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7回 改書柬窦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
關燈
小
中
大
難收拾。
當先差諸将,四路先去其爪牙,收其土地,絕其糧饷。
然後四方攢逼攏來,使他外無救援,内難守禦,方可漸次擒滅。
譬如人取巨螯,先斷其八足,雖雙鉗利害,何以橫行哉!”秦王稱善,把兵符冊籍,悉付懋功。
懋功便差總管史萬寶,自宜陽縣進兵,取龍門一帶地方。
将軍劉德威,自太行山取河内地方。
上谷公王君廓,自洛口絕王世充糧道。
總管黃君漢,自河陰攻取洛城。
大将屈突通、窦軌,駐紮中路埋伏,接應各處緩急。
王簿同程知節、尤俊達、連巨真等,往黎陽收複故魏土地。
羅士信與尋相去取千金堡并虎牢地方。
臣同殿下,與叔寶、敬德進河南,向鴻溝界口與李靖會合。
諸将奉了元帥将令,分頭領兵去了。
秦王統領一班将士進河南。
其時李靖已殺敗了朱燦,朱勢孤力盡,竟把菊潭屠了,揀肥的吃了幾日,數騎逃入河南投王世充去了。
李靖将兵馬屯住在鴻溝界口,專望秦王來進兵。
未及月餘,秦王已至,彼此相見了。
秦王對李靖道:“朱燦狂奴,賴卿之力,得以去除逃遁,未知世充處聲勢如何?”李靖道:“臣已差人細細打聽,他們已曉得我大唐統兵來征伐,各處分外嚴備,盡遣弟兄子侄把守。
魏王王弘烈守襄陽,荊王王行本守虎牢,宋王王泰守陳州,齊王王世揮守南城,楚王王世偉守寶城,越王王君度守東城,漢王王玄恕守合嘉城,魯王王道禦守曜儀城,弄得水洩不通,日夜巡警。
”秦王笑道:“愚哉世充也,安有國家功業,止使一門占盡,其子弟豈盡皆賢智哉,吾立見其敗矣!”遂督将士,直趨洛陽。
王世充曉得了,便點二萬人馬,自方諸門出兵,逼着谷水紮住,與唐兵對陣。
唐将營壘未立,怕他來攻擊,各自驚惶。
秦王平日慣以寡破衆,以奇取勝,全不介意道:“賊臨水結陣,是怕我兵沖突,其志已餒。
”即命叔寶、敬德,沖入世充前陣,自己帶領程知節、羅士信、邱行恭、段志玄,抄到世充陣背後去,數十精騎,奮力砍殺。
鄭将見秦王兵少,把馬兵圍裹攏來,史嶽、王常等雖殺了幾百兵卒,畢竟難出重圍。
正酣戰時,秦王的坐騎,一個前失,把秦王掀将下來。
鄭陣中二将,亡命挺槍刺将進來;史嶽看見,大喝一聲,把一将砍倒,奪馬來與秦王騎時,那一将又被王常一箭射中咽喉,颠下馬來。
前邊敬德、叔寶合著,又混殺了三四個時辰,王世充支撐不住才退,被唐将直迫到城下,斬了鄭将七千多首級回兵。
次日,秦王同懋功在寨外閑玩,隻見二三十百姓,多是張弓執矢,擡着網羅機械而走。
秦王看見,叫手下喚這些人過來問道:“你們是往何處去的?作何勾當?”那些百姓跪下禀道:“有人傳說,魏宣武陵上昨日有隻鳳鳥飛來,站在陵村,故此我們衆獵戶去拿他。
”秦王道:“魏宣武陵有多少路?”獵戶道:“隻好一二十裡地。
”秦王道:“你們引我去看,若是真的,我有重賞。
”徐懋功道:“不可,魏宣武陵逼近王世充後寨,倘有伏兵奈何?”秦王道:“世充兩戰大敗,心膽俱喪,安敢出來挑戰?”遂全身貫甲,引五百鐵騎出寨。
行至榆窠,到一個平坦戰地,周圍廣闊,山林遠照。
左有飛來峰,右有瀑潤泉,幽離怪獸,充(牛刃)其中。
昔黃帝遺下石室,魏宣武營造皇陵,真是勝地。
秦王左顧右盼,稱羨不已。
