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骷髅猙獰 刀頭滴血
關燈
小
中
大
,來在寶宮要谒見簡松隐老先生,請問道長,簡先生現在何處?”
那道人見他年歲正輕,說話卻彬彬有禮,不禁對他頗有好感,嘴角泛出一絲笑容?但隻是一瞬即消失了,炯炯雙目打量了他好一會,便冷冷地道:
“簡先生在左側廂房第三間就是,你自己去找他罷!”說罷,掉頭竟自步下山去,步法如行雲流水,強風如此之疾,身軀顫都不顫,但見大袖飄飄,道袍飛揚,瞬息間,已沒入山下。
南瑞麟目送道人身形消失後,才回過身來向左側廂房走去,來在第三間時,隻見木門緊閉,傾耳一聽,屋内沉寂得很,似無人在内,不由一怔了一怔,忖道: “不管有人無人,敲門試試,假使簡老先生在睡覺的話……” 于是伸手往門上輕敲了三下,登時屋内響了異常洪亮聲:“什麼人?進來。
”這音量震蕩着激起回音,嗡嗡作響。
他心驚簡先生語聲好宏,顯得中氣充沛。
他推門而入,順手掩好,隻見一人身背着他正俯案作書,案頭燃着巨燭,映得一室紅亮,他蹑着足走在身後立着。
他在後面眼望着那人執筆疾書,好一筆張旭狂草,但想起偷看人家書信,于自己德行有虧,心中一惕,即轉眼他顧。
半晌那人才擱筆,回身望着他,面露笑容問道:“孩子,你從那兒來,找我有什麼事嗎?”笑容中洋溢出和煦近人,使人一見就有親切之感。
南瑞麟端詳那人,面像清秀,雙耳垂肩,長須掩口,兩隻眸子神光逼人,比前見道人更甚,看樣子不過五十上下年歲,怎麼相國寺慈雲大師竟說他有九旬開外,莫非他不是簡松隐老前輩嗎?聞他問話,便垂手答道: “老前輩就是簡松隐老……。
” 那人笑着接口答道:“是的,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 南瑞麟一聽他就是所要找的人,慌得雙足跪下,道:“弟子南瑞麟身負血海家仇,奉開封相國寺主持慈雲大師之命,命弟子投在老前輩門下。
” 簡松隐皺了皺眉笑道:“孩子,你起來再說,這老秃驢身藏絕技不授,反來替我找麻煩,孩子,你找錯人了,我簡松隐并沒有什麼驚人武學,隻稍知拳腳,豈能為人師長,那慈雲大師是當代武林奇人,你不找他反來找我,看來你白奔波了一趟了!” 南瑞麟急道:“老前輩敢是認為弟子資質魯鈍,不堪造就麼,如老前輩不見信,弟子尚帶來慈雲大師信物。
”于是取出一串烏沉發亮紫檀木佛珠遞上。
簡松隐接過,看了一看,便置在案上,不覺笑道:“簡松隐早年受過慈雲大師一次恩惠,于是貿許諾言,要為他幫忙三次,不論任何事,以紫檀佛串為憑,立即應允,想那慈雲大師武功卓絕,他怎會找我幫忙,五十年來,已淡然忘懷,不想今日得見,我也不便再推卻了。
” 南瑞麟大喜,雙膝“蔔咚”跪下,道:“弟子叩見師尊。
” 簡松隐不禁又皺眉沉聲道:“起來,我最讨厭這種禮法,要知父母師長,形同家人,雖然長幼有序,但隻内心誠敬也就夠了,要這虛禮做甚,以後你可緊記。
”,繼又轉顔笑道: “你既被慈雲大師薦引,想是根骨還不錯,你今年多大了?”,南瑞麟忙答道: “弟子今年十二了”,簡松隐點點頭道:“看樣子你好似沒學過半點武功,大慨是書香之後,怎會與人結仇,要是江湖兇殺,那太奇怪了!” 南瑞麟聞說,眼圈微紅,哽咽道:“先父南星白,開設金獅镖局,隻因先父堅執不允弟子習武,是以入塾在外,才逃脫這步大難,弟子返家後,即見滿門十七口躺在血汨中,當時在先父胸前取出一物……”說着,取出蛇頭白羽箭來,又道: “恩師可認得此物為何人所有,還請代為作主。
” 簡松隐接過仔細望了一望,慨然道:“孩子,你别難過,你父我也聞名,是一個義薄雲天人物,但為師三十年從不伸手管江湖是非,你自身之事應當自己了,為師當不吝一身絕學,終可成全你的心願,這支蛇頭白羽箭,普通江湖中人都會用,不過這箭制造精巧,蛇頭有一針孔,内蘊奇毒,當非平常人所用,你藝成下山後,細心查訪必可得知。
