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卷 劉小官雌雄兄弟
關燈
小
中
大
雇得起腳力?隻得慢慢的捱去罷了。
”劉公舉目看時,隻見他單把小菜下酒,那肋牛肉全然不動,問道: “長官父子,想都是奉齋麼?”答道:“我們當軍的人,吃什麼齋!”劉公道:“既不奉齋,如何不吃些肉兒?”答道:“實不相瞞。
身邊盤纏短少,吃小菜飯兒,還恐走不到家。
若用了這大菜,便去了幾日的口糧,怎能得到家裡?”劉公見他說恁樣窮乏,心中慘然,便道:“這般大雪,腹内得些酒肉,還可擋得風寒。
你隻管用,我這裡不算賬罷了。
”老軍道:“主人家休得取笑,那有吃了東西,不算賬之理?”劉公道:“不瞞長官說,在下這裡,比别家不同。
若過往客官,偶然銀子缺少,在下就肯奉承。
長官既沒有盤纏,隻算我請你罷了。
”老軍見他當真,便道:“多謝厚情。
隻是無功受祿,不當人子,老漢轉來,定當奉酬。
”劉公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這些小東西,值得幾何,怎說這奉酬的話!”老漢方才舉箸。
劉公又盛過兩碗飯來道:“一發吃飽了,好行路。
”老軍道:“忒過分了!”父子二人,正在饑餒之時,拿起飯來,狼餐虎咽,盡情一飽。
這才是: 救人須救急,施人須當厄。
渴者易為飲,饑者易為食。
當下吃完酒飯,劉公又叫媽媽點兩杯熱茶來吃了。
老軍便腰間取出銀子,來還飯錢。
劉公連忙推住道:“剛才說過,是我請你的,如何又要銀子?恁樣時,到像在下說法賣這盤肉了。
你且留下,到前途去盤纏。
”老軍便住了手,千恩萬謝,背上包裹,作辭起身。
走出門外,隻見那雪越發大了,對面看不出人兒。
被寒風一吹,倒退下幾步。
小厮道:“爹,這樣大雪,如何行走?” 老軍道:“便是沒奈何,且捱到前途,覓個宿店歇罷。
”小厮眼中便流下淚來。
劉公心中不忍,說道:“長官,這般風寒大雪,着甚要緊,受此苦楚!我家空房床輔盡有,何不就此安歇?候天晴了,走也未遲。
”老軍道:“若得如此甚好,隻是打擾不當。
”劉公道:“說那裡話!誰人是頂着房子走的?快些進來,不要打濕了身上。
”老軍引着小厮,重新進門。
劉公領去一間房裡,把包裹放下,看床上時,席子草薦都有。
劉公還恐怕他寒冷,又取出些稻草來,放在上面。
老軍打開包裹,将出被窩鋪下,此時天氣尚早,準頓好了,同小厮走出房來。
劉公已将店面關好,同媽媽向火,看見老軍出房,便叫道:“方長官,你若冷時,有火在此,烘一烘暖活也好。
”老軍道:“好倒好,隻是奶奶在那裡,恐不穩便。
”劉公道:“都是老人家了,不妨得。
”老漢方才同小厮走過來,坐于火邊。
那時比前又加識熟,便稱起号來,說:“近河,怎麼隻有老夫妻兩位?想是令郎們另居麼?”劉公道:“不瞞你說,老拙夫妻,今年都癡長六十四歲,從來不曾生育,那裡得有兒子?” 老軍道:“何不承繼一個,伏侍你老年也好。
”劉公答道:“我心裡初時也欲得如此,因常見人家承繼來的,不得他當家替力,反惹閑氣,不如沒有的倒得清淨。
總要時,急切不能有個中意的,故此休了這念頭。
若得你令郎這樣一個,卻便好了,隻是如何得能夠?” 兩個閑話一回,看看日晚,老軍讨了個燈火,叫聲安置,同兒子到客房中來安歇,對兒子說:“兒,今日天幸得遇這樣好人,若沒有他時,凍也要凍死了。
明日莫管天晴下雪,早些走罷。
打擾他,心上不安。
”小厮道:“爹說得是。
”父子上床安息。
不想老軍受了些風寒,到下半夜,火一般熱起來,口内隻是氣喘,讨湯水吃。
這小厮家夜晚間又在客店裡,那處去取?巴到天明,起來開房門看時,那劉公夫妻還未曾起身。
他又不敢驚動,原把門兒掩上,守在床前。
少頃,聽得外面劉公咳嗽聲響,便開門走将出來。
劉公一見,便道:“小官兒,如何起得恁早?”小厮道:“告公公得知,不想爹爹昨夜忽然發起熱來,口中不住籲喘,要讨口水吃,故此起得早些。
”劉公道:“阿呀!想是他昨日受些寒了,這冷水怎麼吃得?待我燒些熱湯與你。
”小厮道:“怎好又勞公公?”劉公便教媽媽燒起一大壺滾湯,劉公送到房裡,小厮扶起來吃了兩碗。
