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姨 第03節
關燈
小
中
大
,“别老瞪着我,把我當做你喜歡的雕像似的。
” 聽到這幾句埋怨,青年人才認出他監護人的面目;他挨罵成了習慣,偶然的溫柔反而使他受寵若驚。
斯坦蔔克雖是二十九歲,卻象有些淡黃頭發的人一樣,看上去隻有二十二、三。
這種青春氣象——流亡生活的辛苦已經減少了它的鮮嫩——跟那張幹枯闆滞的臉放在一起,仿佛上帝錯給了他們性别。
他站起來,去坐在一張黃絲絨面子的,路易十五式的舊沙發上,預備休息一下。
老姑娘撿起一顆大棗子,溫溫柔柔的遞給她的朋友。
“謝謝,”他接了果子。
“你累嗎?”她說着又遞給他一個。
“不是工作的累,而是生活的累!” “哎哎,又在胡思亂想啦!”她帶着氣惱的口吻說,“你不是有一個善神守護着你嗎?”她又拿些糖食給他,很高興的看他一樣一樣的吃。
“你瞧,我在姊姊家吃飯,又想到了你……” “我知道,”他用着又溫柔又可憐的目光望着她,“沒有你,我早已不在世界上了;可是小姐,藝術家得有點兒消遣……” “嘔!又來了!……”她打斷了他的話,把拳頭望腰間一插,眼睛裡冒着火,“你想在巴黎胡鬧,糟蹋身體,學那些工人的樣去死在救濟院裡!不成,不成,你先得掙一份家私,孩子,等你有了存款,才能作樂,才有錢請醫生,有錢去玩兒,你這個好色鬼!” 這一串連珠炮似的訓話,電火一般的目光,吓得文賽斯拉把頭低了下去。
哪怕嘴巴最刻毒的人,看到這一幕的開場,也會覺得奧利維埃夫婦說的斐歇爾小姐的壞話全無根據。
兩人的語氣、舉動、目光、一切都證明他們秘密生活的純潔。
老處女表現的是粗暴而真實的母性。
青年人象一個恭順的兒子接受母親的專制。
這個古怪的結合,是由于一個堅強的意志控制了一個懦弱的性格,一種得過且過的脾氣。
斯拉夫民族這一點特性,使他們在戰場上勇敢無比,而日常行事是意想不到的有頭無尾,沒有精神:其原因隻能由生理學家去研究,因為生理學家之于政治,正如昆蟲學家之于農業。
“要是我還沒有掙到錢就死了呢?”文賽斯拉悲哀的問。
“死?……”老姑娘叫起來。
“噢!我決不讓你死。
我有兩個人的精力,必要的時候我可以把我的血分點兒給你。
” 聽到這兩句火爆而天真的話,斯坦蔔克眼皮有點兒濕了。
“别傷心喽,我的小文賽斯拉,”貝特也感動了,“我的甥女奧棠絲覺得你的銀印還不差。
得了罷,你的銅像包在我身上賣掉,那你欠我的債可以還清,你愛怎麼就好怎麼了,你好自由了!行啦,你可以笑啦!……” “我欠你的債是永遠還不清的,小姐,”可憐的家夥回答。
“為什麼?……”孚日的鄉下姑娘又站在立沃尼亞人的地位跟自己對抗了。
“因為你不但管我吃,管我住,在患難中照顧我;而且你還給了我勇氣!今日的我是你一手造成的,你常常對我很嚴,使我難受……” “我?……你還想詩呀,藝術呀的胡扯,指手劃腳的空談什麼美妙的理想,象你們北方人那樣瘋瘋癫癫嗎?美,才抵不過實際呢。
實際,便是我!你腦子裡有思想是不是?好吧!可是我,我也有思想……要是攪不出一點結果,想什麼也是白搭。
有思想的,不見得比沒有的強,倘使沒有思想的人能夠活動……與其胡思亂想,還是工作要緊。
我走了以後,你做了些什麼?……” “你的漂亮甥女說些什麼?” “誰告訴你她漂亮?”李斯貝特氣沖沖的質問,把野獸一般的妒意一齊吼了出來。
