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多劫女子
關燈
小
中
大
間糾紛漸多,每有邊事,求馬至難,覓驅若渴,故想利用民力來繁殖馬匹,以供軍用,行&ldquo保馬法&rdquo,設下許多法例來追究、約制,可是這樣一來,形同與馬販結仇。
加上王安石大力推行&ldquo軍器監法&rdquo、将數州之軍器制造廠集合為一,仿照錢監之制,總管監督一切軍器打造,更使得以制造各類兵刃,槍戰成名營利的&ldquo山東神槍會&rdquo無路可走,隻有挺而走險,欲殺王安石而後快。
&ldquo絕頂凄涼論神槍&rdquo。
長孫飛虹當時是&ldquo神槍制會&rdquo中負責決策司令的&ldquo一貫堂&rdquo中的總堂主,他有監時勢,身負重責,便扶植副堂主&ldquo槍神&rdquo孫三點,并撣讓退職,聯同以打造兵器、火器稱著江湖的&ldquo江南霹雷堂&rdquo田字輩高手雷禹、雷禹兄弟,以及&ldquo黑面蔡家&rdquo的副堂門人蔡克子,一同赴京暗殺王安石。
他這一次并未成功。
原因是碰上諸葛小花。
那時候,諸葛先生初嶄頭角,大展身手,救了王安石,與大石公,舒無戲還有米有橋等人,打退了長孫飛虹一幹殺手。
長孫飛虹原還待卷土重來,但後來在退身匿伏于京師以待再狙之際,機緣巧合,結識了當朝名士蘇東坡大儒程顧及大将王韶等。
他們雖大多不甚贊同王安石變法過急過劇,氣量太狹,但對其為人卻仍然激賞,對其用心亦表同情,長孫飛虹因而了解變法個中原委,因感王安石氣節苦心,故而打消了刺殺念頭,回到東北。
重返&ldquo神槍會&rdquo之後的長孫飛虹,發現&ldquo槍神&rdquo孫三點已大權在握,井把&ldquo一貫堂&rdquo料理得頭頭是道,他也不獨攬大權,與孫三點互為輔佐,并辔合馳,一齊管理&ldquo神槍會&rdquo之大業。
不過,他赴京一擊,無功而歸,雖不久後王安石罷相,司馬光當政,一切恢複;日法,&ldquo神槍會&rdquo得免新政沖擊,但長孫飛虹始終覺得有點悻悻然,也郁郁寡歡。
這樣過了許多年,發生了很多事,終于,趙佶即位,重用蔡京。
蔡京誤國,逆行倒施内外勾結,表裡為奸,國無甯日。
長孫飛虹奮起大志,這一次,他要刺殺的是蔡京。
不過,這一趟,卻無人陪他一道行動,蓋因蔡京是與王安石完全不同的人,他大奸大惡,夠油夠滑,懷好結黨,打擊對頭,就連&ldquo霹靂堂&rdquo和&ldquo黑面蔡&rdquo門内,也有他的黨羽,早已拉攏串聯。
他們都不願意得罪蔡京。
這一次暗殺,長孫飛虹也功敗垂成&mdash&mdash卻不是因為諸葛小花阻撓,而是他的同門元十三限出了手。
元十三限打退了長孫飛虹。
兩人皆負傷,隻不過,長孫的傷要重一些。
長孫飛虹花了數年的時間養傷,才複元了八成;元十三限頭上着了長孫飛虹掌力餘威所及,看來并無大礙,實則日後元十三限時有瘋狂癫病迹象,乃源自于此。
長孫飛虹這次回到&ldquo神槍會&rdquo,覺得大勢已去,&ldquo一貫堂&rdquo為&ldquo槍神&rdquo孫三點撐腰,亦多為其羽翼,他便黯然離開東北,一旦傷勢複原,志态複萌,又要赴京刺殺。
隻不過,他這次要殺的不是蔡京,而是蔡京背後的&rdquo大靠山&rdquo皇帝趙佶。
這時候的他對世情觀察,已完熟多了。
他發現就算殺掉蔡京,也沒有用。
因為蔡京其實是附和,奉迎趙情行事,他作惡多端,禍害萬民,塗毒天下,權力卻是自趙佶所授,如果殺了蔡京,仍治得了标,治不了本,所以膽大心雄的長孫飛虹,決意要做一件膽大妄為的事: 行刺天子! 他帶同&ldquo一貫堂&rdquo中五六名&ldquo一貫堂&rdquo的親信、高手,一起行事。
結果,這一次,他又遇上了諸葛先生。
諸葛先生當然不讓他得逞。
數番苦戰,他擒住了長孫飛虹,并曉以大義: &ldquo現在是佞臣作惡,鷹犬為奸,哪有不殺禍端,卻先欺主弑君的道理。