老軍睜眼觀看,見劉公在旁,謝道:“難為你老人家,怎生報答?” 劉公走近前道:“休恁般說!你且安心自在,蓋熱了,發出些汗來便好了。
”小厮放倒下去,劉公便扯被兒與他蓋好。
見那被兒單薄,說道:“可知道着了寒!如何這被恁薄,怎能發得汗出?”媽媽在門口聽見,即去取出一條大被絮來道:“老官兒,有被在此,你與他蓋好了。
這般冷天氣,不是當耍的。
” 小厮便來接去。
劉公與他蓋得停當,方才走出。
少頃,梳洗過,又走進來問:“可有汗麼?”小厮道:“我才摸時,并無一些汗氣。
”劉公道:“若沒汗時,這寒氣是感得重的了,須主個醫來用藥,表他的汗出來方好。
不然,這風寒怎能夠發洩?” 小厮道:“公公,身伴無錢,将何請醫服藥?”劉公道:“不消你費心,有我在此。
”小厮聽說,即便叩頭道:“多蒙公公厚恩,救我父親。
今生若不能補報,死當為犬馬償恩。
”劉公連忙扶起道:“快不要如此。
既在此安歇,我便是親人了,豈忍坐視?你自去房中伏侍,老漢與你迎醫。
” 其日雪止天霁,街上的積雪被車馬踐踏,盡為泥濘,有一尺多深。
劉公穿個木屐,出街頭望了一望,複身進門。
小厮看見劉公轉來,隻道不去了,噙着兩行珠淚,方欲上前扣問,隻見劉公從後屋牽出個驢兒,騎了出門而去。
小厮方才放心。
且喜太醫住得還近,不多時便到了。
那太醫也騎個驢兒,家人背着藥箱,随在後面,到門首下了。
劉公請進堂中,吃過茶,然後引至房裡。
此時老軍已是神思昏迷,一毫人事不省。
太醫診了脈,說道:“這是個雙感傷寒,風邪已入于腠理。
《傷寒》書上有兩句歌雲: 兩感傷寒不須治,陰陽毒過七朝期。
此乃不治之症。
别個醫家,便要說還可以救得,學生是老實的,不敢相欺,這病下藥不得了。
”小厮見說,驚得淚如雨下,拜倒在地上道:“先生,可憐我父子是個異鄉之人,怎生用貼藥,救得性命,決不忘恩!”太醫扶起道:“不是我作難,其實病已犯實,教我也無奈。
”劉公道:“先生,常言道: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你且不要拘泥古法,盡着自家意思,大了膽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
萬一不好
”劉公舉目看時,隻見他單把小菜下酒,那肋牛肉全然不動,問道: “長官父子,想都是奉齋麼?”答道:“我們當軍的人,吃什麼齋!”劉公道:“既不奉齋,如何不吃些肉兒?”答道:“實不相瞞。
身邊盤纏短少,吃小菜飯兒,還恐走不到家。
若用了這大菜,便去了幾日的口糧,怎能得到家裡?”劉公見他說恁樣窮乏,心中慘然,便道:“這般大雪,腹内得些酒肉,還可擋得風寒。
你隻管用,我這裡不算賬罷了。
”老軍道:“主人家休得取笑,那有吃了東西,不算賬之理?”劉公道:“不瞞長官說,在下這裡,比别家不同。
若過往客官,偶然銀子缺少,在下就肯奉承。
長官既沒有盤纏,隻算我請你罷了。
”老軍見他當真,便道:“多謝厚情。
隻是無功受祿,不當人子,老漢轉來,定當奉酬。
”劉公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這些小東西,值得幾何,怎說這奉酬的話!”老漢方才舉箸。
劉公又盛過兩碗飯來道:“一發吃飽了,好行路。
”老軍道:“忒過分了!”父子二人,正在饑餒之時,拿起飯來,狼餐虎咽,盡情一飽。
這才是: 救人須救急,施人須當厄。
渴者易為飲,饑者易為食。
當下吃完酒飯,劉公又叫媽媽點兩杯熱茶來吃了。
老軍便腰間取出銀子,來還飯錢。
劉公連忙推住道:“剛才說過,是我請你的,如何又要銀子?恁樣時,到像在下說法賣這盤肉了。
你且留下,到前途去盤纏。
”老軍便住了手,千恩萬謝,背上包裹,作辭起身。
走出門外,隻見那雪越發大了,對面看不出人兒。
被寒風一吹,倒退下幾步。
小厮道:“爹,這樣大雪,如何行走?” 老軍道:“便是沒奈何,且捱到前途,覓個宿店歇罷。
”小厮眼中便流下淚來。
劉公心中不忍,說道:“長官,這般風寒大雪,着甚要緊,受此苦楚!我家空房床輔盡有,何不就此安歇?候天晴了,走也未遲。
”老軍道:“若得如此甚好,隻是打擾不當。