正看時,聽得衆獵戶喊道:“那飛來的不是鳳鳥麼?”秦王定睛一看,隻見一隻大鳥,後邊随着七八十小禽,多站在一顆大樹上。
那鳥是長頸花冠,五色彩羽,日中耀目,愈覺奇異。
秦王道:“這是海外的野鸾,錯認他是靈鳳。
”衆獵戶正要張那網羅起來,隻見内中一人,把手指道:“那邊又有兵馬來,不好了!”大衆一哄而散。
懋功如飛催促秦王轉身。
秦王忙取一枝箭,拽滿弓,向那野鸾射去,正中其翅,帶箭飛出谷口去了。
秦王縱馬亦出谷口,見外邊盡是鄭國旗号,一将飛馬前來,口中喊道:“李世民,我鄭國大将燕伊來拿你了!”秦王一見,忙跑進澗去,便帶住馬,一箭正中燕伊咽喉,應弦而倒。
秦王看那野鸾時,還在對洞樹上整理羽毛。
秦王見前面是斷澗,後邊是鄭國兵馬,徐懋功又落在後邊。
野鸾卻在對岸嗚啼,如呼朋弓類。
隻得加鞭縱馬跳去,一個三四丈闊的深澗,被他跳過去了。
野鸾見秦王來,又飛數十步,占在高枝上。
秦王聽見對岸金鼓之聲鼎沸,心下着忙,對着野鸾說道:“靈鳥,靈鳥,你若是救得我難,你須向我啼叫三聲。
”那鳥便向秦王連叫三聲。
秦王看澗旁山路崎岖,便離鞍下馬,把馬系在樹上,随鳥進山,攀藤附葛而行。
到了頂上,遠望對岸一将,兇煞神一般,快馬跑來。
秦王認得是單雄信。
後邊又有一将,亦縱馬趕來,乃是徐懋功。
秦王正呆看時,隻聽得靈鳥又叫上一聲,秦王忙轉身想道:“靈鳥不去猶鳴,此山畢竟還有出路。
”就随着那飛鳥走去,隻見一個石室,外邊立着一僧,光彩滿目,相貌端嚴。
把隻手向靈鳥一招,那鳥即飛入老僧掌中,老僧便進石室去了。
秦王以為奇異,忙走進石室,隻見那僧盤膝而坐。
秦王問道:“和尚,你剛才取的那靈鳥,拿來把了我。
”那僧道:“靈鳥知是君王此刻有難,從大士前飛來,你看他麼?”在柏中取出來,箭猶在羽尾上,仔細一認,卻變成一隻白鹦鹉。
那
當先差諸将,四路先去其爪牙,收其土地,絕其糧饷。
然後四方攢逼攏來,使他外無救援,内難守禦,方可漸次擒滅。
譬如人取巨螯,先斷其八足,雖雙鉗利害,何以橫行哉!”秦王稱善,把兵符冊籍,悉付懋功。
懋功便差總管史萬寶,自宜陽縣進兵,取龍門一帶地方。
将軍劉德威,自太行山取河内地方。
上谷公王君廓,自洛口絕王世充糧道。
總管黃君漢,自河陰攻取洛城。
大将屈突通、窦軌,駐紮中路埋伏,接應各處緩急。
王簿同程知節、尤俊達、連巨真等,往黎陽收複故魏土地。
羅士信與尋相去取千金堡并虎牢地方。
臣同殿下,與叔寶、敬德進河南,向鴻溝界口與李靖會合。
諸将奉了元帥将令,分頭領兵去了。
秦王統領一班将士進河南。
其時李靖已殺敗了朱燦,朱勢孤力盡,竟把菊潭屠了,揀肥的吃了幾日,數騎逃入河南投王世充去了。
李靖将兵馬屯住在鴻溝界口,專望秦王來進兵。
未及月餘,秦王已至,彼此相見了。
秦王對李靖道:“朱燦狂奴,賴卿之力,得以去除逃遁,未知世充處聲勢如何?”李靖道:“臣已差人細細打聽,他們已曉得我大唐統兵來征伐,各處分外嚴備,盡遣弟兄子侄把守。
魏王王弘烈守襄陽,荊王王行本守虎牢,宋王王泰守陳州,齊王王世揮守南城,楚王王世偉守寶城,越王王君度守東城,漢王王玄恕守合嘉城,魯王王道禦守曜儀城,弄得水洩不通,日夜巡警。
”秦王笑道:“愚哉世充也,安有國家功業,止使一門占盡,其子弟豈盡皆賢智哉,吾立見其敗矣!”遂督将士,直趨洛陽。
王世充曉得了,便點二萬人馬,自方諸門出兵,逼着谷水紮住,與唐兵對陣。
唐将營壘未立,怕他來攻擊,各自驚惶。
