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卷 盧太學詩酒傲公侯
關燈
小
中
大
那差人徑至盧家,把帖兒教門公傳進。
須臾間,門公出來說道:“相公有話,喚你當面去吩咐。
”差人随着門公,直到一個荷花池畔,看那池團團約有十畝多大,堤上綠槐碧柳,濃陰蔽日,池内紅妝翠蓋,豔色映人。
有詩為證: 淩波仙子鬥新妝,七竅虛心吐異香。
何似花神多薄幸,故将顔色惱人腸。
原來那池也有個名色,喚做滟碧池。
池心中有座亭子,名曰錦雲亭。
此亭四面皆水,不設橋梁,以采蓮舟為渡,乃盧柟納涼之處。
門公與差人下了采蓮舟,蕩動畫槳,頃刻到了亭邊,系舟登岸。
差人舉目看那亭子;周圍朱欄畫檻,翠慢紗窗,荷香馥馥,清風徐徐。
水中金魚戲藻,梁間紫燕尋巢,鷗鹭争飛葉底,鴛鴦對浴岸旁。
去那亭中看時,隻見藤床湘簟,石榻竹幾,瓶中供千葉碧蓮,爐内焚百和名香。
盧柟利頭跣足,叙據石榻,面前放一帙古書,手中執着酒杯。
旁邊冰盤中,列着金桃雪藕,沉李浮瓜,又有幾味案酒。
一個小厮捧壺,一個小厮打扇,他便看幾行書,飲一杯酒,自取其樂。
差人未敢上前,在側邊暗想道:“同是父母生長,他如何有這般受用!就是我本官中過進士,還有許多勞碌,怎及得他的自在。
”盧柟擡頭看見,即問道:“你就是縣裡差來的麼?” 差人應道:“小人正是。
”盧柟道:“你那本官倒也好笑,屢次訂期定日,卻又不來,如今又說要看荷花。
恁樣不爽利,虧他怎地做了官!我也沒有許多閑工夫與他纏帳,任憑他有興便來,不奈煩又約日子。
”差人道:“老爺多拜上相公,說久仰相公高才,如渴想漿,巴不得來請教,連次皆為不得已事羁住,故此失約。
還求相公期個日子,小人好去回話。
”盧柟見來人說話伶俐,卻也聽信了他,乃道:“既如此,竟在後日。
” 差人得了言語,讨個回帖,同門公依舊下船,劃到柳陰堤下上岸,自去回複了知縣。
那汪知縣至後日,早衙發落了些公事,約莫午牌時候,起身去拜盧柟。
誰想正值三伏之時,連日酷熱非常。
汪知縣已受了些暑氣,這時卻又在正午,那輪紅日猶如一團烈火,熱得他眼中火冒,口内煙生。
剛到半路,覺道天旋地轉,漸漸蘇醒。
吩咐差人辭了盧柟,一面請太醫調治。
足足裡病了一個多月,方才出堂理事,不在話下。
且說盧柟一日在書房中,查點往來禮物,檢着汪知縣這封書儀,想道:“我與他水米無交,如何白白裡受他的東西? 須把來消豁了,方才幹淨。
”到八月中,差人來請汪知縣中秋夜賞月。
那知縣卻也正有此意。
見來相請,好生歡喜,取回帖打發來人,說:“多拜上相公,至期準赴。
”那知縣乃一縣之主,難道剛剛隻有盧柟請他賞月不成?少不得初十邊就有鄉紳同僚中相請。
況又是個好飲之徒,可有不去的理麼?定然一家家挨次都到。
至十四這日,辭了外邊酒席,于衙中整備家宴,與夫人在庭中玩賞。
那晚月色分外皎潔,比尋常更是不同。
有詩為證: 玉宇淡悠悠,金波徹夜流。
最憐圓缺處,曾照古今愁。
風露孤輪影,山河一氣秋。
何人吹鐵笛?乘醉倚南樓。
夫妻對酌,直飲到酩酊,方才入寝。
那知縣一來是新起病的人,元神未複;二來連日沉酣糟粕,趁着酒興,未免走了酒字下這道兒;三來這晚露坐夜深,着了些風寒。
三合湊,又病起來。
眼見得盧柟賞月之約,又虛過了。
調攝數日,方能痊可。
那知縣在衙中無聊,量道盧柟園中桂花必盛,意欲借此排遣。
适值有個江南客來打抽豐,送兩大罈惠山泉酒,汪知縣就把一罈差人轉送與盧柟。
盧柟見說是美酒,正中其懷,無限歡喜,乃道:“他的政事文章,我也一概勿論,隻這酒中,想亦是知味的了。
