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把匕首不太冷
關燈
小
中
大
隻不過是裂成千點萬點的一大片,且發出營營嗡嗡的急嘯聲,罩向無情主要還是撲向他身前的囚車,囚車上的人:
——天下第七!
那當然不隻是,“一團”事物!
而是千百隻蜂!
毒蜂!
——相識蜂雨中!
3.風吹草動見無情
烏雲先罩向衆人。
它遮住了大家的視線。
那片“雲”其實是一種“霧”,本身就有毒質。
就在老烏等要應付那一朵“雲”之際,“蜂雨”已至。
——就算大家能夠自保,在囚車中給制住了穴道的天下第七又如何能躲得過這要命的“蜂雨毒雲”! 盡管溫氏兄妹是發動了極其歹毒的攻襲,但他們的襲擊依然甚有分寸! ——他們的“飛雲”隻罩向無情和他的一幹同僚,大街上的其他人早已紛紛走避,故而這朵“雲”并無意要殃及無辜。
——“蜂雨”真的是“一窩蜂”的飛湧向囚車,他們攻襲的對象當然就是: 天下第七! 他們要取的是天下第七的命。
他們決不讓無情把天下第七押到大理寺受審,因為這形同放了天下第七。
他們不認為無情有能力使天下第七受到應有之刑罰。
他們是“老字号”溫家的人。
溫家的子弟一向隻相信: 正義不在朝,不在野,隻在人們百姓的心中。
公理自在人心。
他們要為天下下公平的事讨回公道,更要為自己家族争一分榮譽和公信。
這是他們公同的信念。
所以他們主持正義。
他們快意思仇。
懲惡賞善。
甚至不擇手段。
烏雲密布。
蜂雨急湧。
無情沒有内功。
無情行走不便。
溫氏兄妹打出來的不隻是暗器,也是一種毒物。
毒蜂迷霧,并非攻向無情,而是主攻天下第七,并罩向那八名公差和三劍一刀童及快腿老烏。
這才可怕。
無情沒有辦法。
他化解不了這種普及面極大、殺傷力大廣的攻襲。
對一個沒有内力基礎而雙腿殘廢的人而言,能自保已是極不得了的事了。
可是無情并不認命。
——個像他這樣的“殘廢”,不但能屹立在武林中,成名于江湖,還能在六扇門中幾乎占了第一把交椅,非但不是“廢人”,而且簡直是“強人”,那麼,這種天生就是不認命,不認輸、不認栽的人! 他所受的打擊,一定比常人多。
他承受的委屈,一定比别人大。
他所作的掙紮,一定比任何人都凄厲。
他也曾埋怨上蒼,為何對他如許無情,要他經曆如許比平常人更大更多的更重更無法忍受的壓力。
但當他曆盡苦艱,終于建立了大成大就之後,他就無尤無怨,且愈發了解上天對他的思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他就是在如此煎熬中給鍛煉出來的。
寶劍鋒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他已無視于壓力。
壓力愈大,他反彈愈高。
他也不怕打擊。
打擊愈重,他反擊更強。
他也無畏于攻擊。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刀來劍刺,槍來棍砸,飛镖來弩矢去,要是暗器來他更一把“明器”就撤了過去——武林中的人,早已把他出手光明正大的“暗器”稱之為“明器”。
所以溫渡人、溫襲人的“殘雲”、“蜂雨”一使出來,他也決不客氣,“風吹草動”立即發動。
大家都曉得,無情是沒有内功基礎的,他又如何發出“風吹草動”來破解“殘雲蜂雨”? 無情不是由他自己發出“風吹草動”。
他發不出。
但轎子能。
他用轎子發出一股“大風”: 他一按掣,轎位矯正,轎門大開,四股飚流合一,彙成一股罡風,“呼”地吹了過去,一下子,“烏雲”,“蜂雨”,全給這一股“罡風”吹開了,也吹歪了。
甚至“吹”回去了。
——吹“回”溫氏兄妹那兒去了! 這可不得了。
這“殘雲”雖沒什麼了不得,但一旦罩住了人之後,隻要吸上一兩口,身立即形同一朵“殘雲”,殘了、凋了。
謝了、枯萎了……渾身無力;所以,這“老字号”的“殘雲”又名為“東風無力百花殘”。
溫渡人、溫襲人當然下想當街格殺老烏,無情這些人。
他們也不願跟刑部、六扇門的人結下深仇。
