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雙眉之死
關燈
小
中
大
、又氣,他暗自咬牙切齒道:
“老怪物,你此時莫要逞口舌之利,隻要今晚我能保住這條命,日後非叫你死無葬身之地不可。
” 從此赤發靈官對公冶良可說是仇深似海,日後如非古沛舍身相救,公冶良這條老命真差一點斷送在赤發靈官詭計之下,這是後事不提。
馬三魁也是年老成精,察言觀色,早已把真實情況看出,也不說破,哈哈一笑,卻對赤發靈官道: “多謝邵壇主光明正大,手下留情,我補鍋老這邊謝過了!”說完竟又轉臉向公冶良咧嘴一笑。
赤發靈官見狀,更是哭笑不得,臉上也是一陣子冷,一陣子熱,十分狼狽。
古沛對枯木教本無好感,剛才又知乃母實因受不住枯木教之逼迫而死,更生仇視之心,不覺眉心朱痣突現,殺機立起。
厲喝一聲:“枯木教狗賊,還我娘命來!” 倏然運足“金佛罡”功力,雙掌緩向前推,掌風隐隐帶着風雷之聲,徑向赤發靈官襲來。
掌風一上身,赤發靈官即覺丹田不甯,真氣浮動,驚呼一聲:“金佛罡!”不敢硬接,躍身倒退一丈。
古沛怒叱一聲,如影随形般跟了上去,雙掌連環擊去。
那足以排山倒海的掌風到處,飛沙走石,平平的地面上頓時起了個大坑,不少合抱大樹,競連根拔起。
那運功療傷的儒服老者,功行将竣,聞得周圍形勢大變,急睜目偷視,見狀遂把心中一塊大石放了下來,又閉目運功療傷去了。
赤發靈官自知萬萬不敵,竟不顧枯木教“枯木”臨場,所謀之事不成,在任何情況之下,教中弟子不得畏懼撤身的戒條。
厲嘯一聲,向水中躍去,他本洞庭匪首,自是水性精通,但見浪花微濺,人即沒入無蹤。
他這一走,可苦了他手下的枯木教徒,古沛此時已紅了眼,見敵便殺。
諸枯木教徒武功平庸,怎禁得住威力無俦的禅宗神功,當者無不倒斃,一時慘号之聲,不絕于耳。
馬三魁在旁看得不忍,發言制止道:“沛娃兒,住手!” 古沛連殺了數人之後,眉心紅痣已消,人亦較清醒,聞言急忙撤招,躍回到馬三魁的身邊。
馬三魁一改嬉笑之态,正色問道:“娃兒,你知道我為什麼來江南嗎?” 古沛見馬三魁神情突變,不知為何,惶恐萬分,恭謹地答道:“孫兒愚昧,不知爺爺因何來到江南,也不敢妄自猜測。
” 馬三魁見他惶恐之狀,心中油然而生出憐愛之情,長歎一聲,道:“我此來,可說是完全為了你。
……” 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你本是戾氣所鐘而生,當年我為了保留古家一條血脈,求無名大師求他師兄無住聖僧為你施禅宗脫胎換骨神功,以保全你的性命。
雖蒙無住聖僧慨允,但一來時間太過倉促,二來聖僧修為仍略嫌不足,故于施功時隻能将你那一身戾氣,逼聚眉心,而未能将之盡形消除……” 古沛暗道:“原來我那讨厭的老毛病,是如此得來的。
” 卻聽馬三魁又接着說道: “是以你這次潛離普陀之後,無名大師怕你仗着無住聖僧賜給你的那身絕世功力,為害江湖。
遂一面命莽頭陀追蹤你,一面命人通知我,希望我能以親情感化你,彌禍患于無形,見面後,我本想帶着你曆練一番,再把你送回普陀。
但看你适才情形,以我這淺薄之力,實在拘束不住你,再也不敢把你留在身邊,你還是回普陀去吧!” 古沛好不容易才遇到他這惟一親人,怎肯輕易離開,聞言跪下,抱住馬三魁雙膝哭道:“孫兒不願回普陀,孫兒要和爺爺在一起。
” 馬三魁天生異像,雖仗着一身過人武功,在江湖上赢得盛名,但在情場上卻屢遭波折,至今仍是獨身一人。