&rdquo 可是長孫飛虹并不同意。
&ldquo奴才作惡,乃仗主人之勢。
誅其禍首,天下太平。
你這惡奴,助纣為虐,每一次大事都壞在你手上,我且一并殺了。
&rdquo 諸葛先生長歎道:&ldquo你殺了我,也沒有用,蔡京、梁師成、王黼一衆濫官污吏,依舊賜禍天下,恣意劫掠,你可奈得了他們何!你可一一殺光他們!方今聖上,文學出衆,極有才華,本有作為,隻一時胡塗,聽信宦官播弄。
若慢慢予以谏輔。
或可恢複睿智明斷。
無論如何,今天子宅心仁厚,就算怒遷朝臣,多隻滴貶驅逐,罕有下抄家滅族之令。
你們若殺君主,群龍無首,大樹刨根,廟堂豈不危危乎矣?再說,蔡京等中涓黨羽,大權在握,遍布朝野,呼應天下,就算扶立幼主,又何人能制宦君之氣焰,反而讓他操縱擺布,塗炭生靈,重曆董卓,曹操挾天子之亂!這一來,遼軍壓境,内優外患,豈不社把傾而誤蒼生!?&rdquo 長孫飛虹終于明白了諸葛先生的意思: &mdash&mdash一個已有頑疾數十年的病人,通身都是惡疾,隻奄奄一息,苟延殘喘,一旦求醫,如果下了猛藥,不但治不好,隻會馬上一命歸西! 而今,宋室就是那病人。
要變隻能漸變,事緩則圓,欲速則不達。
&mdash&mdash如果殺了趙佶,可能連國家都得要亡了。
那麼說,難道要侯趙佶自動自覺,反省痛悟,改&ldquo邪&rdquo歸&ldquo正&rdquo,回心轉意麼! 試問,有哪一個當權得勢。
生殺由已一念之間的人,能夠作如此痛悟,交出權力,痛改前非呢? 不可能。
為這一點,長孫飛虹很黯然。
很惘然。
一向大膽妄為、雄心壯志。
從不言敗,永不言倦的他,終于撒手受擒。
因為他已覺得事不可為。
諸葛先生本有意私下開釋長孫飛虹。
他十分敬重長孫飛虹的英雄膽識、豪俠氣魄。
可是,蔡京黨羽,已風聞此事,走報天子。
趙情知有人膽敢行刺,龍顔大怒,下旨要車裂長虹,并派軍剿滅&ldquo神槍會&rdquo。
諸葛先生連忙力勸,谏之無效,隻好陳以利害: &ldquo山東神槍會大口孫家一族,勢力浩大,武功高絕,在武林中門徒多,黨徒衆,且武功高強,軍器稱絕江湖,如果殺了他們的頭頭,反而迫使全黨挺而走險,要是一幹亡命之徒,遁入京城,胡作非為,萬一驚動聖駕,騷亂宮宅,那誠非美事了!&rdquo 趙佶聽了,自然擔心了起來。
他知道江湖上高來高去的人物,是不受統禦,又極難收拾的,隻好暫時不處決刺客,但仍聽蔡京之言,下調将長孫飛虹還押牢中,好讓&ldquo神槍會&rdquo的人有所顧忌,不敢放肆。
如此一來,諸葛先生就不得釋放長孫飛虹了。
長孫飛虹收押天牢,由于他名垂天下,加上武功極高,諸葛先生又一再叮囑打點,要獄卒、牢頭善待此人,所以,他居受困牢中多年,獄中多以&ldquo凄涼王&rdquo相稱而不名之,除不得自由之外,仍有一定之威望。
(由于這段前因,使得日後京師武林之争裡,白道上的好漢唐寶牛與方恨少因犯事而囚于天牢,就是因為得到&ldquo凄涼王&rdquo的救助,才得脫困。
故事詳見&ldquo說英雄,誰是英雄&rdquo系列。
) 不過,這過程裡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插曲: 那就是公孫揚眉陪同公孫自食去劫救長孫飛虹一事。
他們當然會去救長孫飛虹。
&mdash&mdash公孫自食與長孫飛虹本有深交,長孫飛虹本是&rdquo一貫堂&rdquo的領袖,在他當政的時候,山東&ldquo神槍會&rdquo,不但上下團結一緻,而且聲勢浩大,聲威日隆。
公孫揚眉當然支持公孫自食,何況他自幼就崇拜膽大心雄的長孫飛虹。
于是,他就在京華裡遇上了鐵手。
還交了手。
六、才氣不是一切
在&ldquo慘紅&rdquo篇裡,孫搖紅記下了公孫揚眉與鐵手相交的這一段細節和對自。
這使得鐵手看來分外會心。
他的神思難免已飛到了當日與公孫揚眉交手乃至交心的歲月裡。
猛禽卻看得十分留心。
