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把匕首不太冷
關燈
小
中
大
1.這個殺手非常熱
無情一路押天下第七回大理寺,中途已把輪椅撤換為轎子,偶爾裡邊好像還傳出了點談話的聲響。
當然不是他一個人押送天下第七投大牢的,他身邊還有三劍一刀童。
三劍童一姓何、一姓葉、一姓陳,他們本來都是無情從所接辦的案件中苦主,受害人之遺孤,無情本身也是出身凄涼,自小家破人亡,幸得諸葛先生施援手,領養調教,方能使無情雖殘疾在身,仍能出人頭地,成了六扇門中出類拔萃的人物。
無情十分感念諸葛先生,也有意把諸葛的愛心傳揚下去,他自己也花了不少時間,心力來扶植,栽培這些大難未死、暴劫餘生的孩子,其中最優秀的,便是金、銀、銅、鐵四劍童。
可惜,不幸的是,其中一名林姓的金劍重,莊“逆水寒”之役時已然喪生,為此,無情十分感傷、自責,省惕是自己對劍童保護不力,才緻犧牲。
一劍童雖逝,但未幾又遇上了姓白的童子,這一塊難得的璞玉,他擅用刀,故無情近身的“四劍童”而今成了“三劍一刀童”。
不過,四童主要服恃的還是無情,押解要犯的事,則由眼前七八名衙差負責。
這七八名衙役,自然都聽候無情的調度。
他們的領頭。
卻是個又黑又紮實,少說話多做事的人。
這人烏着臉,對任何人都像是上輩子欠他們的,他跟誰都有仇。
但無情卻知道這個漢子卻是個辦事效率奇高、行動極速,外表看他烏口黑臉的,但實際上卻是個善良得連一隻螞蟻都堅決不肯無辜殺害的人。
就是因為這人誰的賬都不賣,所以,當了多年的衙差,到現在還隻升到“副捕頭”的位置,而且,隻怕不久之後就會給蔡京派系的人外調,風聞公調到三陽具那一帶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去。
人人都叫他做老烏。
他的确姓“烏”,名叫于達,外号“快腿旋風”。
他做事奇急,脾氣暴躁,心地善良。
無情很信任他。
所以他召集這人來押送天下第七。
——天下第七雖然受了傷,也給封住了穴道,但就算是一頭沒了爪牙的老虎,畢竟不是隻病貓可以比對付得了。
由于天下第七已給封住了三處要穴,不便行走,于是,老烏就把他置于囚車之中,由一個差役在前面拉動繩子,一個則在後面推車,一路往大理寺方向走。
其間,當然要經過瓦子巷,半夜街,且到了黃褲大道。
本來,如此公然押要犯的隊伍,難免都會引起老百姓張望圍觀,指指點點,但也不知怎的,今天大家非但不敢靠近窺探,甚至看了一兩眼的人,也馬上低下了頭,别過了視線,不敢往囚車處看,連一向喜歡跟在囚車後面喧鬧的無知市井孩童,也比平日少多了,隻有兩三個打扮得很貴氣的小童,還敢跟在後頭,笑鬧了幾聲,有個大膽的還賞試向囚車扔了幾顆小石頭。
想來,這是天下第七雖然已無反抗之力,人也成了囚犯.但自有一股森寒之氣,沁透出來,使一般人不敢輕犯,也不可侵犯,就算看他幾眼,也感不舒服。
有時候,他也會反盯對方一眼,看他的人如遭冷電擊着,毛突突的打了個寒噤。
無情那座鑲上木輪的轎子(在武林中尤其黑道上的人,莫不稱之為“魔轎”:因為它由諸葛先生精心設計,委托班門絕頂巧匠費心打造,而又經過無情悉心改良,既是輪椅又是轎子,裡邊機關奇多,布置巧妙,暗器又層出不窮,不少黑道高手,都因攻不下這頂“魔轎”,而成了無情的“階下囚”)就跟在囚車後頭。
三劍一刀童則随行在轎子左右兩側,四處方角位上。
這一路上,囚名童子顯得很有點緊張。
白刀童入門最遲,但年紀卻是最大,也比較成熟,一向最為機警,他一再打眼色、手勢、要三劍童“看着點”。
一直在轎子深簾内的無情,卻似完全看到外面發生的情境,經過黃褲大道之際,無情忽問: “你們擔心有人來劫囚車?” 白刀童名字就叫做白可兒,他第一個承認: “是。
” 無情一向在平常起居生活間、言談裡施教,說法,因而故意追問下去:“你們以為救天下第七的人會在這兒下手?” 白可兒道:“是的。
” 無情問:“為什麼?” 白可兒道:“因為在鬧市裡劫囚犯,隻要引起混亂,方便下手,容易得手。
” 無情道:“你說的對,可是,隻怕劫囚救人這種事現在不會發生,也發生不了。
” 這次到白可兒問:“為什麼?” 無情反問:“你們認為誰會救天下第七?” 銅劍葉告道:“當然是天下第六的朋友和同道了。
