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7回 改書柬窦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
關燈
小
中
大
那裡人?”國遠道:“就是幽州總管羅藝之子。
他與山東秦叔寶是中表之親,他有什麼姻事,要秦叔寶轉求單雄信在内玉成,故此叫我去會他。
不意撞着曷娑那可汗,被他拉來,裝了馬兵,與你們厮殺。
”線娘聽了,頓了一頓道:“沒有這事,豈有人的婚姻大事,托朋友千裡奔求的。
”齊國遠道:“我老齊一生不會說謊,現有羅小将軍書劄在此。
”站起身來,解開戰袍,胸前貼肉挂着一個招文袋内,許多油紙裹着,取出一封書遞上。
線娘叫左右接來一看,卻用大紅紙包好,上面寫着兩行大字:幽州帥府羅煩寄至山東齊州秦将軍字叔寶開拆。
線娘看罷,忙把書向自己靴子内塞了進去,對左右說道:“外巡着幾個進來。
”左右到帳房外去,喚四個男兵進來。
線娘吩咐道:“你們點燈,送這位齊爺到前寨範帥爺那裡去,說我旨意,叫他好好看待安頓了,不可怠慢。
”又對齊國遠道:“羅小将軍的書暫留在此,候足下到我國會過了孫司馬,然後繳還何如?”齊國遠此時也沒奈何,隻得随了巡兵到範願營中去了。
線娘見齊國遠已去,站起身來,隻見一個女兵打跪禀道:“那白臉的人,檢驗的真是女子,并非虛班。
”線娘道:“帶進後帳房來。
”坐下,問道:“你既是個女人,姓甚何名,如何從軍起來?實對我說。
”木蘭涕泣道:“妾姓花,名木蘭,因父母年高,又無兄長,膝前止有孱弱弟妹,父親出門,無人倚賴。
妾深愧男子中難得有忠臣孝子,故妾不惜此軀,改裝以應王命,雖軍人莫知。
而自顧實所恥也,望公主原情宥之。
”說罷,禁不住淚如泉湧。
線娘見這般情景,心下恻然道:“若如此說,是個孝女了。
不意北方強悍之地,反生此大孝之女,能幹這樣事,妾當拜下風矣!”請過來賓禮相見。
木蘭遜謝道:“公主乃金枝玉葉,妾乃裙布愚頑,既蒙寬有,已出望外,豈敢與公主分庭抗禮。
”線娘歎道:“名爵人所易得,純孝女所難能,我自恨是個女子,不能與日月增光,不意汝具此心胸。
我如今正少個閨中良友,竟與你結為姊妹,榮辱共之何如?”木蘭道:“這一發不敢當。
”線娘道:“我意已定,汝不必過謙,未知尊庚多少?”木蘭道:“癡長十七。
”線娘道:“妾叨長三年,隻得占先了。
”大家對天拜了四拜,兩人轉身,又對拜了四拜。
軍旅之中,沒有甚大筵席,止不過用些夜膳,線娘就留木蘭在自己帳房中同寝。
線娘間木蘭道:“賢妹曾許配良人否?”木蘭搖首答道:“僻處荒隅,實難其人。
妾雖承賢姐姐錯愛,但恐歸府時,驸馬在那裡,将妾置于何所?”線娘見說,雙眉頓蹙,默然不語。
木蘭道:“姐姐标梅已過,難道尚無古士,失過好逑?”線娘道:“後母雖賢,主持國政;父王東征西讨,料理軍旅,何暇計及此事。
”木蘭道:“正是人世上可為之事甚多,何必屑屑拘于枕席之間。
”又說了些閑話,昏昏的和衣睡去。
線娘悄悄起身,在靴子裡取出羅小将軍的書來,心中想道:“剛才齊國遠說羅郎為什麼姻事,要去央煩秦叔寶,不知他屬意何人,我且挑開來,看他寫什麼言語在上。
”把小刀子輕輕的弄去封簽,将書展開放在桌上,細細的玩讀。
前邊不過通候的套語,念到後邊,止不住雙淚交流道:“哦,原來楊義臣死了。
我說道羅郎怎不去求他,到央煩秦叔寶來。
”從頭至尾看完了,不勝浩歎道:“嗳,羅郎,羅郎,你卻有心注意于我,不求佳侶,可知我這裡事出萬難。
如楊老将軍不死,或者父皇還肯聽他說話,今楊義臣已亡,就是單二員外有書來,我父皇如何肯允。
我若親生母親尚在,還好對他說。
如今曹氏晚母雖是賢明,我做女孩兒的怎好啟齒?”想到這個地位,免不得嗚嗚咽咽哭了一場,歎道:“罷了,這段姻緣隻好結在來生了,何苦為了我誤男子漢的青春?我有個主意在此:當初我住在二賢莊,蒙單家愛蓮小姐許多情義,我與他亦曾結為姊妹。
今羅郎既要去求叔寶,莫若将他書中改了幾句,竟叫叔寶去求單小姐的姻,單員外是必應允。
