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何處芳蹤
關燈
小
中
大
十枝,卻一生從未用過。
他死後此物落入他那惟一的徒兒三獨神君之手,從未流落在外,不知蒼鷹叟怎會得到的!” 琵琶老人情緒緊張地問道:“此毒于老弟可有法醫治?” 青衣醫隐微微一笑道: “如秦兄在五年前身受此毒,我也毫無辦法,但現在我已在黃山一古洞中巧獲辟塵上人遺物,道家十寶之一的吸毒珠,此珠可将任何劇毒吸出體外,紫鸩雖毒,但有此珠在身,卻也無疑。
” 說罷,自腰間解下一個絲囊,取出一顆瑪瑙色雞蛋大小,閃閃發光的一顆巨珠來,笑道:“秦兄以此珠按住傷口,再運功驅毒,約半個時辰,體内劇毒即可盡除。
” 琵琶老人依言行事,半個時辰後,果然将體内劇毒逼出,但人已是疲累異常,如同患了一場大病似的。
不由暗自驚心,說道:“好厲害的家夥!如非遇到于老弟,我這條老命恐是無法保住的了。
” 青衣醫隐又自胸前取出一隻玉瓶,傾出一顆朱紅色丹藥,遞給琵琶老人:“這是我集各種靈藥煉成的少陽丸,有培元固本之功,秦兄體内消耗過甚,請快服下,否則十天半月之内,功力難複。
” 琵琶老人也不客氣,依言服下,青衣醫隐所煉靈丹妙藥,果然非同凡響,這少陽丸入口生津,吞下後,琵琶老人隻覺一股熱氣起自丹田,頃刻間藥力遍走各經脈要穴,立時神清氣爽,精神倍增。
他向青衣醫隐稱謝後說道:“于老弟不在天風廬納福,卻深夜莅此荒山作甚?” 青衣醫隐面色忽轉慘然,目光中淚光隐現,慨然道: “我本早就決意不再過問世事,至今已是三年,未下莫幹山一步,月前我們遣下兩個徒兒,赴黃山采藥。
他們在歸途因救一節婦,和枯木教發生沖突,枯木教競不顧武林道義,群打群毆,二徒衆寡不敵。
把采得靈藥盡數失去不算,還都負了重傷,然後能冒死沖出,待他們返抵莫幹山,因時間拖延過久,竟都不治……” 頓了一下,面上顔色突轉堅毅,繼續說道:“我本欲赴山西管涔山枯木教總壇尋它教主枯木修羅理論,因聞附近山中也有枯木分壇,特來看個究竟,不意空白奔波了半宵,迄今所見了秦兄……?” 琵琶老人聞言,心中一動,暗道:“那女娃兒的無故失蹤,恐怕亦和這枯木教分壇有關?” 他正欲出言安慰幾句,青衣醫隐倏地一拉他的衣襟,示意不要出聲。
琵琶老人知他必有所察,急放眼四顧,果見五十餘丈外的山道上,有五個身披一式玄色長衫的漢子,正向山道邊的澗中落去。
青衣醫隐又一拉他的衣襟,琵琶老人會意,于是二人同時一長身,展開輕功,向澗邊追去。
到得澗邊,俯首下望,隻見洞底怪石磋硪,草木叢生,流水淙淙,哪裡還有枯木教徒的蹤影,不禁同時暗道一聲:“怪哉!” 青衣醫隐略一思忖,向琵琶老人說道: “枯木教分壇縱不能在這澗中,亦必有路可通,秦兄,我們不妨下去搜搜看,當必能有所見。
” 琵琶老人稱是點頭,二人乃飄身而下,到得澗底,分途搜索。
青衣醫隐在澗底搜了半晌,仍看不出絲毫痕迹,心中不禁焦灼起來,此時突聞琵琶老人以傳音入密的方法說道:“于老弟,快來!” 青衣醫隐知他必有所見,急忙趕往,果見琵琶老人站在一圈藤蔓之下,身邊躺着一個枯木教徒,遂問道:“秦兄怎生擒得這厮?” 琵琶老人笑道: “我走着走着,蓦聞身後——作響,知道必是有人在弄鬼,但附近可隐身之地太多,一時無法确定他究在何處,正尋思如何引他出來,可笑這厮竟然出手暗襲,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 他說完舉手拍開那人的穴道,那枯木教徒可也着實狡猾,不待琵琶老人說話,即搶先發問道:“老爺子,我和你無怨無仇,素無糾葛,為何将我制倒?” 琵琶老人怒叱一聲:“住嘴!” 兩目神光炯炯緊緊地盯在那人臉上,惡狠狠地道:“賊子,速把你教中分壇所在說出,如有半句虛假,休怪老夫心狠手辣!” 那賊人自知武功相差懸殊,反抗也是徒然,但又不願把分壇所在地道出,幹脆瞑目躺在地上,一言不發。
