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把匕首不太冷
關燈
小
中
大
更重要、也更突發的原因是:
場中還有一個變化——
這變化無疑比溫文人去偷襲更突然,也更意外!
意外來自“自己人”:
老烏!
——“俠腿旋風”烏幹達!
眼見無情以一己之力,對抗“老字号”至少中、青二代三大高手:溫文人、溫渡人、溫襲人的攻擊,老烏的反應卻不是出手相幫,而是一個箭步,兩個飛步,三個閃電回環步,己躍至囚車前。
囚車内,正是天下第七。
老烏吼了一聲:“直娘賊,這麼多人殺不了你,讓老子宰了你省大夥力氣!” 一刀便往下紮去! 老烏的刀,是薄背削鋒短刃紮心刀! 他出刀勁,出手悍,加上刀風快鋒銳,這一刀下去,别說天下第七血肉之軀,就算是大道旁王侯府第“聚星園”門口的石獅子,也得給他一刀而斷! 他這一刀蓄勢已久,蓄力已足! 他這一刀,志在必殺! 他這一刀,不但砍出了很勁,還殺出了恨意! ——看來,他竟比誰都更想取天下第七之命! 這一招來得突然! 誰都沒想到保護囚犯的老烏卻成了殺囚主将! 這一刀突如其來: 大敵當前,“老字号”溫家高手雲集殺囚,沒想到衙差裡卻突然來了個要命的煞星! 誰都都沒想到,但并不等于無情也沒想到。
老烏那一聲喊的第一個字,他已拔刀,到喊得第二十字時,他己飛掠,喊到第三個字兒,他已動手;到第四五字:“這麼……”時,他已一刀刺了下去! 沒想到的是擋的一響,一片飛蝗石,已打在老烏的刀鋒上。
老烏的手一震。
刀鋒乍偏。
老烏這時話才說到“殺不了你”四字,他一咬牙,舉刀又刺! 這時,卻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
這事比這裡發生的任何事都意外,也都更驚人,以緻大家把注意力全集中在這事情上,幾子渾忘了溫文飛身攻奪轎子的事! 隻聽、一聲、凄厲的、尖嘯! “拉勒勒”一陣連響,囚車的木柱,全裂開、震飛! 囚車裡的人突然站了起來,“哇”地吐出一口血箭,就打在老烏臉上。
老烏這時的話,才剛剛說完,由于他張開了口,以緻有許多血泉,直接打入他的口中,他“嗚咕”一聲,捂臉提刀又刺! 可是,這時,白影一晃,已捅在他和天下第七的身前。
老烏怒吼:“滾開——!”探身撲去,準備跟天下第七拼命。
白衣人一揮手,老烏隻覺手腕關節一麻,接着匕首“叮”的一聲。
已脫手飛去。
接着腿彎兒也是一麻,立即遲了五六步、方能穩得住步樁,再定眼望去,場中卻已起了驚大勸地的變化! 變化快。
變化大。
變化奇急,急得奇,奇而急,變得令人簡直來不及去消化。
用一片飛蝗石和三枚金錢打飛了老烏手上的匕首,并且打退了他的人,當然就是無情。
他好像早已料定老烏也會插一手殺囚一般,早有準備。
也就是說,無情又一次救了天下第七。
然而,就在無情回首,歎了一聲,正要向天下第七說話(關于他要說什麼話,卻還沒說完,隻說了):“你又何必——” ——你又何心…… “你又何必”什麼呢? 不知道。
至少在這一刻,誰也不知道無情接下去要說的是什麼? 再知曉時,已是下一刻,下一回的事了。
隻知道,無情在說這句話之前,神态很寂寞。
一種驚天動地,視死如歸似的寂寞哀涼,展現于他的眉宇神色間。
8.凄涼的得勝 他的話沒說完,已說不下去了。
因為天下第七七孔一并濺血,狂吼一聲,左右手同時揮出: 同時發出了“劍氣”: 勢劍! ——當年,“天衣有縫”就是重創于這一記“勢劍”之下? 天下第七不是已給戚少商封住了穴道了嗎?怎麼他現在已完全恢複了攻擊能力? 無情不是一面再、再而三的維護天下第七嗎?甚至還為了他開罪了不少高手!而今,天下第七一旦恢複了功力,第一個要擊殺的竟然就是一直在營救他的無情——為什麼? 究竟他是一直穴道受制,而今才得以沖破,驟起發難,還是他早已暗自沖破穴道的封鎖,隻等無情邁前,才發出這奪命的一擊? 這到底是計,還是勢? 是形勢所迫,還是一個早已安排好的陷階毒計!? 勢劍一發,勢不可擋。
何況,無情跟天下第七距離甚近。
而且,無情這回絕對是猝不及防,而天下第七确是猝起發難。