” 無情道:“像天下第七這種人,隻怕仇人多朋友少,至于同道——他是個殺手,這個殺手非常狠,所以平時也沒什麼幫手,何況,殺手隻負責殺人,不是負責幫人、救人的。
” 銀劍何梵試探着道:“可是,他畢竟是蔡京派系的人。
他們那一幫人一定會派人救他的。
” 無情歎道:“蔡京這一幫人才不像王小石,隻有王小石這種人才會為兩個兄弟動用一切力量,甚至把自己也毀了進去、豁了出去當街劫囚救人的。
蔡京之所以為蔡京,他是決不會做這種傻事。
” 銀劍何梵心有不解,追問道:“公子是認為王小石那一幹人,因救義友劫法場面緻給逐出京師,是傻事愚行了?” 無情歎了一口氣。
他收容這四童之初,他們都隻五至八歲不等,而今多年下來,他們随着歲月增長見識,平時有的肯學習(像何銀劍、葉鐵劍便很肯學習),有的肯讀書(如陳銅劍、白刀童就很肯苦讀),但畢竟不像已英年早夭的金劍童林邀德一樣,在日常生活中既勤奮好學,又能靜心養性,在書齋博覽群…… 可惜他早死。
為此,無情非常痛心。
他一向特别疼惜他。
上天就是這樣,你愈是注重的東西,他愈殘狠的把它攫奪。
年紀輕輕的無情,己學會盡量不去注重任何人和事,這樣或許還能減少、減輕部分感情上的沖擊。
——心無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梁。
佛經中亦有此謂。
他學習無情。
所以人稱之:無情。
可是無情卻不想誤導了這幾個白壁無垢的孩子。
他不願意傳達太多負面的訊息給他們。
——如果他們一開始就認為這世間的好的、詐的、壞的當道得勢,那麼,隻怕成長以後的他們,也隻好是壞的、詐的、好的了。
要是他們在性格上會有這種變化,無情覺得自己是責無旁貸。
他不想如此。
他有一個很不快樂的童年。
他更有一個壓力過重、負擔過度的少年時期。
他不欲而今的“三劍一刀童”重蹈他的覆轍。
所以他回答說:“王小石他們不是蠢,而是夠義氣。
他走的是直行路,取的是坦蕩道,義所當為,仁者無敵。
” 何梵有點明白了的樣子,所以顯得有點得意:“那麼說蔡京那些人不救天下第七就是不義了?” 無情道:“這些人本來就不知義為何物,隻知道急功近利,不過,蔡京也不見得就不救天下第七。
” 何梵又大惑不解:“蔡京會救天下第七?那豈不是跟王小石一樣,都很講義氣嗎,他若隻救天下第七,為啥還不出手呢?再過了這黃褲大道,就要到大理寺了,難道他們還敢公然劫獄不成?” 何梵這一連串問題,使無情不知分開逐一回答是好,還是一口氣作答為妥,卻聽銅劍葉告不耐煩地喝止道: “何梵何梵,你煩不煩!問啥問的!就會煩擾公子!他們要劫囚就劫囚,咱們還怕他們來不成!?我們巴不得他們來劫,好打他個落花流水,殺他個落荒而逃,最好一網打盡,不妨大顯身手!” 何梵給葉告這一輪搶白,臉上紅一陣。
白一陣,無情卻怫然道。
“老四,你大好犟了,小二不明肯問,不知肯學,不懂肯弄情楚,那是大好的事,你怎可阻止!那你說說看,蔡京為何不會在這押囚的路上派人動手劫犯?” 葉告一時期期艾艾。
在旁的鐵劍陳日月卻說:“公子,我試說說看,說錯了請公子勿見怪,好不?” 無情道:“阿三你說來聽聽。
” 陳日月在“四劍重”裡排行第三,故無情向稱之為:“阿三”,何梵則是“小二”,葉告排四,故喚“老四”.至于死去的金劍,原喚作“虎頭兒”而今早逝,劍童們也缺了個“頭兒”了。
至一新收錄的問生“一刀童”,則向喚其原名為“白麼兒”。
陳日月先請示了無情,就自告奮勇的說:“蔡京要救天下第七,根本不必派人來截路劫囚,他隻要透過刑部的關系,就可以讓人下令放走天下第七了。
” 無情微笑道:“你說的對。
” 白可兒見陳日月說對了,也湊一把興:“公子,我也試說說看。
” 無情道:“你隻管說。
”卻低聲吩咐了陳日月幾句話,陳劍童便迳自到道旁一家什麼蛋都賣(隻差沒有王八蛋)的攤店,買了幾隻茶葉圓蛋回來,分予大家吃。
白可兒道:“我認為蔡京之所以會救天下第七,是怕天下第七入獄之後,在審訊把他的一切陰謀詭計全抖開來,所以他才會設法把天下第七弄出來——這跟王小石純純為多情、義氣而公開劫法場救唐寶牛及方恨少是很不一樣的。
” 無情點頭道:“你也說對了。
