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問道:“南宮老弟,你突然行此大禮則甚?”
南宮敬道:“我想煩請上官兄帶我去趟伏牛山‘雙松谷’。
一來,我要在墓前拜兄,生死結盟,二來,還要問清一切有關迹象,才好研究歸納,查緝兇邪,替我顧大哥報仇雪恨!” 上官奇面呈難色道:“南宮老弟,依老朽愚見,還是不去的好。
” 南宮敬面色一沉,道:“老哥這話是什麼意思?為何要緻我于不義?” 上官奇釋疑道:“這是你顧大哥的意思。
我了解他的用心,是不願你卷入漩渦,以緻遭到仇家暗算。
” 南宮敬堅定不移地說道:“即令此去是我南宮敬的陳屍之處,我也義無反顧。
伏牛山‘雙松谷’不會是太難尋找的地方,再見!”聲落,轉身舉步。
上官奇喊住道:“南宮老弟,請留步!” 南宮敬止步回頭,問道:“還有何事?” 上官奇莞爾說道:“我是好意。
” 南宮敬無好氣地說道:“心領!” 繼續前行。
上官奇閃身攔住去路,說道:“幽冥阻隔,徒增惆怅!你誤解了生死盟,更未聞有踐約亡魂者。
” 南宮敬星目暴張,說道:“見仁見智,各有不同,何必相強?”上官奇慨歎一聲道:“顧朗軒能結交重義之友如你南宮老弟,如願足矣!我帶你去。
” 聲落,同舉步前奔! 見墳墓,南宮敬納頭拜倒。
英雄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
南宮敬痛哭失聲。
上官奇在一旁焚化冥紙,也陪着流了不少同情淚。
祭奠畢,南宮敬立刻動手為顧朗軒的墳墓添土修葺,上官奇見狀搖頭,也隻好從旁協助。
等修墓完畢,又尋來一方青石,略加修整,刻寫了“中州大俠紫竹書生顧朗軒之墓”等十三個大字,豎在墳前。
上官奇雙眉微蹙,搖頭歎道:”死去原知萬事空,身後浮名,于冢中枯骨何補?南宮老弟最好不必忙這些事兒,還是趕緊設法為你顧大哥緝兇報仇要緊!” 南宮敬嗯了一聲,點頭說道:“上官兄說得是,如今我便要開始盡我全力,為顧大哥緝兇報仇,尚請你……”上官奇接道:“你要請我幫忙麼?我自己瑣事甚多,恐怕沒有空呢?” 南宮敬搖頭說道:“為顧哥報仇之事小弟一力承擔,不會煩勞上官兄,隻請上官兄回憶當時的情況,看看是否能提供我一點偵察資料?” 上官奇雙目微阖,想了一想,向南宮敬緩緩說道:“其他資料沒有,因為我是事後才到現場,隻能從顧朗軒賢弟的緻命傷痕之上,提供你兩點線索!” 南宮敬聽得有兩點線索,不禁精神一振,注目問道:“什麼線索?上官兄請講!” 上官奇探手入懷,摸出一根長才寸許、色呈紫黑、非竹非木的刺形之物,遞向南宮敬。
南宮敬接過一看,茫然問道:“這是什麼暗器?我顧大哥就是死在……”上官奇接道:“這種暗器我也不認識,在江湖中極為少見!但顧賢弟隻被此物打中右肩,縱令淬毒,也來得及封閉血脈,不應當時緻命。
” 南宮敬想起上官奇說有兩點線索,一面收起那根小刺,一面急急問道:“我顧大哥是由于何種原因緻死?” 上官奇道:“他的緻命重傷是在背後‘脊心穴’部位的皮肉之上現出了一隻血紅的掌印!” 南宮敬剔眉說道:“照這情形判斷,我顧大哥是先為毒刺所傷,正在行功閉穴之際,又被人從背後下手,打了緻命一掌!” 上官奇颔首說道:“不錯,南宮老弟的看法和我完全相同。
” 南宮敬目注上官奇道:“那隻血紅的掌印是什麼功力,上官兄看得出麼? 是‘朱砂掌’?‘五毒掌’?還是‘三陰絕戶掌’?……“上官奇笑答道: “這三種掌力于傷人以後所呈現的征狀都差不多,無法強加認定,但由于傷勢之重,卻可看出發掌人已把這種掌力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上官奇鋼牙一挫,目閃煞芒,點頭說道:“好,我記下了,武林中精于‘朱砂掌’、‘五毒掌’或‘三絕陰戶掌’力,并登峰造極之人,不會太多,這點線索,極有搜索價值!” 荷蓋還擎雨,松聲漸沸濤,這是炎威暗消、涼意初透的殘夏新秋天氣。
