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16回 碧霞宮神女授兵符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石生的衙門後邊,是一處花園。
園内有一白石碑,其光可鑒。
至夜半時分,中有人喊馬嘶甲兵響亮之聲,聽的甚真。
相傳這碑是衙門中的鎮物。
曆來官長俱莫敢動移。
石生往外面私訪時,秋英在宅中無事,隻身步入花園,來看這碑。
到了跟前,忽見這碑變成一門。
兩扇俱開,從裡邊走出兩個女童,說道:“娘娘有旨,請石夫人裡面相會。
”秋英跟着女童進去。
當中是一條磚砌的甬路,兩墀下俱是些異樹奇花。
走有箭許,是一座紫石橋。
從橋上過去,又走了數十步,是一座朱紅大門。
門上懸着一匾,匾上寫着“碧霞宮”三字。
才到門首,又出來了四個仙女。
兩個執着寶幡,兩個執着提爐。
說道:“娘娘候夫人多時?特着奴等相迎。
” 秋英随着寶幡又進了兩三層門,才是一座大殿。
殿當中蓮花座上,坐着一位娘娘。
下邊放着四個繡墩,排着兩行侍女。
秋英進的殿來,望上行禮。
娘娘辭道:“夫人尊貴,小神怎敢當禮。
”命二仙女急忙扶起,讓在東邊頭一個繡墩上坐下。
秋英道:“賤妾塵埃俗人,何煩聖母相诏。
”娘娘答道:“石武曲不久即應大敵,軍旅未娴,何以制勝?夫人聰明過人,特請來把軍中一切機務,說與你知。
日後誓師郊原,你兩人庶可共賦六月,以奏膚功。
”叫仙女取出兵書三卷,付與秋英。
娘娘說道:“這書名為《行軍機要》首一卷是天時,第二卷是地利,第三卷是人和。
自古以來,兵家總不外此三者。
”秋英問道:“天時怎樣?”娘娘道:“春夏秋冬,天時之總名。
其間所逢的月,逢日辰,俱為天時。
時逢吉日則勝。
如湯以辛卯而破昆吾。
武以甲子而克商纣是也。
”秋英又問:“怎謂地之利?”娘娘說道:“山川林薄俱是地利。
凡紮營必相地高下平坡,方可以保無恙。
若依山靠林,使敵兵得所埋伏,則受害不小。
此楚師背離,而舍所為,贻患晉候。
此務擇平坦寬闊之處,左右前後,俱無遮擋。
這才是安營的吉地。
”秋英又問道:“何謂人和?”娘娘道:“人和者衆人結成一心也。
凡行軍之首先□人心。
人心齊則氣壯,氣壯則力勇。
一鼓而前,誰能禦之。
若人懷異心,子棄其父,弟棄其兄,各鳥獸散,安能破敵。
如殷旅之前途倒戈,這就是人不和的一個榜樣。
”秋英道:“這三件是行軍大要,幸承聖母指明。
但擺陣之法,終屬茫然,還求聖母詳說一番方妙。
”娘娘道:“這口說不如眼見,你随我來。
” 娘娘下了蓮坐。
秋英随後跟着。
一曲一灣,走到一個演武廳前,娘娘上去坐定,秋英旁邊相陪。
娘娘分付仙女道:“取我的兵符來。
”這個仙女轉入後廳,取出一杆紅旗遞給娘娘。
娘娘接在手中,把紅旗一展。
忽聽一陣風響,立時就有數萬人馬,站在演武廳前。
娘娘分付道:“今日躁演,爾等有失律者,定行枭首。
”衆兵丁無不唱喏。
娘娘把紅旗向東一擺,就成了一個陣勢。
娘娘向秋英道:“這叫做八卦連環陣,生傷休死諸門俱備。
昔年諸葛亮坐困陸郎,其遺迹至今尚在。
此陣法之神妙莫測者也。
”娘娘領着秋英下了将台,從生門而入,八門遊遍。
那吉那兇,說得清清楚楚。
然即轉回廳台,從新坐下。
把紅旗向西一擺,又成了一個陣勢。
秋英問道:“這是何陣?”娘娘道:“這名為一字長蛇陣,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俱應。
此陣法之最活者也。
”又把紅旗一擺,成了一個陣勢。
對秋英道:“是為鵝陣。
”又擺成一陣道:“是為鹳陣。
”又把紅旗左邊一擺,右邊一擺,衆兵丁交互奔騰,多時方住,成了一個陣勢,前後人馬相接,密如魚鱗。
秋英問道:“這陣叫做什麼?”娘娘道:“這陣名為魚鹿。
昔年鄭莊公與周王戰于賂穑用的就是這個陣法。
”陣已擺完,娘娘把紅旗一卷,數萬人馬,風流雲散,當時就沒有了。