況乎,無情本身沒有功力,而他的暗器宜遠攻不适近取,更且人不在轎子中,少了安全的保護網。
天下第七這一擊,無情已死定。
這次是死定了。
勢劍如排山倒海,勢不兩立。
勢劍幾乎全無破綻——如果不是天下第七的左手少了兩隻手指的話。
天下第七的左手無名、尾指已斷;那是與“天衣有縫”交手之役,為許天衣的“天機一線牽”所割斷的。
盡管如此,他的勢劍還是氣勢如虹,劍氣縱橫。
但卻不是天衣無縫。
畢竟,他可能因負傷在完,或受禁制的穴道血氣未暢,又或因缺指之故,在發出這兩記“勢劍”之際,仍是有些縫隙和缺失的。
這種“破綻”稍縱即逝。
若換作他人,在“勢劍”下隻有掙紮、惶恐、求生不得的份兒,哪裡還來得及找出他的缺口作反擊? 不過,他這次要對付的是無情。
無情三番四次救了他,他卻仍沉住氣、養精蓄銳,對付的還是無情。
為什麼? ——是他喜歡恩将仇報,或是他要報殺父之仇?還是手了無情好向蔡京将功(誅殺無情)贖罪(暗殺戚少商不遂)?抑或是他認為在場中就隻有無情就值得讓他發出猝然一擊? 此際,無情中正攔身在他面前,逐走了老烏。
此時.無情正與他說話,正說到:“你又何必——”的一個“必”字。
“必”字一出,一道白光,已自無情唇間飛發出去,恰好在天下第七發動“勢劍”之際,就在他那電馳星飛的斷指“破縫”中打了進去。
“嗤”的一聲,白光沒入天下第七右眼中,又“嗤”的一聲。
一道白影和着血光,自後腦穿飛出來! 天下第七驟然呆住了。
他的“勢劍”再也發不下去了。
他力道的根源己給切斷,就像一支待發的箭矢突然斷了弩弦一樣,箭尚在,但已全無威力了。
他愣在那裡,仿佛決不敢置信。
——無情是怎麼知道他已沖破了穴道的封制,蓄勢待發的? ——那是什麼暗器、什麼暗器手法!? 然後他一搖,再搖,一晃,再晃,然後搖搖晃晃,搖晃不已。
終于以手捂目,凄呼一聲,仰天倒下。
場中的這些變化,都令大家目瞪口呆。
場中曾出手的雄豪,莫不是見過大風大浪,走過大山大海的好手,但見此瞬息定生死的變化,仍為之震住、怔住。
隻見連站也站不起來的無情,東倏西忽,指南打北,把已露面或仍潛伏的敵手全引發了開來,既先堵住了溫襲人、溫渡人的偷擊,又解決了溫文人的聲毒,再揭露溫壬平、溫子平的埋伏,更截住老烏的殺手锏,而且還及時擊殺了本來大家都想殺、要殺但都給他阻截的天下第七! 不管遵起變生,片刻數驚,但都不能改變一個看來已成為事實的“結果”。
天下第七死了! ——他竟去狙殺一直維護他不讓他遭人格殺的大捕頭無情! ——然而手他的竟是:身為押解他回衙的六扇門第一名捕:無情! 無論如何,這情境看去,很是有點荒謬。
事實上,整個青史都是:愛國有罪,強寇成王,沉冤不雪,惡霸稱雄,出賣背叛,不忠不義所交織而成的。
人生本就是荒謬的,人事更加荒誕離奇。
幸好還是人間有情:世上有愛。
也許隻有這點才是真實的,有情有義的。
——無情呢? 他殺手無情,執法如山,然而他卻當衆殺了文雪岸。
殺了天下第七的他,神情中流露出一種極度的悲涼、非常的寂寞之意來。
——仿佛,他的得勝、得手,也勝得十分不快樂,很是凄涼。
的确,世上有些勝利,并不可喜,還十分可悲。
有些勝利,不知有多少人犧牲了性命,有的則獻出了人的一生,心血和時間,健康和财富,換取了在浩翰宇宙那麼一丁點兒微不足道,抑或是一時意氣之争的所謂“勝利”,殊不值得,确也可哀。
所以,有些凱旋,其實是另一種慘敗。
有些得勝,卻有凄涼的況味。
隻不知你試過未? ——隻不知無情是怎麼知曉天下第七穴道已解,蓄勢伏殺他呢? 這是大家心裡的疑問。
不過誰也沒問出來。
無情殺了天下第七,白可兒已站出來,朗然向大家說道: “我等奉刑部之命押解涉嫌殺害多名衙差、捕吏之兇犯文雪岸于大理寺受審,我家公子為讓他有公平公正之審訊偵詢,曾多次舍身拼鬥,以保其人命平安,可惜兇犯積惡難禁,估惡不複,恩将仇報,竟趁公子力保其命時反施加暗狙,我公子隻好将之格斃當堂——這一過程大家有目共睹,無有詢私,在場諸衆,可為作證。
” 他說的是事實。
無可争辯、也不必置疑的事實。
——雖然會不會(挺身作證)是另外一回事。
隻聽無情吩咐道:“這人雖然已沒了氣息,但餘勢未消,餘力尚在,收斂的人還得小心為上。