” 何梵聽了就不大甘心:“你對他也對,可是,公子隻要把人犯一押到大理獄,就可交刑獄提點宋青天了,宋大人鐵臉無私,決不徇私,蔡京可能說放人就放人麼!” 白可兒說:“别人不能,蔡京能!他能今天子都聽他的話,區區刑部,又能奈他的何!” 何梵不甘不平的叫了起來:“那我們押他回大理寺,豈不是白押了?” 葉告又截道:“你叫什麼叫,我看公子自有分數。
” 無情正色道:“老實說,而今此際,我心中亦尚無計議。
押他回牢,隻好形同放了,若讓戚少商公然殺人,對他對我對大家,都有不便。
如果放了——嘿。
” 他的聲調忽然一轉,在乎一遮一拂,嗤嗤二聲,兩道激光,往前射出,一聲叱道: “我知道那個殺手人在囚籠,十分惶熱, ——但你也用不着用‘冰’射殺他!” 2.相識蜂雨中 無情手一振,兩枚暗器,飛空而出,剛好各“咬”住一物,啪啪釘在民房磚牆上。
那民房剛好有兩個幼童,一男一女,正流鼻涕,蹲在門前吃餃子,忽然一看,見牆上多了二物。
那兩件物體就“黏”在牆上。
無情發出去的是兩條如同“蜈蚣”一般的“暗器”,剛好各“截”住一隻看去像透明的彈珠石子,彈珠一旦擊中“蜈蚣”,“蜈蚣”的“身子”立即卷曲,繞纏住“彈珠”冉斜飛落去,黏在牆上。
那是兩枚看去幾乎完全透明的“彈珠”。
那些在後頭看熱鬧的孩子們正嘻笑着用石子、花生、栗子等各式各類古怪兒戲的事物扔向囚車,“透明彈珠”隻是從此之中的兩枚。
大家都不明白無情何以要出手。
——何須出動到他的獨門暗器“七殺蜈蚣镖”去阻截兩隻小孩玩的“彈珠”。
但他們很快便明白過來。
最快明白無情用意的是“一刀童”。
他飛身,疾掠,左手摟,右手推,把門檻前的兩名幼童迅速移走。
兩隻“蜈蚣镖”黏在牆上,馬上用“它們”的爪子緊緊鉗住那兩隻“彈珠”,那“彈珠”,立即就嗤嗤的濺噴出汁漿來。
漿汁也是死白色的。
然後,那牆就漸漸溶了。
溶得愈來愈快。
很快的,牆便穿透了兩個拳頭大的洞。
緊緊攥住“彈珠”的“蜈蚣镖”也給融化了。
雖然誰都不知道“蜈蚣镖”是用什麼材料制作的。
但牆是磚砌成的,還用水泥塗了層厚厚的屏障。
可是,如今,牆已給溶解開來了——要是它打在人的身上,那還得了? 這還了得!? 大家臉色都變了。
“俠腿旋風”烏幹達臉色就像隻鹵了三天四夜的牛膀。
他正在押解要犯。
——來人卻要殺死他手上的人犯! “三劍童”的臉色也不好看。
他們沒想到出手“劫”囚車的居然也是些跟他們年齡相仿佛的“孩子”,幸好,“公子”出手應敵前總會發出手勢和暗号,讓他們及時應變。
但臉色最不自然的還不是他們。
而是發暗器的人。
———那兩個長得很“貴氣”,穿得很“貴氣”,舉止也很“貴氣”,眼大大又靈靈,臉圓圓又白白,臉上各長一對酒渦的一男一女! 老烏沉聲朝指喝道:“哪家黃口小兒,受誰主使,來幹這種觸犯王法、公然殺人滅口的玩意兒!” 那兩孩子笑了。
女的笑得很甜。
男的笑得很天真。
——年紀小小,已如此好看,長大那還得了! 男的說,語音不脫稚氣:“還有誰派我們來?說出來保準唬你一大跳!你們這些小衙差牌頭可不夠稱呢!” 女的說,語音滋潤而甜:“我們是天子跟前第一人派來的,聰明的就馬上讓開,别阻你奶奶辦事,不然上面就查辦你!” 聲音确是嫩,但語氣可十分老江湖。
無情笑了。
并且笑道:“你們不是蔡京派來的,别充了!” 老烏倒有點意外:“他們年紀小小,卻是出手狠毒,到底是誰家劣子?” 無情用手按唇殊了一聲道:“别這樣說,以免跟名震天下、難纏難惹的‘老字号’結怨!” 老烏震訝地道:“他們是……溫家的人!?” 無情道:“除了嶺南‘老字号’溫家的‘金童玉女,筷子兄妹’溫渡人、溫襲人之外,在這紅塵俗世,風波江湖之中還有誰能在二十開外,仍能保持天真爛漫的容顔和心靈?除了他們,誰還能信手發出‘老字号’的殺手锏:‘冰’!?” 這次,那對“孩子”才真正變了臉色。
他們的臉色跟嚴冬曆經長夜終于破曉時的“魚肚白”幾乎同樣不好看。
男的就是“毒童”溫渡人,他的人像正迅速“長高”、“長大”。
他的聲音也變了,再也不稚嫩,但依然尖銳淩厲。
“無情,我以為你是一條好漢,一向主持正義,沒想到,你卻一再為難我們,還為這種蔡京手下的狗奴才出手相幫!” 女的便是“毒女”溫襲人,她水靈靈的眼睛往無情瞟去,竟有小婦人的尤怨之色:“大捕頭,你真是聞名不如目見!我們殺走狗敗類,關你何事!你用得着為這個禽獸不如的兇手得罪我們‘老字号’的人!” 無情淡淡地道:“我不想得罪‘老字号’溫家的人。