琵琶老人等了半晌,不見他答言,甚是不耐,冷哼一聲,說:“賊子,你再不說話,我可要用錯骨分筋的手法懲治你了。
” 說着,把那人翻了個身,伸手在他背上捏了一下。
那人頓時隻覺周身筋絡收縮,一陣奇痛攢心,滿頭黃豆大小的汗珠,滾滾滴落,直痛得他遍地打滾,慘嗥連連,再也忍受不住,連忙哀求:“老……老爺子,……别再……整我,……我說……我說……” 話未說完,人已痛得暈死過去。
琵琶老人冷笑一聲,伸手為他解開了手法,又在他周身穴道上推拿了一下,稍頓,那人悠悠醒來。
剛一睜開雙目,琵琶老人便又叱道:“快說!” 那人直吓得心膽欲裂,再也不敢狡賴,戰栗地說:“分壇所在叫無名峽,有三個入口,其中的一個就在這澗中。
” “如何走法?”青衣醫隐在旁迫不及待地問。
那人又道:“由這裡向右行卅尺,轉過一塊大石,就司見澗壁上有一大片藤蔓,人口即在那藤蔓之後。
” 琵琶老人又道:“今晚你教中人是否擄了一個少女到壇裡去?” 那人怎敢隐瞞,說: “是的,今晚三更時分,獨孤壇主突帶着一個少女轉來,據說是落英峪門下一個姓聶的姑娘。
” 琵琶老人心中暗忖:“這就是了。
”繼又追問道:“壇中現由何人主持?” “這裡本是赤發靈官邵壇主主持,後來因為我教圍攻蒲英峪,總壇人手不夠,特地把他調走,十日前另派了一位新人教的獨孤壇主來。
” 琵琶老人聽了,心中一動,暗忖:“可是三獨神君那厮?” 青衣醫隐又插口問道:“此外壇中還有什麼高手沒有?” 那人道:“還有厲氏四龍四位一等香主,此外再無他人。
” 琵琶老人滿意地笑了一笑,轉向青衣醫隐:“于老弟,天色将曉,我們得快一點,不然的話,天一大明,就不好行事了。
” 青衣醫隐點了點頭,指着地上的枯木教徒道:“這厮又如何處理?” 琵琶老人笑着說:“那還不容易,此等奸狡之徒.留着陡留後患,幹脆把他廢了完事吧。
” 那人聽出琵琶老人語氣不輕,急道:“老爺子,請手下留情,我……” 琵琶老人冷笑道:“你家中還有八十歲老娘不是?” 也不待他答話,伸手點了他的死穴,順手将屍體擲入亂石叢中。
琵琶老人和青衣醫隐二人依着那枯木教徒的話,轉過一座大石後,果見澗壁上,密密麻麻地叢生着一犬片藤蔓。
青衣醫隐伸手探上前揭開,蓦覺一陣冷風撲面吹來,隻見藤蔓後面是一個黑黝黝深邃的山洞。
怕枯木教在裡面設有埋伏,敵暗我明,甚是難防,不覺躊躇不前。
琵琶老人在旁笑道: “于老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我生平驚濤駭浪,不知經過多少,就算他設有埋伏,又焉能奈何得了你我二人。
” 說着話,當先躍入,青衣醫隐隻得随後跟進,走了約百餘丈後,頂上突現天光,再往前走,漸形開朗,不多時就已走出洞外。
隻見洞外原來是一個深廣的峽谷,四周懸崖峭立,當中寬廣的平地上,是一座鱗次栉比的大莊院,屋宇何止千數。
琵琶老人打量了一下情形,道:“你我就此分途搜尋,如天亮後尚無所見,即設法退出,仍在原來那崖縫旁見面。
” 說罷,長身疾如流星,便向莊院中撲去。
青衣醫隐見他輕功如此精絕,也暗自欽佩不已,自愧不如,忖道:“卅年不見,想不到他武功竟已精進若斯?” 想了一下,也就展開身形,從另一個方向進入莊院。
琵琶老人入莊後,見四周都是黑漆一片,隻當中的一所院落,猶是燈火輝煌,知道那裡必然有事,遂毫不猶