季節更新,江湖中也有了新的傳說。
所謂“新的傳說”,便是有位名叫北天義的老人,因已厭倦江湖,遂想在歸隐以前,把自己一件防身至寶“天孫錦”,有條件地贈予武林同道。
這“條件” 就是北天義生平精于暗器,他傳語江湖,請所有想要獲得這件“天孫錦”的暗器名家于七七的黃昏,聚于大洪山金鐘崖的“七松坪”上,各憑藝業,一試機緣。
莽莽江湖中,精于暗器之人當然甚多,但有的因未知此事,有的又不屑參與,故而到了那金風玉露的七七黃昏,隻有三十來人聚集在“七松坪”上。
北天義是位精神相當矍铄的青袍白發老人,他在群雄畢集、紅日已銜半山之際,站起身形,抱拳環揖,朗聲說道:“老夫年邁,厭倦江湖鋒镝,特在息隐之前,願将生平防身至寶‘天孫錦’奉贈有緣……”說至此處,取出一件銀光閃閃的絲織短衣放在石上,目注身左一名肩插厚背鬼頭刀的粗豪大漢,含笑說道: “這位朋友看來臂力極強,尊刃又頗沉重鋒利,可否請拔刀一試這件‘天孫錦’的防身效用?” 那粗豪大漢點了點頭,探臂拔刀,一式“獨劈華山”,便向平鋪石上的那件“天孫錦”猛力劈下! 刀風生嘯,威猛異常,連大石都被劈得起了裂碎之聲,但石上的“天孫錦” 卻完好依然,半寸銀絲都未斷折。
這種罕世靈效自然看得與會群豪一齊“啧啧”稀異,并多半流露出渴欲獲得的貪婪神色。
北天義閃動目光,一掃群雄,含笑緩緩說道:“諸位莫要以為這‘天孫錦’毫無瑕疵,當初織錦之人便稱世上事不宜求全,方可免遭天忌,特将‘天孫錦’上留了七個極小的孔穴……”群雄聞言,均不禁相顧面露詫色。
北天義脫下青袍,将“天孫錦”穿在身上,再複外罩長衫,也揚眉笑道: “諸位不要詫異,這種避免全求之道,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極高哲理!如今,老夫便請諸位高明各憑所學,一試機緣,看看誰能取得這件頗具防身妙用的武林奇寶‘天孫錦’?……”語音至此略頓,指着自己胸前,面含微笑,又緩緩說道: “适才老夫所說‘天孫錦’上的七個小小孔穴,全在前胸,也就是‘齊門、玄機、将台、七坎、左右期門’暨‘章門’等七處要穴部位……”人群中一位相當英秀潇灑、年約二十上下的白衣書生接口問道:“請教北老人家,這‘天孫錦’既是防身之物,卻為何偏偏空出了七處要害?” 北天義目注白衣書生含笑答道:“一來織錦人避免上幹天忌,不願求全,二來這七處缺陷均留在前面,易于另加彌補防護,三來可使身着‘天孫錦’之人仍有戒心,不緻于過份依賴懈怠,四來……”白衣書生搖手叫道:“夠了,夠了,在下已承指教!” 北天義扣好青袍,含笑說道:“此刻夕陽已墜,夜色已起,老夫當衆獻醜,演練一套共有一百二十五式的‘飛花掌法’,諸位在我掌法未了之前,盡量以暗器向我頭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前半身招呼,誰的暗器在我青袍上挂得最多,誰就是‘天孫錦’的得主!”群雄暴喏一聲,北天義又複笑道:“老夫還要提醒諸位一句,因‘天孫錦’上的七個孔穴極小,必須用細小暗器,并認準穴道施為,方可奏效……”那位相當秀美的白衣書生揚眉叫道:“北老人家,倘若有人打中那七處穴道,你豈不要身受重傷,慘遭不測麼?” 北天義向他深深看了兩眼,含笑抱拳說道:“多謝老弟關懷,老夫既然如此聲明,自然已在那七處要穴之上另作相當防護。
” 白衣書生微微一笑,北天義雙眉挑處,向與會群豪抱拳環揖叫道:“諸位請準備施為,北天義要獻醜了。
” 話完,青袍大袖雙飄,立在這“七松坪”的中央,施展出一套相當精妙奇詭的“飛花掌法”。