”即寫帖請汪知縣後日來賞桂花。
有詩為證: 涼影一簾分夜月,天宮萬斛動秋風。
淮南何用歌《招隐》,自可淹留桂樹叢。
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像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
誰知兩下機緣不偶,臨期卻又生出事故,不能相會。
這番請賞桂花,汪知縣意要盡竟日之歡,罄夙昔仰想之誠。
不料是日還在眠床上,外面就傳闆進來道:“山西理刑趙爺行取入京,已至河下。
”恰正是汪知縣鄉試房師,怎敢怠慢?即忙起身梳洗,出衙上轎,往河下迎接,設宴款待。
你想兩個得意師生,沒有就别之理,少不得盤桓數日,方才轉身。
這桂花果然: 飄殘金粟随風舞,零亂天香滿地輔。
卻說盧柟素性剛直豪爽,是個傲上矜下之人,見汪知縣屢次卑詞盡敬,以其好賢,遂有俯交之念。
時值九月末旬,園中菊花開遍。
那菊花種數甚多,内中惟有三種為貴。
那三種? 鶴翎,剪絨,西施。
每一種各有幾般顔色,花大而媚,所以貴重。
有《菊花》詩為證: 不共春風鬥百芳,自甘籬落傲秋霜。
園林一片蕭疏景,幾朵依稀散晚香。
盧柟因想汪知縣幾遍要看園景,卻俱中止,今趁此菊花盛時,何不請來一玩?也不枉他一番敬慕之情。
即寫帖兒,差人去請次日賞菊。
家人拿着帖子,來到縣裡,正值知縣在堂理事,一徑走到堂上跪下,把帖子呈上,禀道:“家相公多拜上老爺,園中菊花盛開,特請老爺明日賞玩。
”汪知縣正想要去看菊,因屢次失約,好難啟齒,今見特地來請,正是挖耳當招,深中其意。
看了帖子,乃道:“拜上相公,明日早來領教。
”那家人得了言語,即便歸家,回複家主道:“汪太爺拜上相公,明日絕早就來。
”那知縣說明日早來,不過是随口的話,那家人改做絕早就來,這也是一時錯訛之言。
不想因這句錯話上,得罪了知縣,後來把天大家私,弄得罄盡,險些兒連性命都送了。
正是: 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當下盧柟心下想道:“這知縣也好笑,那見赴人筵席,有個絕早就來之理。
”又想道:“或者慕我家園亭,要盡竟日之遊。
”吩咐廚夫:“太爺明日絕早就來,酒席須要早些完備。
” 那廚夫聽見知縣早來,恐怕臨時誤事,隔夜就手忙腳亂收拾。
盧柟到次早吩咐門上人:“今日若有客來,一概相辭,不必通報。
”又将個名帖,差人去邀請知縣。
不到朝食時,酒席都已完備,排設在園上燕喜堂中。
上下兩席,并無别客相陪。
那酒席鋪設得花錦相似。
正是: 富家一席酒,窮漢半年糧。
且說汪知縣那日出堂,便打帳完了投文公事,即便赴酌。
投文裡卻有本縣巡檢司解到強犯九名,贓物若幹。
此事先有心腹報知,乃是衛河大夥,贓物甚多,又無失主。
汪知縣動了火,即時用刑拷訊。
内中一盜甚黠,才套夾棍,便招某處藏銀若幹,某處埋贓幾許,一五一十搬将出來,何止千萬。
知縣貪心如熾,把吃酒的念頭放過一邊,便教放了夾棍,差個心腹吏帶領健步衙役,押資前去,眼同起贓,立等回話;餘盜收監,贓物上庫。
知縣退坐後堂,等那起贓消息。
從辰至未,承值吏供酒供食了兩次,那起贓的方才回縣,禀說:“卻是怪異。
東墾西爬,并沒有半個錫皮錢兒。
”知縣大怒,再出前堂,吊出前犯,一個個重新拷掠。
夾到适才押去起贓的賊。
那賊因衆人怒他胡說,沒有贓物,已是拳頭腳尖,私下先打過幾頓。
又縣司兵拷打壞的,怎當得起再夾,登時氣絕。