先讓他在地上躺一會,消消氣,也失失勢再說,待會兒再讓件作檢理,送回刑部再作紀錄消案。
” 陳日月躬身答應:“是。
” 然後無情又向那一“老”一“少”長揖道: “兩位前輩,為睹風範,在下隻好投石問路,抛磚引玉,得罪之處,祈請勿見責為幸。
” 隻見那“年青人”呵呵笑道:“哪裡哪裡,大捕頭法眼如山,一逼就把我們給逼出來了,我們這回可真是慚愧得無所遁形呢!” 那“老人家”也冷笑呼呼道:“大捕頭做事,手腕高明;辦案,更執法如山;沒想到,一場戲還做得如此出色哩!” 無情隻道:“言重了。
” 然後又抱拳道:“告辭了。
” 那“老”、“少”二人,隻冷眼看他率一衆人等(隻餘下兩名衙差,“料理”地上的死人和打砸了的殘局)而去,至于老烏,還傻了眼的站在那兒,溫文則早在掀開轎簾時已愣住了。
直至無情要走了,要上轎時,這時,轎于裡居然走出下一個人來。
這人樣子,十分火爆。
——緊皺着眉,緊咬着唇,像誰都跟他有深仇大恨的樣子! 他是誰? 怎麼會一直躲在無情的轎子裡? 9.天下第七跌一百 這個人走下轎子,忽然一笑,向無情施了一個禮,讓出一條路來。
——一條讓無情很自然、也很“方便”(至少對一個殘疾的入而言)的“路”好上轎。
這個人原來暴烈如火的模樣,卻是因為一笑而徹底改變了。
很少人會像他那樣子,笑的時候跟不笑的時候會發生如此截然不同的變化:就像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一樣。
這人不笑的時候,暴躁已極。
但一旦展現笑容,就變得很溫和,非常溫和,十分的溫和。
一種非同小可的溫和。
無情對他也很溫和。
他同樣向這人回禮,然後才進入轎子裡,三童子護着他,連同其他的衙差,一齊離開了黃褲大道。
連老烏呆了半晌,一頓足,唉了一聲,也硬着頭皮,尾随而去。
他原拟殺了天下第七,拼着束手就縛,或者從此成了亡命之徒,也已豁了出去,非殺這人不可。
必殺天下第七的原因是: 天下第七殺了不少衙差、捕快,這些差役都是六扇門裡的精英、好手,然而卻無緣無故、平白無辜的遭這人的殺害,其中,有好幾人,都是老烏的老友、至交。
老烏是個愛交朋友的人。
也是個愛朋友的人。
他的人很直,所以,交的朋友,尤其是好友,多是很豪爽。
憨直的人。
——這個兇手殺死了他這麼多好友,又使六扇門裡元氣大傷,精銳盡喪,老烏自然不能饒恕他這個人。
然而老烏也比誰都知道:一旦把這人押回大理獄候審——隻怕“審”也不必“審”就會給“無罪釋放”出來了。
“律規”一定制裁不了這個殺人兇手——因為他背後一定有靠山。
穩如“泰山”的“靠山”。
反而,清白而有志氣、有作為的人,往往容易給判刑、定罪,因為他們的“有所作為”容易“威脅”到這些“靠山”,而他們自己卻沒有“靠山”。
是以,他也不肯讓這兇手逍遙法外,那就惟有一策: 在他收押天牢之前就殺了他。
盡管這樣是知法犯法,執法誤法,但也隻有冒渎職守,讓無情對自己失望好了。
他己準備把自己在六扇門裡建立多年的名聲一夕盡毀,甚至已準備锒铛入獄,生死不計。
他就是這麼個人,向來執法如山,但當他發現法理不明的時候,他就自行執法,并願承擔一切後果。
隻惜他殺不了天下第七。
他看溫門幾個好手仍殺不了天下第七,又不忍見無情為了個十惡不赦的兇手而跟“老字号”繼續沖擊下去,所以他隻好自己動手。
但無情阻止了他。
還打飛了他的刀。
沒想到的是,天下第七居然反過來暗算無情。
更沒意料得到的是:無情似早有防備,一擊格殺了他! 而今天下第七已殁,老烏既沒殺了犯人,也不算犯了法。
但在衆目睽睽中,的确有動手殺犯人的“意圖”.雖然,“形勢”并不似真的殺了犯人那麼嚴峻,但也脫不了幹系! 無情走,他也隻好相随而去。
不去的是溫家的幾名高手。
他們就聚在黃褲大道的街心。
那不笑時很狂暴一笑時很溫和的人,依然溫溫和和地笑着。
向溫文很溫和地笑着。
溫文怔了半晌,終于才也笑了。
一笑,他的憂郁全煙消雲散,回複了他的溫文有禮。
“沒想到。
” “沒想到我會來?” 那樣子躁烈笑态溫和的人微笑和氣的問他。
“不是沒想到你竟然會在無情的轎子裡。