他發現鐵手着手辦這件看似跟他一點關系也沾不上的案子,細察下卻其實似有千絲萬縷的糾葛。
他的警覺使他留意。
當時,公孫揚眉對孫搖紅的說法是: &ldquo我們要救長孫總堂主,要劫牢。
四大名捕不讓我們得手。
我們便打了起來。
&rdquo 搖紅吃了一驚。
她知道四大名捕既名動天下,也名不虛傳。
她自小心儀他們,崇仰他們的隻為正義,不分貴賤,拔刀相助,決心維護法紀的風骨。
可是在這刹間,她完全無由地。
沒有保留的,全心全意的支持公孫揚眉,甚至,不管有誰危害到他,都是該死的。
&mdash&mdash就算是&ldquo四大名捕&rdquo,也死不足惜。
&ldquo你赢了?&rdquo 公孫揚眉能夠回來,當然沒有敗。
&ldquo我開始也以為自己赢一招半式。
&rdquo公孫揚眉自嘲地笑了笑,&ldquo我正好對上鐵手,當時還用麻紗蒙了臉&mdash&mdash我們都不想牽累&lsquo神槍會&rsquo。
&rdquo &ldquo可是,打了一場之後,始終未能救出長孫總堂主,禁軍、差役,可呼擁而至,我以指作劍,打着了鐵手,趁機就走。
&rdquo公孫揚眉又舒了舒眉:&ldquo那時,我真以為自己是赢了。
&rdquo &ldquo你不是赢了嗎?&rdquo 搖紅狐疑地問。
&ldquo不過,我與你外公及其他劫牢的人逃出了大牢之後,仔細回想,以鐵手之能,及當時過招形勢,斷沒有可能會着我那一&lsquo指劍&rsquo的。
&rdquo公孫揚眉苦笑道,&ldquo我不能欺騙自己,于是越想越懷疑。
&rdquo 搖紅愛憐的望着公孫揚眉。
&ldquo所以,第二天,我故意到&lsquo神侯府&rsquo附近去觀察鐵手&hellip&hellip&rdquo說到這裡,公孫揚眉輕歎了一聲: &ldquo結果,我發現,着我一記&lsquo劍指&rsquo的鐵手,完全像是個沒事的人一樣,安然步行于大街。
&rdquo &ldquo那就是說&hellip&hellip&rdquo搖紅也不敢置信。
她知道公孫揚眉的&ldquo劍指&rdquo,有時要比真劍還利還厲:他的劍能一劍插入堅石中,直至沒柄,但其&ldquo劍指&rdquo卻可淩空将岩石打碎一個大洞。
&ldquo他根本沒事。
&rdquo公孫揚眉堅定地道,&ldquo他是故意捱我一記&lsquo指劍&rsquo,放我逃走。
&rdquo &ldquo他為什麼要放你一馬呢?&rdquo &ldquo我那時也不知道。
&rdquo公孫揚眉道:&ldquo所以我再次跟他交手?&rdquo &ldquo就在大街上&hellip&hellip!?&rdquo &ldquo是的。
我找了面酒旗,裹住了頰顔,假裝醉了,拔劍上前挑戰。
&rdquo &ldquo上次是因為對方熟悉的地頭,而且他的呼援又多,&rdquo搖紅委婉的說,&ldquo這次在大街上,形勢上又要公平一些。
&rdquo &ldquo這一戰也不久,隻交手一十七招,打了四個彈指間的功夫。
畢竟,街上的人大多了,我們都不想傷害無辜。
我亦已全力以赴。
&rdquo &mdash&mdash十七招! &mdash&mdash四彈指間的功夫! &mdash&mdash在人潮中不欲傷害無辜! &mdash&mdash連公孫揚眉這樣傲慢自恃的人物都說是:已全力以赴。
&ldquo結果?&rdquo 公孫揚眉搖頭:&ldquo我再刺中他一劍。
&rdquo 搖紅喜道:&ldquo你赢了!&rdquo 公孫揚眉肅容道:&ldquo我沒有赢。
&rdquo 搖紅道:&ldquo可是,你是刺着他了。
&rdquo 公孫揚眉補充道:&ldquo那一劍,我隻刺在他左手手背上。
&rdquo 搖紅道,&ldquo那是你不想殺他,留了一手。
&rdquo &ldquo不是的,&rdquo公孫揚眉澄清,&ldquo應該說,我刺他一劍,他避不過,就用手擋了。