古沛乃是他的惟一親人,剛一見面就要分開,心中也是難于割舍,聞言不禁猶豫不決。
公冶良在旁勸道:“馬老弟,他多殺兩個人又有何妨,隻要他能判明是非,不妄殺就是了,這孩子也可憐巴巴的,你還是答應他吧!” 馬三魁沉吟了一下,慨然道: “好,我答應你跟着我,不過不得我允許,你決不能妄殺一人,不然的話,我立把你逐回普陀。
” 古沛聞言止悲作喜,雀躍地說: “孫兒遵命!” 這時那儒服老者療傷已畢,站起身來。
先向公冶良颔首示意,又對馬、古二人拱手為禮:“在下落英峪公孫子顔,謹謝二位援手之恩。
” 馬三魁急忙還禮道:“公孫峪主哪裡話來……” 馬三魁的話還未說完,古沛在旁驚詫地說:“你是落英峪主?” 公孫子顔點首道:“正是老朽。
” 古沛面色一變,怒叱道:“我現在不想殺你,快給我滾!” 馬三魁在旁喝叱一聲:“沛娃兒,你怎能對公孫峪主如此無禮?” 公孫子顔也不解地道:“老夫自問并無開罪小哥之處,不知小哥何以如此對待老夫?……” 古沛仍是怒氣不息:“對盜世欺名之徒,焉用客氣?” 公孫子顔心中一震,驚疑地道:“小哥,你此言何指?” 古沛一陣大笑,聲色俱厲地道:“公孫子顔,你還記得你自己在廿年前做的那件事嗎?” 落英峪主聞言聲色突變,雙目中透出驚詫的光芒,暗忖:“這事他怎會知道?” 躊躇了一下,心想:“他既知此事,就絕不能容他活在世上,但以他适才所露功力而論,自己絕非其敵。
且旁邊還有公冶良和補鍋怪人兩個武林高手,也絕不容自己對他不利,俗語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如暫且全身而退,另作良圖。
” 想到這裡,拱手笑道:“小哥今晚解圍之恩,先此謝過,但他日相見之時,卻是仇敵了。
” 言畢,一長身,人如蒼鷹翔空似地掠起,三二個起落,就沒人湖濱樹叢暗影之中。
” 從此赤發靈官對公冶良可說是仇深似海,日後如非古沛舍身相救,公冶良這條老命真差一點斷送在赤發靈官詭計之下,這是後事不提。
馬三魁也是年老成精,察言觀色,早已把真實情況看出,也不說破,哈哈一笑,卻對赤發靈官道: “多謝邵壇主光明正大,手下留情,我補鍋老這邊謝過了!”說完竟又轉臉向公冶良咧嘴一笑。
赤發靈官見狀,更是哭笑不得,臉上也是一陣子冷,一陣子熱,十分狼狽。
古沛對枯木教本無好感,剛才又知乃母實因受不住枯木教之逼迫而死,更生仇視之心,不覺眉心朱痣突現,殺機立起。
厲喝一聲:“枯木教狗賊,還我娘命來!” 倏然運足“金佛罡”功力,雙掌緩向前推,掌風隐隐帶着風雷之聲,徑向赤發靈官襲來。
掌風一上身,赤發靈官即覺丹田不甯,真氣浮動,驚呼一聲:“金佛罡!”不敢硬接,躍身倒退一丈。
古沛怒叱一聲,如影随形般跟了上去,雙掌連環擊去。
那足以排山倒海的掌風到處,飛沙走石,平平的地面上頓時起了個大坑,不少合抱大樹,競連根拔起。
那運功療傷的儒服老者,功行将竣,聞得周圍形勢大變,急睜目偷視,見狀遂把心中一塊大石放了下來,又閉目運功療傷去了。
赤發靈官自知萬萬不敵,竟不顧枯木教“枯木”臨場,所謀之事不成,在任何情況之下,教中弟子不得畏懼撤身的戒條。
厲嘯一聲,向水中躍去,他本洞庭匪首,自是水性精通,但見浪花微濺,人即沒入無蹤。
他這一走,可苦了他手下的枯木教徒,古沛此時已紅了眼,見敵便殺。
諸枯木教徒武功平庸,怎禁得住威力無俦的禅宗神功,當者無不倒斃,一時慘号之聲,不絕于耳。
馬三魁在旁看得不忍,發言制止道:“沛娃兒,住手!” 古沛連殺了數人之後,眉心紅痣已消,人亦較清醒,聞言急忙撤招,躍回到馬三魁的身邊。