他死後此物落入他那惟一的徒兒三獨神君之手,從未流落在外,不知蒼鷹叟怎會得到的!” 琵琶老人情緒緊張地問道:“此毒于老弟可有法醫治?” 青衣醫隐微微一笑道: “如秦兄在五年前身受此毒,我也毫無辦法,但現在我已在黃山一古洞中巧獲辟塵上人遺物,道家十寶之一的吸毒珠,此珠可将任何劇毒吸出體外,紫鸩雖毒,但有此珠在身,卻也無疑。
” 說罷,自腰間解下一個絲囊,取出一顆瑪瑙色雞蛋大小,閃閃發光的一顆巨珠來,笑道:“秦兄以此珠按住傷口,再運功驅毒,約半個時辰,體内劇毒即可盡除。
” 琵琶老人依言行事,半個時辰後,果然将體内劇毒逼出,但人已是疲累異常,如同患了一場大病似的。
不由暗自驚心,說道:“好厲害的家夥!如非遇到于老弟,我這條老命恐是無法保住的了。
” 青衣醫隐又自胸前取出一隻玉瓶,傾出一顆朱紅色丹藥,遞給琵琶老人:“這是我集各種靈藥煉成的少陽丸,有培元固本之功,秦兄體内消耗過甚,請快服下,否則十天半月之内,功力難複。
” 琵琶老人也不客氣,依言服下,青衣醫隐所煉靈丹妙藥,果然非同凡響,這少陽丸入口生津,吞下後,琵琶老人隻覺一股熱氣起自丹田,頃刻間藥力遍走各經脈要穴,立時神清氣爽,精神倍增。
他向青衣醫隐稱謝後說道:“于老弟不在天風廬納福,卻深夜莅此荒山作甚?” 青衣醫隐面色忽轉慘然,目光中淚光隐現,慨然道: “我本早就決意不再過問世事,至今已是三年,未下莫幹山一步,月前我們遣下兩個徒兒,赴黃山采藥。
他們在歸途因救一節婦,和枯木教發生沖突,枯木教競不顧武林道義,群打群毆,二徒衆寡不敵。
把采得靈藥盡數失去不算,還都負了重傷,然後能冒死沖出,待他們返抵莫幹山,因時間拖延過久,竟都不治……” 頓了一下,面上顔色突轉堅毅,繼續說道:“我本欲赴山西管涔山枯木教總壇尋它教主枯木修羅理論,因聞附近山中也有枯木分壇,特來看個究竟,不意空白奔波了半宵,迄今所見了秦兄……?” 琵琶老人聞言,心中一動,暗道:“那女娃兒的無故失蹤,恐怕亦和這枯木教分壇有關?” 他正欲出言安慰幾句,青衣醫隐倏地一拉他的衣襟,示意不要出聲。
琵琶老人知他必有所察,急放眼四顧,果見五十餘丈外的山道上,有五個身披一式玄色長衫的漢子,正向山道邊的澗中落去。
青衣醫隐又一拉他的衣襟,琵琶老人會意,于是二人同時一長身,展開輕功,向澗邊追去。
到得澗邊,俯首下望,隻見洞底怪石磋硪,草木叢生,流水淙淙,哪裡還有枯木教徒的蹤影,不禁同時暗道一聲:“怪哉!” 青衣醫隐略一思忖,向琵琶老人說道: “枯木教分壇縱不能在這澗中,亦必有路可通,秦兄,我們不妨下去搜搜看,當必能有所見。
” 琵琶老人稱是點頭,二人乃飄身而下,到得澗底,分途搜索。
青衣醫隐在澗底搜了半晌,仍看不出絲毫痕迹,心中不禁焦灼起來,此時突聞琵琶老人以傳音入密的方法說道:“于老弟,快來!” 青衣醫隐知他必有所見,急忙趕往,果見琵琶老人站在一圈藤蔓之下,身邊躺着一個枯木教徒,遂問道:“秦兄怎生擒得這厮?” 琵琶老人笑道: “我走着走着,蓦聞身後——作響,知道必是有人在弄鬼,但附近可隐身之地太多,一時無法确定他究在何處,正尋思如何引他出來,可笑這厮竟然出手暗襲,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 他說完舉手拍開那人的穴道,那枯木教徒可也着實狡猾,不待琵琶老人說話,即搶先發問道:“老爺子,我和你無怨無仇,素無糾葛,為何将我制倒?” 琵琶老人怒叱一聲:“住嘴!” 兩目神光炯炯緊緊地盯在那人臉上,惡狠狠地道:“賊子,速把你教中分壇所在說出,如有半句虛假,休怪老夫心狠手辣!” 那賊人自知武功相差懸殊,反抗也是徒然,但又不願把分壇所在地道出,幹脆瞑目躺在地上,一言不發。
