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卷 王有道疑心棄妻子
關燈
小
中
大
體面,不如在亭子上少坐,待天色傍晚回家也不打緊。
那時上岸一進亭子,天雨如注,恰好一個少年撞将進來,見他欲待出去,雨似傾盆,隻得上前施禮。
初然我還不慌;向後來天黑将起來,十分煩惱,又恐少年輕薄,急也急得死的;向後天晴進節,城門已閉。
這番心裡跳将起來十分,又恐那人欲行歹事;誰知一個柳下惠,一毫不敢輕薄,他倒走了出去,直至四更,往做豆腐的人家又去将錢買來茶請我,他把那茶杯至至誠誠放在地下。
後來開了城門,他又送我到門首方去。
”淑英道: “這個人那裡人氏?”答道:“問他說住居登雲橋。
”淑英又問“姓名可知麼?”月華道:“說也可笑。
方才睡夢裡又在亭子上見一老者,自稱本坊土地,吩咐手下道:“柳生見色不迷,莫大陰骘,快申文書往城隍司去。
’”淑英道:“這樣姓柳了。
莫非是柳下惠的子孫。
” 二人正在相笑,隻見孟家一個小使拿了一隻皮箱,一個果品肴馔,道:“親娘,昨晚正要趕來,到是娘說此時想子到家了,明日早些去罷。
故此五鼓就起來,到得親娘這裡。
正要進來,見親娘和姑娘在此說話。
我聽見說完了,方敢進來。
” 月華道:“方才這些話你可聽得全麼?”小使道:“親娘上岸往亭子裡坐,遇見姓柳的,都記得的。
娘道出月十五,娘四十歲。
親娘曉得的。
要接姑娘同去看看戲文。
叫我與親娘先說一聲。
”淑英道:“原來如此。
待我做一雙壽鞋送來。
”月華道: “你往廚下吃了水飯,回去拜上爹娘,不須記挂。
”小使應聲廚下去了。
月華治妝已畢,着人吩咐些肴果送與丈夫書館中。
又作一書雲;“母親壽日,可先撰了壽文好去裱褙,恐臨期誤事。
”王有道見書方才記得,道:“也是不免之事。
”晚間就回來宿歇,并不知避雨之事。
過了兩日,又到書館坐下。
月華一日見天下雨,觸目驚心,做詩一首以記其事。
前宵雲雨正掀天,拼赴陽台了宿緣。
深感重生柳下惠,此身幸比玉貞堅。
寫罷,放在房裡,不曾收拾,卻被淑英看見,袖了回房不提。
不期過了兩日,又是四月中旬到來。
王有道回家,打點賀壽禮物,料理齊備。
一到十五,夫妻二人清早起來,着小使先将壽禮送去。
轎子到了,二人别了淑英上轎。
淑英笑道: “嫂嫂這次不可夜裡回來,恐再不能撞着柳下惠了。
”王有道聽見,心下生疑:“這話頭十分古怪。
欲待要說明白了起身,又恐路遠。
暗想道:“也罷。
回來問妹子便了。
”一竟擡到孟家。
一進門,有這許多婆婆媽媽事情,為他家收禮,寫回帖子,上帳,忙到上午方才上席,散得已是半夜。
在丈人家歇了。
次日清早,隻别了丈人,竟自回了。
回家見了淑英,道: “妹子,昨日何說嫂嫂這次不可夜裡回來,恐再不能撞着柳下惠了?這話怎麼說起?”淑英說:“原來哥哥還不知道。
就是三月十五夜裡避雨回家這一件事。
”有道說:“妹子,嫂嫂不曾與我說來,你可仔細為我言之。
”淑英道:“那日嫂嫂急欲回家,沒有轎子,雇船來的。
到了門頭,天色尚早,恐撞見熟人,壞了體面,上岸在花園門外亭子上坐。
不期雨下得緊,有一男人也到亭中避雨。
嫂嫂急欲進城,雨又不住,城門又閉,不得已,權在亭中。
原來那人是個好人。
須臾天晴,他往别處去了。
後來五鼓嫂嫂回來,上床去睡,又夢見往亭子上去,見土地說他見色不迷,申文往城隍司去,道他姓柳,住在登雲橋。
”王有道不聽這一番話也罷,見說: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罵道:“不賢淫婦,原來如此無恥。
我怎生容得!焉有鳏男寡女共于幽室,況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罷了罷了,除非休了,免他一死。
”淑英道:“哥哥,不要差了主意。
嫂嫂實不會有此事。
不信之時,嫂嫂有詩一首,現寫着心事。
” 即時往房裡拿了出來,遞與哥哥。
有道看罷,道:“他在你面上說出心事,恐你疑心,故意做這等洗心詩兒。
你看看‘拼赴陽台了宿緣’,還是自己要他如此,醜露盡矣!不須為他遮蓋,我決要休他。
”淑英下淚道:“哥哥不可造次,你改日再問嫂嫂說個明白,便知泾渭。