所以他們放出“殘雲”,隻要這些防礙他們“辦事”的人“殘”上一“殘”,“殘”一陣子,那就好了。
他們自己當然也不想“殘”。
所以“殘雲”給這股怪風“送”了回來,他們無不大驚。
但對“殘雲”隻是“驚”,真正“失色”的是“蟀雨”。
因為他們放出蜂雨是用來對付天下第七的。
他們對付天下第七可不必客氣。
他們要殺死這個人。
因為他們确鑿調查過:這人所幹的惡事,早已足夠讓他死上四百三十七次。
所以他們下殺手。
蜂雨有毒。
劇毒。
所以沾不得。
可是而今“蜂雨”已一窩一湧一股腦兒的“飛”了回來,簡直是交織一起。
文錯一團、交纏不己,他們已認不了誰是主人,誰才是敵人了! ——給這些蜂兒螫着,可不得了! 溫氏兄妹就是因為深曉個中利害,所以才更加知畏知懼。
他們一時也措手不及,不及如何應對。
幸好…… 幸好這世上有“幸好”這回事。
幸好這時一雙姣好的手伸了出來,一手持着口開了口的葫蘆,一手則雙指拎一根香。
燃着了的香。
這隻手很白。
燃香的姿态也很斯文。
這香一燃着,所有跌跌撞撞的蜂隻,立即又變得井然有秩,一隻跟着一隻,聞香而至。
一下子,那隻白手又成了黑手。
因為蜂隻全挂在那手上、袖上,一疊一疊的,像一袋黑蠕蠕的波蘿蜜。
他的另一口手有一隻開了蓋子的葫蘆,葫蘆口正“嘩”地灑出一大蓬水。
水晶瑩而剔透,一大顆一大顆的,像珍珠。
那些似珍珠般的水滴,正噴灑在那大堆“烏雲”上,那疊“鉛雲”立即萎縮了。
迅速縮小。
縮小得極快,往内萎款,像雪球掉入熱鍋裡一般,很快的,就壓縮凝結為一塊手掌大小,鉛一樣沉重的事物。
然後就掉落下來。
掉落時,碎成七八片。
那人就用葫蘆咀接住,一一“收”了進去。
這人出現,隻不過片刻,但他已在舉手問收回了“毒雲”也收服了“蜂雨”。
然後他哈哈笑說,語态溫文: “無情機關,天下無雙;風吹草動,事在人為——今日這‘風吹草動’的機關可真教我輩大開了眼界。
” 之後他開心見誠的招呼道: “盛大捕頭,您可好,在下有禮了。
” 4.震耳欲聾的寂靜 無情皺了皺眉頭。
因為他知道眼前這個人,看來溫文爾雅,實則非但難纏難惹,而且還是強敵勁敵。
這個人滿臉笑容,可是滿身都是毒,他在“老字号”溫家輩份排行在武林中江湖上名聲班輩之高,絕對不是溫渡人、溫襲人兄妹能及其背項。
這人姓溫,名文。
無情怕的不是别人,就怕這人出手。
而今,這人已出了頭。
露了面。
這件事看來他己插定了手。
無情長吸了一口氣(他很珍惜這口清新的空氣,因為他知道,萬一老字号溫家的高手真的動手後,隻怕方圓三裡内,都沒有不染毒的空氣了),道:“文兄,你也要救天下第七?” “不。
”溫文溫文的道:“我是要殺他,不是要救他。
” 隻聽一聲森寒至極,又隐伏了無盡悲怆、委屈、凄厲的冷哼。
哼聲自囚籠裡發出。
天下第七鐵青着臉,鐵一般冷橫着語音道:“來吧,前仇宿怨,舊恨新仇,一并兒都來吧,我文雪岸人在這裡,頭在此處,命在這幾,有種的就拿去!” 溫文睨了他一眼,這次終于在溫文中掠過一陣狠色:“我是要替許天衣兄弟報仇,你造孽大多,怨不得我!” 無情截道:“不行。
我得押他回牢,自有刑法對付他。
” 溫文冷笑的時候樣子也不冷,反而有點小孩子氣:“他一旦押到牢裡。
就形同放虎歸山,多少罪大惡極、罪不可道的要犯積寇,都不是給狼狽為好的貪官污吏一聲令下就無罪開釋了嗎?或假意押解到遠地,中途私放了。
要治他的罪,就該當場授首!” 天下第七青筋閃頰,綠筋滿額,狠聲道:“大丈夫,要示要剮.悉聽尊便!無情,你也不必假意來護,我的命是我的,不幹你的事!” 無情隻淡談地道:“可是,而今,你的命是我的;你是我押的犯,我保的命。
” 然後他望定天下第七,緩緩地道:“我要告訴你一件事。
” 天下第七腦上青筋與汗珠交織遍布,隻暗吼道:“有屁快放!” 無情一字一句地道:“當年,你爹可以說是我殺的。
他是死于我手裡。
我答允他,要告訴你這件事。
而且,我還得給你一個公平,一個機會。
” 天下第七愕然道:“什麼機會?” 無情道:“一個讓你動手報父仇的機會。
天下第七格格地笑了起來。
笑得很慘。
他唇邊還笑出了血絲。
“你殺我爹,我一早已知道了。