秦王平日慣以寡破衆,以奇取勝,全不介意道:“賊臨水結陣,是怕我兵沖突,其志已餒。
”即命叔寶、敬德,沖入世充前陣,自己帶領程知節、羅士信、邱行恭、段志玄,抄到世充陣背後去,數十精騎,奮力砍殺。
鄭将見秦王兵少,把馬兵圍裹攏來,史嶽、王常等雖殺了幾百兵卒,畢竟難出重圍。
正酣戰時,秦王的坐騎,一個前失,把秦王掀将下來。
鄭陣中二将,亡命挺槍刺将進來;史嶽看見,大喝一聲,把一将砍倒,奪馬來與秦王騎時,那一将又被王常一箭射中咽喉,颠下馬來。
前邊敬德、叔寶合著,又混殺了三四個時辰,王世充支撐不住才退,被唐将直迫到城下,斬了鄭将七千多首級回兵。
次日,秦王同懋功在寨外閑玩,隻見二三十百姓,多是張弓執矢,擡着網羅機械而走。
秦王看見,叫手下喚這些人過來問道:“你們是往何處去的?作何勾當?”那些百姓跪下禀道:“有人傳說,魏宣武陵上昨日有隻鳳鳥飛來,站在陵村,故此我們衆獵戶去拿他。
”秦王道:“魏宣武陵有多少路?”獵戶道:“隻好一二十裡地。
”秦王道:“你們引我去看,若是真的,我有重賞。
”徐懋功道:“不可,魏宣武陵逼近王世充後寨,倘有伏兵奈何?”秦王道:“世充兩戰大敗,心膽俱喪,安敢出來挑戰?”遂全身貫甲,引五百鐵騎出寨。
行至榆窠,到一個平坦戰地,周圍廣闊,山林遠照。
左有飛來峰,右有瀑潤泉,幽離怪獸,充(牛刃)其中。
昔黃帝遺下石室,魏宣武營造皇陵,真是勝地。
秦王左顧右盼,稱羨不已。
正看時,聽得衆獵戶喊道:“那飛來的不是鳳鳥麼?”秦王定睛一看,隻見一隻大鳥,後邊随着七八十小禽,多站在一顆大樹上。
那鳥是長頸花冠,五色彩羽,日中耀目,愈覺奇異。
秦王道:“這是海外的野鸾,錯認他是靈鳳。
”衆獵戶正要張那網羅起來,隻見内中一人,把手指道:“那邊又有兵馬來,不好了!”大衆一哄而散。
懋功如飛催促秦王轉身。
秦王忙取一枝箭,拽滿弓,向那野鸾射去,正中其翅,帶箭飛出谷口去了。
秦王縱馬亦出谷口,見外邊盡是鄭國旗号,一将飛馬前來,口中喊道:“李世民,我鄭國大将燕伊來拿你了!”秦王一見,忙跑進澗去,便帶住馬,一箭正中燕伊咽喉,應弦而倒。
秦王看那野鸾時,還在對洞樹上整理羽毛。
秦王見前面是斷澗,後邊是鄭國兵馬,徐懋功又落在後邊。
野鸾卻在對岸嗚啼,如呼朋弓類。
隻得加鞭縱馬跳去,一個三四丈闊的深澗,被他跳過去了。
野鸾見秦王來,又飛數十步,占在高枝上。
秦王聽見對岸金鼓之聲鼎沸,心下着忙,對着野鸾說道:“靈鳥,靈鳥,你若是救得我難,你須向我啼叫三聲。
”那鳥便向秦王連叫三聲。
秦王看澗旁山路崎岖,便離鞍下馬,把馬系在樹上,随鳥進山,攀藤附葛而行。
到了頂上,遠望對岸一将,兇煞神一般,快馬跑來。
秦王認得是單雄信。
後邊又有一将,亦縱馬趕來,乃是徐懋功。
秦王正呆看時,隻聽得靈鳥又叫上一聲,秦王忙轉身想道:“靈鳥不去猶鳴,此山畢竟還有出路。
”就随着那飛鳥走去,隻見一個石室,外邊立着一僧,光彩滿目,相貌端嚴。
把隻手向靈鳥一招,那鳥即飛入老僧掌中,老僧便進石室去了。
秦王以為奇異,忙走進石室,隻見那僧盤膝而坐。
秦王問道:“和尚,你剛才取的那靈鳥,拿來把了我。
”那僧道:“靈鳥知是君王此刻有難,從大士前飛來,你看他麼?”在柏中取出來,箭猶在羽尾上,仔細一認,卻變成一隻白鹦鹉。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