”溫文道,“大家都知道,那是頂魔轎,沒他的首肯,誰也登不上去。
” “是的,如果他不同意,我也一樣進不去。
” “所以,是他讓你上去的?” “是的。
” “什麼時候的事?” “在襲人和渡人出現動手之前。
” 那一笑起來很溫和不笑之時很躁郁的人而今仍是笑着,所以語态非常溫和:“那時,我正悄悄的跟在他轎後,準備候渡人、襲人一旦出手,我就跟他們裡應外合。
” 溫文完全明白。
那原本就是他們的計劃之一。
“我原來跟你也是首尾呼應。
——我是不明白你為何卻到了他轎子裡。
” 這笑起來很和氣的人,當然就是與溫文在江湖上并稱為“天涯海角”的溫和。
“我本來就在他轎後要下手,不料卻給他的刀童邀了上轎。
” “他——邀你上轎?” “對!開始我心中也很狐疑。
但我還是硬着頭皮上去了。
他一開始就表明了:他已發現了你的藏身處,而且又知道我們倆很少不一起行動,所以縱然他未見過我,也可以猜想我在哪裡。
” “那時候他不是正跟他的書僮、劍童、刀童在說話嗎?” “那隻是幌子。
不過,無情這人的确智能天縱,且能心分數用。
” “所以,他不僅是發現了小襲和小渡,還穩住了你,解決了文人,還揭露出我和你大伯的行藏——” 這次說話的是那賣蛋的“年青人”:“他是故意要咱們亮了相、露了面。
” “他這樣做必有原故。
”那賣茶具的“老人家”臉上露出若思的神情,接道:“他總要有人知道他的心意,所以預先告訴了你?” 這兩人正是“老字号”溫家的老一輩高手中的兩大精英: “天殘地缺”溫壬平、溫子平兄弟。
這兩人在“老字号”輩份極高,“老字号”中又分“死字号”、“活字号”、“大字号”和“小字号”,各由一正一副二人管轄,但總部“大字号”裡,仍有五名高手當家,四名高手統管,一名高手統禦,十人外貌都相當好看,醒目,人稱之“老字号”中的“十全十美”。
背底裡,與溫家作對的敵人卻恨之人骨,暗中稱之為“十全大毒果”。
其中,“統管”四方豪傑、八方要務的兩人,正是這溫壬平、溫子平兄弟。
其實這對溫氏兄弟,年齡相若,都已逾五十,不過,長兄“天殘劍”溫壬平自年少時已因老成持重、思慮過度,而滿頭白發,滿臉皺紋,甫過三十已給人稱之為“大伯”、“老爹”,斯人血憔悴,成天郁郁不樂,郁郁寡歡。
他為“老字号”可謂已奉獻了他的青春和心力,故而地位尊貴而崇高,得到門内和武林中人的尊重。
溫子平則全然不同。
他自少已屢遇憂患。
“老字号”傳到他那一代,正好遇上各路精英、各嫡、旁、外、支系的子弟分裂,内哄,有的往上爬,有的往外流,有的則在門内争取權位,以緻大好溫家,因而鬧得雞犬不甯,相閱于内,零星落索,聲勢大減,溫子平曾花了不少時間、心力,去平定這些争戈,然而還是火頭四起,保住了局面,依然犧牲了不少支節。
可是他還是保持了歡欣之心,依舊以喜悅的心靈,去面對一切苦艱,坦然也欣然的承受,去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打擊。
是的,他雖年邁,但看去模樣依然年輕——至少,要比實際上的年紀要年輕二十歲。
甚至,很多相熟他的人都認為:他十年前要比二十年前年輕,而現在又比十年前更年輕有朝氣得多了! 這兩人最近已各有司職,一在朝,一在野,已極少出來江湖上走動,而今,卻一齊出現在黃褲大道上!? 為什麼? ——他們為何事而來? 他們何時已至? ——難道驚動了這麼多的“老字号”高手,隻為殺一個“天下第七”! 不過,溫和人很快就釋了大家的疑惑。
他轉述了無情和他在轎子裡的對話。
“我知道這次京城裡來了很多你們字号裡的人。
” 這是無情“邀”他上轎後的第一句話。
這頂轎子才真的是無情的轎子——它由諸葛先生設計,班家高手與無情聯手制造的,先前在藍衫大街焚燒的轎子,當然隻是“掩飾”.用以引誘埋伏者以為是戚少商的乘輿而出擊——一如無情所發出的一種獨家所有、天下絕無的“暗器”。
“影子”一樣,他打出去的“影子”,雖然并無殺傷力,但令敵人錯以為是他,他就可以趁此殺傷他的敵手。
像這樣制作繁複、機關重重的轎子和輪椅,他至少有三部和兩輛。
溫和還在留意這部“名震天下”的轎子之内部結構,無情己把話說下去。