“你自己呀。
” “那是為要瞧瞧你那副嘴臉!你想追女人嗎?你喜歡女人,那就把你的欲望化到銅裡去罷;好朋友,你要談情說愛,還得好好的待些時候,尤其對我的外甥女兒。
這不是你吃得到的天鵝肉;她呀,她要配一個有六萬法郎進款的男人……而且已經有在那裡了……呦,床還沒有鋪呢!”她對隔壁的屋子望了一眼說:“噢!可憐的孩子!我把你忘了……” 精壯結實的姑娘立刻脫下手套、大衣、帽子,象老媽子一般很快當的,把藝術家那張單人床鋪好。
這種急躁、粗暴,與好心的混合,正可說明李斯貝特對這個男人的控制力,她早已把他當做自己的一樣東西。
人生不就是一會兒好一會兒壞的,把我們拴着嗎?如果立沃尼亞人遇到的,不是李斯貝特而是瑪奈弗太太,那麼,她的殷勤獻媚很可能帶他走上肮髒的不名譽的路,把他斷送掉。
他決不會工作,藝術家的才具決不會發展。
所以他盡管抱怨老姑娘利欲熏心,他的理性告訴他甯可接受這隻鐵腕,而不要學他的某些同胞,過着懶惰而危險的生活。
下面是兩人結合的經過。
那是女性的剛毅果敢,與男性懦弱無能的結合;這種性格的颠倒,據說在波蘭是常有的。
在一八三三年上,斐歇爾小姐逢到工作忙的時節,常常做夜工;有一次在清早一點鐘左右,忽然聞到一陣強烈的炭酸氣,同時聽見一個人快要死去的呻吟。
炭氣和痰壅的聲音,是從她兩間屋子上面的閣樓來的。
她猜想一定是那個青年人,住在空了三年的閣樓上的新房客,鬧自殺。
她很快的上樓,拿出洛林人的蠻力頂開房門,發覺那房客在帆布床上打滾抽搐。
她把煤氣爐撚熄,窗子打開,大量的空氣一吹進來,亡命者便得救了。
然後,李斯貝特把他當病人一樣安排着睡了,等他睡熟之後,她看到兩間屋裡除了一張破桌子,一張帆布床和兩隻椅子之外,簡直沒有東西,她馬上明白了自殺的原因。
桌上放着一張字條,她拿來念道: 我是文賽斯拉-斯坦蔔克伯爵,立沃尼亞省普勒利人。
我的死與任何人無涉。
柯丘什科①說過:“波蘭人是完了!”這便是我自殺的理由。
身為查理十二麾下一個勇将的侄孫,我不願意行乞。
衰弱的身體使我不能投軍。
我從德累斯頓到巴黎僅有的一百塔勒②,昨天用完了。
抽屜内留下的二十五法郎是付這裡的房租的。
父母親屬都已故世,我的死用不着通知任何人。
希望我的同胞不要責備法國政府。
我并沒聲明我是亡命者,我從沒要求過什麼,也沒有遇到别的流亡者。
巴黎誰也不知道有我這個人。
我到死都守着基督徒的信仰。
但願上帝赦免斯坦蔔克家最後一個子孫! 文賽斯拉—— ①柯丘什科,十八十九世紀時波蘭愛國志士。
②塔勒,德國舊貨币名。
臨死的人還付清房租這種誠實,把貝特深深的感動了;她打開抽鬥,果然有二十五法郎在内。
“可憐的青年!”她叫道,“世界上竟沒有一個人關心他!” 她下去拿了活計,到閣樓上來守護這個立沃尼亞的貴族。
等到他醒來發覺有一個女人坐在他床邊,驚訝是可想而知的;他還以為是做夢呢。
老姑娘做着制服上的飾帶,欣賞他的睡态,決心要照顧這可憐的孩子。
然後,年輕的伯爵完全清醒了,她鼓勵他,盤問他,想知道怎麼樣能夠使他謀生。
文賽斯拉講完了一生的曆史,說他過去的職位是靠他藝術方面的天賦,他一向愛好雕塑,但是學雕塑需要很長的時間,他沒有錢支持;此刻他身體又吃不消做勞力的工作或是大件的雕塑。
