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為情絲所困 皈依入佛門

關燈
前站住。

     “當然是跟二位小師父說話,這裡可沒有别人呀!” 二人一聽,四下再一打量,可不是,這裡除了自己三人之外,再也沒有旁人。

     敢情這些和尚不習慣與婦人女子打交道,原本三五成群的,乍然看見了麥小喬的出現,俱已自動避開一旁,明智明本小師兄弟兩個隻顧了談天,沒看見,現在看見了,再想回避卻是晚了一步。

     麥小喬固是一派天真,落落大方,卻不知兩個血氣方剛的小和尚心裡的這份子難受。

     “是……是沒有别的人……”明智咽了一口口水,讷讷地說道,“女……女施主你可有什麼事情……麼?” 明本結巴着道:“是……大姑娘……啊女施主……你有事……嗎?” 明智瞪了他一眼。

     明本自以為說錯了話,趕忙捂住了嘴,低下了頭。

     麥小喬見狀,實在忍不住,微微一笑。

    這一笑,兩個小和尚可都直了眼,一顆心更加是忐忑亂跳,簡直亂了方寸。

     “是這樣的……”麥小喬收斂了笑容道,“我是想知道出雲老和尚他住的地方,你們能帶我去麼?” 明本連連點頭道:“是……好……方丈住的禅房,我知道……” 明智撞了他一下,經過了這陣子緩和,他總算勉強地定下了心思。

     “女施主是要見我們的方丈師父麼?他老人家現在正在坐禅,可不知醒了沒有呢!” “這個我知道。

    ”麥小喬道,“你們隻帶我過去瞧瞧,要是他醒了,我就找他說幾句話,要是還沒醒,我自己再回來,這樣可好?” 不等聽完了話,明本就連連點頭道:“好……好……” 明智瞪了他一眼,便想罵他兩句,蓋因為廟裡的規矩,要見方丈,可不是随便的事,先得要主持師父問清楚了才能決定,明本既然已經答應了,自己也就不便再改口,再說對方姑娘既是方丈帶來,自然淵源甚深,也就跟着點了一下頭。

     “老方丈他住在那一頭上……女施主這就要去麼?” “麻煩你們了。

    ” 就這樣,兩個小和尚不由自主地帶着她一徑來到了後院,穿過了一進月洞門,又拐了個彎兒,就來到了出雲老和尚平日打坐的禅房。

     即見一個小沙彌正自拿着拂塵在門前發愣,看見了三人來到,即迎上來。

     明智小和尚道:“原來是明光師兄在這裡,不知老方丈打坐醒了沒有?這位女…… 施主要見他老人家呢!” 明光和尚單手打着問訊,向麥小喬施了一禮道:“方丈剛才已經醒了,隻是到後山去了,說是姑娘來了,請自個先進去坐坐,他老人家去去就回來。

    ” 麥小喬點點頭道:“原來這樣。

    ”随向身後兩個小和尚點頭道,“偏勞你們了,還沒請教兩位小師父法号是什麼?” “這……”明智雙手合十地道,“我叫明……智。

    ” “我叫明本,明……明本。

    ” 麥小喬問:“你們來廟裡多久了?” “他……四年。

    ”明本結結巴巴地道,“我……我兩年。

    ”又指了一下負責看守老方丈門戶的那個明光道,“他叫……明光,來了五年。

    ” 明光和尚雙手合十地欠下身子,宣了一聲佛道:“阿彌陀佛,女施主這就要走了麼?” 麥小喬搖搖頭,奇怪地道:“誰說我要走?” 明光聽了一驚,退後一步,又自宣了聲:“阿彌陀佛——小僧聽方丈師父說起,說是女施主在廟裡隻是住上幾天,不久還會走的。

    ” “是麼?”麥小喬“哼”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内心卻賭氣地想着,“老和尚還是不相信我真有從佛的心意,怪不得一直叫我念佛,連經文也不講一句給我聽。

    哼哼,他想我在這裡隻是住幾天就走,我偏偏就不從他的心意……也許日子久了,他見我果然有從佛的心意,便真的收留我了,嗯!我就是這個主意。

    ” 是時,廟堂裡傳過來幾聲雲闆聲音——和尚們用膳的時間到了。

     明智、明本兩個小和尚雙雙躬身合十告辭,麥小喬道了謝,即走進出雲和尚的禅房。

     山上天黑得快,這會兒工夫,四周已現出了沉沉暮色,明光小和尚燃起了一盞油脂松燈,奉向案上,麥小喬才發覺到桌上陳着一巨幅新寫的字,墨迹新幹,想是出自出雲老和尚的手筆。

     明光小和尚低頭看着,喜道:“呀!老師父又寫字了,卻不知是寫些什麼?” 小喬走過來就近細看,閱讀之下,雖不甚明白,卻感覺到老方丈不愧是有道的高僧,這篇“偈言”,真個海闊天空,有一代大禅的家風。

     留偈寫的是—— coc1“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花雪月交光處,一笑寥寥空萬古,風瓯語,迥然銀漢橫天宇。

     蝶夢南華方栩栩,誕誕誰誇半幹虎,而今忘卻來時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飛鴻去!” coc2 小喬一念再念,隻覺得字裡行間,無限氣勢,真正是擲地作金石之鳴,一代大禅大解脫的手筆,這就無怪乎禅家比丘,有伫足泊化的一樁公案了。

     明光小和尚眯縫着兩隻小眼,一個勁兒地眨着,仿佛是不能意會,眼巴巴地望向小喬求解。

     麥小喬搖搖頭,微似汗顔地道:“别看着我,我也不能全懂……不過,啊呀!莫非是老方丈這次坐關,悟出了什麼,倒像是一副已經解脫了的樣子……那倒是值得恭喜呢!” 她拿起燈來,細細地又看了一遍。