知縣見夾死了賊,也有些着忙,便教禁子獄卒叫喚,亂了半晌,竟不蘇醒。
汪知縣心生一計,喝叫:“且将衆犯還監,明日再審!”衆人會意,将死賊混在活賊裡,一擁扶入監去,誰敢道半個死字。
又向禁子讨了病狀,明日做死囚發出。
汪知縣十分敗興,遂想着盧家吃酒,即刻起身赴宴。
此時已是申牌時分,各役簇擁着大尹,來到盧家園内。
且說盧柟早上候起,已至巳時,不見知縣來到,差人去打聽,回報說在那裡審問公事。
盧柟心上就有三四分不樂,道: “既約了絕早就來,如何這時候還問公事!”停了半晌,音信杳然,再差人将個名帖邀請。
盧柟此時不樂,有六七分了,想道:“是我請他的不是,隻得耐這次罷。
”俗語道:“等人性急。
” 又候了半晌,連那投邀帖的人也不回來。
盧柟道:“古怪!”再差人去打聽。
少停,同着投邀帖的人一齊轉來,回複說:“還在堂上夾人。
門役道:“太爺正在惱怒,卻放你進去纏帳!攔住小人,不放進去,帖尚未投,所以不敢回報。
”盧柟聽見這話,湊成十分不樂,又聽得說夾問強資要贓物,心中大怒,道: “原來這個貪殘蠢才,一無可取,幾乎錯認了!如今幸爾還好!” 即令家人撤開下面這桌酒席,走上前,居中向外而坐,叫道: “快把大杯篩熱酒來,洗滌浴腸!”家人都禀道:“恐太爺一時來到。
”盧柟喝道:“柟!還說甚太爺!我這酒可是與那貪殘俗物吃的麼?況他爽信已是六七次,今晚一定不來。
”家人見家主發怒,誰敢再言,随即斟酒,供出肴馔。
小奚在堂中宮商疊奏,絲竹并呈。
盧柟飲過數杯,叫小厮:“與我按摩一番,今日伺候那俗物,覺道身子困倦。
”吩咐閉了園門。
于是脫巾卸服,跣足蓬頭,按摩的按摩,歌唱的歌唱。
叫取犀觥斟酒,連飲數觥,胸襟頓豁,開懷暢飲,不覺大醉。
将肴馔撤去,賞了小奚,止留果品按酒,又吃上幾觥,其醉如泥,就靠在桌上,齁齁睡去。
家人誰敢
須臾間,門公出來說道:“相公有話,喚你當面去吩咐。
”差人随着門公,直到一個荷花池畔,看那池團團約有十畝多大,堤上綠槐碧柳,濃陰蔽日,池内紅妝翠蓋,豔色映人。
有詩為證: 淩波仙子鬥新妝,七竅虛心吐異香。
何似花神多薄幸,故将顔色惱人腸。
原來那池也有個名色,喚做滟碧池。
池心中有座亭子,名曰錦雲亭。
此亭四面皆水,不設橋梁,以采蓮舟為渡,乃盧柟納涼之處。
門公與差人下了采蓮舟,蕩動畫槳,頃刻到了亭邊,系舟登岸。
差人舉目看那亭子;周圍朱欄畫檻,翠慢紗窗,荷香馥馥,清風徐徐。
水中金魚戲藻,梁間紫燕尋巢,鷗鹭争飛葉底,鴛鴦對浴岸旁。
去那亭中看時,隻見藤床湘簟,石榻竹幾,瓶中供千葉碧蓮,爐内焚百和名香。
盧柟利頭跣足,叙據石榻,面前放一帙古書,手中執着酒杯。
旁邊冰盤中,列着金桃雪藕,沉李浮瓜,又有幾味案酒。
一個小厮捧壺,一個小厮打扇,他便看幾行書,飲一杯酒,自取其樂。
差人未敢上前,在側邊暗想道:“同是父母生長,他如何有這般受用!就是我本官中過進士,還有許多勞碌,怎及得他的自在。
”盧柟擡頭看見,即問道:“你就是縣裡差來的麼?” 差人應道:“小人正是。
”盧柟道:“你那本官倒也好笑,屢次訂期定日,卻又不來,如今又說要看荷花。
恁樣不爽利,虧他怎地做了官!我也沒有許多閑工夫與他纏帳,任憑他有興便來,不奈煩又約日子。
”差人道:“老爺多拜上相公,說久仰相公高才,如渴想漿,巴不得來請教,連次皆為不得已事羁住,故此失約。
還求相公期個日子,小人好去回話。
”盧柟見來人說話伶俐,卻也聽信了他,乃道:“既如此,竟在後日。
” 差人得了言語,讨個回帖,同門公依舊下船,劃到柳陰堤下上岸,自去回複了知縣。