” 溫渡人怒道:“那你為什麼還要救他?” 無情道:“因為他是我押解的囚犯。
” 溫渡人道:“他既是殺人犯,就該殺人者死。
” 無情道:“那他應該得到公平的判決,執法的事該由刑司、律法來判定,而不是由你們私下行刑洩憤、殺人定罪。
” 溫渡人忿忿地道:“你認為這人在審訊時會給定罪?法是人訂的,也是人辦的,現在大宋可有清廉嚴正的青天大人來這些狗崽子得到應有的報應嗎?” 溫襲人補加了一句:“進了牢獄。
到頭來,還不是給蔡京一句話就開釋了!” 無情長歎一聲道:“我是吃公門飯的,總不能讓你們當街殺人。
” 溫襲人展顔一笑,她的酒渦很好看呢聲道:“你本來當視而不見不就行了嗎?” 無情歎道:“可是我還是看到了。
” 溫襲人惶惱地道:“看到了又怎樣?” 無情道:“既看見了就不能不管。
” 溫渡人勃然道:“那你無非是想要包庇這殺人兇手,” 無情道:“不是。
我的職責是抓兇手,而不是殺人。
” 溫渡人道:“他才是殺人兇手。
他殺了你不少同道,同僚。
” 無情道:“所以我要抓他歸案。
” 溫渡人道:“那我替你殺了他。
” 無情道:“你不是替我殺他,你是要替許天衣報仇,替溫晚大家長出口氣。
” 溫渡人道:“我殺一個殺人兇手,那你隻要看不見就是了。
” 無情長歎一聲,緩緩道:“我剛才說過了:我看見了。
” 溫渡人氣極了:“那你是存心跟我們溫家的人找碴。
” 無情道:“我已說過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隻要溫家的人不動我的犯人,我就尊重‘老字号’溫家的每一位成 溫渡人道:“你若不讓我們殺掉這兇手,就是得罪了我們溫家每一人。
我勸你别自找麻煩!” 無情自言自語似的道:“我也知道我這是自找麻煩,但我自尋煩惱也不隻這一次。
” 溫襲人忽然插口道:“你想要他什麼?武功?絕技?‘幹個太陽在手裡’?還是‘九天十地十九神針’的發射弩?你大概要等你拷問出來之後,才讓我們殺他吧?隻要你一句話應承了,我們也可以考慮忍一忍、等一等,你要什麼條件,開出來吧!” 她和她和兄長既問出、說出這一連串的話,他們自然不是小孩子了。
小孩子的心靈,絕對不會那麼多歹惡、險詐,且咄咄迫人。
這對溫氏兄妹的想法和說法,簡直系閱遍世情險惡且已給同化同流了。
無情這次沉住了臉:“我說過,我隻有權抓兇手,除非不得已,不然無權殺人。
若我看見你們在此大街公然殺人,我就隻好把你們當兇手來抓了!你們不必跟我談條件,我職責在身,無權放人殺人。
” 溫襲人噗嗤一笑,居然流露出一股稚氣而弱不禁風的甜。
“那我明白了。
” 她說:“隻要你沒看見,就沒事了?” 無情冷冷的道:“可是我第三次說了:我己看見了。
” “不。
”溫襲人嬌笑道:“如果你沒有眼睛了,或者眼睛已看不到東西了,那豈不是什麼也看下到了,又如何阻止我們呢?” 無情神光内斂,目光暴長,瞳孔收縮,雙眉一沉,道:“這裡大街有許多人,你想讓我看不見,我倒要見識見識,但你千萬别連累了其他的人,否則,你們便是兇手——” 他一字一句的道: “别忘了我是個專抓兇手。
殺手的捕快!” 溫襲人一面聽一面冷笑。
溫渡人卻聽得很用心,還回答: “我知道,我明白——我們今天才剛剛相識,卻早已久聞大名,隻無緣拜識。
江湖風波惡,也風險多,我們這下不打不相識,可謂是‘相識風雨中’了……” 他頓了一頓,又惋惜的道:“可惜知道和明白,也沒有用,我們不得不動手——我們豈止相識風雨中,還相識在‘蜂雨’中哪!” 話一說完,突然,從他小小的袖口裡,打出一物。
那物迅速暴脹。
說也難以置信,原先,那物隻像一塊棉花。
小小的、軟軟的、松松的、灰灰的、自溫渡人的寬寬衣袖裡“漂”了出來。
也“飄”了出來。
但它迅速起變化。
迅疾腫大。
膨脹。
一下子,已長得像一朵雲。
烏雲。
一朵很大很大的烏雲,飛向無情,也罩向無情和他的劍童、刀童及捕快、衙差們! 不僅是溫渡人發動了攻襲,溫襲人也不閑着。
她的皓腕一翻。
小手一揚,便打出一團事物。
