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遊 第14回 藩司衙師徒再談心
關燈
小
中
大
前,夢一女子借去。
左右找尋,并無蹤影。
生你之後,讨得一簽,說此物不久還家。
今日果然原物還來。
但不知這枝如意,緣何落到石太太手中。
我将來一定要問個明白。
”這且不提。
卻說石生得了程覃這個門生,雖系新交,實屬故人。
不時的請到衙門裡來叙談。
是時正當春月,天氣清朗,人煙和煦。
石生向程覃道:“聞得天台山,雁蕩系貴省的名山。
同賢契一遊何如?”程覃答道:“大人既肯屈駕,門生理應奉陪。
”石生于是揀了一個良辰。
帶得程覃徑往天台山去。
上的山來,一看,真正是奇峰插天,長溪繞地,名秀之緻。
與别山大不相同。
石生道:“勝地不可空遊。
你我須各人賦詩一首,以志登賞。
石生遂口詠一詩道: □茨遺蹤不複留,石梁勝景猶堪遊。
飛峰壁立可回雁,激湍奔騰似龍湫。
華頂寵從勝熊耳,玉宵鑿秀喻牛頭。
桃花洞遠無人到,誤入至今傳阮劉。
程覃也口詠一詩道: 昙華亭迹至今留,蚤客梯岩時一遊。
玉閣參差堪宿雁,瑤樓層轉鎖靈湫。
碧林風動震人耳,瑤草缤紛滿嶺頭。
寒拾二仙足嘗到,一方蒙佑免虔劉。
吟詠已畢。
石生誇道:“賢契此詩,可謂英年之作,倍勝老成。
”程答覃道:“門生在大人面前,不揣固陋,何異雷門擊鼓。
”山上有一座古廟,名為天台神觀。
觀内有道士,聽說藩台大人上山,觀内打整的甚是幹淨。
就請到裡面獻茶。
石生說道:“此山佳景甚多,一時難以遍覽。
不知别處還有古迹嗎?”道士禀道:“小觀東南裡半許,有太白金星的行宮。
廟門前有石碑一統,上面有長就的律詩一首,風吹日曬,多少年來,字書總不磨滅。
這卻是此處的一景。
大人請屈駕一覽。
”石生聽說,遂同程覃跟定道士,出了觀門,直上東南而去。
走不多時到了廟前,見山門上挂着“太白金星行宮”六個大字的一面豎匾。
門前果然有一統碑,碑上的詩句,真如長就的一般。
卻又甚是□亮。
石生向前讀其詩道: 時運亨通不厭遲,兩陰相助尤為奇。
天台雖異賢孝坊,須憶當年相面時。
石生念完了詩句,恍然大悟。
才知道曹半仙是太白金星變成的,并非俗人。
遂進到廟中,禮拜了。
遊玩一會,石生遂下了山。
回入衙中,向三位夫人說知此事。
秋英說道:“太白金星既這樣的點化老爺,老爺不可不仰答神庥。
”遂立時把廟宇蓋的煥然一新。
這且不題。
再說程覃,那日同石生上了天台,回到家中,把石生上山的事情,一一告訴他父親程翰林。
說道:“石大人乃當代文人,一生卻有這些異事。
”蘇氏夫人遂接口道:“咱的金如意,多年不見,忽然還家。
難道就不是一樁異事嗎?恨我不能親見石太太,問個詳細。
終叫我心裡發悶。
”程翰林道:“這也不難,覃兒既是石大人的門生,便與石大人即系通家兄弟般。
就彼此來往,也是無妨的。
明日下三個請帖,請三位太太過來赴席。
你當面問他,便見分曉。
次日,程夫人果下啟來請。
秋英禀知石生。
石生道:“門生家不同别人,去也無妨。
” 到了那日,程夫人又着人速請了三次。
這三位太太盛飾儀容,午間乘轎過去。
到得程宅門首,才落轎時。
程夫人早出二門來迎。
三位太太,走入内宅。
程夫人看這三位太太,真真是個個俊如天仙。
又仔細把春芳太太端相,卻與當年夢中所見的女子一般。
又與程覃的神情相彷,心下更加疑悶。
讓入中堂,相見叙禮讓坐獻茶已畢。
說話之間,程夫人漸漸言及金如意一事。
秋英太太說道:“今日蒙程太太厚愛,正該彼此談笑。
從前已過之事,莫須深究。
”程夫人轉問春芳,春芳總是笑而不言。
席終以後,程夫人把翠容太太讓到别處,再三的根問。
翠容太太,方把秋英春芳借屍還魂并馗兒投生錢塘的事,一一說了一番。
程夫人才知道程覃與秋英春芳原系前世姊妹,合石大人原系師生。
平日提起師徒、姊妹四字,程覃不勝怆戚,正是為的這個緣故。
自此以後,程夫人與石大人家三位太太,彼此往來不絕。