李斯貝特聽了這些話莫名其妙,隻回答說,在巴黎機會多得很,一個有志向的人應
” 聽到這幾句埋怨,青年人才認出他監護人的面目;他挨罵成了習慣,偶然的溫柔反而使他受寵若驚。
斯坦蔔克雖是二十九歲,卻象有些淡黃頭發的人一樣,看上去隻有二十二、三。
這種青春氣象——流亡生活的辛苦已經減少了它的鮮嫩——跟那張幹枯闆滞的臉放在一起,仿佛上帝錯給了他們性别。
他站起來,去坐在一張黃絲絨面子的,路易十五式的舊沙發上,預備休息一下。
老姑娘撿起一顆大棗子,溫溫柔柔的遞給她的朋友。
“謝謝,”他接了果子。
“你累嗎?”她說着又遞給他一個。
“不是工作的累,而是生活的累!” “哎哎,又在胡思亂想啦!”她帶着氣惱的口吻說,“你不是有一個善神守護着你嗎?”她又拿些糖食給他,很高興的看他一樣一樣的吃。
“你瞧,我在姊姊家吃飯,又想到了你……” “我知道,”他用着又溫柔又可憐的目光望着她,“沒有你,我早已不在世界上了;可是小姐,藝術家得有點兒消遣……” “嘔!又來了!……”她打斷了他的話,把拳頭望腰間一插,眼睛裡冒着火,“你想在巴黎胡鬧,糟蹋身體,學那些工人的樣去死在救濟院裡!不成,不成,你先得掙一份家私,孩子,等你有了存款,才能作樂,才有錢請醫生,有錢去玩兒,你這個好色鬼!” 這一串連珠炮似的訓話,電火一般的目光,吓得文賽斯拉把頭低了下去。
哪怕嘴巴最刻毒的人,看到這一幕的開場,也會覺得奧利維埃夫婦說的斐歇爾小姐的壞話全無根據。
兩人的語氣、舉動、目光、一切都證明他們秘密生活的純潔。
老處女表現的是粗暴而真實的母性。
青年人象一個恭順的兒子接受母親的專制。
這個古怪的結合,是由于一個堅強的意志控制了一個懦弱的性格,一種得過且過的脾氣。
斯拉夫民族這一點特性,使他們在戰場上勇敢無比,而日常行事是意想不到的有頭無尾,沒有精神:其原因隻能由生理學家去研究,因為生理學家之于政治,正如昆蟲學家之于農業。
“要是我還沒有掙到錢就死了呢?”文賽斯拉悲哀的問。
“死?……”老姑娘叫起來。
“噢!我決不讓你死。
我有兩個人的精力,必要的時候我可以把我的血分點兒給你。
” 聽到這兩句火爆而天真的話,斯坦蔔克眼皮有點兒濕了。
“别傷心喽,我的小文賽斯拉,”貝特也感動了,“我的甥女奧棠絲覺得你的銀印還不差。
得了罷,你的銅像包在我身上賣掉,那你欠我的債可以還清,你愛怎麼就好怎麼了,你好自由了!行啦,你可以笑啦!……” “我欠你的債是永遠還不清的,小姐,”可憐的家夥回答。
“為什麼?……”孚日的鄉下姑娘又站在立沃尼亞人的地位跟自己對抗了。
“因為你不但管我吃,管我住,在患難中照顧我;而且你還給了我勇氣!今日的我是你一手造成的,你常常對我很嚴,使我難受……” “我?……你還想詩呀,藝術呀的胡扯,指手劃腳的空談什麼美妙的理想,象你們北方人那樣瘋瘋癫癫嗎?美,才抵不過實際呢。
實際,便是我!你腦子裡有思想是不是?好吧!可是我,我也有思想……要是攪不出一點結果,想什麼也是白搭。
有思想的,不見得比沒有的強,倘使沒有思想的人能夠活動……與其胡思亂想,還是工作要緊。
我走了以後,你做了些什麼?……” “你的漂亮甥女說些什麼?” “誰告訴你她漂亮?”李斯貝特氣沖沖的質問,把野獸一般的妒意一齊吼了出來。
“你自己呀。
” “那是為要瞧瞧你那副嘴臉!你想追女人嗎?你喜歡女人,那就把你的欲望化到銅裡去罷;好朋友,你要談情說愛,還得好好的待些時候,尤其對我的外甥女兒。