在場人物不論武功高低,都是行家,一見之下,知道這北天義武功極高,遂均鴉雀無聲地注目細細欣賞。
北天義像隻青色蛱蝶飄舞場中,但見群豪久久未曾出手,遂把掌式略為一緩,含笑叫道:“諸位别客氣呀,難道看不上我北天義的這件‘天孫錦’麼?” 語音方落,群豪紛紛揚手,這“七松坪”中央的數丈方圓立即罩沒在無數電掣寒光和“絲絲”作響的破空銳嘯之下! 暗器不住狂飛,銳嘯不住作響,坪中的青袍人影也不住飄舞! 直等北天義把一百二十五式“飛花掌法”演完,所有暗器也完全停飛以後,他便卓立坪中,低頭注目,向地上仔細察看。
原來地上雖有不少飛芒、飛針、飛刺、鐵翎箭等暗器,但北天義所着的青袍胸前,卻是幹幹淨淨,連半件暗器都未挂上。
群雄見狀,方自齊覺失望,北天義竟脫下那件“天孫錦”來,向那白衣書生雙手擲去。
白衣書生愕然問道:“北老人家這是何意?在下雖然來此,卻隻想看看熱鬧,并無貪得之念,故而适才在老人家施展‘飛花掌法’之際,根本未曾出手……” 北天義搖頭笑道:“老弟言不由衷,你并非未曾出手,隻是未曾用暗器打我,而是仗義施展,為北天義解脫一厄……”群雄聽得方覺一怔,北天義目光電掃,臉上帶着懾人的威嚴,沉聲問道:“剛才是何人不打前胸,竟故意用暗器向我腦後下手,被這位白衣老弟仗義擊落?” 群雄相顧默然,無人應聲。
北天義冷笑一聲,正待再查問,那白衣書生卻含笑叫道:“北老人家,方才對你腦後暗射的那線玄光,好像并非發自與會群豪,而是發自靠崖旁那株奇巨的古松之後?” 北天義聞言,立即飄身向那株奇巨的古松後縱去。
松後空空,哪見人影?但地面灰塵中卻留有腳印,足證适才确實有人在此藏匿! 北天義重新縱回,那白衣書生已在一片石壁之下拾起一根紫黑小刺和一根銀針,向北天義揚眉叫道:“北老人家你看,這根紫黑小刺便是飛射你腦後之物,銀針則是在下所用的暗器。
” 這時,群豪見北天義已将“天孫錦”送給那白衣書生,遂均意興闌珊地紛紛散去。
北天義突然高聲
一來,我要在墓前拜兄,生死結盟,二來,還要問清一切有關迹象,才好研究歸納,查緝兇邪,替我顧大哥報仇雪恨!” 上官奇面呈難色道:“南宮老弟,依老朽愚見,還是不去的好。
” 南宮敬面色一沉,道:“老哥這話是什麼意思?為何要緻我于不義?” 上官奇釋疑道:“這是你顧大哥的意思。
我了解他的用心,是不願你卷入漩渦,以緻遭到仇家暗算。
” 南宮敬堅定不移地說道:“即令此去是我南宮敬的陳屍之處,我也義無反顧。
伏牛山‘雙松谷’不會是太難尋找的地方,再見!”聲落,轉身舉步。
上官奇喊住道:“南宮老弟,請留步!” 南宮敬止步回頭,問道:“還有何事?” 上官奇莞爾說道:“我是好意。
” 南宮敬無好氣地說道:“心領!” 繼續前行。
上官奇閃身攔住去路,說道:“幽冥阻隔,徒增惆怅!你誤解了生死盟,更未聞有踐約亡魂者。
” 南宮敬星目暴張,說道:“見仁見智,各有不同,何必相強?”上官奇慨歎一聲道:“顧朗軒能結交重義之友如你南宮老弟,如願足矣!我帶你去。
” 聲落,同舉步前奔! 見墳墓,南宮敬納頭拜倒。
英雄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
南宮敬痛哭失聲。
上官奇在一旁焚化冥紙,也陪着流了不少同情淚。
祭奠畢,南宮敬立刻動手為顧朗軒的墳墓添土修葺,上官奇見狀搖頭,也隻好從旁協助。
等修墓完畢,又尋來一方青石,略加修整,刻寫了“中州大俠紫竹書生顧朗軒之墓”等十三個大字,豎在墳前。
