

     一是‘碧玉靈蜍’,研制成粉末後可解百毒,另一就是‘紫鸩’,這紫鸩乃鸩鳥中的一種,極為罕見,近百年來隻聽說紫鸩上人養着這麼一隻,它口中的毒液可說是萬毒之王,常人隻要沾血立即無救。

     武林高手雖能仗着内力,把它迫出體外,但無論如何也不能盡情去除,充其量也隻能迫出體外十之八九。

     餘下來的十之一二仍會潛伏在體内,漸次蠶食周身筋脈,使人癱瘓床第,不能行動而後已。

     這紫鸩神針即是以紫鸩口中毒液淬練而成,紫鸩上人在日,共隻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