——看來,那是“一團”事物,但又迅速分開、分裂成彈,即成碎片之後,又萬點聚一,依然合攏在一起,
當然不是他一個人押送天下第七投大牢的,他身邊還有三劍一刀童。
三劍童一姓何、一姓葉、一姓陳,他們本來都是無情從所接辦的案件中苦主,受害人之遺孤,無情本身也是出身凄涼,自小家破人亡,幸得諸葛先生施援手,領養調教,方能使無情雖殘疾在身,仍能出人頭地,成了六扇門中出類拔萃的人物。
無情十分感念諸葛先生,也有意把諸葛的愛心傳揚下去,他自己也花了不少時間,心力來扶植,栽培這些大難未死、暴劫餘生的孩子,其中最優秀的,便是金、銀、銅、鐵四劍童。
可惜,不幸的是,其中一名林姓的金劍重,莊“逆水寒”之役時已然喪生,為此,無情十分感傷、自責,省惕是自己對劍童保護不力,才緻犧牲。
一劍童雖逝,但未幾又遇上了姓白的童子,這一塊難得的璞玉,他擅用刀,故無情近身的“四劍童”而今成了“三劍一刀童”。
不過,四童主要服恃的還是無情,押解要犯的事,則由眼前七八名衙差負責。
這七八名衙役,自然都聽候無情的調度。
他們的領頭。
卻是個又黑又紮實,少說話多做事的人。
這人烏着臉,對任何人都像是上輩子欠他們的,他跟誰都有仇。
但無情卻知道這個漢子卻是個辦事效率奇高、行動極速,外表看他烏口黑臉的,但實際上卻是個善良得連一隻螞蟻都堅決不肯無辜殺害的人。
就是因為這人誰的賬都不賣,所以,當了多年的衙差,到現在還隻升到“副捕頭”的位置,而且,隻怕不久之後就會給蔡京派系的人外調,風聞公調到三陽具那一帶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去。
人人都叫他做老烏。
他的确姓“烏”,名叫于達,外号“快腿旋風”。
他做事奇急,脾氣暴躁,心地善良。
無情很信任他。
所以他召集這人來押送天下第七。
——天下第七雖然受了傷,也給封住了穴道,但就算是一頭沒了爪牙的老虎,畢竟不是隻病貓可以比對付得了。
由于天下第七已給封住了三處要穴,不便行走,于是,老烏就把他置于囚車之中,由一個差役在前面拉動繩子,一個則在後面推車,一路往大理寺方向走。
其間,當然要經過瓦子巷,半夜街,且到了黃褲大道。
本來,如此公然押要犯的隊伍,難免都會引起老百姓張望圍觀,指指點點,但也不知怎的,今天大家非但不敢靠近窺探,甚至看了一兩眼的人,也馬上低下了頭,别過了視線,不敢往囚車處看,連一向喜歡跟在囚車後面喧鬧的無知市井孩童,也比平日少多了,隻有兩三個打扮得很貴氣的小童,還敢跟在後頭,笑鬧了幾聲,有個大膽的還賞試向囚車扔了幾顆小石頭。
想來,這是天下第七雖然已無反抗之力,人也成了囚犯.但自有一股森寒之氣,沁透出來,使一般人不敢輕犯,也不可侵犯,就算看他幾眼,也感不舒服。
有時候,他也會反盯對方一眼,看他的人如遭冷電擊着,毛突突的打了個寒噤。
無情那座鑲上木輪的轎子(在武林中尤其黑道上的人,莫不稱之為“魔轎”:因為它由諸葛先生精心設計,委托班門絕頂巧匠費心打造,而又經過無情悉心改良,既是輪椅又是轎子,裡邊機關奇多,布置巧妙,暗器又層出不窮,不少黑道高手,都因攻不下這頂“魔轎”,而成了無情的“階下囚”)就跟在囚車後頭。
三劍一刀童則随行在轎子左右兩側,四處方角位上。
這一路上,囚名童子顯得很有點緊張。
白刀童入門最遲,但年紀卻是最大,也比較成熟,一向最為機警,他一再打眼色、手勢、要三劍童“看着點”。
一直在轎子深簾内的無情,卻似完全看到外面發生的情境,經過黃褲大道之際,無情忽問: “你們擔心有人來劫囚車?” 白刀童名字就叫做白可兒,他第一個承認: “是。
” 無情一向在平常起居生活間、言談裡施教,說法,因而故意追問下去:“你們以為救天下第七的人會在這兒下手?” 白可兒道:“是的。
” 無情問:“為什麼?” 白可兒道:“因為在鬧市裡劫囚犯,隻要引起混亂,方便下手,容易得手。
” 無情道:“你說的對,可是,隻怕劫囚救人這種事現在不會發生,也發生不了。
” 這次到白可兒問:“為什麼?” 無情反問:“你們認為誰會救天下第七?” 銅劍葉告道:“當然是天下第六的朋友和同道了。
” 無情道:“像天下第七這種人,隻怕仇人多朋友少,至于同道——他是個殺手,這個殺手非常狠,所以平時也沒什麼幫手,何況,殺手隻負責殺人,不是負責幫人、救人的。