“你們當然不隻是為殺天下第七而來的。
” 他的話很直截。
他也把話說的很直接。
“就算你們要殺天下第七,也不可能隻為了替許天衣報仇而來。
天下第七要以‘九天十地,十九神計’擊
囚車内,正是天下第七。
老烏吼了一聲:“直娘賊,這麼多人殺不了你,讓老子宰了你省大夥力氣!” 一刀便往下紮去! 老烏的刀,是薄背削鋒短刃紮心刀! 他出刀勁,出手悍,加上刀風快鋒銳,這一刀下去,别說天下第七血肉之軀,就算是大道旁王侯府第“聚星園”門口的石獅子,也得給他一刀而斷! 他這一刀蓄勢已久,蓄力已足! 他這一刀,志在必殺! 他這一刀,不但砍出了很勁,還殺出了恨意! ——看來,他竟比誰都更想取天下第七之命! 這一招來得突然! 誰都沒想到保護囚犯的老烏卻成了殺囚主将! 這一刀突如其來: 大敵當前,“老字号”溫家高手雲集殺囚,沒想到衙差裡卻突然來了個要命的煞星! 誰都都沒想到,但并不等于無情也沒想到。
老烏那一聲喊的第一個字,他已拔刀,到喊得第二十字時,他己飛掠,喊到第三個字兒,他已動手;到第四五字:“這麼……”時,他已一刀刺了下去! 沒想到的是擋的一響,一片飛蝗石,已打在老烏的刀鋒上。
老烏的手一震。
刀鋒乍偏。
老烏這時話才說到“殺不了你”四字,他一咬牙,舉刀又刺! 這時,卻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
這事比這裡發生的任何事都意外,也都更驚人,以緻大家把注意力全集中在這事情上,幾子渾忘了溫文飛身攻奪轎子的事! 隻聽、一聲、凄厲的、尖嘯! “拉勒勒”一陣連響,囚車的木柱,全裂開、震飛! 囚車裡的人突然站了起來,“哇”地吐出一口血箭,就打在老烏臉上。
老烏這時的話,才剛剛說完,由于他張開了口,以緻有許多血泉,直接打入他的口中,他“嗚咕”一聲,捂臉提刀又刺! 可是,這時,白影一晃,已捅在他和天下第七的身前。
老烏怒吼:“滾開——!”探身撲去,準備跟天下第七拼命。
白衣人一揮手,老烏隻覺手腕關節一麻,接着匕首“叮”的一聲。
已脫手飛去。
接着腿彎兒也是一麻,立即遲了五六步、方能穩得住步樁,再定眼望去,場中卻已起了驚大勸地的變化! 變化快。
變化大。
變化奇急,急得奇,奇而急,變得令人簡直來不及去消化。
用一片飛蝗石和三枚金錢打飛了老烏手上的匕首,并且打退了他的人,當然就是無情。
他好像早已料定老烏也會插一手殺囚一般,早有準備。
也就是說,無情又一次救了天下第七。
然而,就在無情回首,歎了一聲,正要向天下第七說話(關于他要說什麼話,卻還沒說完,隻說了):“你又何必——” ——你又何心…… “你又何必”什麼呢? 不知道。
至少在這一刻,誰也不知道無情接下去要說的是什麼? 再知曉時,已是下一刻,下一回的事了。
隻知道,無情在說這句話之前,神态很寂寞。
一種驚天動地,視死如歸似的寂寞哀涼,展現于他的眉宇神色間。
8.凄涼的得勝 他的話沒說完,已說不下去了。
因為天下第七七孔一并濺血,狂吼一聲,左右手同時揮出: 同時發出了“劍氣”: 勢劍! ——當年,“天衣有縫”就是重創于這一記“勢劍”之下? 天下第七不是已給戚少商封住了穴道了嗎?怎麼他現在已完全恢複了攻擊能力? 無情不是一面再、再而三的維護天下第七嗎?甚至還為了他開罪了不少高手!而今,天下第七一旦恢複了功力,第一個要擊殺的竟然就是一直在營救他的無情——為什麼? 究竟他是一直穴道受制,而今才得以沖破,驟起發難,還是他早已暗自沖破穴道的封鎖,隻等無情邁前,才發出這奪命的一擊? 這到底是計,還是勢? 是形勢所迫,還是一個早已安排好的陷階毒計!? 勢劍一發,勢不可擋。
何況,無情跟天下第七距離甚近。
而且,無情這回絕對是猝不及防,而天下第七确是猝起發難。
況乎,無情本身沒有功力,而他的暗器宜遠攻不适近取,更且人不在轎子中,少了安全的保護網。
天下第七這一擊,無情已死定。
這次是死定了。
勢劍如排山倒海,勢不兩立。
勢劍幾乎全無破綻——如果不是天下第七的左手少了兩隻手指的話。
天下第七的左手無名、尾指已斷;那是與“天衣有縫”交手之役,為許天衣的“天機一線牽”所割斷的。
