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7回 改書柬窦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

關燈
僧忙在昆上取下箭,遞與秦王道:“箭歸還君王。

    ”鳥向空中一擲,飛去了。

    秦王把箭收入壺内,知是聖僧,忙問道:“孤今此難得脫去否?”那僧道:“難星隻在此刻,君王快躲在貧僧背後穩睡,貧僧自有法退之。

    ”秦王依他藏好,那僧捏成印訣,口裡念了幾句咒語,隻見他頂上放出一毫白光,就把洞門封住。

     鄭國單雄信熟識此地,曉得此谷為五虎谷,前洞名曰斷魂澗,無有出路。

    單雄信見燕伊飛趕進去,恐他奪了頭功,也趕進谷來,隻見一匹空馬,飛跑出來,燕伊早已射死在地。

    雄信看了大怒道:“不殺此賊,以報燕伊,不為好漢。

    ”因策馬繞谷尋來,忽聞後邊一騎馬飛奔前來,高聲叫道:“單二哥勿傷吾主,徐懋功在此。

    ”忙趕向前,扯住雄信衣襟道:“單二哥别來無恙,前在魏公處,朝夕相依,多蒙教誨,深感厚誼。

    今日一見,弟正有要言欲商,幸勿窘迫吾主。

    ”雄信道:“昔日與君相聚一處,即為兄弟。

    如今已各事其主,即為仇敵。

    誓必誅滅世民,以報先兄之靈,以盡臣子之道。

    ”懋功道:“兄不記昔日焚香設誓乎,我主即你主也,兄何不情之甚?”雄信道:“此乃國家之事,非雄信所敢私。

    此刻弟不忍加刃于兄者,盡弟一點有契之情耳,兄何必再為饒舌?”随拔佩刀割斷衣襟,加鞭複去找尋。

    懋功見事勢危急,如飛勒馬奔回,大叫諸将,主公有難。

     時尉遲敬德,正在洛水灣中洗馬,忽見東北角上一騎馬飛奔前來。

    敬德定睛一看,見是懋功,聽他口中喊道:“主公被鄭将單雄信追逼至五虎谷口,快快去救!”敬德聽說,不及披挂,忙在水中,赤身露體,跨上秃馬,執鞭飛趕前去。

    時雄信四下一望,并無蹤迹。

    看見洞中泥水浮沉,濁泉泛溢。

    又聽得那玉鬃馬咆哮亂嘶。

    隻得把坐騎一題,跳過澗來各處尋覓,又無影響。

    止見樹下五鬃馬嘶嗚。

    雄信也就下馬,走上山頂,往石洞邊看去,卻是一個斑斓猛虎,蹲踞在内。

    見雄信來長嘯一聲,澗谷為之震動。

    雄信吃了一驚,自思道:“這孩子想必被虎吃了,不知還是投在洞内死了。

    再到下面去看。

    ”跨上自己的馬,把秦王的馬一手挽着,将到澗邊,忽見山坡那邊一員大将,面如渾鐵,聲若巨雷,大叫:“勿傷吾主,尉遲敬德在此!”也跳過澗來。

    雄信忙放了秦王的馬,舉槊來刺,被敬德把身一側,一鞭打去,正中雄信手腕。

    敬德将鞭擱在鞍鞒,随趁勢奪雄信手中槊。

    雄信雖勇,當不起敬德神力,四五扯,一條槊被敬德奪去。

    雄信隻得退逃,仍過澗去了。

     再說秦王橫睡在石洞内和尚背後,看那和尚在座前弄神通。

    又見單雄信到洞門首,探望了三四口,不知為甚,再不敢進洞來,耳邊隻聽得一片殺聲。

    和尚合掌念聲:“阿彌陀佛,災星已過,救兵已來,君王好出洞去了。

    ”秦王起身謝道:“蒙聖僧法力救孤,孤回太原,當差官來敦請去供養,但不知聖僧是何法号?”和尚道:“貧僧叫做唐三藏。

    若說供養,自有山靈主之,但願緻治太平做一個好皇帝足矣!貧僧有偈言四句,須為牢記。

    ”乃曰: 建業唯存德,治世宜全孝。

     兩好更難能,本源當推保。

     說完,那和尚瞑目入定去了。

    秦王然後捱下山來,轉過-坡,尋着了坐騎,跨上雕鞍。

    隻見敬德飛馬前來,見了秦王,說道:“好了,殿下沒有受驚麼?”秦王道:“沒有,雄信這強徒呢?”敬德道:“被臣奪了他的槊,逃出谷外去了。

    此地不是久站之所,快同臣出谷去罷。

    ”兩騎馬縱過了澗溪,直至五虎谷口,遇鄭将樊佑、陳智略,敬德更不打話,一鞭一個,二将多打傷下去。

    敬德殺開一條血路,奔出重圍,隻見秦叔寶、徐懋功領着諸将,正與王世充後隊交戰。

    敬德對李靖道:“你保殿下回寨,我再去殺賊來。

    ”忙又趕到鄭陣中去奮勇大戰,鄭家兵将雖多,怎當得起叔寶、敬德兩個,一條鞭,兩根锏,殺了鄭國許多兵将。

    敬德在忙中,猛擡頭見一人沖天翅、蟒袍玉帶的,騎在馬上,在高阜處觀戰。

    便撇下衆将,提鞭直奔前來,吓得王世充如飛勒馬退逃。

    敬德同衆軍直追到新城,方才轉來。

    徐懋功叫鳴金收回人馬,到秦王寨中來拜賀。

    秦王笑道:“若無敬德奮力向前,幾為此賊所困。

    ”遂以金銀一箧賜敬德。

    自是秦王倍加信愛,敬德寵遇日隆。

    王世充見唐将利害,亦不敢出來對壘。

     相持了數日,那日秦王正與衆将商議破敵之策,見各處塘報,雪片般飛遞下來。

    懋功與秦王翻閱,知是榮州、汴州、沮州、華州,多來歸附。

    又有顯州總管楊慶,他率領轄下二十五州縣來投降。

    又有尉州刺史時德睿,亦率領轄下杞、夏、随、陳、許、穎、魏七州來降。

    王簿與程知節亦有文書來說伊州、黎陽、倉城,多已降唐。

    隻有千金堡與虎牢,聞得羅士信與尋相急切難下。

    又有中路大将屈突通,在途巡緝,獲着鄭國細作兩個,招稱鄭國差将,潛往樂壽,向窦建德處請兵去了。

    徐懋功道:“鄭國土地,賴天子洪福,三分已收其二。

    隻是虎牢與千金堡系各州縣咽喉之所,若二地不收,則所得亦難據守,須得臣自去走遭。

    ”便辭了秦王,連夜帶領自己精兵一千,望虎牢進發。

    正是: 待把幹戈展經緯,隻看談笑弄兵鋒—— 亦凡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