” 銀劍何梵試探着道:“可是,他畢竟是蔡京派系的人。
他們那一幫人一定會派人救他的。
” 無情歎道:“蔡京這一幫人才不像王小石,隻有王小石這種人才會為兩個兄弟動用一切力量,甚至把自己也毀了進去、豁了出去當街劫囚救人的。
蔡京之所以為蔡京,他是決不會做這種傻事。
” 銀劍何梵心有不解,追問道:“公子是認為王小石那一幹人,因救義友劫法場面緻給逐出京師,是傻事愚行了?” 無情歎了一口氣。
他收容這四童之初,他們都隻五至八歲不等,而今多年下來,他們随着歲月增長見識,平時有的肯學習(像何銀劍、葉鐵劍便很肯學習),有的肯讀書(如陳銅劍、白刀童就很肯苦讀),但畢竟不像已英年早夭的金劍童林邀德一樣,在日常生活中既勤奮好學,又能靜心養性,在書齋博覽群…… 可惜他早死。
為此,無情非常痛心。
他一向特别疼惜他。
上天就是這樣,你愈是注重的東西,他愈殘狠的把它攫奪。
年紀輕輕的無情,己學會盡量不去注重任何人和事,這樣或許還能減少、減輕部分感情上的沖擊。
——心無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梁。
佛經中亦有此謂。
他學習無情。
所以人稱之:無情。
可是無情卻不想誤導了這幾個白壁無垢的孩子。
他不願意傳達太多負面的訊息給他們。
——如果他們一開始就認為這世間的好的、詐的、壞的當道得勢,那麼,隻怕成長以後的他們,也隻好是壞的、詐的、好的了。
要是他們在性格上會有這種變化,無情覺得自己是責無旁貸。
他不想如此。
他有一個很不快樂的童年。
他更有一個壓力過重、負擔過度的少年時期。
他不欲而今的“三劍一刀童”重蹈他的覆轍。
所以他回答說:“王小石他們不是蠢,而是夠義氣。
他走的是直行路,取的是坦蕩道,義所當為,仁者無敵。
” 何梵有點明白了的樣子,所以顯得有點得意:“那麼說蔡京那些人不救天下第七就是不義了?” 無情道:“這些人本來就不知義為何物,隻知道急功近利,不過,蔡京也不見得就不救天下第七。
” 何梵又大惑不解:“蔡京會救天下第七?那豈不是跟王小石一樣,都很講義氣嗎,他若隻救天下第七,為啥還不出手呢?再過了這黃褲大道,就要到大理寺了,難道他們還敢公然劫獄不成?” 何梵這一連串問題,使無情不知分開逐一回答是好,還是一口氣作答為妥,卻聽銅劍葉告不耐煩地喝止道: “何梵何梵,你煩不煩!問啥問的!就會煩擾公子!他們要劫囚就劫囚,咱們還怕他們來不成!?我們巴不得他們來劫,好打他個落花流水,殺他個落荒而逃,最好一網打盡,不妨大顯身手!” 何梵給葉告這一輪搶白,臉上紅一陣。
白一陣,無情卻怫然道。
“老四,你大好犟了,小二不明肯問,不知肯學,不懂肯弄情楚,那是大好的事,你怎可阻止!那你說說看,蔡京為何不會在這押囚的路上派人動手劫犯?” 葉告一時期期艾艾。
在旁的鐵劍陳日月卻說:“公子,我試說說看,說錯了請公子勿見怪,好不?” 無情道:“阿三你說來聽聽。
” 陳日月在“四劍重”裡排行第三,故無情向稱之為:“阿三”,何梵則是“小二”,葉告排四,故喚“老四”.至于死去的金劍,原喚作“虎頭兒”而今早逝,劍童們也缺了個“頭兒”了。
至一新收錄的問生“一刀童”,則向喚其原名為“白麼兒”。
陳日月先請示了無情,就自告奮勇的說:“蔡京要救天下第七,根本不必派人來截路劫囚,他隻要透過刑部的關系,就可以讓人下令放走天下第七了。
” 無情微笑道:“你說的對。
” 白可兒見陳日月說對了,也湊一把興:“公子,我也試說說看。
” 無情道:“你隻管說。
”卻低聲吩咐了陳日月幾句話,陳劍童便迳自到道旁一家什麼蛋都賣(隻差沒有王八蛋)的攤店,買了幾隻茶葉圓蛋回來,分予大家吃。
白可兒道:“我認為蔡京之所以會救天下第七,是怕天下第七入獄之後,在審訊把他的一切陰謀詭計全抖開來,所以他才會設法把天下第七弄出來——這跟王小石純純為多情、義氣而公開劫法場救唐寶牛及方恨少是很不一樣的。
” 無情點頭道:“你也說對了。
” 何梵聽了就不大甘心:“你對他也對,可是,公子隻要把人犯一押到大理獄,就可交刑獄提點宋青天了,宋大人鐵臉無私,決不徇私,蔡京可能說放人就放人麼!” 白可兒說:“别人不能,蔡京能!他能今天子都聽他的話,區區刑部,又能奈他的何!” 何梵不甘不平的叫了起來:“那我們押他回大理寺,豈不是白押了?” 葉告又截道:“你叫什麼叫,我看公子自有分數。
