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骷髅猙獰 刀頭滴血
關燈
小
中
大
側,崖下有洞,洞上首镌有翠雲洞三字,二人進入,南瑞麟隻覺黑沉沉地伸手不見五指,他緊跟着簡松隐身後,亦步亦趨,覺察此洞徑是一螺旋形,盤旋登上屋頂。
一上崖頂,隻見這座崖頂方廣不過五六丈左右,中有青石平台一座,可容納兩人盤膝靜坐,石面光可監人,紋理實密,此處風力較上清宮天風還要強勁,凜列,南瑞麟隻感身形搖墜,一陣哆嗦襲上心頭,全身皮膚起了雞皮疙瘩,面容青白,可憐他還緊咬着嘴唇在強挺着。
簡松隐見他這等情狀,心想: “此子真個剛毅!”,不由愛憐備至,遂笑道:“麟兒,現在你可上平台東向盤膝靜坐,為師當不惜以本身功力助你速成。
” 南瑞麟感激得幾乎流出淚來,依言走上平台,盤膝坐下,簡松隐把口訣傳了,取出三粒黑色異香撲鼻的藥丸命南瑞麟服下,再在南瑞麟身後盤膝而坐,兩掌抵着他的後胸緊按着。
南瑞麟立刻感覺一股熱流從背心流入體内,霎時熱流湧入周身重穴,四肢百骸受用已極,這時,他竟不畏外間奇寒,且滿面紅生,周身沁出汗珠來。
他守住心神,照着口訣行動,一個時辰過去,猛覺周身骨節剝剝作響,脹痛如裂,他幾乎坐不住,直欲跳下,虧他硬咬着牙關死挺着。
難關過去,才覺輕松一點,又是一個時辰,即感出全身舒爽無比,簡松隐雙手一松,笑道: “也難為你了,料不到你定力如此強,這是出人意表之事,現在你自行運功,九周天後可下洞來找為師。
”說罷,翩然離去。
南瑞麟如言運氣,漸漸意與神合,發現那股熱流真氣,竟可快慢由心所欲,不由狂喜,九周天後,奔下翠雲洞急往簡松隐室中跑去。
他進得室中,隻見簡松隐盤膝端坐于胡床上,面色肅穆,雙目凝視了他一陣,微露笑容道: “為師方才以‘須彌芥子’之絕頂内功,替你打通奇經八脈,縮短你習武之期,你知道這是什麼理由麼……” 南瑞麟搖頭禀道:“弟子愚昧,望恩師明示。
” 簡松隐幽幽一歎道:“麟兒,你若早來十年,為師不惜全身武學,傾囊相授,隻是時不我與奈何……” 南瑞麟不由變色,雙目噙着淚珠,簡松隐看見,不由笑道: “癡兒,為師周年半載,還死不了,隻是為師今年九十有三,人生難得百年,壽算已到,雖靈丹妙藥也不易回天,故為師不惜本身内功替你打通任督二脈,縮短練武時期,不過武功一道,如習字一般,火候經驗缺一不可,為師不想你一知半解,反誤入岔途,隻可循序漸進,好得你秉賦特佳,為師一身所學,盡錄于三本筆記内,此三本書現存于翠雲洞内,如我一旦遠去,你盡可照此書内所記練去,七年之後,定可大成。
”簡松隐亦未說明三本筆記存于洞内何處。
南瑞麟唯唯喏喏,但内心真不明白,師父為何說出這等話來。
自是,他每晨醜寅之交就至翠雲峰頂習那“九轉玄功”,日出後簡松隐教他獨門武學,午後,學習文課,除此以外,放任他自由行動,但他從不離山半步。
邙山上清宮,殿閣屋宇數十間,其是寬敞宏偉,前殿内供有老子李耳之像,為道教始祖,殿前有明朝萬曆乙卯年碑碣,其文略曰: “邙山最高處曰翠雲峰,上有上清宮,相傳老子修練于此,唐開元寶間,李氏以其姓,遂祖老子,封玄元皇帝,作廟于其上。
”,由此證明上清宮建築至少兩三百年曆史了,偌大一座上清宮,除簡松隐南瑞麟外,隻有三個老道, 一個香火執役,兩小僮六個人。
這上清宮寂靜得很,隻有香泛時節極其熱鬧外,平常就難見一個遊客,訪客更不消說了。
日久,南瑞麟從簡松隐口中得悉,三個老道尊稱邙山三子,飛雲子、飛靈子、飛玄子,依次排行,各有一身獨特的武技,但平日卻不見他們炫露,外表看起來與常人無異,飛玄子那日下山後,就未見返山。