”他慘笑着說:“所以,我要殺盡天下衙差、捕役,夾報此血海深仇!” 無情道:“你拿他們出氣幹啥!要報仇,你應該直接找我!” 天下第七慘笑着,笑得連他鼻子都已歪到一邊: “我還動不了你!我其實已快要有實力動得了你們四人了,可惜,還差那麼一點,功虧一篑。
假如今日我殺得了戚少商,那麼,一切都可以解決了,相爺答允過:他給我高于你們的名位官職,那時,在公在私,我都可以動你了。
” 無情歎了一聲,道:“一個人想要報仇,可真不容易。
” 溫文接道:“是呀,所以,盛大捕頭,請高擡貴手,網開一面,讓我們如願以償,又讓你能了這心腹之患吧。
” 無情還沒答話,天下第七已恨恨的截道:“無情,你别假惺惺,也少來作态了,反正我今天落在你手裡,你殺了老子不妨也把我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無情又歎了一聲,這次,他不再插話。
溫文收起了葫蘆。
溫襲人乖巧的走到溫文身旁,打開了一個錦繡布袋。
溫文的手一抖,那些“毒蜂”全都簌簌落入口袋裡,溫襲人将袋口的紅繩一扯,立即将袋口束緊,“蜂雨”盡收其中。
溫文撮唇一吹,吹熄了手中那支翠綠欲滴的焚香。
他的手勢很輕,很柔。
姿态優雅好看,甚至還很有點女性的味道。
他的手比三步不出閨門、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美麗女子的柔荑還美。
老實說,捕頭老烏已看得很不是味道,很不順眼。
他粗豪慣了。
豪邁已成了他的習慣。
他辦事快,出手也快,看到這樣的姿整、優雅的動作。
簡直視之為“娘娘腔”。
他看得很不是習慣。
所以他忍不住要罵:“呔!幾那小崽,不管你何人,今日少來這幾擋路攔街,否則一概當作罪犯同夥緝拿法辦!”他說話很響。
隆隆,恰似悶雷。
老烏的人也很悶。
正如他的出手一樣,剛勁有力,但沒有花式,一點也不好看。
他處事亦如是,破案快速,擒兇奮勇,直搗黃龍,粉碎匪黨,常用最直接的方法去肩最大的黑鍋、背最重的責任,乃至挑最難惹的敵人。
是以他寡言鮮語,辦案為先,甚主在做事的前後不但少說話,也少與人接觸、交待。
因此他破案雖多,卻升下上去。
——升上高官的往往是那些把後說得又多又很響亮,擅于交待各路“來龍去脈”,關系做得很面面俱圓的人。
但他卻得到“四大名捕”:諸如無情的重視。
所以無情才在今日請他來押解天下第七回天牢。
老烏還特别調度了八名衙差,八個他的親信過來辦這趟差事。
他似對這任務特别感興趣。
他拿話一說,就低首疾行。
他的人很精悍,皮膚也很黑,布衣藍鞋,窄袖短打,這樣看去,像整個人都是由一塊玄鐵攜成的一條棍子。
一條見惡人就搗過去的棍子。
隻不過,他一向喜歡低頭。
他短發如戟,仿佛也是一種武器;他對敵的時候,也渾身都像是一隻刺猬。
此際,地不但是向前行了過去,同時色似是低首“沖”了過去。
他的前面是大街。
黃褲大街。
街心站了個人。
這人斯斯文文,溫溫州和,當然就是溫文。
在他兩旁、街邊,分别有兩個人,部長得雪玉可愛,讨人喜歡,一個正用口布囊收下了群蜂,正是溫襲人;另一人正恭恭敬敬的,遞給溫文兩件事物。
——兩件“面積”相當不小的“事物”。
老烏正低頭疾行,準備撞向溫文。
溫文仍好暇以整的站在街心,伸手接過那兩件事物,對老烏的喝問似不以為忤,也不大放在心上。
他隻适時的而帶點關心且語态溫文的說了老烏一句話: “你喊話很響,但沒有用,我手上的,比你響多了。
” 然後他又問下一句話。
一句很奇怪的話。
“你知道它有多響?” 這句話使者烏大惑不解。
他原本正垂着頭身子成了直線直往前沖,他的“快馬沖鋒”,蘊力一旦發作開來,連“九萬大山”的“十八大盜”以盾牌、銅牌、藤牌聯合而成的“銅牆鐵壁”大陣也曾給他一沖而破,童貫親手調訓的親信恃衛組成的“天塹護帥大陣”,也一樣抵不住老烏這低頭直撞猛沖之力。
老烏有這樣的實力,卻一直出不了頭。
童貫大将軍曾眼見老烏的“沖鋒之力”,一舉沖倒了他的愛将們号稱為“破不了”的陣法後,隻有一句淡淡的評價: “這個人難怪隻會低頭沖鋒了,原來是下識得轉彎。