” 無情正色道:“老實說,而今此際,我心中亦尚無計議。
押他回牢,隻好形同放了,若讓戚少商公然殺人,對他對我對大家,都有不便。
如果放了——嘿。
” 他的聲調忽然一轉,在乎一遮一拂,嗤嗤二聲,兩道激光,往前射出,一聲叱道: “我知道那個殺手人在囚籠,十分惶熱, ——但你也用不着用‘冰’射殺他!” 2.相識蜂雨中 無情手一振,兩枚暗器,飛空而出,剛好各“咬”住一物,啪啪釘在民房磚牆上。
那民房剛好有兩個幼童,一男一女,正流鼻涕,蹲在門前吃餃子,忽然一看,見牆上多了二物。
那兩件物體就“黏”在牆上。
無情發出去的是兩條如同“蜈蚣”一般的“暗器”,剛好各“截”住一隻看去像透明的彈珠石子,彈珠一旦擊中“蜈蚣”,“蜈蚣”的“身子”立即卷曲,繞纏住“彈珠”冉斜飛落去,黏在牆上。
那是兩枚看去幾乎完全透明的“彈珠”。
那些在後頭看熱鬧的孩子們正嘻笑着用石子、花生、栗子等各式各類古怪兒戲的事物扔向囚車,“透明彈珠”隻是從此之中的兩枚。
大家都不明白無情何以要出手。
——何須出動到他的獨門暗器“七殺蜈蚣镖”去阻截兩隻小孩玩的“彈珠”。
但他們很快便明白過來。
最快明白無情用意的是“一刀童”。
他飛身,疾掠,左手摟,右手推,把門檻前的兩名幼童迅速移走。
兩隻“蜈蚣镖”黏在牆上,馬上用“它們”的爪子緊緊鉗住那兩隻“彈珠”,那“彈珠”,立即就嗤嗤的濺噴出汁漿來。
漿汁也是死白色的。
然後,那牆就漸漸溶了。
溶得愈來愈快。
很快的,牆便穿透了兩個拳頭大的洞。
緊緊攥住“彈珠”的“蜈蚣镖”也給融化了。
雖然誰都不知道“蜈蚣镖”是用什麼材料制作的。
但牆是磚砌成的,還用水泥塗了層厚厚的屏障。
可是,如今,牆已給溶解開來了——要是它打在人的身上,那還得了? 這還了得!? 大家臉色都變了。
“俠腿旋風”烏幹達臉色就像隻鹵了三天四夜的牛膀。
他正在押解要犯。
——來人卻要殺死他手上的人犯! “三劍童”的臉色也不好看。
他們沒想到出手“劫”囚車的居然也是些跟他們年齡相仿佛的“孩子”,幸好,“公子”出手應敵前總會發出手勢和暗号,讓他們及時應變。
但臉色最不自然的還不是他們。
而是發暗器的人。
———那兩個長得很“貴氣”,穿得很“貴氣”,舉止也很“貴氣”,眼大大又靈靈,臉圓圓又白白,臉上各長一對酒渦的一男一女! 老烏沉聲朝指喝道:“哪家黃口小兒,受誰主使,來幹這種觸犯王法、公然殺人滅口的玩意兒!” 那兩孩子笑了。
女的笑得很甜。
男的笑得很天真。
——年紀小小,已如此好看,長大那還得了! 男的說,語音不脫稚氣:“還有誰派我們來?說出來保準唬你一大跳!你們這些小衙差牌頭可不夠稱呢!” 女的說,語音滋潤而甜:“我們是天子跟前第一人派來的,聰明的就馬上讓開,别阻你奶奶辦事,不然上面就查辦你!” 聲音确是嫩,但語氣可十分老江湖。
無情笑了。
并且笑道:“你們不是蔡京派來的,别充了!” 老烏倒有點意外:“他們年紀小小,卻是出手狠毒,到底是誰家劣子?” 無情用手按唇殊了一聲道:“别這樣說,以免跟名震天下、難纏難惹的‘老字号’結怨!” 老烏震訝地道:“他們是……溫家的人!?” 無情道:“除了嶺南‘老字号’溫家的‘金童玉女,筷子兄妹’溫渡人、溫襲人之外,在這紅塵俗世,風波江湖之中還有誰能在二十開外,仍能保持天真爛漫的容顔和心靈?除了他們,誰還能信手發出‘老字号’的殺手锏:‘冰’!?” 這次,那對“孩子”才真正變了臉色。
他們的臉色跟嚴冬曆經長夜終于破曉時的“魚肚白”幾乎同樣不好看。
男的就是“毒童”溫渡人,他的人像正迅速“長高”、“長大”。
他的聲音也變了,再也不稚嫩,但依然尖銳淩厲。
“無情,我以為你是一條好漢,一向主持正義,沒想到,你卻一再為難我們,還為這種蔡京手下的狗奴才出手相幫!” 女的便是“毒女”溫襲人,她水靈靈的眼睛往無情瞟去,竟有小婦人的尤怨之色:“大捕頭,你真是聞名不如目見!我們殺走狗敗類,關你何事!你用得着為這個禽獸不如的兇手得罪我們‘老字号’的人!” 無情淡淡地道:“我不想得罪‘老字号’溫家的人。
