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17回 忘夙仇孤嫠脫困厄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石生自浙江布政轉升了廣東巡撫。
才到任時,進士王曰灼,親來看望。
春芳向王進士道:“我房裡缺人使喚,煩哥哥代我買一個送來。
”王曰灼應允而去。
回到家裡,着媒婆尋找不題。
卻說王诠之妻念氏,原系廣州府人。
他父親念照遠,貿易黃州,因與王家結親。
為自王诠死後,他兩個兄弟俱不成人,吃賭嫖三字全占。
五六年間,把家産化了個盡絕。
念照遠見他女兒既無子嗣,又無養膳,仍舊帶回廣州去了。
那料念氏福薄,回到娘家沒過三年,父母雙亡。
一切家資被他兄弟念小三輸淨,落的在館驿裡存身。
剩下念氏仍如無根的飄蓬一般。
鄰裡親戚願其改适,他卻顧惜大體,執意不肯。
屢次托媒婆說情,願賣身為奴。
媒婆聽得王進士買人的風信,來向念氏說道:“你逐日叫俺給你找主,目下撫院大老爺衙内買人服事。
三太太你可願意去嗎?”念氏道:“怎麼不願意,但憑大嫂作成。
我自有用錢謝你。
”媒人貪圖用錢,領着念氏到了王進士家,叫他先看一看。
王進士見人甚利便,向媒婆道:“這人卻也去的,問他要多少賣價。
”念氏對媒人道:“要銀六十兩。
”王進士道:“這卻也不多,但寫文約誰人作主?”媒婆道:“他是沒丈夫的,又無父母。
叫他兄弟念小三來罷。
”王進士道:“石太太用人甚急,既是情願,就要當日成交。
”媒婆着人到館驿叫了念小三來。
說道:“你姐姐賣身賣妥了,同着你寫張文約,還有二兩銀子給你。
”念小三正缺錢使,聽說這話,喜不自勝。
就慨然同着寫了一張文約,得銀二兩走了。
把媒人錢打發清楚,就住在王進士宅内。
到了次日,念氏打整打整身面,王進士雇小轎一乘,着人擡送撫院衙門裡去。
念氏進的宅來,從上而下磕頭已畢。
就在春芳房裡,不離左右,一切應承,無不小心。
一日春芳向秋英道:“姐姐你看新來的這個媽媽好像個鄉紳人家的派頭。
在此作奴,我甚是不安。
”秋英道:“你何不問他個詳細。
”春芳就把念氏叫到秋英房裡來。
念氏問道:“太太有何使喚?”秋英道:“别無話說,你進宅已經數日,你的來曆,俺還未問你個清白。
看你的舉止動靜,與俺們不相上下。
你實說你是什麼人家,為何落得這般。
”念氏哭着答道:“既到了這個地位,說也是多了。
”秋英道:“你不妨實說。
”念氏道:“家醜不可外言,說了恐太太們笑話。
”秋英道:“萬屬得已誰肯賣身,你實說你是那裡人?”念氏禀道:“小婦人是黃州府羅田縣永甯街上王家的媳婦。
公公王有章是個兩榜,曾做過京宦。
丈夫王诠是個文生與對門石知府的公子石生為友。
見石生之妻房氏顔氏絕世,心起不良。
逐日謀算,後值石生修河在外,千方百計,竟把房氏娶到家來。
是夜王诠死倒在地,房氏并不知那裡去了。
小婦人有兩個小叔,從他哥死以後,把家産化訖。
落的小婦人并無依靠。
不料回到娘家,又父母雙亡。
止有一個兄弟,又把家産輸盡,目下落的在館驿裡住。
小婦人無可奈何,隻得賣身宅内,以終餘年。
萬望老爺太太垂憐則個。
” 秋英把念氏的一段言語,盡告訴了翠容。
翠容大怒道:“這是我的冤家對頭到了,我一定報報前仇。
”秋英道:“姐姐差了,那是他男人做的事,與他何涉。
這人現今落在咱家,即以你我為主,正該逐事行些方便。
如何反提前仇,徒落得自己度量窄小。
”翠容悟道:“妹子說的極是。
再告訴老爺看他怎樣?”正說間,石生闖到屋裡,問道:“你兩個方才說的什麼?”秋英答道:“說的是三太太房裡那個媽媽。
”石生道:“有甚說頭?”翠容道:“他不是别人,就是你的好朋友王诠的老婆。
落得這般了。
”石生道:“真是他嗎?”秋英道:“真正是他。
”石生向翠容道:“據王诠所為,就把這個婦人處死,尚未足洩夫人之恨。
但王诠所為,未必是這個婦人的主意。
身死家敗,妻落人手,如此報應,已覺難堪了。
刻薄之事,切不可做。
況我當急難時,他曾助銀五百,其情未為不厚。