” 他還補加了一句,“這樣走路,不摔死才怪。
” 所以老烏更得不到遷升。
但老烏并不在意。
仿佛,他當捕吏,為的是懲惡鋤奸,而不是要得到嘉獎和升官。
他一旦辦事,無不盡力。
一旦沖鋒,就一往無前。
可是溫文那句話太詭怪,使得他禁不住擡頭看了一看。
一看,神情就更古怪。
假如溫文現在手上持的是兵器,老烏并不詫異。
如果溫文手上拿的是毒物,老烏也決不意外。
可是溫文現在乎上拿的,居然是: 樂器! 钹! 兩面黃澄澄、油亮亮、把手系着血紅布的銅鐵,拿在溫文手裡,映着烈陽,亮晃晃,正要耀武揚威似的。
——怎會是钹? 钹用來幹啥?奏樂?召喚?還是用來吵死人?難道連钹也能放毒? 老烏不解。
卻聽無情急急的一聲輕叱:“老烏,止步,快回來!” 老烏當然不回。
他怒叱向溫文:“你,滾開!” 溫文抱歉的搖搖首。
老烏惱火了,戟指着,吼道:“你不讓,我就把你撞倒!” 溫文惋惜似的又搖了搖頭。
老烏再不多說,低下了頭,矢發朝向,正要向溫文處猛沖過去。
忽聽呼的一叽一人如白色大鳥,飛身已越過老烏的頭頂,猛然端坐在街心,就盤膝端坐在老烏與溫文之間。
這一回,老烏是無法再往前沖了。
因為他不想撞着無情。
無情一旦盤坐在街心,顯示了三件事: 三件都是“危機”: 一、無情已離開了他的“轎子”,也就是說,遠離了他安全保障之地,而身陷險境。
二、溫文一出現,就逼使無情離開了他那口一按掣就能發放千奇百怪的暗器和功。
(包括剛才那一股“風吹草低”的狂飚)之轎子,可見其分量之重,無情對他的出手何等重視。
二、無情既離轎,攔在老烏身前,也就是擺明:這件事,這個人,他扛上了! 老烏隻好馬上止步。
他不再沖鋒。
也不沖動。
他烏漆漆的眼珠子一溜: 他另有打算。
卻聽無情冷峻地道:“你真的要殺他?” 溫文痛惜地反問:“你真的要救他?” 無情忽道:“筝來。
” 話未完,第已至。
筝由銅劍童子葉告雙手呈上,輕置于無情膝上,由銀劍童何梵先行扯開卷裹着的錦緞。
一刀童白可兒則遞給無情一口四四方方的盒子,無情接過,顯得非常小心。
鐵劍陳日月則緊緊守護在無情身後。
溫文臉上那溫文的笑容忽然不見了。
“好筝。
” “好錢。
” “其實你我無仇無怨,又何必相争?” “隻要你不拔掉活生生的一條命,你我就決無相争之處。
” “護惡人,得惡果。
” “國法在,豈容私刑。
” 溫文臉上,更露悲憫之色:“好,那我隻好獻醜,請君為我傾耳聽了。
” 無情霍然色變,向一刀三劍童疾叱道:“掩耳、護心、散開、撤後!” 一刀童白可兒、銀劍何梵、銅劍葉告,鐵劍陳日月,平時絕少看見無情公了竟如此緊張、惶急得一如一頭正在怒應敵的弓背的貓。
雖不緻驚惶失措,但絕對如臨大敵! 然而溫文并沒有發放暗器。
他隻是揚钹、交錯、發聲而已! 那隻是钹。
——钹是樂器,既非武器,也不是暗器,更不是毒物。
無情卻表現出一種少見的警戒,他甚至向溫文怒目叱道: “你隻沖向我,勿傷害無辜!” 溫文一笑:“我曉得,當盡量。
” 他說話溫文得就像在祝福、問好。
然後他就是雙手揚臂交錯,兩钹交擊。
無情已發出警示,所以在場的人,人人都在心裡有了準備。
大家都不約而同,捂耳的捂耳,護心的護心,散開退後,各有避鋒的途徑。
大夥兒都怕钹響大大、大銳、太刺耳,生怕耳膜會受不住。
但誰都沒有料到: 雙钹一交。
星火直冒。
然而钹卻無聲。
不響。
靜。
寂。
寂靜得如一場涅架。
無聲。
沒有聲音。
——一點響聲也無。
大家都錯以為自己給震聾了:否則,一雙銅钹如此大力交擊,怎會是無聲的! 怎會全場隻有錯愕,隻剩下了震耳欲聾的寂靜。
如一場大寂大滅! 溫文交擊雙钹,互擦出漫天星火,大家也隻覺眼前金蠅亂舞,神遊目眩,然而卻聽不見任何聲音。
不是已給震聾了吧? ——有者,隻怕也隻是一種震耳欲聾的寂靜吧? 隻不過,這大概是要用“心”去聽,而不是用“耳”。
世上,畢竟有許多聲和色,不是用目力、耳力,就可以看見、聽見的。
但你卻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5.衆弦俱寂的高音 這些人中,感覺到最是震愕、奇怪的,可能是老烏。