” 溫渡人怒道:“那你為什麼還要救他?” 無情道:“因為他是我押解的囚犯。
” 溫渡人道:“他既是殺人犯,就該殺人者死。
” 無情道:“那他應該得到公平的判決,執法的事該由刑司、律法來判定,而不是由你們私下行刑洩憤、殺人定罪。
” 溫渡人忿忿地道:“你認為這人在審訊時會給定罪?法是人訂的,也是人辦的,現在大宋可有清廉嚴正的青天大人來這些狗崽子得到應有的報應嗎?” 溫襲人補加了一句:“進了牢獄。
到頭來,還不是給蔡京一句話就開釋了!” 無情長歎一聲道:“我是吃公門飯的,總不能讓你們當街殺人。
” 溫襲人展顔一笑,她的酒渦很好看呢聲道:“你本來當視而不見不就行了嗎?” 無情歎道:“可是我還是看到了。
” 溫襲人惶惱地道:“看到了又怎樣?” 無情道:“既看見了就不能不管。
” 溫渡人勃然道:“那你無非是想要包庇這殺人兇手,” 無情道:“不是。
我的職責是抓兇手,而不是殺人。
” 溫渡人道:“他才是殺人兇手。
他殺了你不少同道,同僚。
” 無情道:“所以我要抓他歸案。
” 溫渡人道:“那我替你殺了他。
” 無情道:“你不是替我殺他,你是要替許天衣報仇,替溫晚大家長出口氣。
” 溫渡人道:“我殺一個殺人兇手,那你隻要看不見就是了。
” 無情長歎一聲,緩緩道:“我剛才說過了:我看見了。
” 溫渡人氣極了:“那你是存心跟我們溫家的人找碴。
” 無情道:“我已說過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隻要溫家的人不動我的犯人,我就尊重‘老字号’溫家的每一位成 溫渡人道:“你若不讓我們殺掉這兇手,就是得罪了我們溫家每一人。
我勸你别自找麻煩!” 無情自言自語似的道:“我也知道我這是自找麻煩,但我自尋煩惱也不隻這一次。
” 溫襲人忽然插口道:“你想要他什麼?武功?絕技?‘幹個太陽在手裡’?還是‘九天十地十九神針’的發射弩?你大概要等你拷問出來之後,才讓我們殺他吧?隻要你一句話應承了,我們也可以考慮忍一忍、等一等,你要什麼條件,開出來吧!” 她和她和兄長既問出、說出這一連串的話,他們自然不是小孩子了。
小孩子的心靈,絕對不會那麼多歹惡、險詐,且咄咄迫人。
這對溫氏兄妹的想法和說法,簡直系閱遍世情險惡且已給同化同流了。
無情這次沉住了臉:“我說過,我隻有權抓兇手,除非不得已,不然無權殺人。
若我看見你們在此大街公然殺人,我就隻好把你們當兇手來抓了!你們不必跟我談條件,我職責在身,無權放人殺人。
” 溫襲人噗嗤一笑,居然流露出一股稚氣而弱不禁風的甜。
“那我明白了。
” 她說:“隻要你沒看見,就沒事了?” 無情冷冷的道:“可是我第三次說了:我己看見了。
” “不。
”溫襲人嬌笑道:“如果你沒有眼睛了,或者眼睛已看不到東西了,那豈不是什麼也看下到了,又如何阻止我們呢?” 無情神光内斂,目光暴長,瞳孔收縮,雙眉一沉,道:“這裡大街有許多人,你想讓我看不見,我倒要見識見識,但你千萬别連累了其他的人,否則,你們便是兇手——” 他一字一句的道: “别忘了我是個專抓兇手。
殺手的捕快!” 溫襲人一面聽一面冷笑。
溫渡人卻聽得很用心,還回答: “我知道,我明白——我們今天才剛剛相識,卻早已久聞大名,隻無緣拜識。
江湖風波惡,也風險多,我們這下不打不相識,可謂是‘相識風雨中’了……” 他頓了一頓,又惋惜的道:“可惜知道和明白,也沒有用,我們不得不動手——我們豈止相識風雨中,還相識在‘蜂雨’中哪!” 話一說完,突然,從他小小的袖口裡,打出一物。
那物迅速暴脹。
說也難以置信,原先,那物隻像一塊棉花。
小小的、軟軟的、松松的、灰灰的、自溫渡人的寬寬衣袖裡“漂”了出來。
也“飄”了出來。
但它迅速起變化。
迅疾腫大。
膨脹。
一下子,已長得像一朵雲。
烏雲。
一朵很大很大的烏雲,飛向無情,也罩向無情和他的劍童、刀童及捕快、衙差們! 不僅是溫渡人發動了攻襲,溫襲人也不閑着。
她的皓腕一翻。
小手一揚,便打出一團事物。
——看來,那是“一團”事物,但又迅速分開、分裂成彈,即成碎片之後,又萬點聚一,依然合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