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

關燈
夜飯的朋友。

     倭雷依太太把情況告訴了那個朋友。

    至于再買新傘,那算是拉倒了,她的丈夫再也不會有傘好用。

     那個朋友對她講道理: “那麼,太太,他的衣裳豈不斷送了,衣裳當然比雨傘更值錢。

    ” 那個矮小婦人依然是氣憤憤的,她說道: “那麼他隻準用廚房裡用的雨傘,我沒有新綢傘給他。

    ” 聽見這種意思,倭雷依生氣了,他說: “那麼我就辭職,我!我是決不肯拿着廚子的雨傘到部裡去的。

    ” 那位朋友接着說: “拿這個去換一塊傘面吧,那并不很貴。

    ” 倭雷依太太依然是忿忿不平的。

    她喃喃地說: “至少也要八個金法郎才能換面子。

    八個加從前十八個, 一共是二十六個!花二十六個金法郎買一柄雨傘,真是發癡!是胡鬧。

    ” 那位朋友是一個可憐的小資産階級,忽然得着一種靈感,他說道: “教您的保險公司賠償吧。

    隻要這損害是在您家裡發生的,公司應當賠償燒了的東西。

    ” 聽到這種主意,矮小婦人的怒氣完全平息了,她思索了一分鐘,就向丈夫說道: “明天,你在到部以前,先到慈愛保險公司教他們驗明這柄雨傘的情況,再要求賠償。

    ” 倭雷依跳起來說道: “算什麼話,我這一輩子也不敢去!那十八個金法郎是丢定了的。

    沒有什麼可說。

    我們不會因為這就送了命的。

    ” 第二天,他攜着手杖出門了。

    幸而天氣晴朗。

     倭雷依太太獨自坐在家裡,對于十八個金法郎的損失依然無法自慰。

    她把雨傘擱在飯廳的桌上,自己從四面瞧了一周,卻得不到一個解決的方法。

     保險賠償的念頭時時刻刻回到她的心上來,不過,保險公司那些接待顧客的先生們的嘲笑意味的眼色,也是她不願意去領受的,因為她一到社會上總感到畏怯,所以在必須和陌生人談話的時候,她一出場就弄得手足失措,她臉上可以毫無來由地紅起來。

     然而這十八個金法郎的損失使她肉痛得像是被人割了一刀。

    她不想再去轉念頭了,不過這損失卻始終沉痛地錘着她,怎樣辦呢?光陰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了,她簡直打不定主意。

    随後忽然如同懦夫變成了勇士似地,她得着她的解決方法了。

    “我一定去,去了再說!” 不過應當在雨傘上花點功夫,使它所遭的災害更為嚴重一點,那麼她所提的主張才容易得到支持。

    于是她從壁爐台子上取了一根火柴,在傘骨之間把傘面燒去手掌大小那麼幾塊;然後仔仔細細地把剩下的綢傘面卷起再用橡皮圈箍住,自己披上圍巾,戴上帽子,提起快步走下樓來,向着保險公司所在的黎伏力街走。

     不過她越是走得和公司相近。

    她的腳步越發慢下來。

    自己怎樣去說?旁人怎樣來回答她? 她在黎伏力街注意房屋門牌的号數了。

    和她相距還有二十八家。

    很好呀!她可以思索。

    她越走越慢了,突然發起抖來。

    原來她走到公司門前了,門上金晃晃的幾個字标着:“慈愛火險有限公司。

    ”已經走到了,好快!她停了一會,又發愁又慚愧,走過去,又走回來,随後又走過去,走回來。

    她終于暗自默想: “然而我應該進去。

    早到一點總比遲到一點好些。

    ” 不過走進那棟房子裡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心正跳着。

    她走到了一個寬大的廳子裡了,廳子的周圍有許多窗口,每個窗口裡面隻看見有一個人露着腦袋,身材以及其他部分都被一道格子牆遮住了。

     一位先生手裡拿着許多紙片在廳子裡經過。

    她停住腳步向他羞怯怯地低聲問道: “對不起,先生,哪兒是顧客要求賠償燒毀了物件的地方,您能夠告訴我嗎?” 他大聲回答: “在二樓靠左首,損失科。

    ” 損失這二字,更使她害羞了,她很想逃走,預備什麼話也不說,甘願犧牲那十八個金法郎。

    但是想到這個數目,她心上的勇氣又上來了一點,她上樓了,一面喘着氣,走一步停一下。

     在二樓上,她瞧見了一張門,她叩門了。

    裡面有人清朗地喊着: “請進來。

    ” 她進去了,看見那間大的屋子中間,有三位氣概莊嚴身挂勳表的先生站着說話。

     其中有一位向她問: “您有什麼要求,太太?” 她找不着她的字眼了,吞吞吐吐地說道: “我來……我來……為的是……一件火災的損失。

    ” 那位先生恭恭敬敬指着一個位子請她坐下一面說道: “請您費心坐一會兒,我立刻和您談話。

    ” 他依然轉身向着那兩位先生繼續談話了,他說: “先生們,超出四十萬金法郎以上的數目,本公司自信對于二位是不受約束的。

    我們不能承認您二位這種追還原數的要求,使我們格外多付十萬。

    并且估價……” 那二人中間有一個把他止住說道: “這就夠了,先生,法院将來會作決定。

    我們此時隻有告辭吧。

    ” 于是他們恭恭敬敬行了幾次禮便都出去了。

     唉,倘若她敢于和他們一同出去,她便會那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