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14回 藩司衙師徒再談心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石生在成都,做知府三年。
轉升了四川糧道,做道三載。
屢有奇績,選遷了浙江的布政。
是時馗兒,已轉生十三歲了。
石生到任,簿書之暇,行文觀風。
取的錢塘縣首卷就是程覃。
石生喜其寫作俱佳,賞賜的甚是優厚。
一日程覃來謝藩台。
石生聞其年幼,有些羨慕。
請到内書房裡相會。
程覃進得書房,向石生行禮已畢,石生讓他坐下,着人獻茶。
石生上下打量,宛然是馗兒的模樣。
開口問道:“賢契青春幾何?”程覃答道:“生員虛度十三歲了。
”石生又問道:“入泮幾年?”程覃答道:“僥幸五載了。
”石生又問道:“賢契如此妙年,佳章居然老手,可是宿構,卻出新裁呢?”程覃答道:“生員雖拙于作文,然深恥抄錄。
”石生道:“文章既系盡出心裁,異日所造,應難相量。
賢契的先生果是何人?”程覃答道:“生員幸承庭訓,并未曾投師。
”石生聽其言談,又畢真像馗兒的聲口。
心中愈發驚異。
程覃細看石生依然是昔日的光景。
但身系轉生,難以遽認。
程覃因說道:“生員年幼無知,陡膽冒渎,敢問大人籍貫何處?”石生答道:“本司原籍黃州,寄居襄陽。
”程覃又問道:“住在襄陽那街?”石生答道:“住在太平巷内。
”程覃又問道:“太平巷有個胡員外,大人可曾認識他嗎?”石生答道:“此人本司的嶽丈,賢契你如何知得這般清楚?”程覃答道:“胡員外與家君曾在京中同寓,是以知其端底。
”随即又問道:“胡員外有閑宅一處,裡面住着一位石先生,大人可曾會過嗎?”石生見程覃句句道着自己,便答道:“此人本司卻合他甚熟。
”就轉問道:“我部他有個徒弟名喚馗兒,後來轉生錢塘,不知歸落誰家了?”說到此處,程覃便不得不認,□道:“大人莫非就是九畹石先生嗎?”石生道:“你莫非就是馗兒所轉的嗎?前世之事還記得否?”程覃答道:“月下賦詩,當堂質訟,為時幾何?竟至忘記耶?門生今日,幸得再見先生。
但不知二位姐姐,還在彼處否?”石生答道:“他兩個已轉成人身,與本司結成夫婦了。
”程覃道:“門生雖系轉世,兩位夫人意欲還求一見,不知肯相容否?”石生道:“那有不容之理,但須本司先為說明,以便請你進去。
” 石生說罷,轉入内宅。
春芳便問道:“聽說老爺外邊會客,不知會的何客?”石生答道:“下官觀風,取中了錢塘的一個廪生,年紀才十三歲。
今日特來謝我,下官仔細盤問,方知他就是馗兒所轉。
問到你姊妹二人,他還要求見一面,不知該怎麼樣?”秋英說道:“既是這般,就該請進來一會才是。
”石生便着家人,把程覃請入内宅。
秋英、春芳兩位夫人,早在檐下相候。
三個見面,彼此落淚。
春芳道:“兄弟你轉生才幾年,就長的怎模大了。
”程覃道:“弟已系轉世為人,不料與二位姐姐,尚能相會一面。
”秋英道:“這是數該如此,你我焉能作主。
”秋英春芳領着程覃并參見了翠容夫人。
程覃就要告辭。
石生道:“今日這樣奇逢,那有遽去之理。
”就在内宅裡設席款待程覃。
石生作詩一首,相誇道: 聚首一堂尚可提,校書燈下仿青□, 形骸雖變元神在,素□依然一木雞。
程覃也作詩一首,相和道: 天形下覆如張弓,世事百年一夢中。
桃李公門猶在列,前緣甯敢付東風。
席終以後,春芳向石生道:“昔年馗兒上學,曾以金如意為許,老爺今日還他的罷。
”石生道:“正該還他。
”秋英道:“我收着哩。
”立時取出,交與程覃。
春芳道:“這是你程家傳世之寶,你前世上學時,無以為贽,我暗與程太夫人借用。
許下十年以後,定去還他。
今日帶去,務要交個清楚。
”說完程覃辭謝石生而歸。
到了家中,程翰林與夫人問道:“你為何在衙門裡就住了一天。
”程覃答道:“石大人見孩兒年輕,甚是喜歡。
設席款待,所以未能早回。
三位太太俱準我見。
孩兒臨來時,三太太給了一件寶物。
叫我回家交給母親。
”夫人道:“是何寶物?”程覃從袖中,取出一個紙包,遞與夫人。
