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
關燈
小
中
大
,什麼都放棄就此跑了!但是她能夠那麼做嗎?那位先生走近前來鞠躬問道:
“貴幹是什麼,太太?”
她困難地支支吾吾說道:
“我來是為了……為了這個。
” 那位經理用一種天真的詫異神态,低頭望着她舉給他看的那件東西。
她用一隻發抖的手試着捋開橡皮圈。
費了好些勁兒才達到了目的,于是連忙撐開了那副隻剩下殘破面子的雨傘殘骸。
經理恻然說道: “我覺得這東西損壞得不輕。
” 她遲疑地高聲說道: 這東西送掉我二十個金法郎。
” 他吃驚了,說道: “真的!要這麼多?” “是的,這東西以前是很好的。
現在我想請您檢查它的情況。
” “很清楚,我看得到。
很清楚。
但是我不知道這東西和我有什麼關系。
” 她不放心了,以為這公司不肯賠償這種小東西,于是說道: “但是……這柄傘被火燒了……” 經理并不否認: “我看得很清楚。
” 她張着嘴發呆,不知道如何說下去,随後,忽然明白自己忘了把來意說清楚,于是連忙說道: “我是倭雷依太太,我們在慈愛公司保了火險,現在我是為了要求賠償損失來的。
” 她害怕旁人幹脆地拒絕她,又連忙添上一句: “我隻要求您為我補上一個新傘面。
” 這可把經理窘了,說道: “但是……太太,我們不是賣雨傘的商人。
我們不能親自擔負這類的修理事情。
” 這個矮小的婦人覺得自己的事有着落了。
自然應該奮鬥。
她可以奮鬥了!她沒有恐懼心了。
她說道: “我隻要求修理的費用。
我自己能夠去辦。
” 經理先生好像有點糊塗了,說道: “真的,太太,這真不算多。
不過旁人從來不向我們要求賠償這樣輕微的災害損失。
我們現在斷不能夠照付,請您想想吧,譬如手帕、手套、掃帚,破鞋子,一切小的東西,那都是每日逃不了火災的損失的。
” 她面紅了,覺得滿身都是怒氣了,說道: “先生,不過去年十二月,因為煙囪走火,我們至少損失五百金法郎,倭雷依先生一點兒沒有要求賠償,今天公司賠償我的雨傘是應該的。
” 經理猜到她是說謊,就帶着微笑說道: “你可以老實說喲,太太,倭雷依先生對于五百金法郎的損失一點兒也不要求賠償,現在為了修理雨傘的五六個法郎,倒反來要求,這是很可怪的事。
” 她一點也不驚慌地答道: “請您見諒,先生,五百金法郎的損失,是屬于倭雷依先生的錢袋裡的,至于這十八個的損失,是屬于倭雷依太太名下的。
這不是一碼事。
” 經理看見他既然推不開這個婦人,并且徒然耗去時間,于是用退讓的神情問道: “請您把怎樣成災的情形說給我聽。
” 她覺得勝利在望,便開始叙述起來: “請聽吧,先生,我有一隻擱雨傘和手棍的銅架子放在大門旁邊。
某天我回家的時候就把這柄傘擱在架子裡。
我應該告訴您,架子上部有一塊闆子是做安置蠟燭火柴用的。
我伸手取了三四根火柴。
拿一根一劃,誰知它斷了;我再劃第二根,立刻燃了,卻又立刻滅了。
再劃第三根,誰知也是一樣。
”她說到這裡,經理用一句俏皮話打斷了她的叙述: “那果真都是政府制造的火柴嗎?” 她不懂這個意思,依然繼續叙述: “那是很可能的。
我每次都是劃到了第四根才劃出火去點燃蠟燭,随後我進房預備睡覺。
但是刻把鐘以後,我覺得有點燒焦了東西的味兒。
我素來是害怕火燭的。
唉!倘若我們偶然出了一個亂子,那不可能是我的過錯!尤其自從遇見我剛才告訴您的那次煙囪走火以後,一直沒有見過它。
我所以立時起床走到外面去找,我像獵犬一樣向四處嗅着,終于看見這雨傘燒着了。
那大約是因為掉了一根火柴進去的原故。
現在你看見它被火燒成什麼樣子了……” 經理已經打定了主意,問道: “這種損失,你估計要多少錢?” 她不敢确定數目,待着沒有說話。
後來她裝着大度地說道: “請您教人修理吧。
我再到您手中來取。
” 他拒絕了: “不成,太太,我不能照辦。
您要求多少,請您告訴我吧。
” “但是……我覺得……這樣吧,先生,我不能賺您的錢,我們去試一下。
我把這雨傘拿到一家傘鋪子裡,教他們配一個又好又結實的綢傘面,以後再拿發票向您取款。
這可成?”“很好,太太,就這麼說妥了。
我寫一張通知出納科付款的條子給您,那裡有人償還您的用費。
” 于是他寫了一張片子交給倭雷依太太,她伸手接了它,道了謝,害怕經理變卦就匆匆走出來了。
她現在歡歡喜喜地在街上走着去尋一家氣象與衆不同的雨傘店。
等到尋得了一家華美的鋪子,她就走進去用一道安安穩穩的聲音說道: “這是一柄要換綢面的雨傘,要頂好的傘面。