&rdquo 搖紅道:&ldquo那他還是傷在你劍下了,也不就是輸了一招麼!&rdquo &ldquo好像是,&rdquo公孫揚眉臉上一點也沒有勝利的喜色,&ldquo但其實不然。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因為他完全沒有受傷。
&rdquo &ldquo但&hellip&hellip你确是刺了他一劍呀!&rdquo &ldquo原因是,&rdquo公孫揚眉頓了頓,&ldquo他是鐵手。
&rdquo 他很快的解說下去,&ldquo當時,我能刺着他一劍的原故是:有個賣卡卡餅的老婦滑倒了,跌向我那邊,我正好發劍,收招無及,但鐵手及時扶走了她,并用手&lsquo接&rsquo下了我一劍。
&rdquo &ldquo形勢非常明白,&rdquo公孫揚眉眼裡洋溢着尊重之色,&ldquo如果不是為救那老婦,我根本刺不着他。
&rdquo &ldquo何況,刺中他也無用;&rdquo公孫揚眉談淡的笑意裡蘊含了濃濃的自嘲:&ldquo他雙手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他的手就是他的兵器。
&rdquo 他舒舒眉毛又道:&ldquo試想,我将劍刺在他的武器上,那會有什麼效果?還算不算赢?&rdquo 搖紅這下也答不出來了&mdash&mdash至少,也無法再力自己心愛的人圓說下去。
她隻能問下去:&ldquo後來呢y &ldquo後來人又多了起來,而且在大街搏鬥,難免引起恐慌,且各路衙差,連同京城的幫會人物,即&lsquo迷天盟&rsquo、&lsquo六分半堂&rsquo,&lsquo金風細雨樓&rsquo的高手也相繼趕來&hellip&hellip那己不是個決鬥的好場地。
&rdquo &ldquo他是京裡的名捕,要是各路人馬雲集,又是他占便宜了。
&rdquo &ldquo所以他也不肯占我這個便宜。
他收了招。
&rdquo &ldquo&mdash&mdash他主動收手?&rdquo 搖紅有點不可置信。
公孫揚眉道:&ldquo是的。
他還跟我說:若是你一出手就暗算猝襲,我就斷避不了你的第一劍。
&rdquo 搖紅道:&ldquo他說的是實話。
&rdquo 揚眉歎道:&ldquo可是,我又怎能不事先揚聲便出招。
&rdquo 搖紅婿然道:&ldquo若是,便不是你了。
&rdquo 揚眉道:&ldquo所以,我說:今日勝負未分,我還是會找你決戰的。
&rdquo 搖紅問:&ldquo他怎麼回答?&rdquo 揚眉道:&ldquo他?他說:此地不宜久留,你走吧,我随時候教。
&rdquo 搖紅道:&ldquo那你後來還有沒有去找他決戰?&rdquo 揚眉道:&ldquo有。
&rdquo 搖紅:&ldquo我看他對你似無惡意&hellip&hellip何不&mdash&mdash?&rdquo 揚眉:&ldquo那時,我也對他起了敬重之心。
無奈,我還是想救走長孫總堂主,隻要他在,我們還是難以得手。
再且,我也動了好勝之意,非要分一個勝負不可。
&rdquo 搖紅仍是附和地道:&ldquo這結果連我也想知道。
我想這不隻是好勝,也讓人也好奇。
&rdquo 揚眉道:&ldquo他當時問我,幾時再打?何地再戰?我答:我會找你的。
放心,我不會突擊的。
他居然問答:無妨。
我隻希望結識你,有機會交手就是有機會交友。
&rdquo 搖紅:&ldquo他好像真當你是朋友了。
&rdquo 揚眉:&ldquo我卻隻等和他決一死戰。
&rdquo 搖紅:&ldquo所以你在京城徘徊不去?&rdquo 揚日:&ldquo我在等機會。
終于有一次,在綠中弄那兒,發生了一件争執。
&rdquo &ldquo什麼争執?&rdquo &ldquo争子。
&rdquo &ldquo争子?&rdquo &ldquo兩家子争認一個叫囡囡的五歲小童作自己的兒子。