那汪知縣至後日,早衙發落了些公事,約莫午牌時候,起身去拜盧柟。
誰想正值三伏之時,連日酷熱非常。
汪知縣已受了些暑氣,這時卻又在正午,那輪紅日猶如一團烈火,熱得他眼中火冒,口内煙生。
剛到半路,覺道天旋地轉,漸漸蘇醒。
吩咐差人辭了盧柟,一面請太醫調治。
足足裡病了一個多月,方才出堂理事,不在話下。
且說盧柟一日在書房中,查點往來禮物,檢着汪知縣這封書儀,想道:“我與他水米無交,如何白白裡受他的東西? 須把來消豁了,方才幹淨。
”到八月中,差人來請汪知縣中秋夜賞月。
那知縣卻也正有此意。
見來相請,好生歡喜,取回帖打發來人,說:“多拜上相公,至期準赴。
”那知縣乃一縣之主,難道剛剛隻有盧柟請他賞月不成?少不得初十邊就有鄉紳同僚中相請。
況又是個好飲之徒,可有不去的理麼?定然一家家挨次都到。
至十四這日,辭了外邊酒席,于衙中整備家宴,與夫人在庭中玩賞。
那晚月色分外皎潔,比尋常更是不同。
有詩為證: 玉宇淡悠悠,金波徹夜流。
最憐圓缺處,曾照古今愁。
風露孤輪影,山河一氣秋。
何人吹鐵笛?乘醉倚南樓。
夫妻對酌,直飲到酩酊,方才入寝。
那知縣一來是新起病的人,元神未複;二來連日沉酣糟粕,趁着酒興,未免走了酒字下這道兒;三來這晚露坐夜深,着了些風寒。
三合湊,又病起來。
眼見得盧柟賞月之約,又虛過了。
調攝數日,方能痊可。
那知縣在衙中無聊,量道盧柟園中桂花必盛,意欲借此排遣。
适值有個江南客來打抽豐,送兩大罈惠山泉酒,汪知縣就把一罈差人轉送與盧柟。
盧柟見說是美酒,正中其懷,無限歡喜,乃道:“他的政事文章,我也一概勿論,隻這酒中,想亦是知味的了。
”即寫帖請汪知縣後日來賞桂花。
有詩為證: 涼影一簾分夜月,天宮萬斛動秋風。
淮南何用歌《招隐》,自可淹留桂樹叢。
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像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
誰知兩下機緣不偶,臨期卻又生出事故,不能相會。
這番請賞桂花,汪知縣意要盡竟日之歡,罄夙昔仰想之誠。
不料是日還在眠床上,外面就傳闆進來道:“山西理刑趙爺行取入京,已至河下。
”恰正是汪知縣鄉試房師,怎敢怠慢?即忙起身梳洗,出衙上轎,往河下迎接,設宴款待。
你想兩個得意師生,沒有就别之理,少不得盤桓數日,方才轉身。
這桂花果然: 飄殘金粟随風舞,零亂天香滿地輔。
卻說盧柟素性剛直豪爽,是個傲上矜下之人,見汪知縣屢次卑詞盡敬,以其好賢,遂有俯交之念。
時值九月末旬,園中菊花開遍。
那菊花種數甚多,内中惟有三種為貴。
那三種? 鶴翎,剪絨,西施。
每一種各有幾般顔色,花大而媚,所以貴重。
有《菊花》詩為證: 不共春風鬥百芳,自甘籬落傲秋霜。
園林一片蕭疏景,幾朵依稀散晚香。
盧柟因想汪知縣幾遍要看園景,卻俱中止,今趁此菊花盛時,何不請來一玩?也不枉他一番敬慕之情。
即寫帖兒,差人去請次日賞菊。
家人拿着帖子,來到縣裡,正值知縣在堂理事,一徑走到堂上跪下,把帖子呈上,禀道:“家相公多拜上老爺,園中菊花盛開,特請老爺明日賞玩。
”汪知縣正想要去看菊,因屢次失約,好難啟齒,今見特地來請,正是挖耳當招,深中其意。
看了帖子,乃道:“拜上相公,明日早來領教。
”那家人得了言語,即便歸家,回複家主道:“汪太爺拜上相公,明日絕早就來。
”那知縣說明日早來,不過是随口的話,那家人改做絕早就來,這也是一時錯訛之言。