請您拿最好的裝上去。
我決不在乎價錢。
”
” 那位經理用一種天真的詫異神态,低頭望着她舉給他看的那件東西。
她用一隻發抖的手試着捋開橡皮圈。
費了好些勁兒才達到了目的,于是連忙撐開了那副隻剩下殘破面子的雨傘殘骸。
經理恻然說道: “我覺得這東西損壞得不輕。
” 她遲疑地高聲說道: 這東西送掉我二十個金法郎。
” 他吃驚了,說道: “真的!要這麼多?” “是的,這東西以前是很好的。
現在我想請您檢查它的情況。
” “很清楚,我看得到。
很清楚。
但是我不知道這東西和我有什麼關系。
” 她不放心了,以為這公司不肯賠償這種小東西,于是說道: “但是……這柄傘被火燒了……” 經理并不否認: “我看得很清楚。
” 她張着嘴發呆,不知道如何說下去,随後,忽然明白自己忘了把來意說清楚,于是連忙說道: “我是倭雷依太太,我們在慈愛公司保了火險,現在我是為了要求賠償損失來的。
” 她害怕旁人幹脆地拒絕她,又連忙添上一句: “我隻要求您為我補上一個新傘面。
” 這可把經理窘了,說道: “但是……太太,我們不是賣雨傘的商人。
我們不能親自擔負這類的修理事情。
” 這個矮小的婦人覺得自己的事有着落了。
自然應該奮鬥。
她可以奮鬥了!她沒有恐懼心了。
她說道: “我隻要求修理的費用。
我自己能夠去辦。
” 經理先生好像有點糊塗了,說道: “真的,太太,這真不算多。
不過旁人從來不向我們要求賠償這樣輕微的災害損失。
我們現在斷不能夠照付,請您想想吧,譬如手帕、手套、掃帚,破鞋子,一切小的東西,那都是每日逃不了火災的損失的。
” 她面紅了,覺得滿身都是怒氣了,說道: “先生,不過去年十二月,因為煙囪走火,我們至少損失五百金法郎,倭雷依先生一點兒沒有要求賠償,今天公司賠償我的雨傘是應該的。
” 經理猜到她是說謊,就帶着微笑說道: “你可以老實說喲,太太,倭雷依先生對于五百金法郎的損失一點兒也不要求賠償,現在為了修理雨傘的五六個法郎,倒反來要求,這是很可怪的事。
” 她一點也不驚慌地答道: “請您見諒,先生,五百金法郎的損失,是屬于倭雷依先生的錢袋裡的,至于這十八個的損失,是屬于倭雷依太太名下的。
這不是一碼事。
” 經理看見他既然推不開這個婦人,并且徒然耗去時間,于是用退讓的神情問道: “請您把怎樣成災的情形說給我聽。
” 她覺得勝利在望,便開始叙述起來: “請聽吧,先生,我有一隻擱雨傘和手棍的銅架子放在大門旁邊。
某天我回家的時候就把這柄傘擱在架子裡。
我應該告訴您,架子上部有一塊闆子是做安置蠟燭火柴用的。
我伸手取了三四根火柴。
拿一根一劃,誰知它斷了;我再劃第二根,立刻燃了,卻又立刻滅了。
再劃第三根,誰知也是一樣。
”她說到這裡,經理用一句俏皮話打斷了她的叙述: “那果真都是政府制造的火柴嗎?” 她不懂這個意思,依然繼續叙述: “那是很可能的。
我每次都是劃到了第四根才劃出火去點燃蠟燭,随後我進房預備睡覺。
但是刻把鐘以後,我覺得有點燒焦了東西的味兒。
我素來是害怕火燭的。
唉!倘若我們偶然出了一個亂子,那不可能是我的過錯!尤其自從遇見我剛才告訴您的那次煙囪走火以後,一直沒有見過它。
我所以立時起床走到外面去找,我像獵犬一樣向四處嗅着,終于看見這雨傘燒着了。
那大約是因為掉了一根火柴進去的原故。
現在你看見它被火燒成什麼樣子了……” 經理已經打定了主意,問道: “這種損失,你估計要多少錢?” 她不敢确定數目,待着沒有說話。
後來她裝着大度地說道: “請您教人修理吧。
我再到您手中來取。
” 他拒絕了: “不成,太太,我不能照辦。
您要求多少,請您告訴我吧。
” “但是……我覺得……這樣吧,先生,我不能賺您的錢,我們去試一下。
我把這雨傘拿到一家傘鋪子裡,教他們配一個又好又結實的綢傘面,以後再拿發票向您取款。
這可成?”“很好,太太,就這麼說妥了。
我寫一張通知出納科付款的條子給您,那裡有人償還您的用費。
” 于是他寫了一張片子交給倭雷依太太,她伸手接了它,道了謝,害怕經理變卦就匆匆走出來了。
她現在歡歡喜喜地在街上走着去尋一家氣象與衆不同的雨傘店。
等到尋得了一家華美的鋪子,她就走進去用一道安安穩穩的聲音說道: “這是一柄要換綢面的雨傘,要頂好的傘面。
請您拿最好的裝上去。
我決不在乎價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