至今尚未還他。
追想昔日的交情,則他婦人在此為奴,終覺過意不去。
二位夫人看該何以相處
才到任時,進士王曰灼,親來看望。
春芳向王進士道:“我房裡缺人使喚,煩哥哥代我買一個送來。
”王曰灼應允而去。
回到家裡,着媒婆尋找不題。
卻說王诠之妻念氏,原系廣州府人。
他父親念照遠,貿易黃州,因與王家結親。
為自王诠死後,他兩個兄弟俱不成人,吃賭嫖三字全占。
五六年間,把家産化了個盡絕。
念照遠見他女兒既無子嗣,又無養膳,仍舊帶回廣州去了。
那料念氏福薄,回到娘家沒過三年,父母雙亡。
一切家資被他兄弟念小三輸淨,落的在館驿裡存身。
剩下念氏仍如無根的飄蓬一般。
鄰裡親戚願其改适,他卻顧惜大體,執意不肯。
屢次托媒婆說情,願賣身為奴。
媒婆聽得王進士買人的風信,來向念氏說道:“你逐日叫俺給你找主,目下撫院大老爺衙内買人服事。
三太太你可願意去嗎?”念氏道:“怎麼不願意,但憑大嫂作成。
我自有用錢謝你。
”媒人貪圖用錢,領着念氏到了王進士家,叫他先看一看。
王進士見人甚利便,向媒婆道:“這人卻也去的,問他要多少賣價。
”念氏對媒人道:“要銀六十兩。
”王進士道:“這卻也不多,但寫文約誰人作主?”媒婆道:“他是沒丈夫的,又無父母。
叫他兄弟念小三來罷。
”王進士道:“石太太用人甚急,既是情願,就要當日成交。
”媒婆着人到館驿叫了念小三來。
說道:“你姐姐賣身賣妥了,同着你寫張文約,還有二兩銀子給你。
”念小三正缺錢使,聽說這話,喜不自勝。
就慨然同着寫了一張文約,得銀二兩走了。
把媒人錢打發清楚,就住在王進士宅内。
到了次日,念氏打整打整身面,王進士雇小轎一乘,着人擡送撫院衙門裡去。
念氏進的宅來,從上而下磕頭已畢。
就在春芳房裡,不離左右,一切應承,無不小心。
一日春芳向秋英道:“姐姐你看新來的這個媽媽好像個鄉紳人家的派頭。
在此作奴,我甚是不安。
”秋英道:“你何不問他個詳細。
”春芳就把念氏叫到秋英房裡來。
念氏問道:“太太有何使喚?”秋英道:“别無話說,你進宅已經數日,你的來曆,俺還未問你個清白。
看你的舉止動靜,與俺們不相上下。
你實說你是什麼人家,為何落得這般。
”念氏哭着答道:“既到了這個地位,說也是多了。
”秋英道:“你不妨實說。
”念氏道:“家醜不可外言,說了恐太太們笑話。
”秋英道:“萬屬得已誰肯賣身,你實說你是那裡人?”念氏禀道:“小婦人是黃州府羅田縣永甯街上王家的媳婦。
公公王有章是個兩榜,曾做過京宦。
丈夫王诠是個文生與對門石知府的公子石生為友。
見石生之妻房氏顔氏絕世,心起不良。
逐日謀算,後值石生修河在外,千方百計,竟把房氏娶到家來。
是夜王诠死倒在地,房氏并不知那裡去了。
小婦人有兩個小叔,從他哥死以後,把家産化訖。
落的小婦人并無依靠。
不料回到娘家,又父母雙亡。
止有一個兄弟,又把家産輸盡,目下落的在館驿裡住。
小婦人無可奈何,隻得賣身宅内,以終餘年。
萬望老爺太太垂憐則個。
” 秋英把念氏的一段言語,盡告訴了翠容。
翠容大怒道:“這是我的冤家對頭到了,我一定報報前仇。
”秋英道:“姐姐差了,那是他男人做的事,與他何涉。
這人現今落在咱家,即以你我為主,正該逐事行些方便。
如何反提前仇,徒落得自己度量窄小。
”翠容悟道:“妹子說的極是。
再告訴老爺看他怎樣?”正說間,石生闖到屋裡,問道:“你兩個方才說的什麼?”秋英答道:“說的是三太太房裡那個媽媽。
”石生道:“有甚說頭?”翠容道:“他不是别人,就是你的好朋友王诠的老婆。
落得這般了。
”石生道:“真是他嗎?”秋英道:“真正是他。
”石生向翠容道:“據王诠所為,就把這個婦人處死,尚未足洩夫人之恨。
但王诠所為,未必是這個婦人的主意。
身死家敗,妻落人手,如此報應,已覺難堪了。
刻薄之事,切不可做。
況我當急難時,他曾助銀五百,其情未為不厚。
至今尚未還他。
追想昔日的交情,則他婦人在此為奴,終覺過意不去。
二位夫人看該何以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