”劉公道:“說那裡話!誰人是頂着房子走的?快些進來,不要打濕了身上。
”老軍引着小厮,重新進門。
劉公領去一間房裡,把包裹放下,看床上時,席子草薦都有。
劉公還恐怕他寒冷,又取出些稻草來,放在上面。
老軍打開包裹,将出被窩鋪下,此時天氣尚早,準頓好了,同小厮走出房來。
劉公已将店面關好,同媽媽向火,看見老軍出房,便叫道:“方長官,你若冷時,有火在此,烘一烘暖活也好。
”老軍道:“好倒好,隻是奶奶在那裡,恐不穩便。
”劉公道:“都是老人家了,不妨得。
”老漢方才同小厮走過來,坐于火邊。
那時比前又加識熟,便稱起号來,說:“近河,怎麼隻有老夫妻兩位?想是令郎們另居麼?”劉公道:“不瞞你說,老拙夫妻,今年都癡長六十四歲,從來不曾生育,那裡得有兒子?” 老軍道:“何不承繼一個,伏侍你老年也好。
”劉公答道:“我心裡初時也欲得如此,因常見人家承繼來的,不得他當家替力,反惹閑氣,不如沒有的倒得清淨。
總要時,急切不能有個中意的,故此休了這念頭。
若得你令郎這樣一個,卻便好了,隻是如何得能夠?” 兩個閑話一回,看看日晚,老軍讨了個燈火,叫聲安置,同兒子到客房中來安歇,對兒子說:“兒,今日天幸得遇這樣好人,若沒有他時,凍也要凍死了。
明日莫管天晴下雪,早些走罷。
打擾他,心上不安。
”小厮道:“爹說得是。
”父子上床安息。
不想老軍受了些風寒,到下半夜,火一般熱起來,口内隻是氣喘,讨湯水吃。
這小厮家夜晚間又在客店裡,那處去取?巴到天明,起來開房門看時,那劉公夫妻還未曾起身。
他又不敢驚動,原把門兒掩上,守在床前。
少頃,聽得外面劉公咳嗽聲響,便開門走将出來。
劉公一見,便道:“小官兒,如何起得恁早?”小厮道:“告公公得知,不想爹爹昨夜忽然發起熱來,口中不住籲喘,要讨口水吃,故此起得早些。
”劉公道:“阿呀!想是他昨日受些寒了,這冷水怎麼吃得?待我燒些熱湯與你。
”小厮道:“怎好又勞公公?”劉公便教媽媽燒起一大壺滾湯,劉公送到房裡,小厮扶起來吃了兩碗。
老軍睜眼觀看,見劉公在旁,謝道:“難為你老人家,怎生報答?” 劉公走近前道:“休恁般說!你且安心自在,蓋熱了,發出些汗來便好了。
”小厮放倒下去,劉公便扯被兒與他蓋好。
見那被兒單薄,說道:“可知道着了寒!如何這被恁薄,怎能發得汗出?”媽媽在門口聽見,即去取出一條大被絮來道:“老官兒,有被在此,你與他蓋好了。
這般冷天氣,不是當耍的。
” 小厮便來接去。
劉公與他蓋得停當,方才走出。
少頃,梳洗過,又走進來問:“可有汗麼?”小厮道:“我才摸時,并無一些汗氣。
”劉公道:“若沒汗時,這寒氣是感得重的了,須主個醫來用藥,表他的汗出來方好。
不然,這風寒怎能夠發洩?” 小厮道:“公公,身伴無錢,将何請醫服藥?”劉公道:“不消你費心,有我在此。
”小厮聽說,即便叩頭道:“多蒙公公厚恩,救我父親。
今生若不能補報,死當為犬馬償恩。
”劉公連忙扶起道:“快不要如此。
既在此安歇,我便是親人了,豈忍坐視?你自去房中伏侍,老漢與你迎醫。
” 其日雪止天霁,街上的積雪被車馬踐踏,盡為泥濘,有一尺多深。
劉公穿個木屐,出街頭望了一望,複身進門。
小厮看見劉公轉來,隻道不去了,噙着兩行珠淚,方欲上前扣問,隻見劉公從後屋牽出個驢兒,騎了出門而去。
小厮方才放心。
且喜太醫住得還近,不多時便到了。
那太醫也騎個驢兒,家人背着藥箱,随在後面,到門首下了。
劉公請進堂中,吃過茶,然後引至房裡。
此時老軍已是神思昏迷,一毫人事不省。
太醫診了脈,說道:“這是個雙感傷寒,風邪已入于腠理。
《傷寒》書上有兩句歌雲: 兩感傷寒不須治,陰陽毒過七朝期。
此乃不治之症。
别個醫家,便要說還可以救得,學生是老實的,不敢相欺,這病下藥不得了。
”小厮見說,驚得淚如雨下,拜倒在地上道:“先生,可憐我父子是個異鄉之人,怎生用貼藥,救得性命,決不忘恩!”太醫扶起道:“不是我作難,其實病已犯實,教我也無奈。
”劉公道:“先生,
’你且不要拘泥古法,盡着自家意思,大了膽醫去,或者他命不該絕,就好了也未可知。
萬一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