飛雲子飛靈子兩人個性陰冷,日夕與南瑞麟見面,隻點首為禮, 一句話都不說,最初南瑞麟覺得有些奇怪,日子長了,也不為奇了,但總覺他們有瞧不起自己意思,于是一種自卑的陰影,長存心中。
時序易過,多去春來,又是燕子呢喃,麥秧浪綠時節,飛玄子匆匆返山。
飛玄子與他兩位師兄性情回然不同,和煦近人,跟南瑞麟見面有說有笑,嘻嘻哈哈,一經擺上龍門陣,就說個沒完,談些武林派别,江湖典故,各家奇絕的招式,這是南瑞麟從來未聽說過的,是以他們兩人頭得十分熱絡。
有一日,他們閑聊中,南瑞麟從懷中掏出那支“蛇頭白羽箭”,問飛玄子認得是何人所有之物。
飛玄子劍眉微微上揚,接過手中細瞧了一眼,微笑道:“這是江湖普通所用之暗器,雖鑄造略有不同處,貧道也不知是何人持有之物,不過小老弟,你别急,藝成下山後,江湖雖大,總不難找出。
” 南瑞麟見飛玄子同簡松隐都是一種口吻,心内好生失望,飛玄子暗瞧他那種傷神落魄的樣子,不禁代他暗暗歎息。
忽忽三年半過去,一日簡松隐面泛憂容,喚過瑞麟,道: “為師現有要事必需離此,一年後當再返山,你本身武學僅得為師十之三四,你也好下山去曆練曆練,你若不願離山,我也不好勉強,至于為師一年後……這樣吧,無論你離山不離山, 一年後如不見為師返山,可去京城東嶽廟前問一瞽目蔔者,必然知道”,說罷飄然下山。
南瑞麟有點茫然不知所措,簡松隐命他下山曆練,究竟自己功力高深粗淺,無從而知,是否能夠足以闖蕩江湖,得以訪尋仇家線索,他也不知道, 一切,在他腦中都是一個疑問。
他轉身匆匆走進殿内,找到飛玄子商量。
飛玄子微微一笑道:“他老人家習性如此,令人莫測,命你下山曆練雖在兩可之間,必含有深意,貧道也不能代你主張,那全靠你自己心意了。
” 南瑞麟遂決定暫留邙山,他這主意是對的,以他十五歲稚齡,闖蕩江湖,命他何去何從。
但世事變幻無常,豈能由人自己可以決定。
三日後傍晚,紅日銜山,那紅霞襯在綿綿無盡黃土嶺上,竟然添上了一圈金邊,絢麗燦爛。
南瑞麟倚着殿外一顆虬柏,凝視滿天流霞出神,柏韻松濤,白雲掠空,不禁悠然神往,
一上崖頂,隻見這座崖頂方廣不過五六丈左右,中有青石平台一座,可容納兩人盤膝靜坐,石面光可監人,紋理實密,此處風力較上清宮天風還要強勁,凜列,南瑞麟隻感身形搖墜,一陣哆嗦襲上心頭,全身皮膚起了雞皮疙瘩,面容青白,可憐他還緊咬着嘴唇在強挺着。
簡松隐見他這等情狀,心想: “此子真個剛毅!”,不由愛憐備至,遂笑道:“麟兒,現在你可上平台東向盤膝靜坐,為師當不惜以本身功力助你速成。
” 南瑞麟感激得幾乎流出淚來,依言走上平台,盤膝坐下,簡松隐把口訣傳了,取出三粒黑色異香撲鼻的藥丸命南瑞麟服下,再在南瑞麟身後盤膝而坐,兩掌抵着他的後胸緊按着。
南瑞麟立刻感覺一股熱流從背心流入體内,霎時熱流湧入周身重穴,四肢百骸受用已極,這時,他竟不畏外間奇寒,且滿面紅生,周身沁出汗珠來。
他守住心神,照着口訣行動,一個時辰過去,猛覺周身骨節剝剝作響,脹痛如裂,他幾乎坐不住,直欲跳下,虧他硬咬着牙關死挺着。
難關過去,才覺輕松一點,又是一個時辰,即感出全身舒爽無比,簡松隐雙手一松,笑道: “也難為你了,料不到你定力如此強,這是出人意表之事,現在你自行運功,九周天後可下洞來找為師。
”說罷,翩然離去。
南瑞麟如言運氣,漸漸意與神合,發現那股熱流真氣,竟可快慢由心所欲,不由狂喜,九周天後,奔下翠雲洞急往簡松隐室中跑去。
他進得室中,隻見簡松隐盤膝端坐于胡床上,面色肅穆,雙目凝視了他一陣,微露笑容道: “為師方才以‘須彌芥子’之絕頂内功,替你打通奇經八脈,縮短你習武之期,你知道這是什麼理由麼……” 南瑞麟搖頭禀道:“弟子愚昧,望恩師明示。