盡管如此,他的勢劍還是氣勢如虹,劍氣縱橫。
但卻不是天衣無縫。
畢竟,他可能因負傷在完,或受禁制的穴道血氣未暢,又或因缺指之故,在發出這兩記“勢劍”之際,仍是有些縫隙和缺失的。
這種“破綻”稍縱即逝。
若換作他人,在“勢劍”下隻有掙紮、惶恐、求生不得的份兒,哪裡還來得及找出他的缺口作反擊? 不過,他這次要對付的是無情。
無情三番四次救了他,他卻仍沉住氣、養精蓄銳,對付的還是無情。
為什麼? ——是他喜歡恩将仇報,或是他要報殺父之仇?還是手了無情好向蔡京将功(誅殺無情)贖罪(暗殺戚少商不遂)?抑或是他認為在場中就隻有無情就值得讓他發出猝然一擊? 此際,無情中正攔身在他面前,逐走了老烏。
此時.無情正與他說話,正說到:“你又何必——”的一個“必”字。
“必”字一出,一道白光,已自無情唇間飛發出去,恰好在天下第七發動“勢劍”之際,就在他那電馳星飛的斷指“破縫”中打了進去。
“嗤”的一聲,白光沒入天下第七右眼中,又“嗤”的一聲。
一道白影和着血光,自後腦穿飛出來! 天下第七驟然呆住了。
他的“勢劍”再也發不下去了。
他力道的根源己給切斷,就像一支待發的箭矢突然斷了弩弦一樣,箭尚在,但已全無威力了。
他愣在那裡,仿佛決不敢置信。
——無情是怎麼知道他已沖破了穴道的封制,蓄勢待發的? ——那是什麼暗器、什麼暗器手法!? 然後他一搖,再搖,一晃,再晃,然後搖搖晃晃,搖晃不已。
終于以手捂目,凄呼一聲,仰天倒下。
場中的這些變化,都令大家目瞪口呆。
場中曾出手的雄豪,莫不是見過大風大浪,走過大山大海的好手,但見此瞬息定生死的變化,仍為之震住、怔住。
隻見連站也站不起來的無情,東倏西忽,指南打北,把已露面或仍潛伏的敵手全引發了開來,既先堵住了溫襲人、溫渡人的偷擊,又解決了溫文人的聲毒,再揭露溫壬平、溫子平的埋伏,更截住老烏的殺手锏,而且還及時擊殺了本來大家都想殺、要殺但都給他阻截的天下第七! 不管遵起變生,片刻數驚,但都不能改變一個看來已成為事實的“結果”。
天下第七死了! ——他竟去狙殺一直維護他不讓他遭人格殺的大捕頭無情! ——然而手他的竟是:身為押解他回衙的六扇門第一名捕:無情! 無論如何,這情境看去,很是有點荒謬。
事實上,整個青史都是:愛國有罪,強寇成王,沉冤不雪,惡霸稱雄,出賣背叛,不忠不義所交織而成的。
人生本就是荒謬的,人事更加荒誕離奇。
幸好還是人間有情:世上有愛。
也許隻有這點才是真實的,有情有義的。
——無情呢? 他殺手無情,執法如山,然而他卻當衆殺了文雪岸。
殺了天下第七的他,神情中流露出一種極度的悲涼、非常的寂寞之意來。
——仿佛,他的得勝、得手,也勝得十分不快樂,很是凄涼。
的确,世上有些勝利,并不可喜,還十分可悲。
有些勝利,不知有多少人犧牲了性命,有的則獻出了人的一生,心血和時間,健康和财富,換取了在浩翰宇宙那麼一丁點兒微不足道,抑或是一時意氣之争的所謂“勝利”,殊不值得,确也可哀。
所以,有些凱旋,其實是另一種慘敗。
有些得勝,卻有凄涼的況味。
隻不知你試過未? ——隻不知無情是怎麼知曉天下第七穴道已解,蓄勢伏殺他呢? 這是大家心裡的疑問。
不過誰也沒問出來。
無情殺了天下第七,白可兒已站出來,朗然向大家說道: “我等奉刑部之命押解涉嫌殺害多名衙差、捕吏之兇犯文雪岸于大理寺受審,我家公子為讓他有公平公正之審訊偵詢,曾多次舍身拼鬥,以保其人命平安,可惜兇犯積惡難禁,估惡不複,恩将仇報,竟趁公子力保其命時反施加暗狙,我公子隻好将之格斃當堂——這一過程大家有目共睹,無有詢私,在場諸衆,可為作證。
” 他說的是事實。
無可争辯、也不必置疑的事實。
——雖然會不會(挺身作證)是另外一回事。
隻聽無情吩咐道:“這人雖然已沒了氣息,但餘勢未消,餘力尚在,收斂的人還得小心為上。
先讓他在地上躺一會,消消氣,也失失勢再說,待會兒再讓件作檢理,送回刑部再作紀錄消案。
” 陳日月躬身答應:“是。
” 然後無情又向那一“老”一“少”長揖道: “兩位前輩,為睹風範,在下隻好投石問路,抛磚引玉,得罪之處,祈請勿見責為幸。