     老和尚這幅字,寫得是龍飛鳳舞,真正叫人愛不忍釋。

     一隻素蛾恰于這時自外投入,撲翅向燈之際,不慎堕入油中,随即為火焰所燃,滋滋作響。

     小喬呼了一聲,忙伸指搭救,蛾雖救出,無奈身沾燈脂,早已燃成焦炭。

     明光小和尚雙手合十連連道:“罪過,罪過,阿彌陀佛!” 麥小喬一時隻管看着那燒焦了的蛾屍發呆,不自覺地湧出了一滴熱淚,直到她陡然覺出時,兩粒晶瑩淚珠,已籁籁跌落,相繼落在老和尚書就的字紙之上。

     “唉,我這是怎麼啦?” 擡起了腕子,揉了一下眼睛,隻覺得最近自己像是變得很是脆弱,動不動就是想哭。

     明光小和尚顯然有所驚,直着眼道:“姑……姑娘你哭了?” “你又看見了?” 說了這句話,她就把頭轉向一邊,向後窗外眺望出去,卻為了小小一隻飛蛾的死,憧憬着人生的苦短,由此而觸發了所謂的“慈悲”。

     “呀——”禅房的門被推開來,胖嘟嘟的明法和尚,手上端着一個托盤走了進來。

     “姑娘原來在這裡,我還當是師兄跟我鬧着玩兒呢,吃飯了。

    ” 他一面說,随即把一盤素餐擱在幾上,合十而退。

     麥小喬看着明光道:“小師父你不吃麼?” 明光說:“小僧早已用過了……姑娘請吧!” 說完合十指自退出。

     麥小喬倒真是有點餓了。

     今天的飯菜一如往常,并無特别,隻是看過去卻像是特别的香——一碟黃芽白菜,一碟山筍素菇,一大碗黃米飯,香噴噴的直冒着熱氣。

     麥小喬便不客氣地全數都送進肚子裡,須臾明法進來收擡碗筷,見飯菜吃得如此幹淨,頗為驚喜地看了她一眼,原來小喬才來山上最初兩天,心事重重,無心茶飯,送來飯菜,不過略略沾唇而已,怎麼端來怎麼端回去,明法小和尚看在眼裡,心中甚覺痛惜,隻當她女孩子家食量天生的小,卻沒有想到今天她竟然胃口大開,大碗飯菜吃得涓粒不剩,心中自是高興,當下歡歡喜喜收起碗筷道:“姑娘吃飽了沒有?還要不要?” 麥小喬不大好意思地道:“夠多了,已經撐得慌了。

    ” 說着便微微一笑,低下了頭去,不再去接觸對方那雙眼睛,一個大姑娘家吃這麼多,怪不好意思的。

     明法小和尚嘻嘻地笑道:“我們住持帥父很關心姑娘的身子……他說姑娘練過武,有一身好本事,練武的人一定得多吃,可是連天來,姑娘你卻吃得這麼少……還當是你有病了呢!” 麥小喬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麼。

     小和尚把碗筷收起到托盤裡,又去一旁沖茶侍候,麥小喬過意不去地阻止道:“喂! 你可别這樣,我可不是朝山進香的客人,我還打算在這這裡一直住下去呢!” 明法端着一碗茶進退不得,一臉的憨态道:“這……” 麥小喬一歎道:“既然已經泡了,就放下來吧……記住下回别再拿我當客人就是了。

    ” 明法應了一聲“是”,擱下茶,又要雙手合十,十根指頭對了半天,才算整齊了,這才合十一拜,告辭出去。

     麥小喬忍不住“噗”地一笑,又繃住了臉,心裡由不住忖着,為什麼這些小沙彌個個看來都是傻裡傻氣的,簡直是不經事故嘛! 轉念一想,心裡頓時明白過來,如其說這些小和尚憨态可掬,倒不如說他們一個個不失赤子之心,渾金璞玉,一片純真樸實,就好比是一塊未經雕磨的美玉,約過無上佛法點化之後,來日必将大放光明。

    人不可貌相,海水豈能鬥量,卻是不能小看了他們哩! 經此一悟,麥小喬頓時收起了先時對他們的玩笑之心,改以無比虔誠。

     禅房裡,隐隐透着一縷淡淡的藏香氣味,耳邊上卻又聞得笃笃木魚聲音,敢情和尚們的晚課時間又到了。

     麥小喬站起來在佛堂裡踱了幾步,偏偏老和尚此刻仍未見轉回,她顯得有些迫不及待,用手指無聊地在桌面輕輕叩着。

     夜風輕啟,嘩啦一聲,揭開案上經卷,她的眼睛也就無意地看見了卷上文字。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從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聞。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妙矣!好像專為說給她聽的,便不由自主地再看下去。

     “文殊,吾今問汝,知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如是,世尊。

    ” “文殊答言,‘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于中實無是非二相。

    ’” “佛言,‘此言妙明,與諸空塵,亦複中是……’” 這幾段經文對小喬的啟發性很大,她便坐下來,以手支頤,細細思索起來,一時似悟非悟,心裡想着:“嗯!我隻當出家是再容易也不過的事了,誰知道佛學敢情竟是如此博大精深,看來就是舍身從佛,作一個四大皆空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啊!” 由是心裡着實恐慌起來。

     她忖道,怪不得老和尚一直不肯給我說“三皈依”,也不要我剃落頭上這“三千煩惱絲”,看來我确是頑愚不堪,連幾行簡短的經文偈語也是看它不懂,這便怎麼是好呢? 心裡這個愁呀…… 翻過正面,見棉紙标簽,書寫着“大佛頂首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