” 簡松隐幽幽一歎道:“麟兒,你若早來十年,為師不惜全身武學,傾囊相授,隻是時不我與奈何……” 南瑞麟不由變色,雙目噙着淚珠,簡松隐看見,不由笑道: “癡兒,為師周年半載,還死不了,隻是為師今年九十有三,人生難得百年,壽算已到,雖靈丹妙藥也不易回天,故為師不惜本身内功替你打通任督二脈,縮短練武時期,不過武功一道,如習字一般,火候經驗缺一不可,為師不想你一知半解,反誤入岔途,隻可循序漸進,好得你秉賦特佳,為師一身所學,盡錄于三本筆記内,此三本書現存于翠雲洞内,如我一旦遠去,你盡可照此書内所記練去,七年之後,定可大成。
”簡松隐亦未說明三本筆記存于洞内何處。
南瑞麟唯唯喏喏,但内心真不明白,師父為何說出這等話來。
自是,他每晨醜寅之交就至翠雲峰頂習那“九轉玄功”,日出後簡松隐教他獨門武學,午後,學習文課,除此以外,放任他自由行動,但他從不離山半步。
邙山上清宮,殿閣屋宇數十間,其是寬敞宏偉,前殿内供有老子李耳之像,為道教始祖,殿前有明朝萬曆乙卯年碑碣,其文略曰: “邙山最高處曰翠雲峰,上有上清宮,相傳老子修練于此,唐開元寶間,李氏以其姓,遂祖老子,封玄元皇帝,作廟于其上。
”,由此證明上清宮建築至少兩三百年曆史了,偌大一座上清宮,除簡松隐南瑞麟外,隻有三個老道, 一個香火執役,兩小僮六個人。
這上清宮寂靜得很,隻有香泛時節極其熱鬧外,平常就難見一個遊客,訪客更不消說了。
日久,南瑞麟從簡松隐口中得悉,三個老道尊稱邙山三子,飛雲子、飛靈子、飛玄子,依次排行,各有一身獨特的武技,但平日卻不見他們炫露,外表看起來與常人無異,飛玄子那日下山後,就未見返山。
飛雲子飛靈子兩人個性陰冷,日夕與南瑞麟見面,隻點首為禮, 一句話都不說,最初南瑞麟覺得有些奇怪,日子長了,也不為奇了,但總覺他們有瞧不起自己意思,于是一種自卑的陰影,長存心中。
時序易過,多去春來,又是燕子呢喃,麥秧浪綠時節,飛玄子匆匆返山。
飛玄子與他兩位師兄性情回然不同,和煦近人,跟南瑞麟見面有說有笑,嘻嘻哈哈,一經擺上龍門陣,就說個沒完,談些武林派别,江湖典故,各家奇絕的招式,這是南瑞麟從來未聽說過的,是以他們兩人頭得十分熱絡。
有一日,他們閑聊中,南瑞麟從懷中掏出那支“蛇頭白羽箭”,問飛玄子認得是何人所有之物。
飛玄子劍眉微微上揚,接過手中細瞧了一眼,微笑道:“這是江湖普通所用之暗器,雖鑄造略有不同處,貧道也不知是何人持有之物,不過小老弟,你别急,藝成下山後,江湖雖大,總不難找出。
” 南瑞麟見飛玄子同簡松隐都是一種口吻,心内好生失望,飛玄子暗瞧他那種傷神落魄的樣子,不禁代他暗暗歎息。
忽忽三年半過去,一日簡松隐面泛憂容,喚過瑞麟,道: “為師現有要事必需離此,一年後當再返山,你本身武學僅得為師十之三四,你也好下山去曆練曆練,你若不願離山,我也不好勉強,至于為師一年後……這樣吧,無論你離山不離山, 一年後如不見為師返山,可去京城東嶽廟前問一瞽目蔔者,必然知道”,說罷飄然下山。
南瑞麟有點茫然不知所措,簡松隐命他下山曆練,究竟自己功力高深粗淺,無從而知,是否能夠足以闖蕩江湖,得以訪尋仇家線索,他也不知道, 一切,在他腦中都是一個疑問。
他轉身匆匆走進殿内,找到飛玄子商量。
飛玄子微微一笑道:“他老人家習性如此,令人莫測,命你下山曆練雖在兩可之間,必含有深意,貧道也不能代你主張,那全靠你自己心意了。
” 南瑞麟遂決定暫留邙山,他這主意是對的,以他十五歲稚齡,闖蕩江湖,命他何去何從。
但世事變幻無常,豈能由人自己可以決定。
三日後傍晚,紅日銜山,那紅霞襯在綿綿無盡黃土嶺上,竟然添上了一圈金邊,絢麗燦爛。
南瑞麟倚着殿外一顆虬柏,凝視滿天流霞出神,柏韻松濤,白雲掠空,不禁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