&rdquo &ldquo有這回事?&rdquo &ldquo世事無奇不有。
後來我聽人說了,才知道詳情。
那時我正住在巷口的&lsq
加上王安石大力推行&ldquo軍器監法&rdquo、将數州之軍器制造廠集合為一,仿照錢監之制,總管監督一切軍器打造,更使得以制造各類兵刃,槍戰成名營利的&ldquo山東神槍會&rdquo無路可走,隻有挺而走險,欲殺王安石而後快。
&ldquo絕頂凄涼論神槍&rdquo。
長孫飛虹當時是&ldquo神槍制會&rdquo中負責決策司令的&ldquo一貫堂&rdquo中的總堂主,他有監時勢,身負重責,便扶植副堂主&ldquo槍神&rdquo孫三點,并撣讓退職,聯同以打造兵器、火器稱著江湖的&ldquo江南霹雷堂&rdquo田字輩高手雷禹、雷禹兄弟,以及&ldquo黑面蔡家&rdquo的副堂門人蔡克子,一同赴京暗殺王安石。
他這一次并未成功。
原因是碰上諸葛小花。
那時候,諸葛先生初嶄頭角,大展身手,救了王安石,與大石公,舒無戲還有米有橋等人,打退了長孫飛虹一幹殺手。
長孫飛虹原還待卷土重來,但後來在退身匿伏于京師以待再狙之際,機緣巧合,結識了當朝名士蘇東坡大儒程顧及大将王韶等。
他們雖大多不甚贊同王安石變法過急過劇,氣量太狹,但對其為人卻仍然激賞,對其用心亦表同情,長孫飛虹因而了解變法個中原委,因感王安石氣節苦心,故而打消了刺殺念頭,回到東北。
重返&ldquo神槍會&rdquo之後的長孫飛虹,發現&ldquo槍神&rdquo孫三點已大權在握,井把&ldquo一貫堂&rdquo料理得頭頭是道,他也不獨攬大權,與孫三點互為輔佐,并辔合馳,一齊管理&ldquo神槍會&rdquo之大業。
不過,他赴京一擊,無功而歸,雖不久後王安石罷相,司馬光當政,一切恢複;日法,&ldquo神槍會&rdquo得免新政沖擊,但長孫飛虹始終覺得有點悻悻然,也郁郁寡歡。
這樣過了許多年,發生了很多事,終于,趙佶即位,重用蔡京。
蔡京誤國,逆行倒施内外勾結,表裡為奸,國無甯日。
長孫飛虹奮起大志,這一次,他要刺殺的是蔡京。
不過,這一趟,卻無人陪他一道行動,蓋因蔡京是與王安石完全不同的人,他大奸大惡,夠油夠滑,懷好結黨,打擊對頭,就連&ldquo霹靂堂&rdquo和&ldquo黑面蔡&rdquo門内,也有他的黨羽,早已拉攏串聯。
他們都不願意得罪蔡京。
這一次暗殺,長孫飛虹也功敗垂成&mdash&mdash卻不是因為諸葛小花阻撓,而是他的同門元十三限出了手。
元十三限打退了長孫飛虹。
兩人皆負傷,隻不過,長孫的傷要重一些。
長孫飛虹花了數年的時間養傷,才複元了八成;元十三限頭上着了長孫飛虹掌力餘威所及,看來并無大礙,實則日後元十三限時有瘋狂癫病迹象,乃源自于此。
長孫飛虹這次回到&ldquo神槍會&rdquo,覺得大勢已去,&ldquo一貫堂&rdquo為&ldquo槍神&rdquo孫三點撐腰,亦多為其羽翼,他便黯然離開東北,一旦傷勢複原,志态複萌,又要赴京刺殺。
隻不過,他這次要殺的不是蔡京,而是蔡京背後的&rdquo大靠山&rdquo皇帝趙佶。
這時候的他對世情觀察,已完熟多了。
他發現就算殺掉蔡京,也沒有用。
因為蔡京其實是附和,奉迎趙情行事,他作惡多端,禍害萬民,塗毒天下,權力卻是自趙佶所授,如果殺了蔡京,仍治得了标,治不了本,所以膽大心雄的長孫飛虹,決意要做一件膽大妄為的事: 行刺天子! 他帶同&ldquo一貫堂&rdquo中五六名&ldquo一貫堂&rdquo的親信、高手,一起行事。
結果,這一次,他又遇上了諸葛先生。
諸葛先生當然不讓他得逞。
數番苦戰,他擒住了長孫飛虹,并曉以大義: &ldquo現在是佞臣作惡,鷹犬為奸,哪有不殺禍端,卻先欺主弑君的道理。
&rdquo 可是長孫飛虹并不同意。
&ldquo奴才作惡,乃仗主人之勢。
誅其禍首,天下太平。
你這惡奴,助纣為虐,每一次大事都壞在你手上,我且一并殺了。
