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16回 碧霞宮神女授兵符
關燈
小
中
大
般湊巧。
”娘娘領着秋英,下了廳台。
轉回殿内,仍照前坐定。
娘娘分付仙女道:“取我兵符一道,付與石夫人帶去。
”仙女取一紅旗交與秋英。
娘娘道:“你後日臨陣時,把這兵符執在手裡,任所指麾,無不如意。
成功以後,仍把這書與兵符交還于我。
”秋英問道:“賤妾從何處給娘娘送來?”娘娘道:“這卻不勞你送,就把這書符供在香案桌上,默祝一番,我自有人來取。
”秋英又為緻謝。
娘娘道:“我還有律詩一首贈你。
你朝夕度念,方知軍務艱難,不至于輕忽偾事。
”遂手寫一詩道: 丈人行陣林師貞,何得輕心漫談兵。
無備終招懸雷奪,曳柴曾緻班馬聲。
舟中掬指因争濟,棄甲複來為食羹。
臨戎常懷量敵意,诘朝奏凱在盛京。
娘娘把詩付與秋英道:“你回去再留心細看兵書,就成女中一員名将。
但系天機不可洩漏。
”秋英應過。
遂着兩個仙女,領着秋英從舊路送出。
出的門時,秋英回頭一看,仍然是統石碑。
秋英轉入内宅,進了自己房中,把兵法神書秘秘收好,總不肯告訴别人。
秋英自得了這神書,白日不敢明看,俱是晚間,夜靜無人時,方才展開細玩。
從頭看去,并無一字半句,心中模糊。
看至月餘,行軍擺陣之法,就遂一遭通了。
心中暗忖道:“老爺是個文官,那至于身曆行伍。
我乃女流,怎至于同赴疆場。
聖母所囑,有些令人可疑。
”這且不表。
卻說石生,自從訪真了洞中的叛賊,巡撫喜其有功,奏知皇上。
皇上旨下,着浙江布政兼理按察事務。
石茂蘭赴京引見。
石生把一切事務,交與委圖的官員。
從河路往北而下。
船至濟甯,有他一個同年,姓殷名莫磐,字永安。
聞石生路過本州,就上船來參拜。
石生也下船去拜他。
殷莫磐向石生道:“小弟選期已到,意欲赴京。
苦無腳力,年兄大人,若肯攜帶前去,承情不淺。
”石生答道:“這是弟所情願,明日請上船來同行。
”到得次日,殷生收拾行李,上了船,與石生同往京去。
到了京中,石生引見聖上。
聖上甚是嘉獎,着仍回原任理事。
殷生掣簽,選了廣東惠州府的同知。
對石生道:“弟實望選在浙江,今天各一方,終不能蒙年兄的覆庇了。
”石生道:“仕路窄狹,安知不還遇在一處。
”住了幾日,石生辭殷生道:“年兄在京還有些事,故小弟實不能奉陪,不日就要先回浙江去了。
”殷生道:“年兄責任重大,小弟怎敢攀取。
” 石生上了一疏,乞告假一,往羅田縣去祭祖。
聖上批準。
石生謝過了恩,星夜往羅田縣而來。
到了羅田郊界,那羅田縣的知縣卻迎二十餘裡,鋪設公館,饋送下程。
石生概不敢當,在一客店内住下。
石生祭祖已過,仍回店中。
辭别了縣主,一早起身而走。
縣主又送了二十多裡,方才回衙。
石生從羅田縣,往赴浙水。
剛才走了兩程,又下了一道旨意:“浙江布政石茂蘭訪查有功,準升廣東巡撫。
”石生接了旨意,務要往那衙門,再赴廣東上任。
殷莫磐聞得此信,不勝忻喜。
卻說秋英與翠容、春芳三個,無事閑談。
管宅門的進來禀道:“大老爺高升廣東巡撫,紅報已到,小的先給太太叩喜。
”秋英聽說,谔然道:“廣東與苗民相近,老爺升到那裡,戰伐之事終不免了。
”就把兵書,逐夜留心細看,以預作準備。
住不幾日,石生回到衙門,把布按兩司的事務,一一交貸清楚。
就擇日起身,率領家眷,來到廣東上任。
一日殷莫磐特來參見,石生請至書房。
殷生要行堂參禮,石生斷斷不肯,仍分賓主而坐。
殷生道:“卑職得到大人屬下,可謂天遂人願了。
”石生答道:“你我同榜,兄弟私交也。
服勞王家公義也。
不忍以公而忘私,又安敢以私而廢公耶。
”殷生聞言,凜然而退。
回到衙門,小心辦事。
并不敢少涉棄谒。
住有半年,又提升他潮州府的知府。