展開一看,卻是金如意一枝。
夫人大驚道:“奇怪,奇怪,這金如意是咱家傳世之寶。
十數年
轉升了四川糧道,做道三載。
屢有奇績,選遷了浙江的布政。
是時馗兒,已轉生十三歲了。
石生到任,簿書之暇,行文觀風。
取的錢塘縣首卷就是程覃。
石生喜其寫作俱佳,賞賜的甚是優厚。
一日程覃來謝藩台。
石生聞其年幼,有些羨慕。
請到内書房裡相會。
程覃進得書房,向石生行禮已畢,石生讓他坐下,着人獻茶。
石生上下打量,宛然是馗兒的模樣。
開口問道:“賢契青春幾何?”程覃答道:“生員虛度十三歲了。
”石生又問道:“入泮幾年?”程覃答道:“僥幸五載了。
”石生又問道:“賢契如此妙年,佳章居然老手,可是宿構,卻出新裁呢?”程覃答道:“生員雖拙于作文,然深恥抄錄。
”石生道:“文章既系盡出心裁,異日所造,應難相量。
賢契的先生果是何人?”程覃答道:“生員幸承庭訓,并未曾投師。
”石生聽其言談,又畢真像馗兒的聲口。
心中愈發驚異。
程覃細看石生依然是昔日的光景。
但身系轉生,難以遽認。
程覃因說道:“生員年幼無知,陡膽冒渎,敢問大人籍貫何處?”石生答道:“本司原籍黃州,寄居襄陽。
”程覃又問道:“住在襄陽那街?”石生答道:“住在太平巷内。
”程覃又問道:“太平巷有個胡員外,大人可曾認識他嗎?”石生答道:“此人本司的嶽丈,賢契你如何知得這般清楚?”程覃答道:“胡員外與家君曾在京中同寓,是以知其端底。
”随即又問道:“胡員外有閑宅一處,裡面住着一位石先生,大人可曾會過嗎?”石生見程覃句句道着自己,便答道:“此人本司卻合他甚熟。
”就轉問道:“我部他有個徒弟名喚馗兒,後來轉生錢塘,不知歸落誰家了?”說到此處,程覃便不得不認,□道:“大人莫非就是九畹石先生嗎?”石生道:“你莫非就是馗兒所轉的嗎?前世之事還記得否?”程覃答道:“月下賦詩,當堂質訟,為時幾何?竟至忘記耶?門生今日,幸得再見先生。
但不知二位姐姐,還在彼處否?”石生答道:“他兩個已轉成人身,與本司結成夫婦了。
”程覃道:“門生雖系轉世,兩位夫人意欲還求一見,不知肯相容否?”石生道:“那有不容之理,但須本司先為說明,以便請你進去。
” 石生說罷,轉入内宅。
春芳便問道:“聽說老爺外邊會客,不知會的何客?”石生答道:“下官觀風,取中了錢塘的一個廪生,年紀才十三歲。
今日特來謝我,下官仔細盤問,方知他就是馗兒所轉。
問到你姊妹二人,他還要求見一面,不知該怎麼樣?”秋英說道:“既是這般,就該請進來一會才是。
”石生便着家人,把程覃請入内宅。
秋英、春芳兩位夫人,早在檐下相候。
三個見面,彼此落淚。
春芳道:“兄弟你轉生才幾年,就長的怎模大了。
”程覃道:“弟已系轉世為人,不料與二位姐姐,尚能相會一面。
”秋英道:“這是數該如此,你我焉能作主。
”秋英春芳領着程覃并參見了翠容夫人。
程覃就要告辭。
石生道:“今日這樣奇逢,那有遽去之理。
”就在内宅裡設席款待程覃。
石生作詩一首,相誇道: 聚首一堂尚可提,校書燈下仿青□, 形骸雖變元神在,素□依然一木雞。
程覃也作詩一首,相和道: 天形下覆如張弓,世事百年一夢中。
桃李公門猶在列,前緣甯敢付東風。
席終以後,春芳向石生道:“昔年馗兒上學,曾以金如意為許,老爺今日還他的罷。
”石生道:“正該還他。
”秋英道:“我收着哩。
”立時取出,交與程覃。
春芳道:“這是你程家傳世之寶,你前世上學時,無以為贽,我暗與程太夫人借用。
許下十年以後,定去還他。
今日帶去,務要交個清楚。
”說完程覃辭謝石生而歸。
到了家中,程翰林與夫人問道:“你為何在衙門裡就住了一天。
”程覃答道:“石大人見孩兒年輕,甚是喜歡。
設席款待,所以未能早回。
三位太太俱準我見。
孩兒臨來時,三太太給了一件寶物。
叫我回家交給母親。
”夫人道:“是何寶物?”程覃從袖中,取出一個紙包,遞與夫人。
展開一看,卻是金如意一枝。
夫人大驚道:“奇怪,奇怪,這金如意是咱家傳世之寶。
十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