但是你既入我門,就要吃苦,不等藝成後,決不準下山,你自問能遵守麼?” 南瑞麟點點頭,簡松隐又笑道:“為師今年九十有三了,從無傳人,雖當年有報弟子之禮者,亦不能在為師手中學上一招半式,看看一身絕藝将随黃土而沒,如今你來了,為師也欣得所傳,你隻勤修苦學,為師絕不藏私,你可知為師武功,不屬武林九大門派之内,(按:九大門派,為少林、武當、昆侖、峨嵋、華山、青城、五台、崆峒、長白等九大門派,除長白派遠在關外,其餘是為中原各以獨特武學而自稱分别,其實武學一道,萬源同一,而各派标異立奇以炫,嚴格說來毫無半點區别,隻憑自身根骨、秉賦、資質、火候、苦練、經驗、機警,方可成名。
)所以任何人都不知為師出身來曆,武學也判然迥異,你隻學到,無若一生受用不盡,這些今天不用說了,以後你自己可以慢慢體會得到,先帶你去用飯,睡在隔壁房内。
”于是立起,引着南瑞麟走出。
一連三天,簡松隐均未教南瑞麟半點武功,第四天,才喚過南瑞麟說道: “三天來,你自覺精神恢複過來沒有……今天我先講武學之道,凡人憑血肉之體,仗陽剛之氣,善技擊擒拿之術,藉以恃強搏鬥,此為武學之下乘,凡效飛禽走獸之技,若猿之能揉,兀鷹之搏,雕之能翔,龍之能躍,虎之能撲等等,能令血氣增榮,持之防身,此為武學之中乘,倘明天象地機,四時變幻;如太乙無極,四象五行,八卦九宮,若妙悟神契,洞徹蘊奧化為武學,此乃性命雙修,武學之絕乘也,你自幼飽讀詩書當能明白其中道理,為師之學是得自你師祖采薇先生,而你師祖又盡得邵康節先生之遺學,康節先生之才,汪洋浩博,可稱包羅萬象,無所不能,諸如天文地理,醫藥星蔔,物理性命等等,其所著稱者,如河圖,路書,宓義,八卦等學,為師僅得你師祖十之七八,但夠你費時十年了,現在教你靜坐之法,你不可小視靜坐之功,能令血氣旺盛,筋骨韌強,實為内功之基礎”,遂把姿勢,口訣傳了,又道: “你随我去翠雲洞上。
”,二人出得上清宮,向北走約一盞茶時,即見一孤崖,峭壁天生,峙立在翠雲峰
南瑞麟目送道人身形消失後,才回過身來向左側廂房走去,來在第三間時,隻見木門緊閉,傾耳一聽,屋内沉寂得很,似無人在内,不由一怔了一怔,忖道: “不管有人無人,敲門試試,假使簡老先生在睡覺的話……” 于是伸手往門上輕敲了三下,登時屋内響了異常洪亮聲:“什麼人?進來。
”這音量震蕩着激起回音,嗡嗡作響。
他心驚簡先生語聲好宏,顯得中氣充沛。
他推門而入,順手掩好,隻見一人身背着他正俯案作書,案頭燃着巨燭,映得一室紅亮,他蹑着足走在身後立着。
他在後面眼望着那人執筆疾書,好一筆張旭狂草,但想起偷看人家書信,于自己德行有虧,心中一惕,即轉眼他顧。
半晌那人才擱筆,回身望着他,面露笑容問道:“孩子,你從那兒來,找我有什麼事嗎?”笑容中洋溢出和煦近人,使人一見就有親切之感。
南瑞麟端詳那人,面像清秀,雙耳垂肩,長須掩口,兩隻眸子神光逼人,比前見道人更甚,看樣子不過五十上下年歲,怎麼相國寺慈雲大師竟說他有九旬開外,莫非他不是簡松隐老前輩嗎?聞他問話,便垂手答道: “老前輩就是簡松隐老……。
” 那人笑着接口答道:“是的,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 南瑞麟一聽他就是所要找的人,慌得雙足跪下,道:“弟子南瑞麟身負血海家仇,奉開封相國寺主持慈雲大師之命,命弟子投在老前輩門下。
” 簡松隐皺了皺眉笑道:“孩子,你起來再說,這老秃驢身藏絕技不授,反來替我找麻煩,孩子,你找錯人了,我簡松隐并沒有什麼驚人武學,隻稍知拳腳,豈能為人師長,那慈雲大師是當代武林奇人,你不找他反來找我,看來你白奔波了一趟了!” 南瑞麟急道:“老前輩敢是認為弟子資質魯鈍,不堪造就麼,如老前輩不見信,弟子尚帶來慈雲大師信物。