秋英謝道:“重煩娘娘指教,賤妾頓開茅塞。
”娘娘道:“這系你我有緣,方能遇的這
園内有一白石碑,其光可鑒。
至夜半時分,中有人喊馬嘶甲兵響亮之聲,聽的甚真。
相傳這碑是衙門中的鎮物。
曆來官長俱莫敢動移。
石生往外面私訪時,秋英在宅中無事,隻身步入花園,來看這碑。
到了跟前,忽見這碑變成一門。
兩扇俱開,從裡邊走出兩個女童,說道:“娘娘有旨,請石夫人裡面相會。
”秋英跟着女童進去。
當中是一條磚砌的甬路,兩墀下俱是些異樹奇花。
走有箭許,是一座紫石橋。
從橋上過去,又走了數十步,是一座朱紅大門。
門上懸着一匾,匾上寫着“碧霞宮”三字。
才到門首,又出來了四個仙女。
兩個執着寶幡,兩個執着提爐。
說道:“娘娘候夫人多時?特着奴等相迎。
” 秋英随着寶幡又進了兩三層門,才是一座大殿。
殿當中蓮花座上,坐着一位娘娘。
下邊放着四個繡墩,排着兩行侍女。
秋英進的殿來,望上行禮。
娘娘辭道:“夫人尊貴,小神怎敢當禮。
”命二仙女急忙扶起,讓在東邊頭一個繡墩上坐下。
秋英道:“賤妾塵埃俗人,何煩聖母相诏。
”娘娘答道:“石武曲不久即應大敵,軍旅未娴,何以制勝?夫人聰明過人,特請來把軍中一切機務,說與你知。
日後誓師郊原,你兩人庶可共賦六月,以奏膚功。
”叫仙女取出兵書三卷,付與秋英。
娘娘說道:“這書名為《行軍機要》首一卷是天時,第二卷是地利,第三卷是人和。
自古以來,兵家總不外此三者。
”秋英問道:“天時怎樣?”娘娘道:“春夏秋冬,天時之總名。
其間所逢的月,逢日辰,俱為天時。
時逢吉日則勝。
如湯以辛卯而破昆吾。
武以甲子而克商纣是也。
”秋英又問:“怎謂地之利?”娘娘說道:“山川林薄俱是地利。
凡紮營必相地高下平坡,方可以保無恙。
若依山靠林,使敵兵得所埋伏,則受害不小。
此楚師背離,而舍所為,贻患晉候。
此務擇平坦寬闊之處,左右前後,俱無遮擋。
這才是安營的吉地。
”秋英又問道:“何謂人和?”娘娘道:“人和者衆人結成一心也。
凡行軍之首先□人心。
人心齊則氣壯,氣壯則力勇。
一鼓而前,誰能禦之。
若人懷異心,子棄其父,弟棄其兄,各鳥獸散,安能破敵。
如殷旅之前途倒戈,這就是人不和的一個榜樣。
”秋英道:“這三件是行軍大要,幸承聖母指明。
但擺陣之法,終屬茫然,還求聖母詳說一番方妙。
”娘娘道:“這口說不如眼見,你随我來。
” 娘娘下了蓮坐。
秋英随後跟着。
一曲一灣,走到一個演武廳前,娘娘上去坐定,秋英旁邊相陪。
娘娘分付仙女道:“取我的兵符來。
”這個仙女轉入後廳,取出一杆紅旗遞給娘娘。
娘娘接在手中,把紅旗一展。
忽聽一陣風響,立時就有數萬人馬,站在演武廳前。
娘娘分付道:“今日躁演,爾等有失律者,定行枭首。
”衆兵丁無不唱喏。
娘娘把紅旗向東一擺,就成了一個陣勢。
娘娘向秋英道:“這叫做八卦連環陣,生傷休死諸門俱備。
昔年諸葛亮坐困陸郎,其遺迹至今尚在。
此陣法之神妙莫測者也。
”娘娘領着秋英下了将台,從生門而入,八門遊遍。
那吉那兇,說得清清楚楚。
然即轉回廳台,從新坐下。
把紅旗向西一擺,又成了一個陣勢。
秋英問道:“這是何陣?”娘娘道:“這名為一字長蛇陣,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俱應。
此陣法之最活者也。
”又把紅旗一擺,成了一個陣勢。
對秋英道:“是為鵝陣。
”又擺成一陣道:“是為鹳陣。
”又把紅旗左邊一擺,右邊一擺,衆兵丁交互奔騰,多時方住,成了一個陣勢,前後人馬相接,密如魚鱗。
秋英問道:“這陣叫做什麼?”娘娘道:“這陣名為魚鹿。
昔年鄭莊公與周王戰于賂穑用的就是這個陣法。
”陣已擺完,娘娘把紅旗一卷,數萬人馬,風流雲散,當時就沒有了。
秋英謝道:“重煩娘娘指教,賤妾頓開茅塞。
”娘娘道:“這系你我有緣,方能遇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