烏幹達的人一向很幹練。
很精悍。
他因為經過不少閱曆,因為職業需要,或者行走江湖上的必要,甚至是活命
它遮住了大家的視線。
那片“雲”其實是一種“霧”,本身就有毒質。
就在老烏等要應付那一朵“雲”之際,“蜂雨”已至。
——就算大家能夠自保,在囚車中給制住了穴道的天下第七又如何能躲得過這要命的“蜂雨毒雲”! 盡管溫氏兄妹是發動了極其歹毒的攻襲,但他們的襲擊依然甚有分寸! ——他們的“飛雲”隻罩向無情和他的一幹同僚,大街上的其他人早已紛紛走避,故而這朵“雲”并無意要殃及無辜。
——“蜂雨”真的是“一窩蜂”的飛湧向囚車,他們攻襲的對象當然就是: 天下第七! 他們要取的是天下第七的命。
他們決不讓無情把天下第七押到大理寺受審,因為這形同放了天下第七。
他們不認為無情有能力使天下第七受到應有之刑罰。
他們是“老字号”溫家的人。
溫家的子弟一向隻相信: 正義不在朝,不在野,隻在人們百姓的心中。
公理自在人心。
他們要為天下下公平的事讨回公道,更要為自己家族争一分榮譽和公信。
這是他們公同的信念。
所以他們主持正義。
他們快意思仇。
懲惡賞善。
甚至不擇手段。
烏雲密布。
蜂雨急湧。
無情沒有内功。
無情行走不便。
溫氏兄妹打出來的不隻是暗器,也是一種毒物。
毒蜂迷霧,并非攻向無情,而是主攻天下第七,并罩向那八名公差和三劍一刀童及快腿老烏。
這才可怕。
無情沒有辦法。
他化解不了這種普及面極大、殺傷力大廣的攻襲。
對一個沒有内力基礎而雙腿殘廢的人而言,能自保已是極不得了的事了。
可是無情并不認命。
——個像他這樣的“殘廢”,不但能屹立在武林中,成名于江湖,還能在六扇門中幾乎占了第一把交椅,非但不是“廢人”,而且簡直是“強人”,那麼,這種天生就是不認命,不認輸、不認栽的人! 他所受的打擊,一定比常人多。
他承受的委屈,一定比别人大。
他所作的掙紮,一定比任何人都凄厲。
他也曾埋怨上蒼,為何對他如許無情,要他經曆如許比平常人更大更多的更重更無法忍受的壓力。
但當他曆盡苦艱,終于建立了大成大就之後,他就無尤無怨,且愈發了解上天對他的思厚: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他就是在如此煎熬中給鍛煉出來的。
寶劍鋒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他已無視于壓力。
壓力愈大,他反彈愈高。
他也不怕打擊。
打擊愈重,他反擊更強。
他也無畏于攻擊。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刀來劍刺,槍來棍砸,飛镖來弩矢去,要是暗器來他更一把“明器”就撤了過去——武林中的人,早已把他出手光明正大的“暗器”稱之為“明器”。
所以溫渡人、溫襲人的“殘雲”、“蜂雨”一使出來,他也決不客氣,“風吹草動”立即發動。
大家都曉得,無情是沒有内功基礎的,他又如何發出“風吹草動”來破解“殘雲蜂雨”? 無情不是由他自己發出“風吹草動”。
他發不出。
但轎子能。
他用轎子發出一股“大風”: 他一按掣,轎位矯正,轎門大開,四股飚流合一,彙成一股罡風,“呼”地吹了過去,一下子,“烏雲”,“蜂雨”,全給這一股“罡風”吹開了,也吹歪了。
甚至“吹”回去了。
——吹“回”溫氏兄妹那兒去了! 這可不得了。
這“殘雲”雖沒什麼了不得,但一旦罩住了人之後,隻要吸上一兩口,身立即形同一朵“殘雲”,殘了、凋了。
謝了、枯萎了……渾身無力;所以,這“老字号”的“殘雲”又名為“東風無力百花殘”。
溫渡人、溫襲人當然下想當街格殺老烏,無情這些人。
他們也不願跟刑部、六扇門的人結下深仇。
所以他們放出“殘雲”,隻要這些防礙他們“辦事”的人“殘”上一“殘”,“殘”一陣子,那就好了。
他們自己當然也不想“殘”。
所以“殘雲”給這股怪風“送”了回來,他們無不大驚。
但對“殘雲”隻是“驚”,真正“失色”的是“蟀雨”。
因為他們放出蜂雨是用來對付天下第七的。