這不是你吃得到的天鵝肉;她呀,她要配一個有六萬法郎進款的男人……而且已經有在那裡了……呦,床還沒有鋪呢!”她對隔壁的屋子望了一眼說:“噢!可憐的孩子!我把你忘了……” 精壯結實的姑娘立刻脫下手套、大衣、帽子,象老媽子一般很快當的,把藝術家那張單人床鋪好。
這種急躁、粗暴,與好心的混合,正可說明李斯貝特對這個男人的控制力,她早已把他當做自己的一樣東西。
人生不就是一會兒好一會兒壞的,把我們拴着嗎?如果立沃尼亞人遇到的,不是李斯貝特而是瑪奈弗太太,那麼,她的殷勤獻媚很可能帶他走上肮髒的不名譽的路,把他斷送掉。
他決不會工作,藝術家的才具決不會發展。
所以他盡管抱怨老姑娘利欲熏心,他的理性告訴他甯可接受這隻鐵腕,而不要學他的某些同胞,過着懶惰而危險的生活。
下面是兩人結合的經過。
那是女性的剛毅果敢,與男性懦弱無能的結合;這種性格的颠倒,據說在波蘭是常有的。
在一八三三年上,斐歇爾小姐逢到工作忙的時節,常常做夜工;有一次在清早一點鐘左右,忽然聞到一陣強烈的炭酸氣,同時聽見一個人快要死去的呻吟。
炭氣和痰壅的聲音,是從她兩間屋子上面的閣樓來的。
她猜想一定是那個青年人,住在空了三年的閣樓上的新房客,鬧自殺。
她很快的上樓,拿出洛林人的蠻力頂開房門,發覺那房客在帆布床上打滾抽搐。
她把煤氣爐撚熄,窗子打開,大量的空氣一吹進來,亡命者便得救了。
然後,李斯貝特把他當病人一樣安排着睡了,等他睡熟之後,她看到兩間屋裡除了一張破桌子,一張帆布床和兩隻椅子之外,簡直沒有東西,她馬上明白了自殺的原因。
桌上放着一張字條,她拿來念道: 我是文賽斯拉-斯坦蔔克伯爵,立沃尼亞省普勒利人。
我的死與任何人無涉。
柯丘什科①說過:“波蘭人是完了!”這便是我自殺的理由。
身為查理十二麾下一個勇将的侄孫,我不願意行乞。
衰弱的身體使我不能投軍。
我從德累斯頓到巴黎僅有的一百塔勒②,昨天用完了。
抽屜内留下的二十五法郎是付這裡的房租的。
父母親屬都已故世,我的死用不着通知任何人。
希望我的同胞不要責備法國政府。
我并沒聲明我是亡命者,我從沒要求過什麼,也沒有遇到别的流亡者。
巴黎誰也不知道有我這個人。
我到死都守着基督徒的信仰。
但願上帝赦免斯坦蔔克家最後一個子孫! 文賽斯拉—— ①柯丘什科,十八十九世紀時波蘭愛國志士。
②塔勒,德國舊貨币名。
臨死的人還付清房租這種誠實,把貝特深深的感動了;她打開抽鬥,果然有二十五法郎在内。
“可憐的青年!”她叫道,“世界上竟沒有一個人關心他!” 她下去拿了活計,到閣樓上來守護這個立沃尼亞的貴族。
等到他醒來發覺有一個女人坐在他床邊,驚訝是可想而知的;他還以為是做夢呢。
老姑娘做着制服上的飾帶,欣賞他的睡态,決心要照顧這可憐的孩子。
然後,年輕的伯爵完全清醒了,她鼓勵他,盤問他,想知道怎麼樣能夠使他謀生。
文賽斯拉講完了一生的曆史,說他過去的職位是靠他藝術方面的天賦,他一向愛好雕塑,但是學雕塑需要很長的時間,他沒有錢支持;此刻他身體又吃不消做勞力的工作或是大件的雕塑。
李斯貝特聽了這些話莫名其妙,隻回答說,在巴黎機會多得很,一個有志向的人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