琵琶老人等了半晌,不見他答言,甚是不耐,冷哼一聲,說:“賊子,你再不說話,我可要用錯骨分筋的手法懲治你了。
” 說着,把那人翻了個身,伸手在他背上捏了一下。
那人頓時隻覺周身筋絡收縮,一陣奇痛攢心,滿頭黃豆大小的汗珠,滾滾滴落,直痛得他遍地打滾,慘嗥連連,再也忍受不住,連忙哀求:“老……老爺子,……别再……整我,……我說……我說……” 話未說完,人已痛得暈死過去。
琵琶老人冷笑一聲,伸手為他解開了手法,又在他周身穴道上推拿了一下,稍頓,那人悠悠醒來。
剛一睜開雙目,琵琶老人便又叱道:“快說!” 那人直吓得心膽欲裂,再也不敢狡賴,戰栗地說:“分壇所在叫無名峽,有三個入口,其中的一個就在這澗中。
” “如何走法?”青衣醫隐在旁迫不及待地問。
那人又道:“由這裡向右行卅尺,轉過一塊大石,就司見澗壁上有一大片藤蔓,人口即在那藤蔓之後。
” 琵琶老人又道:“今晚你教中人是否擄了一個少女到壇裡去?” 那人怎敢隐瞞,說: “是的,今晚三更時分,獨孤壇主突帶着一個少女轉來,據說是落英峪門下一個姓聶的姑娘。
” 琵琶老人心中暗忖:“這就是了。
”繼又追問道:“壇中現由何人主持?” “這裡本是赤發靈官邵壇主主持,後來因為我教圍攻蒲英峪,總壇人手不夠,特地把他調走,十日前另派了一位新人教的獨孤壇主來。
” 琵琶老人聽了,心中一動,暗忖:“可是三獨神君那厮?” 青衣醫隐又插口問道:“此外壇中還有什麼高手沒有?” 那人道:“還有厲氏四龍四位一等香主,此外再無他人。
” 琵琶老人滿意地笑了一笑,轉向青衣醫隐:“于老弟,天色将曉,我們得快一點,不然的話,天一大明,就不好行事了。
” 青衣醫隐點了點頭,指着地上的枯木教徒道:“這厮又如何處理?” 琵琶老人笑着說:“那還不容易,此等奸狡之徒.留着陡留後患,幹脆把他廢了完事吧。
” 那人聽出琵琶老人語氣不輕,急道:“老爺子,請手下留情,我……” 琵琶老人冷笑道:“你家中還有八十歲老娘不是?” 也不待他答話,伸手點了他的死穴,順手将屍體擲入亂石叢中。
琵琶老人和青衣醫隐二人依着那枯木教徒的話,轉過一座大石後,果見澗壁上,密密麻麻地叢生着一犬片藤蔓。
青衣醫隐伸手探上前揭開,蓦覺一陣冷風撲面吹來,隻見藤蔓後面是一個黑黝黝深邃的山洞。
怕枯木教在裡面設有埋伏,敵暗我明,甚是難防,不覺躊躇不前。
琵琶老人在旁笑道: “于老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我生平驚濤駭浪,不知經過多少,就算他設有埋伏,又焉能奈何得了你我二人。
” 說着話,當先躍入,青衣醫隐隻得随後跟進,走了約百餘丈後,頂上突現天光,再往前走,漸形開朗,不多時就已走出洞外。
隻見洞外原來是一個深廣的峽谷,四周懸崖峭立,當中寬廣的平地上,是一座鱗次栉比的大莊院,屋宇何止千數。
琵琶老人打量了一下情形,道:“你我就此分途搜尋,如天亮後尚無所見,即設法退出,仍在原來那崖縫旁見面。
” 說罷,長身疾如流星,便向莊院中撲去。
青衣醫隐見他輕功如此精絕,也暗自欽佩不已,自愧不如,忖道:“卅年不見,想不到他武功竟已精進若斯?” 想了一下,也就展開身形,從另一個方向進入莊院。
琵琶老人入莊後,見四周都是黑漆一片,隻當中的一所院落,猶是燈火輝煌,知道那裡必然有事,遂毫不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