”于是取出一串烏沉發亮紫檀木佛珠遞上。
簡松隐接過,看了一看,便置在案上,不覺笑道:“簡松隐早年受過慈雲大師一次恩惠,于是貿許諾言,要為他幫忙三次,不論任何事,以紫檀佛串為憑,立即應允,想那慈雲大師武功卓絕,他怎會找我幫忙,五十年來,已淡然忘懷,不想今日得見,我也不便再推卻了。
” 南瑞麟大喜,雙膝“蔔咚”跪下,道:“弟子叩見師尊。
” 簡松隐不禁又皺眉沉聲道:“起來,我最讨厭這種禮法,要知父母師長,形同家人,雖然長幼有序,但隻内心誠敬也就夠了,要這虛禮做甚,以後你可緊記。
”,繼又轉顔笑道: “你既被慈雲大師薦引,想是根骨還不錯,你今年多大了?”,南瑞麟忙答道: “弟子今年十二了”,簡松隐點點頭道:“看樣子你好似沒學過半點武功,大慨是書香之後,怎會與人結仇,要是江湖兇殺,那太奇怪了!” 南瑞麟聞說,眼圈微紅,哽咽道:“先父南星白,開設金獅镖局,隻因先父堅執不允弟子習武,是以入塾在外,才逃脫這步大難,弟子返家後,即見滿門十七口躺在血汨中,當時在先父胸前取出一物……”說着,取出蛇頭白羽箭來,又道: “恩師可認得此物為何人所有,還請代為作主。
” 簡松隐接過仔細望了一望,慨然道:“孩子,你别難過,你父我也聞名,是一個義薄雲天人物,但為師三十年從不伸手管江湖是非,你自身之事應當自己了,為師當不吝一身絕學,終可成全你的心願,這支蛇頭白羽箭,普通江湖中人都會用,不過這箭制造精巧,蛇頭有一針孔,内蘊奇毒,當非平常人所用,你藝成下山後,細心查訪必可得知。
但是你既入我門,就要吃苦,不等藝成後,決不準下山,你自問能遵守麼?” 南瑞麟點點頭,簡松隐又笑道:“為師今年九十有三了,從無傳人,雖當年有報弟子之禮者,亦不能在為師手中學上一招半式,看看一身絕藝将随黃土而沒,如今你來了,為師也欣得所傳,你隻勤修苦學,為師絕不藏私,你可知為師武功,不屬武林九大門派之内,(按:九大門派,為少林、武當、昆侖、峨嵋、華山、青城、五台、崆峒、長白等九大門派,除長白派遠在關外,其餘是為中原各以獨特武學而自稱分别,其實武學一道,萬源同一,而各派标異立奇以炫,嚴格說來毫無半點區别,隻憑自身根骨、秉賦、資質、火候、苦練、經驗、機警,方可成名。
)所以任何人都不知為師出身來曆,武學也判然迥異,你隻學到,無若一生受用不盡,這些今天不用說了,以後你自己可以慢慢體會得到,先帶你去用飯,睡在隔壁房内。
”于是立起,引着南瑞麟走出。
一連三天,簡松隐均未教南瑞麟半點武功,第四天,才喚過南瑞麟說道: “三天來,你自覺精神恢複過來沒有……今天我先講武學之道,凡人憑血肉之體,仗陽剛之氣,善技擊擒拿之術,藉以恃強搏鬥,此為武學之下乘,凡效飛禽走獸之技,若猿之能揉,兀鷹之搏,雕之能翔,龍之能躍,虎之能撲等等,能令血氣增榮,持之防身,此為武學之中乘,倘明天象地機,四時變幻;如太乙無極,四象五行,八卦九宮,若妙悟神契,洞徹蘊奧化為武學,此乃性命雙修,武學之絕乘也,你自幼飽讀詩書當能明白其中道理,為師之學是得自你師祖采薇先生,而你師祖又盡得邵康節先生之遺學,康節先生之才,汪洋浩博,可稱包羅萬象,無所不能,諸如天文地理,醫藥星蔔,物理性命等等,其所著稱者,如河圖,路書,宓義,八卦等學,為師僅得你師祖十之七八,但夠你費時十年了,現在教你靜坐之法,你不可小視靜坐之功,能令血氣旺盛,筋骨韌強,實為内功之基礎”,遂把姿勢,口訣傳了,又道: “你随我去翠雲洞上。
”,二人出得上清宮,向北走約一盞茶時,即見一孤崖,峭壁天生,峙立在翠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