&rdquo 諸葛先生長歎道:&ldquo你殺了我,也沒有用,蔡京、梁師成、王黼一衆濫官污吏,依舊賜禍天下,恣意劫掠,你可奈得了他們何!你可一一殺光他們!方今聖上,文學出衆,極有才華,本有作為,隻一時胡塗,聽信宦官播弄。
若慢慢予以谏輔。
或可恢複睿智明斷。
無論如何,今天子宅心仁厚,就算怒遷朝臣,多隻滴貶驅逐,罕有下抄家滅族之令。
你們若殺君主,群龍無首,大樹刨根,廟堂豈不危危乎矣?再說,蔡京等中涓黨羽,大權在握,遍布朝野,呼應天下,就算扶立幼主,又何人能制宦君之氣焰,反而讓他操縱擺布,塗炭生靈,重曆董卓,曹操挾天子之亂!這一來,遼軍壓境,内優外患,豈不社把傾而誤蒼生!?&rdquo 長孫飛虹終于明白了諸葛先生的意思: &mdash&mdash一個已有頑疾數十年的病人,通身都是惡疾,隻奄奄一息,苟延殘喘,一旦求醫,如果下了猛藥,不但治不好,隻會馬上一命歸西! 而今,宋室就是那病人。
要變隻能漸變,事緩則圓,欲速則不達。
&mdash&mdash如果殺了趙佶,可能連國家都得要亡了。
那麼說,難道要侯趙佶自動自覺,反省痛悟,改&ldquo邪&rdquo歸&ldquo正&rdquo,回心轉意麼! 試問,有哪一個當權得勢。
生殺由已一念之間的人,能夠作如此痛悟,交出權力,痛改前非呢? 不可能。
為這一點,長孫飛虹很黯然。
很惘然。
一向大膽妄為、雄心壯志。
從不言敗,永不言倦的他,終于撒手受擒。
因為他已覺得事不可為。
諸葛先生本有意私下開釋長孫飛虹。
他十分敬重長孫飛虹的英雄膽識、豪俠氣魄。
可是,蔡京黨羽,已風聞此事,走報天子。
趙情知有人膽敢行刺,龍顔大怒,下旨要車裂長虹,并派軍剿滅&ldquo神槍會&rdquo。
諸葛先生連忙力勸,谏之無效,隻好陳以利害: &ldquo山東神槍會大口孫家一族,勢力浩大,武功高絕,在武林中門徒多,黨徒衆,且武功高強,軍器稱絕江湖,如果殺了他們的頭頭,反而迫使全黨挺而走險,要是一幹亡命之徒,遁入京城,胡作非為,萬一驚動聖駕,騷亂宮宅,那誠非美事了!&rdquo 趙佶聽了,自然擔心了起來。
他知道江湖上高來高去的人物,是不受統禦,又極難收拾的,隻好暫時不處決刺客,但仍聽蔡京之言,下調将長孫飛虹還押牢中,好讓&ldquo神槍會&rdquo的人有所顧忌,不敢放肆。
如此一來,諸葛先生就不得釋放長孫飛虹了。
長孫飛虹收押天牢,由于他名垂天下,加上武功極高,諸葛先生又一再叮囑打點,要獄卒、牢頭善待此人,所以,他居受困牢中多年,獄中多以&ldquo凄涼王&rdquo相稱而不名之,除不得自由之外,仍有一定之威望。
(由于這段前因,使得日後京師武林之争裡,白道上的好漢唐寶牛與方恨少因犯事而囚于天牢,就是因為得到&ldquo凄涼王&rdquo的救助,才得脫困。
故事詳見&ldquo說英雄,誰是英雄&rdquo系列。
) 不過,這過程裡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插曲: 那就是公孫揚眉陪同公孫自食去劫救長孫飛虹一事。
他們當然會去救長孫飛虹。
&mdash&mdash公孫自食與長孫飛虹本有深交,長孫飛虹本是&rdquo一貫堂&rdquo的領袖,在他當政的時候,山東&ldquo神槍會&rdquo,不但上下團結一緻,而且聲勢浩大,聲威日隆。
公孫揚眉當然支持公孫自食,何況他自幼就崇拜膽大心雄的長孫飛虹。
于是,他就在京華裡遇上了鐵手。
還交了手。
這使得鐵手看來分外會心。
他的神思難免已飛到了當日與公孫揚眉交手乃至交心的歲月裡。
猛禽卻看得十分留心。
他發現鐵手着手辦這件看似跟他一點關系也沾不上的案子,細察下卻其實似有千絲萬縷的糾葛。
他的警覺使他留意。
當時,公孫揚眉對孫搖紅的說法是: &ldquo我們要救長孫總堂主,要劫牢。
四大名捕不讓我們得手。
我們便打了起來。
&rdquo 搖紅吃了一驚。
她知道四大名捕既名動天下,也名不虛傳。