上官奇雙眉微蹙,搖頭歎道:”死去原知萬事空,身後浮名,于冢中枯骨何補?南宮老弟最好不必忙這些事兒,還是趕緊設法為你顧大哥緝兇報仇要緊!” 南宮敬嗯了一聲,點頭說道:“上官兄說得是,如今我便要開始盡我全力,為顧大哥緝兇報仇,尚請你……”上官奇接道:“你要請我幫忙麼?我自己瑣事甚多,恐怕沒有空呢?” 南宮敬搖頭說道:“為顧哥報仇之事小弟一力承擔,不會煩勞上官兄,隻請上官兄回憶當時的情況,看看是否能提供我一點偵察資料?” 上官奇雙目微阖,想了一想,向南宮敬緩緩說道:“其他資料沒有,因為我是事後才到現場,隻能從顧朗軒賢弟的緻命傷痕之上,提供你兩點線索!” 南宮敬聽得有兩點線索,不禁精神一振,注目問道:“什麼線索?上官兄請講!” 上官奇探手入懷,摸出一根長才寸許、色呈紫黑、非竹非木的刺形之物,遞向南宮敬。
南宮敬接過一看,茫然問道:“這是什麼暗器?我顧大哥就是死在……”上官奇接道:“這種暗器我也不認識,在江湖中極為少見!但顧賢弟隻被此物打中右肩,縱令淬毒,也來得及封閉血脈,不應當時緻命。
” 南宮敬想起上官奇說有兩點線索,一面收起那根小刺,一面急急問道:“我顧大哥是由于何種原因緻死?” 上官奇道:“他的緻命重傷是在背後‘脊心穴’部位的皮肉之上現出了一隻血紅的掌印!” 南宮敬剔眉說道:“照這情形判斷,我顧大哥是先為毒刺所傷,正在行功閉穴之際,又被人從背後下手,打了緻命一掌!” 上官奇颔首說道:“不錯,南宮老弟的看法和我完全相同。
” 南宮敬目注上官奇道:“那隻血紅的掌印是什麼功力,上官兄看得出麼? 是‘朱砂掌’?‘五毒掌’?還是‘三陰絕戶掌’?……“上官奇笑答道: “這三種掌力于傷人以後所呈現的征狀都差不多,無法強加認定,但由于傷勢之重,卻可看出發掌人已把這種掌力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上官奇鋼牙一挫,目閃煞芒,點頭說道:“好,我記下了,武林中精于‘朱砂掌’、‘五毒掌’或‘三絕陰戶掌’力,并登峰造極之人,不會太多,這點線索,極有搜索價值!” 荷蓋還擎雨,松聲漸沸濤,這是炎威暗消、涼意初透的殘夏新秋天氣。
季節更新,江湖中也有了新的傳說。
所謂“新的傳說”,便是有位名叫北天義的老人,因已厭倦江湖,遂想在歸隐以前,把自己一件防身至寶“天孫錦”,有條件地贈予武林同道。
這“條件” 就是北天義生平精于暗器,他傳語江湖,請所有想要獲得這件“天孫錦”的暗器名家于七七的黃昏,聚于大洪山金鐘崖的“七松坪”上,各憑藝業,一試機緣。
莽莽江湖中,精于暗器之人當然甚多,但有的因未知此事,有的又不屑參與,故而到了那金風玉露的七七黃昏,隻有三十來人聚集在“七松坪”上。
北天義是位精神相當矍铄的青袍白發老人,他在群雄畢集、紅日已銜半山之際,站起身形,抱拳環揖,朗聲說道:“老夫年邁,厭倦江湖鋒镝,特在息隐之前,願将生平防身至寶‘天孫錦’奉贈有緣……”說至此處,取出一件銀光閃閃的絲織短衣放在石上,目注身左一名肩插厚背鬼頭刀的粗豪大漢,含笑說道: “這位朋友看來臂力極強,尊刃又頗沉重鋒利,可否請拔刀一試這件‘天孫錦’的防身效用?” 那粗豪大漢點了點頭,探臂拔刀,一式“獨劈華山”,便向平鋪石上的那件“天孫錦”猛力劈下! 刀風生嘯,威猛異常,連大石都被劈得起了裂碎之聲,但石上的“天孫錦” 卻完好依然,半寸銀絲都未斷折。
這種罕世靈效自然看得與會群豪一齊“啧啧”稀異,并多半流露出渴欲獲得的貪婪神色。
北天義閃動目光,一掃群雄,含笑緩緩說道:“諸位莫要以為這‘天孫錦’毫無瑕疵,當初織錦之人便稱世上事不宜求全,方可免遭天忌,特将‘天孫錦’上留了七個極小的孔穴……”群雄聞言,均不禁相顧面露詫色。