他們對付天下第七可不必客氣。
他們要殺死這個人。
因為他們确鑿調查過:這人所幹的惡事,早已足夠讓他死上四百三十七次。
所以他們下殺手。
蜂雨有毒。
劇毒。
所以沾不得。
可是而今“蜂雨”已一窩一湧一股腦兒的“飛”了回來,簡直是交織一起。
文錯一團、交纏不己,他們已認不了誰是主人,誰才是敵人了! ——給這些蜂兒螫着,可不得了! 溫氏兄妹就是因為深曉個中利害,所以才更加知畏知懼。
他們一時也措手不及,不及如何應對。
幸好…… 幸好這世上有“幸好”這回事。
幸好這時一雙姣好的手伸了出來,一手持着口開了口的葫蘆,一手則雙指拎一根香。
燃着了的香。
這隻手很白。
燃香的姿态也很斯文。
這香一燃着,所有跌跌撞撞的蜂隻,立即又變得井然有秩,一隻跟着一隻,聞香而至。
一下子,那隻白手又成了黑手。
因為蜂隻全挂在那手上、袖上,一疊一疊的,像一袋黑蠕蠕的波蘿蜜。
他的另一口手有一隻開了蓋子的葫蘆,葫蘆口正“嘩”地灑出一大蓬水。
水晶瑩而剔透,一大顆一大顆的,像珍珠。
那些似珍珠般的水滴,正噴灑在那大堆“烏雲”上,那疊“鉛雲”立即萎縮了。
迅速縮小。
縮小得極快,往内萎款,像雪球掉入熱鍋裡一般,很快的,就壓縮凝結為一塊手掌大小,鉛一樣沉重的事物。
然後就掉落下來。
掉落時,碎成七八片。
那人就用葫蘆咀接住,一一“收”了進去。
這人出現,隻不過片刻,但他已在舉手問收回了“毒雲”也收服了“蜂雨”。
然後他哈哈笑說,語态溫文: “無情機關,天下無雙;風吹草動,事在人為——今日這‘風吹草動’的機關可真教我輩大開了眼界。
” 之後他開心見誠的招呼道: “盛大捕頭,您可好,在下有禮了。
” 4.震耳欲聾的寂靜 無情皺了皺眉頭。
因為他知道眼前這個人,看來溫文爾雅,實則非但難纏難惹,而且還是強敵勁敵。
這個人滿臉笑容,可是滿身都是毒,他在“老字号”溫家輩份排行在武林中江湖上名聲班輩之高,絕對不是溫渡人、溫襲人兄妹能及其背項。
這人姓溫,名文。
無情怕的不是别人,就怕這人出手。
而今,這人已出了頭。
露了面。
這件事看來他己插定了手。
無情長吸了一口氣(他很珍惜這口清新的空氣,因為他知道,萬一老字号溫家的高手真的動手後,隻怕方圓三裡内,都沒有不染毒的空氣了),道:“文兄,你也要救天下第七?” “不。
”溫文溫文的道:“我是要殺他,不是要救他。
” 隻聽一聲森寒至極,又隐伏了無盡悲怆、委屈、凄厲的冷哼。
哼聲自囚籠裡發出。
天下第七鐵青着臉,鐵一般冷橫着語音道:“來吧,前仇宿怨,舊恨新仇,一并兒都來吧,我文雪岸人在這裡,頭在此處,命在這幾,有種的就拿去!” 溫文睨了他一眼,這次終于在溫文中掠過一陣狠色:“我是要替許天衣兄弟報仇,你造孽大多,怨不得我!” 無情截道:“不行。
我得押他回牢,自有刑法對付他。
” 溫文冷笑的時候樣子也不冷,反而有點小孩子氣:“他一旦押到牢裡。
就形同放虎歸山,多少罪大惡極、罪不可道的要犯積寇,都不是給狼狽為好的貪官污吏一聲令下就無罪開釋了嗎?或假意押解到遠地,中途私放了。
要治他的罪,就該當場授首!” 天下第七青筋閃頰,綠筋滿額,狠聲道:“大丈夫,要示要剮.悉聽尊便!無情,你也不必假意來護,我的命是我的,不幹你的事!” 無情隻淡談地道:“可是,而今,你的命是我的;你是我押的犯,我保的命。
” 然後他望定天下第七,緩緩地道:“我要告訴你一件事。
” 天下第七腦上青筋與汗珠交織遍布,隻暗吼道:“有屁快放!” 無情一字一句地道:“當年,你爹可以說是我殺的。
他是死于我手裡。
我答允他,要告訴你這件事。
而且,我還得給你一個公平,一個機會。
” 天下第七愕然道:“什麼機會?” 無情道:“一個讓你動手報父仇的機會。
天下第七格格地笑了起來。
笑得很慘。
他唇邊還笑出了血絲。
“你殺我爹,我一早已知道了。
”他慘笑着說:“所以,我要殺盡天下衙差、捕役,夾報此血海深仇!” 無情道:“你拿他們出氣幹啥!要報仇,你應該直接找我!” 天下第七慘笑着,笑得連他鼻子都已歪到一邊: “我還動不了你!我其實已快要有實力動得了你們四人了,可惜,還差那麼一點,功虧一篑。