她自小心儀他們,崇仰他們的隻為正義,不分貴賤,拔刀相助,決心維護法紀的風骨。
可是在這刹間,她完全無由地。
沒有保留的,全心全意的支持公孫揚眉,甚至,不管有誰危害到他,都是該死的。
&mdash&mdash就算是&ldquo四大名捕&rdquo,也死不足惜。
&ldquo你赢了?&rdquo 公孫揚眉能夠回來,當然沒有敗。
&ldquo我開始也以為自己赢一招半式。
&rdquo公孫揚眉自嘲地笑了笑,&ldquo我正好對上鐵手,當時還用麻紗蒙了臉&mdash&mdash我們都不想牽累&lsquo神槍會&rsquo。
&rdquo &ldquo可是,打了一場之後,始終未能救出長孫總堂主,禁軍、差役,可呼擁而至,我以指作劍,打着了鐵手,趁機就走。
&rdquo公孫揚眉又舒了舒眉:&ldquo那時,我真以為自己是赢了。
&rdquo &ldquo你不是赢了嗎?&rdquo 搖紅狐疑地問。
&ldquo不過,我與你外公及其他劫牢的人逃出了大牢之後,仔細回想,以鐵手之能,及當時過招形勢,斷沒有可能會着我那一&lsquo指劍&rsquo的。
&rdquo公孫揚眉苦笑道,&ldquo我不能欺騙自己,于是越想越懷疑。
&rdquo 搖紅愛憐的望着公孫揚眉。
&ldquo所以,第二天,我故意到&lsquo神侯府&rsquo附近去觀察鐵手&hellip&hellip&rdquo說到這裡,公孫揚眉輕歎了一聲: &ldquo結果,我發現,着我一記&lsquo劍指&rsquo的鐵手,完全像是個沒事的人一樣,安然步行于大街。
&rdquo &ldquo那就是說&hellip&hellip&rdquo搖紅也不敢置信。
她知道公孫揚眉的&ldquo劍指&rdquo,有時要比真劍還利還厲:他的劍能一劍插入堅石中,直至沒柄,但其&ldquo劍指&rdquo卻可淩空将岩石打碎一個大洞。
&ldquo他根本沒事。
&rdquo公孫揚眉堅定地道,&ldquo他是故意捱我一記&lsquo指劍&rsquo,放我逃走。
&rdquo &ldquo他為什麼要放你一馬呢?&rdquo &ldquo我那時也不知道。
&rdquo公孫揚眉道:&ldquo所以我再次跟他交手?&rdquo &ldquo就在大街上&hellip&hellip!?&rdquo &ldquo是的。
我找了面酒旗,裹住了頰顔,假裝醉了,拔劍上前挑戰。
&rdquo &ldquo上次是因為對方熟悉的地頭,而且他的呼援又多,&rdquo搖紅委婉的說,&ldquo這次在大街上,形勢上又要公平一些。
&rdquo &ldquo這一戰也不久,隻交手一十七招,打了四個彈指間的功夫。
畢竟,街上的人大多了,我們都不想傷害無辜。
我亦已全力以赴。
&rdquo &mdash&mdash十七招! &mdash&mdash四彈指間的功夫! &mdash&mdash在人潮中不欲傷害無辜! &mdash&mdash連公孫揚眉這樣傲慢自恃的人物都說是:已全力以赴。
&ldquo結果?&rdquo 公孫揚眉搖頭:&ldquo我再刺中他一劍。
&rdquo 搖紅喜道:&ldquo你赢了!&rdquo 公孫揚眉肅容道:&ldquo我沒有赢。
&rdquo 搖紅道:&ldquo可是,你是刺着他了。
&rdquo 公孫揚眉補充道:&ldquo那一劍,我隻刺在他左手手背上。
&rdquo 搖紅道,&ldquo那是你不想殺他,留了一手。
&rdquo &ldquo不是的,&rdquo公孫揚眉澄清,&ldquo應該說,我刺他一劍,他避不過,就用手擋了。
&rdquo 搖紅道:&ldquo那他還是傷在你劍下了,也不就是輸了一招麼!&rdquo &ldquo好像是,&rdquo公孫揚眉臉上一點也沒有勝利的喜色,&ldquo但其實不然。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因為他完全沒有受傷。