” 隻見那“年青人”呵呵笑道:“哪裡哪裡,大捕頭法眼如山,一逼就把我們給逼出來了,我們這回可真是慚愧得無所遁形呢!” 那“老人家”也冷笑呼呼道:“大捕頭做事,手腕高明;辦案,更執法如山;沒想到,一場戲還做得如此出色哩!” 無情隻道:“言重了。
” 然後又抱拳道:“告辭了。
” 那“老”、“少”二人,隻冷眼看他率一衆人等(隻餘下兩名衙差,“料理”地上的死人和打砸了的殘局)而去,至于老烏,還傻了眼的站在那兒,溫文則早在掀開轎簾時已愣住了。
直至無情要走了,要上轎時,這時,轎于裡居然走出下一個人來。
這人樣子,十分火爆。
——緊皺着眉,緊咬着唇,像誰都跟他有深仇大恨的樣子! 他是誰? 怎麼會一直躲在無情的轎子裡? 9.天下第七跌一百 這個人走下轎子,忽然一笑,向無情施了一個禮,讓出一條路來。
——一條讓無情很自然、也很“方便”(至少對一個殘疾的入而言)的“路”好上轎。
這個人原來暴烈如火的模樣,卻是因為一笑而徹底改變了。
很少人會像他那樣子,笑的時候跟不笑的時候會發生如此截然不同的變化:就像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一樣。
這人不笑的時候,暴躁已極。
但一旦展現笑容,就變得很溫和,非常溫和,十分的溫和。
一種非同小可的溫和。
無情對他也很溫和。
他同樣向這人回禮,然後才進入轎子裡,三童子護着他,連同其他的衙差,一齊離開了黃褲大道。
連老烏呆了半晌,一頓足,唉了一聲,也硬着頭皮,尾随而去。
他原拟殺了天下第七,拼着束手就縛,或者從此成了亡命之徒,也已豁了出去,非殺這人不可。
必殺天下第七的原因是: 天下第七殺了不少衙差、捕快,這些差役都是六扇門裡的精英、好手,然而卻無緣無故、平白無辜的遭這人的殺害,其中,有好幾人,都是老烏的老友、至交。
老烏是個愛交朋友的人。
也是個愛朋友的人。
他的人很直,所以,交的朋友,尤其是好友,多是很豪爽。
憨直的人。
——這個兇手殺死了他這麼多好友,又使六扇門裡元氣大傷,精銳盡喪,老烏自然不能饒恕他這個人。
然而老烏也比誰都知道:一旦把這人押回大理獄候審——隻怕“審”也不必“審”就會給“無罪釋放”出來了。
“律規”一定制裁不了這個殺人兇手——因為他背後一定有靠山。
穩如“泰山”的“靠山”。
反而,清白而有志氣、有作為的人,往往容易給判刑、定罪,因為他們的“有所作為”容易“威脅”到這些“靠山”,而他們自己卻沒有“靠山”。
是以,他也不肯讓這兇手逍遙法外,那就惟有一策: 在他收押天牢之前就殺了他。
盡管這樣是知法犯法,執法誤法,但也隻有冒渎職守,讓無情對自己失望好了。
他己準備把自己在六扇門裡建立多年的名聲一夕盡毀,甚至已準備锒铛入獄,生死不計。
他就是這麼個人,向來執法如山,但當他發現法理不明的時候,他就自行執法,并願承擔一切後果。
隻惜他殺不了天下第七。
他看溫門幾個好手仍殺不了天下第七,又不忍見無情為了個十惡不赦的兇手而跟“老字号”繼續沖擊下去,所以他隻好自己動手。
但無情阻止了他。
還打飛了他的刀。
沒想到的是,天下第七居然反過來暗算無情。
更沒意料得到的是:無情似早有防備,一擊格殺了他! 而今天下第七已殁,老烏既沒殺了犯人,也不算犯了法。
但在衆目睽睽中,的确有動手殺犯人的“意圖”.雖然,“形勢”并不似真的殺了犯人那麼嚴峻,但也脫不了幹系! 無情走,他也隻好相随而去。
不去的是溫家的幾名高手。
他們就聚在黃褲大道的街心。
那不笑時很狂暴一笑時很溫和的人,依然溫溫和和地笑着。
向溫文很溫和地笑着。
溫文怔了半晌,終于才也笑了。
一笑,他的憂郁全煙消雲散,回複了他的溫文有禮。
“沒想到。
” “沒想到我會來?” 那樣子躁烈笑态溫和的人微笑和氣的問他。
“不是沒想到你竟然會在無情的轎子裡。
”溫文道,“大家都知道,那是頂魔轎,沒他的首肯,誰也登不上去。
” “是的,如果他不同意,我也一樣進不去。
” “所以,是他讓你上去的?” “是的。
” “什麼時候的事?” “在襲人和渡人出現動手之前。
” 那一笑起來很溫和不笑之時很躁郁的人而今仍是笑着,所以語态非常溫和:“那時,我正悄悄的跟在他轎後,準備候渡人、襲人一旦出手,我就跟他們裡應外合。