假如今日我殺得了戚少商,那麼,一切都可以解決了,相爺答允過:他給我高于你們的名位官職,那時,在公在私,我都可以動你了。
” 無情歎了一聲,道:“一個人想要報仇,可真不容易。
” 溫文接道:“是呀,所以,盛大捕頭,請高擡貴手,網開一面,讓我們如願以償,又讓你能了這心腹之患吧。
” 無情還沒答話,天下第七已恨恨的截道:“無情,你别假惺惺,也少來作态了,反正我今天落在你手裡,你殺了老子不妨也把我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無情又歎了一聲,這次,他不再插話。
溫文收起了葫蘆。
溫襲人乖巧的走到溫文身旁,打開了一個錦繡布袋。
溫文的手一抖,那些“毒蜂”全都簌簌落入口袋裡,溫襲人将袋口的紅繩一扯,立即将袋口束緊,“蜂雨”盡收其中。
溫文撮唇一吹,吹熄了手中那支翠綠欲滴的焚香。
他的手勢很輕,很柔。
姿态優雅好看,甚至還很有點女性的味道。
他的手比三步不出閨門、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美麗女子的柔荑還美。
老實說,捕頭老烏已看得很不是味道,很不順眼。
他粗豪慣了。
豪邁已成了他的習慣。
他辦事快,出手也快,看到這樣的姿整、優雅的動作。
簡直視之為“娘娘腔”。
他看得很不是習慣。
所以他忍不住要罵:“呔!幾那小崽,不管你何人,今日少來這幾擋路攔街,否則一概當作罪犯同夥緝拿法辦!”他說話很響。
隆隆,恰似悶雷。
老烏的人也很悶。
正如他的出手一樣,剛勁有力,但沒有花式,一點也不好看。
他處事亦如是,破案快速,擒兇奮勇,直搗黃龍,粉碎匪黨,常用最直接的方法去肩最大的黑鍋、背最重的責任,乃至挑最難惹的敵人。
是以他寡言鮮語,辦案為先,甚主在做事的前後不但少說話,也少與人接觸、交待。
因此他破案雖多,卻升下上去。
——升上高官的往往是那些把後說得又多又很響亮,擅于交待各路“來龍去脈”,關系做得很面面俱圓的人。
但他卻得到“四大名捕”:諸如無情的重視。
所以無情才在今日請他來押解天下第七回天牢。
老烏還特别調度了八名衙差,八個他的親信過來辦這趟差事。
他似對這任務特别感興趣。
他拿話一說,就低首疾行。
他的人很精悍,皮膚也很黑,布衣藍鞋,窄袖短打,這樣看去,像整個人都是由一塊玄鐵攜成的一條棍子。
一條見惡人就搗過去的棍子。
隻不過,他一向喜歡低頭。
他短發如戟,仿佛也是一種武器;他對敵的時候,也渾身都像是一隻刺猬。
此際,地不但是向前行了過去,同時色似是低首“沖”了過去。
他的前面是大街。
黃褲大街。
街心站了個人。
這人斯斯文文,溫溫州和,當然就是溫文。
在他兩旁、街邊,分别有兩個人,部長得雪玉可愛,讨人喜歡,一個正用口布囊收下了群蜂,正是溫襲人;另一人正恭恭敬敬的,遞給溫文兩件事物。
——兩件“面積”相當不小的“事物”。
老烏正低頭疾行,準備撞向溫文。
溫文仍好暇以整的站在街心,伸手接過那兩件事物,對老烏的喝問似不以為忤,也不大放在心上。
他隻适時的而帶點關心且語态溫文的說了老烏一句話: “你喊話很響,但沒有用,我手上的,比你響多了。
” 然後他又問下一句話。
一句很奇怪的話。
“你知道它有多響?” 這句話使者烏大惑不解。
他原本正垂着頭身子成了直線直往前沖,他的“快馬沖鋒”,蘊力一旦發作開來,連“九萬大山”的“十八大盜”以盾牌、銅牌、藤牌聯合而成的“銅牆鐵壁”大陣也曾給他一沖而破,童貫親手調訓的親信恃衛組成的“天塹護帥大陣”,也一樣抵不住老烏這低頭直撞猛沖之力。
老烏有這樣的實力,卻一直出不了頭。
童貫大将軍曾眼見老烏的“沖鋒之力”,一舉沖倒了他的愛将們号稱為“破不了”的陣法後,隻有一句淡淡的評價: “這個人難怪隻會低頭沖鋒了,原來是下識得轉彎。
” 他還補加了一句,“這樣走路,不摔死才怪。
” 所以老烏更得不到遷升。
但老烏并不在意。
仿佛,他當捕吏,為的是懲惡鋤奸,而不是要得到嘉獎和升官。
他一旦辦事,無不盡力。
一旦沖鋒,就一往無前。
可是溫文那句話太詭怪,使得他禁不住擡頭看了一看。