北天義脫下青袍,将“天孫錦”穿在身上,再複外罩長衫,也揚眉笑道: “諸位不要詫異,這種避免全求之道,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極高哲理!如今,老夫便請諸位高明各憑所學,一試機緣,看看誰能取得這件頗具防身妙用的武林奇寶‘天孫錦’?……”語音至此略頓,指着自己胸前,面含微笑,又緩緩說道: “适才老夫所說‘天孫錦’上的七個小小孔穴,全在前胸,也就是‘齊門、玄機、将台、七坎、左右期門’暨‘章門’等七處要穴部位……”人群中一位相當英秀潇灑、年約二十上下的白衣書生接口問道:“請教北老人家,這‘天孫錦’既是防身之物,卻為何偏偏空出了七處要害?” 北天義目注白衣書生含笑答道:“一來織錦人避免上幹天忌,不願求全,二來這七處缺陷均留在前面,易于另加彌補防護,三來可使身着‘天孫錦’之人仍有戒心,不緻于過份依賴懈怠,四來……”白衣書生搖手叫道:“夠了,夠了,在下已承指教!” 北天義扣好青袍,含笑說道:“此刻夕陽已墜,夜色已起,老夫當衆獻醜,演練一套共有一百二十五式的‘飛花掌法’,諸位在我掌法未了之前,盡量以暗器向我頭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前半身招呼,誰的暗器在我青袍上挂得最多,誰就是‘天孫錦’的得主!”群雄暴喏一聲,北天義又複笑道:“老夫還要提醒諸位一句,因‘天孫錦’上的七個孔穴極小,必須用細小暗器,并認準穴道施為,方可奏效……”那位相當秀美的白衣書生揚眉叫道:“北老人家,倘若有人打中那七處穴道,你豈不要身受重傷,慘遭不測麼?” 北天義向他深深看了兩眼,含笑抱拳說道:“多謝老弟關懷,老夫既然如此聲明,自然已在那七處要穴之上另作相當防護。
” 白衣書生微微一笑,北天義雙眉挑處,向與會群豪抱拳環揖叫道:“諸位請準備施為,北天義要獻醜了。
” 話完,青袍大袖雙飄,立在這“七松坪”的中央,施展出一套相當精妙奇詭的“飛花掌法”。
在場人物不論武功高低,都是行家,一見之下,知道這北天義武功極高,遂均鴉雀無聲地注目細細欣賞。
北天義像隻青色蛱蝶飄舞場中,但見群豪久久未曾出手,遂把掌式略為一緩,含笑叫道:“諸位别客氣呀,難道看不上我北天義的這件‘天孫錦’麼?” 語音方落,群豪紛紛揚手,這“七松坪”中央的數丈方圓立即罩沒在無數電掣寒光和“絲絲”作響的破空銳嘯之下! 暗器不住狂飛,銳嘯不住作響,坪中的青袍人影也不住飄舞! 直等北天義把一百二十五式“飛花掌法”演完,所有暗器也完全停飛以後,他便卓立坪中,低頭注目,向地上仔細察看。
原來地上雖有不少飛芒、飛針、飛刺、鐵翎箭等暗器,但北天義所着的青袍胸前,卻是幹幹淨淨,連半件暗器都未挂上。
群雄見狀,方自齊覺失望,北天義竟脫下那件“天孫錦”來,向那白衣書生雙手擲去。
白衣書生愕然問道:“北老人家這是何意?在下雖然來此,卻隻想看看熱鬧,并無貪得之念,故而适才在老人家施展‘飛花掌法’之際,根本未曾出手……” 北天義搖頭笑道:“老弟言不由衷,你并非未曾出手,隻是未曾用暗器打我,而是仗義施展,為北天義解脫一厄……”群雄聽得方覺一怔,北天義目光電掃,臉上帶着懾人的威嚴,沉聲問道:“剛才是何人不打前胸,竟故意用暗器向我腦後下手,被這位白衣老弟仗義擊落?” 群雄相顧默然,無人應聲。
北天義冷笑一聲,正待再查問,那白衣書生卻含笑叫道:“北老人家,方才對你腦後暗射的那線玄光,好像并非發自與會群豪,而是發自靠崖旁那株奇巨的古松之後?” 北天義聞言,立即飄身向那株奇巨的古松後縱去。
松後空空,哪見人影?但地面灰塵中卻留有腳印,足證适才确實有人在此藏匿! 北天義重新縱回,那白衣書生已在一片石壁之下拾起一根紫黑小刺和一根銀針,向北天義揚眉叫道:“北老人家你看,這根紫黑小刺便是飛射你腦後之物,銀針則是在下所用的暗器。
” 這時,群豪見北天義已将“天孫錦”送給那白衣書生,遂均意興闌珊地紛紛散去。
北天義突然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