馬三魁一改嬉笑之态,正色問道:“娃兒,你知道我為什麼來江南嗎?” 古沛見馬三魁神情突變,不知為何,惶恐萬分,恭謹地答道:“孫兒愚昧,不知爺爺因何來到江南,也不敢妄自猜測。
” 馬三魁見他惶恐之狀,心中油然而生出憐愛之情,長歎一聲,道:“我此來,可說是完全為了你。
……” 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你本是戾氣所鐘而生,當年我為了保留古家一條血脈,求無名大師求他師兄無住聖僧為你施禅宗脫胎換骨神功,以保全你的性命。
雖蒙無住聖僧慨允,但一來時間太過倉促,二來聖僧修為仍略嫌不足,故于施功時隻能将你那一身戾氣,逼聚眉心,而未能将之盡形消除……” 古沛暗道:“原來我那讨厭的老毛病,是如此得來的。
” 卻聽馬三魁又接着說道: “是以你這次潛離普陀之後,無名大師怕你仗着無住聖僧賜給你的那身絕世功力,為害江湖。
遂一面命莽頭陀追蹤你,一面命人通知我,希望我能以親情感化你,彌禍患于無形,見面後,我本想帶着你曆練一番,再把你送回普陀。
但看你适才情形,以我這淺薄之力,實在拘束不住你,再也不敢把你留在身邊,你還是回普陀去吧!” 古沛好不容易才遇到他這惟一親人,怎肯輕易離開,聞言跪下,抱住馬三魁雙膝哭道:“孫兒不願回普陀,孫兒要和爺爺在一起。
” 馬三魁天生異像,雖仗着一身過人武功,在江湖上赢得盛名,但在情場上卻屢遭波折,至今仍是獨身一人。
古沛乃是他的惟一親人,剛一見面就要分開,心中也是難于割舍,聞言不禁猶豫不決。
公冶良在旁勸道:“馬老弟,他多殺兩個人又有何妨,隻要他能判明是非,不妄殺就是了,這孩子也可憐巴巴的,你還是答應他吧!” 馬三魁沉吟了一下,慨然道: “好,我答應你跟着我,不過不得我允許,你決不能妄殺一人,不然的話,我立把你逐回普陀。
” 古沛聞言止悲作喜,雀躍地說: “孫兒遵命!” 這時那儒服老者療傷已畢,站起身來。
先向公冶良颔首示意,又對馬、古二人拱手為禮:“在下落英峪公孫子顔,謹謝二位援手之恩。
” 馬三魁急忙還禮道:“公孫峪主哪裡話來……” 馬三魁的話還未說完,古沛在旁驚詫地說:“你是落英峪主?” 公孫子顔點首道:“正是老朽。
” 古沛面色一變,怒叱道:“我現在不想殺你,快給我滾!” 馬三魁在旁喝叱一聲:“沛娃兒,你怎能對公孫峪主如此無禮?” 公孫子顔也不解地道:“老夫自問并無開罪小哥之處,不知小哥何以如此對待老夫?……” 古沛仍是怒氣不息:“對盜世欺名之徒,焉用客氣?” 公孫子顔心中一震,驚疑地道:“小哥,你此言何指?” 古沛一陣大笑,聲色俱厲地道:“公孫子顔,你還記得你自己在廿年前做的那件事嗎?” 落英峪主聞言聲色突變,雙目中透出驚詫的光芒,暗忖:“這事他怎會知道?” 躊躇了一下,心想:“他既知此事,就絕不能容他活在世上,但以他适才所露功力而論,自己絕非其敵。
且旁邊還有公冶良和補鍋怪人兩個武林高手,也絕不容自己對他不利,俗語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如暫且全身而退,另作良圖。
” 想到這裡,拱手笑道:“小哥今晚解圍之恩,先此謝過,但他日相見之時,卻是仇敵了。
” 言畢,一長身,人如蒼鷹翔空似地掠起,三二個起落,就沒人湖濱樹叢暗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