” 溫文完全明白。
那原本就是他們的計劃之一。
“我原來跟你也是首尾呼應。
——我是不明白你為何卻到了他轎子裡。
” 這笑起來很和氣的人,當然就是與溫文在江湖上并稱為“天涯海角”的溫和。
“我本來就在他轎後要下手,不料卻給他的刀童邀了上轎。
” “他——邀你上轎?” “對!開始我心中也很狐疑。
但我還是硬着頭皮上去了。
他一開始就表明了:他已發現了你的藏身處,而且又知道我們倆很少不一起行動,所以縱然他未見過我,也可以猜想我在哪裡。
” “那時候他不是正跟他的書僮、劍童、刀童在說話嗎?” “那隻是幌子。
不過,無情這人的确智能天縱,且能心分數用。
” “所以,他不僅是發現了小襲和小渡,還穩住了你,解決了文人,還揭露出我和你大伯的行藏——” 這次說話的是那賣蛋的“年青人”:“他是故意要咱們亮了相、露了面。
” “他這樣做必有原故。
”那賣茶具的“老人家”臉上露出若思的神情,接道:“他總要有人知道他的心意,所以預先告訴了你?” 這兩人正是“老字号”溫家的老一輩高手中的兩大精英: “天殘地缺”溫壬平、溫子平兄弟。
這兩人在“老字号”輩份極高,“老字号”中又分“死字号”、“活字号”、“大字号”和“小字号”,各由一正一副二人管轄,但總部“大字号”裡,仍有五名高手當家,四名高手統管,一名高手統禦,十人外貌都相當好看,醒目,人稱之“老字号”中的“十全十美”。
背底裡,與溫家作對的敵人卻恨之人骨,暗中稱之為“十全大毒果”。
其中,“統管”四方豪傑、八方要務的兩人,正是這溫壬平、溫子平兄弟。
其實這對溫氏兄弟,年齡相若,都已逾五十,不過,長兄“天殘劍”溫壬平自年少時已因老成持重、思慮過度,而滿頭白發,滿臉皺紋,甫過三十已給人稱之為“大伯”、“老爹”,斯人血憔悴,成天郁郁不樂,郁郁寡歡。
他為“老字号”可謂已奉獻了他的青春和心力,故而地位尊貴而崇高,得到門内和武林中人的尊重。
溫子平則全然不同。
他自少已屢遇憂患。
“老字号”傳到他那一代,正好遇上各路精英、各嫡、旁、外、支系的子弟分裂,内哄,有的往上爬,有的往外流,有的則在門内争取權位,以緻大好溫家,因而鬧得雞犬不甯,相閱于内,零星落索,聲勢大減,溫子平曾花了不少時間、心力,去平定這些争戈,然而還是火頭四起,保住了局面,依然犧牲了不少支節。
可是他還是保持了歡欣之心,依舊以喜悅的心靈,去面對一切苦艱,坦然也欣然的承受,去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打擊。
是的,他雖年邁,但看去模樣依然年輕——至少,要比實際上的年紀要年輕二十歲。
甚至,很多相熟他的人都認為:他十年前要比二十年前年輕,而現在又比十年前更年輕有朝氣得多了! 這兩人最近已各有司職,一在朝,一在野,已極少出來江湖上走動,而今,卻一齊出現在黃褲大道上!? 為什麼? ——他們為何事而來? 他們何時已至? ——難道驚動了這麼多的“老字号”高手,隻為殺一個“天下第七”! 不過,溫和人很快就釋了大家的疑惑。
他轉述了無情和他在轎子裡的對話。
“我知道這次京城裡來了很多你們字号裡的人。
” 這是無情“邀”他上轎後的第一句話。
這頂轎子才真的是無情的轎子——它由諸葛先生設計,班家高手與無情聯手制造的,先前在藍衫大街焚燒的轎子,當然隻是“掩飾”.用以引誘埋伏者以為是戚少商的乘輿而出擊——一如無情所發出的一種獨家所有、天下絕無的“暗器”。
“影子”一樣,他打出去的“影子”,雖然并無殺傷力,但令敵人錯以為是他,他就可以趁此殺傷他的敵手。
像這樣制作繁複、機關重重的轎子和輪椅,他至少有三部和兩輛。
溫和還在留意這部“名震天下”的轎子之内部結構,無情己把話說下去。
“你們當然不隻是為殺天下第七而來的。
” 他的話很直截。
他也把話說的很直接。
“就算你們要殺天下第七,也不可能隻為了替許天衣報仇而來。
天下第七要以‘九天十地,十九神計’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