”有道怒吽吽,竟到館中去了。
那時上岸一進亭子,天雨如注,恰好一個少年撞将進來,見他欲待出去,雨似傾盆,隻得上前施禮。
初然我還不慌;向後來天黑将起來,十分煩惱,又恐少年輕薄,急也急得死的;向後天晴進節,城門已閉。
這番心裡跳将起來十分,又恐那人欲行歹事;誰知一個柳下惠,一毫不敢輕薄,他倒走了出去,直至四更,往做豆腐的人家又去将錢買來茶請我,他把那茶杯至至誠誠放在地下。
後來開了城門,他又送我到門首方去。
”淑英道: “這個人那裡人氏?”答道:“問他說住居登雲橋。
”淑英又問“姓名可知麼?”月華道:“說也可笑。
方才睡夢裡又在亭子上見一老者,自稱本坊土地,吩咐手下道:“柳生見色不迷,莫大陰骘,快申文書往城隍司去。
’”淑英道:“這樣姓柳了。
莫非是柳下惠的子孫。
” 二人正在相笑,隻見孟家一個小使拿了一隻皮箱,一個果品肴馔,道:“親娘,昨晚正要趕來,到是娘說此時想子到家了,明日早些去罷。
故此五鼓就起來,到得親娘這裡。
正要進來,見親娘和姑娘在此說話。
我聽見說完了,方敢進來。
” 月華道:“方才這些話你可聽得全麼?”小使道:“親娘上岸往亭子裡坐,遇見姓柳的,都記得的。
娘道出月十五,娘四十歲。
親娘曉得的。
要接姑娘同去看看戲文。
叫我與親娘先說一聲。
”淑英道:“原來如此。
待我做一雙壽鞋送來。
”月華道: “你往廚下吃了水飯,回去拜上爹娘,不須記挂。
”小使應聲廚下去了。
月華治妝已畢,着人吩咐些肴果送與丈夫書館中。
又作一書雲;“母親壽日,可先撰了壽文好去裱褙,恐臨期誤事。
”王有道見書方才記得,道:“也是不免之事。
”晚間就回來宿歇,并不知避雨之事。
過了兩日,又到書館坐下。
月華一日見天下雨,觸目驚心,做詩一首以記其事。
前宵雲雨正掀天,拼赴陽台了宿緣。
深感重生柳下惠,此身幸比玉貞堅。
寫罷,放在房裡,不曾收拾,卻被淑英看見,袖了回房不提。
不期過了兩日,又是四月中旬到來。
王有道回家,打點賀壽禮物,料理齊備。
一到十五,夫妻二人清早起來,着小使先将壽禮送去。
轎子到了,二人别了淑英上轎。
淑英笑道: “嫂嫂這次不可夜裡回來,恐再不能撞着柳下惠了。
”王有道聽見,心下生疑:“這話頭十分古怪。
欲待要說明白了起身,又恐路遠。
暗想道:“也罷。
回來問妹子便了。
”一竟擡到孟家。
一進門,有這許多婆婆媽媽事情,為他家收禮,寫回帖子,上帳,忙到上午方才上席,散得已是半夜。
在丈人家歇了。
次日清早,隻别了丈人,竟自回了。
回家見了淑英,道: “妹子,昨日何說嫂嫂這次不可夜裡回來,恐再不能撞着柳下惠了?這話怎麼說起?”淑英說:“原來哥哥還不知道。
就是三月十五夜裡避雨回家這一件事。
”有道說:“妹子,嫂嫂不曾與我說來,你可仔細為我言之。
”淑英道:“那日嫂嫂急欲回家,沒有轎子,雇船來的。
到了門頭,天色尚早,恐撞見熟人,壞了體面,上岸在花園門外亭子上坐。
不期雨下得緊,有一男人也到亭中避雨。
嫂嫂急欲進城,雨又不住,城門又閉,不得已,權在亭中。
原來那人是個好人。
須臾天晴,他往别處去了。
後來五鼓嫂嫂回來,上床去睡,又夢見往亭子上去,見土地說他見色不迷,申文往城隍司去,道他姓柳,住在登雲橋。
”王有道不聽這一番話也罷,見說: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罵道:“不賢淫婦,原來如此無恥。
我怎生容得!焉有鳏男寡女共于幽室,況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罷了罷了,除非休了,免他一死。
”淑英道:“哥哥,不要差了主意。
嫂嫂實不會有此事。
不信之時,嫂嫂有詩一首,現寫着心事。
” 即時往房裡拿了出來,遞與哥哥。
有道看罷,道:“他在你面上說出心事,恐你疑心,故意做這等洗心詩兒。
你看看‘拼赴陽台了宿緣’,還是自己要他如此,醜露盡矣!不須為他遮蓋,我決要休他。
”淑英下淚道:“哥哥不可造次,你改日再問嫂嫂說個明白,便知泾渭。
”有道怒吽吽,竟到館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