&rdquo &ldquo但&hellip&hellip你确是刺了他一劍呀!&rdquo &ldquo原因是,&rdquo公孫揚眉頓了頓,&ldquo他是鐵手。
&rdquo 他很快的解說下去,&ldquo當時,我能刺着他一劍的原故是:有個賣卡卡餅的老婦滑倒了,跌向我那邊,我正好發劍,收招無及,但鐵手及時扶走了她,并用手&lsquo接&rsquo下了我一劍。
&rdquo &ldquo形勢非常明白,&rdquo公孫揚眉眼裡洋溢着尊重之色,&ldquo如果不是為救那老婦,我根本刺不着他。
&rdquo &ldquo何況,刺中他也無用;&rdquo公孫揚眉談淡的笑意裡蘊含了濃濃的自嘲:&ldquo他雙手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他的手就是他的兵器。
&rdquo 他舒舒眉毛又道:&ldquo試想,我将劍刺在他的武器上,那會有什麼效果?還算不算赢?&rdquo 搖紅這下也答不出來了&mdash&mdash至少,也無法再力自己心愛的人圓說下去。
她隻能問下去:&ldquo後來呢y &ldquo後來人又多了起來,而且在大街搏鬥,難免引起恐慌,且各路衙差,連同京城的幫會人物,即&lsquo迷天盟&rsquo、&lsquo六分半堂&rsquo,&lsquo金風細雨樓&rsquo的高手也相繼趕來&hellip&hellip那己不是個決鬥的好場地。
&rdquo &ldquo他是京裡的名捕,要是各路人馬雲集,又是他占便宜了。
&rdquo &ldquo所以他也不肯占我這個便宜。
他收了招。
&rdquo &ldquo&mdash&mdash他主動收手?&rdquo 搖紅有點不可置信。
公孫揚眉道:&ldquo是的。
他還跟我說:若是你一出手就暗算猝襲,我就斷避不了你的第一劍。
&rdquo 搖紅道:&ldquo他說的是實話。
&rdquo 揚眉歎道:&ldquo可是,我又怎能不事先揚聲便出招。
&rdquo 搖紅婿然道:&ldquo若是,便不是你了。
&rdquo 揚眉道:&ldquo所以,我說:今日勝負未分,我還是會找你決戰的。
&rdquo 搖紅問:&ldquo他怎麼回答?&rdquo 揚眉道:&ldquo他?他說:此地不宜久留,你走吧,我随時候教。
&rdquo 搖紅道:&ldquo那你後來還有沒有去找他決戰?&rdquo 揚眉道:&ldquo有。
&rdquo 搖紅:&ldquo我看他對你似無惡意&hellip&hellip何不&mdash&mdash?&rdquo 揚眉:&ldquo那時,我也對他起了敬重之心。
無奈,我還是想救走長孫總堂主,隻要他在,我們還是難以得手。
再且,我也動了好勝之意,非要分一個勝負不可。
&rdquo 搖紅仍是附和地道:&ldquo這結果連我也想知道。
我想這不隻是好勝,也讓人也好奇。
&rdquo 揚眉道:&ldquo他當時問我,幾時再打?何地再戰?我答:我會找你的。
放心,我不會突擊的。
他居然問答:無妨。
我隻希望結識你,有機會交手就是有機會交友。
&rdquo 搖紅:&ldquo他好像真當你是朋友了。
&rdquo 揚眉:&ldquo我卻隻等和他決一死戰。
&rdquo 搖紅:&ldquo所以你在京城徘徊不去?&rdquo 揚日:&ldquo我在等機會。
終于有一次,在綠中弄那兒,發生了一件争執。
&rdquo &ldquo什麼争執?&rdquo &ldquo争子。
&rdquo &ldquo争子?&rdquo &ldquo兩家子争認一個叫囡囡的五歲小童作自己的兒子。
&rdquo &ldquo有這回事?&rdquo &ldquo世事無奇不有。
後來我聽人說了,才知道詳情。
那時我正住在巷口的&l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