但不知石生在浙江後來做官如何?再看下文分解——
左右找尋,并無蹤影。
生你之後,讨得一簽,說此物不久還家。
今日果然原物還來。
但不知這枝如意,緣何落到石太太手中。
我将來一定要問個明白。
”這且不提。
卻說石生得了程覃這個門生,雖系新交,實屬故人。
不時的請到衙門裡來叙談。
是時正當春月,天氣清朗,人煙和煦。
石生向程覃道:“聞得天台山,雁蕩系貴省的名山。
同賢契一遊何如?”程覃答道:“大人既肯屈駕,門生理應奉陪。
”石生于是揀了一個良辰。
帶得程覃徑往天台山去。
上的山來,一看,真正是奇峰插天,長溪繞地,名秀之緻。
與别山大不相同。
石生道:“勝地不可空遊。
你我須各人賦詩一首,以志登賞。
石生遂口詠一詩道: □茨遺蹤不複留,石梁勝景猶堪遊。
飛峰壁立可回雁,激湍奔騰似龍湫。
華頂寵從勝熊耳,玉宵鑿秀喻牛頭。
桃花洞遠無人到,誤入至今傳阮劉。
程覃也口詠一詩道: 昙華亭迹至今留,蚤客梯岩時一遊。
玉閣參差堪宿雁,瑤樓層轉鎖靈湫。
碧林風動震人耳,瑤草缤紛滿嶺頭。
寒拾二仙足嘗到,一方蒙佑免虔劉。
吟詠已畢。
石生誇道:“賢契此詩,可謂英年之作,倍勝老成。
”程答覃道:“門生在大人面前,不揣固陋,何異雷門擊鼓。
”山上有一座古廟,名為天台神觀。
觀内有道士,聽說藩台大人上山,觀内打整的甚是幹淨。
就請到裡面獻茶。
石生說道:“此山佳景甚多,一時難以遍覽。
不知别處還有古迹嗎?”道士禀道:“小觀東南裡半許,有太白金星的行宮。
廟門前有石碑一統,上面有長就的律詩一首,風吹日曬,多少年來,字書總不磨滅。
這卻是此處的一景。
大人請屈駕一覽。
”石生聽說,遂同程覃跟定道士,出了觀門,直上東南而去。
走不多時到了廟前,見山門上挂着“太白金星行宮”六個大字的一面豎匾。
門前果然有一統碑,碑上的詩句,真如長就的一般。
卻又甚是□亮。
石生向前讀其詩道: 時運亨通不厭遲,兩陰相助尤為奇。
天台雖異賢孝坊,須憶當年相面時。
石生念完了詩句,恍然大悟。
才知道曹半仙是太白金星變成的,并非俗人。
遂進到廟中,禮拜了。
遊玩一會,石生遂下了山。
回入衙中,向三位夫人說知此事。
秋英說道:“太白金星既這樣的點化老爺,老爺不可不仰答神庥。
”遂立時把廟宇蓋的煥然一新。
這且不題。
再說程覃,那日同石生上了天台,回到家中,把石生上山的事情,一一告訴他父親程翰林。
說道:“石大人乃當代文人,一生卻有這些異事。
”蘇氏夫人遂接口道:“咱的金如意,多年不見,忽然還家。
難道就不是一樁異事嗎?恨我不能親見石太太,問個詳細。
終叫我心裡發悶。
”程翰林道:“這也不難,覃兒既是石大人的門生,便與石大人即系通家兄弟般。
就彼此來往,也是無妨的。
明日下三個請帖,請三位太太過來赴席。
你當面問他,便見分曉。
次日,程夫人果下啟來請。
秋英禀知石生。
石生道:“門生家不同别人,去也無妨。
” 到了那日,程夫人又着人速請了三次。
這三位太太盛飾儀容,午間乘轎過去。
到得程宅門首,才落轎時。
程夫人早出二門來迎。
三位太太,走入内宅。
程夫人看這三位太太,真真是個個俊如天仙。
又仔細把春芳太太端相,卻與當年夢中所見的女子一般。
又與程覃的神情相彷,心下更加疑悶。
讓入中堂,相見叙禮讓坐獻茶已畢。
說話之間,程夫人漸漸言及金如意一事。
秋英太太說道:“今日蒙程太太厚愛,正該彼此談笑。
從前已過之事,莫須深究。
”程夫人轉問春芳,春芳總是笑而不言。
席終以後,程夫人把翠容太太讓到别處,再三的根問。
翠容太太,方把秋英春芳借屍還魂并馗兒投生錢塘的事,一一說了一番。
程夫人才知道程覃與秋英春芳原系前世姊妹,合石大人原系師生。
平日提起師徒、姊妹四字,程覃不勝怆戚,正是為的這個緣故。
自此以後,程夫人與石大人家三位太太,彼此往來不絕。
但不知石生在浙江後來做官如何?再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