一看,神情就更古怪。
假如溫文現在手上持的是兵器,老烏并不詫異。
如果溫文手上拿的是毒物,老烏也決不意外。
可是溫文現在乎上拿的,居然是: 樂器! 钹! 兩面黃澄澄、油亮亮、把手系着血紅布的銅鐵,拿在溫文手裡,映着烈陽,亮晃晃,正要耀武揚威似的。
——怎會是钹? 钹用來幹啥?奏樂?召喚?還是用來吵死人?難道連钹也能放毒? 老烏不解。
卻聽無情急急的一聲輕叱:“老烏,止步,快回來!” 老烏當然不回。
他怒叱向溫文:“你,滾開!” 溫文抱歉的搖搖首。
老烏惱火了,戟指着,吼道:“你不讓,我就把你撞倒!” 溫文惋惜似的又搖了搖頭。
老烏再不多說,低下了頭,矢發朝向,正要向溫文處猛沖過去。
忽聽呼的一叽一人如白色大鳥,飛身已越過老烏的頭頂,猛然端坐在街心,就盤膝端坐在老烏與溫文之間。
這一回,老烏是無法再往前沖了。
因為他不想撞着無情。
無情一旦盤坐在街心,顯示了三件事: 三件都是“危機”: 一、無情已離開了他的“轎子”,也就是說,遠離了他安全保障之地,而身陷險境。
二、溫文一出現,就逼使無情離開了他那口一按掣就能發放千奇百怪的暗器和功。
(包括剛才那一股“風吹草低”的狂飚)之轎子,可見其分量之重,無情對他的出手何等重視。
二、無情既離轎,攔在老烏身前,也就是擺明:這件事,這個人,他扛上了! 老烏隻好馬上止步。
他不再沖鋒。
也不沖動。
他烏漆漆的眼珠子一溜: 他另有打算。
卻聽無情冷峻地道:“你真的要殺他?” 溫文痛惜地反問:“你真的要救他?” 無情忽道:“筝來。
” 話未完,第已至。
筝由銅劍童子葉告雙手呈上,輕置于無情膝上,由銀劍童何梵先行扯開卷裹着的錦緞。
一刀童白可兒則遞給無情一口四四方方的盒子,無情接過,顯得非常小心。
鐵劍陳日月則緊緊守護在無情身後。
溫文臉上那溫文的笑容忽然不見了。
“好筝。
” “好錢。
” “其實你我無仇無怨,又何必相争?” “隻要你不拔掉活生生的一條命,你我就決無相争之處。
” “護惡人,得惡果。
” “國法在,豈容私刑。
” 溫文臉上,更露悲憫之色:“好,那我隻好獻醜,請君為我傾耳聽了。
” 無情霍然色變,向一刀三劍童疾叱道:“掩耳、護心、散開、撤後!” 一刀童白可兒、銀劍何梵、銅劍葉告,鐵劍陳日月,平時絕少看見無情公了竟如此緊張、惶急得一如一頭正在怒應敵的弓背的貓。
雖不緻驚惶失措,但絕對如臨大敵! 然而溫文并沒有發放暗器。
他隻是揚钹、交錯、發聲而已! 那隻是钹。
——钹是樂器,既非武器,也不是暗器,更不是毒物。
無情卻表現出一種少見的警戒,他甚至向溫文怒目叱道: “你隻沖向我,勿傷害無辜!” 溫文一笑:“我曉得,當盡量。
” 他說話溫文得就像在祝福、問好。
然後他就是雙手揚臂交錯,兩钹交擊。
無情已發出警示,所以在場的人,人人都在心裡有了準備。
大家都不約而同,捂耳的捂耳,護心的護心,散開退後,各有避鋒的途徑。
大夥兒都怕钹響大大、大銳、太刺耳,生怕耳膜會受不住。
但誰都沒有料到: 雙钹一交。
星火直冒。
然而钹卻無聲。
不響。
靜。
寂。
寂靜得如一場涅架。
無聲。
沒有聲音。
——一點響聲也無。
大家都錯以為自己給震聾了:否則,一雙銅钹如此大力交擊,怎會是無聲的! 怎會全場隻有錯愕,隻剩下了震耳欲聾的寂靜。
如一場大寂大滅! 溫文交擊雙钹,互擦出漫天星火,大家也隻覺眼前金蠅亂舞,神遊目眩,然而卻聽不見任何聲音。
不是已給震聾了吧? ——有者,隻怕也隻是一種震耳欲聾的寂靜吧? 隻不過,這大概是要用“心”去聽,而不是用“耳”。
世上,畢竟有許多聲和色,不是用目力、耳力,就可以看見、聽見的。
但你卻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5.衆弦俱寂的高音 這些人中,感覺到最是震愕、奇怪的,可能是老烏。
烏幹達的人一向很幹練。
很精悍。
他因為經過不少閱曆,因為職業需要,或者行走江湖上的必要,甚至是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