不想因這句錯話上,得罪了知縣,後來把天大家私,弄得罄盡,險些兒連性命都送了。
正是: 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當下盧柟心下想道:“這知縣也好笑,那見赴人筵席,有個絕早就來之理。
”又想道:“或者慕我家園亭,要盡竟日之遊。
”吩咐廚夫:“太爺明日絕早就來,酒席須要早些完備。
” 那廚夫聽見知縣早來,恐怕臨時誤事,隔夜就手忙腳亂收拾。
盧柟到次早吩咐門上人:“今日若有客來,一概相辭,不必通報。
”又将個名帖,差人去邀請知縣。
不到朝食時,酒席都已完備,排設在園上燕喜堂中。
上下兩席,并無别客相陪。
那酒席鋪設得花錦相似。
正是: 富家一席酒,窮漢半年糧。
且說汪知縣那日出堂,便打帳完了投文公事,即便赴酌。
投文裡卻有本縣巡檢司解到強犯九名,贓物若幹。
此事先有心腹報知,乃是衛河大夥,贓物甚多,又無失主。
汪知縣動了火,即時用刑拷訊。
内中一盜甚黠,才套夾棍,便招某處藏銀若幹,某處埋贓幾許,一五一十搬将出來,何止千萬。
知縣貪心如熾,把吃酒的念頭放過一邊,便教放了夾棍,差個心腹吏帶領健步衙役,押資前去,眼同起贓,立等回話;餘盜收監,贓物上庫。
知縣退坐後堂,等那起贓消息。
從辰至未,承值吏供酒供食了兩次,那起贓的方才回縣,禀說:“卻是怪異。
東墾西爬,并沒有半個錫皮錢兒。
”知縣大怒,再出前堂,吊出前犯,一個個重新拷掠。
夾到适才押去起贓的賊。
那賊因衆人怒他胡說,沒有贓物,已是拳頭腳尖,私下先打過幾頓。
又縣司兵拷打壞的,怎當得起再夾,登時氣絕。
知縣見夾死了賊,也有些着忙,便教禁子獄卒叫喚,亂了半晌,竟不蘇醒。
汪知縣心生一計,喝叫:“且将衆犯還監,明日再審!”衆人會意,将死賊混在活賊裡,一擁扶入監去,誰敢道半個死字。
又向禁子讨了病狀,明日做死囚發出。
汪知縣十分敗興,遂想着盧家吃酒,即刻起身赴宴。
此時已是申牌時分,各役簇擁着大尹,來到盧家園内。
且說盧柟早上候起,已至巳時,不見知縣來到,差人去打聽,回報說在那裡審問公事。
盧柟心上就有三四分不樂,道: “既約了絕早就來,如何這時候還問公事!”停了半晌,音信杳然,再差人将個名帖邀請。
盧柟此時不樂,有六七分了,想道:“是我請他的不是,隻得耐這次罷。
”俗語道:“等人性急。
” 又候了半晌,連那投邀帖的人也不回來。
盧柟道:“古怪!”再差人去打聽。
少停,同着投邀帖的人一齊轉來,回複說:“還在堂上夾人。
門役道:“太爺正在惱怒,卻放你進去纏帳!攔住小人,不放進去,帖尚未投,所以不敢回報。
”盧柟聽見這話,湊成十分不樂,又聽得說夾問強資要贓物,心中大怒,道: “原來這個貪殘蠢才,一無可取,幾乎錯認了!如今幸爾還好!” 即令家人撤開下面這桌酒席,走上前,居中向外而坐,叫道: “快把大杯篩熱酒來,洗滌浴腸!”家人都禀道:“恐太爺一時來到。
”盧柟喝道:“柟!還說甚太爺!我這酒可是與那貪殘俗物吃的麼?況他爽信已是六七次,今晚一定不來。
”家人見家主發怒,誰敢再言,随即斟酒,供出肴馔。
小奚在堂中宮商疊奏,絲竹并呈。
盧柟飲過數杯,叫小厮:“與我按摩一番,今日伺候那俗物,覺道身子困倦。
”吩咐閉了園門。
于是脫巾卸服,跣足蓬頭,按摩的按摩,歌唱的歌唱。
叫取犀觥斟酒,連飲數觥,胸襟頓豁,開懷暢飲,不覺大醉。
将肴馔撤去,賞了小奚,止留果品按酒,又吃上幾觥,其醉如泥,就靠在桌上,齁齁睡去。
家人誰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