但不知石生在廣東如何?再看下回分解——
”娘娘領着秋英,下了廳台。
轉回殿内,仍照前坐定。
娘娘分付仙女道:“取我兵符一道,付與石夫人帶去。
”仙女取一紅旗交與秋英。
娘娘道:“你後日臨陣時,把這兵符執在手裡,任所指麾,無不如意。
成功以後,仍把這書與兵符交還于我。
”秋英問道:“賤妾從何處給娘娘送來?”娘娘道:“這卻不勞你送,就把這書符供在香案桌上,默祝一番,我自有人來取。
”秋英又為緻謝。
娘娘道:“我還有律詩一首贈你。
你朝夕度念,方知軍務艱難,不至于輕忽偾事。
”遂手寫一詩道: 丈人行陣林師貞,何得輕心漫談兵。
無備終招懸雷奪,曳柴曾緻班馬聲。
舟中掬指因争濟,棄甲複來為食羹。
臨戎常懷量敵意,诘朝奏凱在盛京。
娘娘把詩付與秋英道:“你回去再留心細看兵書,就成女中一員名将。
但系天機不可洩漏。
”秋英應過。
遂着兩個仙女,領着秋英從舊路送出。
出的門時,秋英回頭一看,仍然是統石碑。
秋英轉入内宅,進了自己房中,把兵法神書秘秘收好,總不肯告訴别人。
秋英自得了這神書,白日不敢明看,俱是晚間,夜靜無人時,方才展開細玩。
從頭看去,并無一字半句,心中模糊。
看至月餘,行軍擺陣之法,就遂一遭通了。
心中暗忖道:“老爺是個文官,那至于身曆行伍。
我乃女流,怎至于同赴疆場。
聖母所囑,有些令人可疑。
”這且不表。
卻說石生,自從訪真了洞中的叛賊,巡撫喜其有功,奏知皇上。
皇上旨下,着浙江布政兼理按察事務。
石茂蘭赴京引見。
石生把一切事務,交與委圖的官員。
從河路往北而下。
船至濟甯,有他一個同年,姓殷名莫磐,字永安。
聞石生路過本州,就上船來參拜。
石生也下船去拜他。
殷莫磐向石生道:“小弟選期已到,意欲赴京。
苦無腳力,年兄大人,若肯攜帶前去,承情不淺。
”石生答道:“這是弟所情願,明日請上船來同行。
”到得次日,殷生收拾行李,上了船,與石生同往京去。
到了京中,石生引見聖上。
聖上甚是嘉獎,着仍回原任理事。
殷生掣簽,選了廣東惠州府的同知。
對石生道:“弟實望選在浙江,今天各一方,終不能蒙年兄的覆庇了。
”石生道:“仕路窄狹,安知不還遇在一處。
”住了幾日,石生辭殷生道:“年兄在京還有些事,故小弟實不能奉陪,不日就要先回浙江去了。
”殷生道:“年兄責任重大,小弟怎敢攀取。
” 石生上了一疏,乞告假一,往羅田縣去祭祖。
聖上批準。
石生謝過了恩,星夜往羅田縣而來。
到了羅田郊界,那羅田縣的知縣卻迎二十餘裡,鋪設公館,饋送下程。
石生概不敢當,在一客店内住下。
石生祭祖已過,仍回店中。
辭别了縣主,一早起身而走。
縣主又送了二十多裡,方才回衙。
石生從羅田縣,往赴浙水。
剛才走了兩程,又下了一道旨意:“浙江布政石茂蘭訪查有功,準升廣東巡撫。
”石生接了旨意,務要往那衙門,再赴廣東上任。
殷莫磐聞得此信,不勝忻喜。
卻說秋英與翠容、春芳三個,無事閑談。
管宅門的進來禀道:“大老爺高升廣東巡撫,紅報已到,小的先給太太叩喜。
”秋英聽說,谔然道:“廣東與苗民相近,老爺升到那裡,戰伐之事終不免了。
”就把兵書,逐夜留心細看,以預作準備。
住不幾日,石生回到衙門,把布按兩司的事務,一一交貸清楚。
就擇日起身,率領家眷,來到廣東上任。
一日殷莫磐特來參見,石生請至書房。
殷生要行堂參禮,石生斷斷不肯,仍分賓主而坐。
殷生道:“卑職得到大人屬下,可謂天遂人願了。
”石生答道:“你我同榜,兄弟私交也。
服勞王家公義也。
不忍以公而忘私,又安敢以私而廢公耶。
”殷生聞言,凜然而退。
回到衙門,小心辦事。
并不敢少涉棄谒。
住有半年,又提升他潮州府的知府。
但不知石生在廣東如何?再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