一則報了單小姐昔日之情,二則完我之願,豈不兩全其美。
”打算停當,忙叫起一個女書記來,将原書改了,謄寫一個副啟上,照舊封好,仍塞在靴子裡頭。
不覺晨雞報曉,木蘭醒來,起身梳洗;線娘将他也像自己裝束。
衆軍士都用了早膳,正要撥寨起行,隻見四五匹報馬飛跑到帳前來,對着公主禀道:“千歲爺有令,差小将來請公主作速回國,因王世充被唐兵殺敗,差人到我家來求救,千歲即欲自去救援,因此差小将前來。
”線娘道:“我曉得了,你們去罷!”便叫手下,喚昨夜送齊爺去的外巡進來。
不一時,外巡喚到,線娘在靴内取出書來,又是二十兩一封程儀,對外巡道:“這書與銀子你赍到前寨去,送與昨夜那位齊爺,說我因國中有事,不及再晤。
”外巡接書與銀子,收好去了。
線娘把手下女兵,調作前隊,範願做了後隊,急急趕回。
齊國遠曉得夏國也要出兵,亦不去見孫安祖,竟投秦叔寶去了。
正是: 将軍休下馬,各自趕前程。
今再說秦王同徐懋功滅了劉武周,降了尉遲敬德,軍威甚勝。
懋功對秦王道:“王世充自滅了魏公之後,得了許多地方,增了許多人馬,聲勢非比昔日。
今殿下若不除之,日後更
他與山東秦叔寶是中表之親,他有什麼姻事,要秦叔寶轉求單雄信在内玉成,故此叫我去會他。
不意撞着曷娑那可汗,被他拉來,裝了馬兵,與你們厮殺。
”線娘聽了,頓了一頓道:“沒有這事,豈有人的婚姻大事,托朋友千裡奔求的。
”齊國遠道:“我老齊一生不會說謊,現有羅小将軍書劄在此。
”站起身來,解開戰袍,胸前貼肉挂着一個招文袋内,許多油紙裹着,取出一封書遞上。
線娘叫左右接來一看,卻用大紅紙包好,上面寫着兩行大字:幽州帥府羅煩寄至山東齊州秦将軍字叔寶開拆。
線娘看罷,忙把書向自己靴子内塞了進去,對左右說道:“外巡着幾個進來。
”左右到帳房外去,喚四個男兵進來。
線娘吩咐道:“你們點燈,送這位齊爺到前寨範帥爺那裡去,說我旨意,叫他好好看待安頓了,不可怠慢。
”又對齊國遠道:“羅小将軍的書暫留在此,候足下到我國會過了孫司馬,然後繳還何如?”齊國遠此時也沒奈何,隻得随了巡兵到範願營中去了。
線娘見齊國遠已去,站起身來,隻見一個女兵打跪禀道:“那白臉的人,檢驗的真是女子,并非虛班。
”線娘道:“帶進後帳房來。
”坐下,問道:“你既是個女人,姓甚何名,如何從軍起來?實對我說。
”木蘭涕泣道:“妾姓花,名木蘭,因父母年高,又無兄長,膝前止有孱弱弟妹,父親出門,無人倚賴。
妾深愧男子中難得有忠臣孝子,故妾不惜此軀,改裝以應王命,雖軍人莫知。
而自顧實所恥也,望公主原情宥之。
”說罷,禁不住淚如泉湧。
線娘見這般情景,心下恻然道:“若如此說,是個孝女了。
不意北方強悍之地,反生此大孝之女,能幹這樣事,妾當拜下風矣!”請過來賓禮相見。
木蘭遜謝道:“公主乃金枝玉葉,妾乃裙布愚頑,既蒙寬有,已出望外,豈敢與公主分庭抗禮。
”線娘歎道:“名爵人所易得,純孝女所難能,我自恨是個女子,不能與日月增光,不意汝具此心胸。
我如今正少個閨中良友,竟與你結為姊妹,榮辱共之何如?”木蘭道:“這一發不敢當。
”線娘道:“我意已定,汝不必過謙,未知尊庚多少?”木蘭道:“癡長十七。
”線娘道:“妾叨長三年,隻得占先了。
”大家對天拜了四拜,兩人轉身,又對拜了四拜。
軍旅之中,沒有甚大筵席,止不過用些夜膳,線娘就留木蘭在自己帳房中同寝。
線娘間木蘭道:“賢妹曾許配良人否?”木蘭搖首答道:“僻處荒隅,實難其人。
妾雖承賢姐姐錯愛,但恐歸府時,驸馬在那裡,将妾置于何所?”線娘見說,雙眉頓蹙,默然不語。
木蘭道:“姐姐标梅已過,難道尚無古士,失過好逑?”線娘道:“後母雖賢,主持國政;父王東征西讨,料理軍旅,何暇計及此事。
”木蘭道:“正是人世上可為之事甚多,何必屑屑拘于枕席之間。
”又說了些閑話,昏昏的和衣睡去。
線娘悄悄起身,在靴子裡取出羅小将軍的書來,心中想道:“剛才齊國遠說羅郎為什麼姻事,要去央煩秦叔寶,不知他屬意何人,我且挑開來,看他寫什麼言語在上。
”把小刀子輕輕的弄去封簽,将書展開放在桌上,細細的玩讀。
前邊不過通候的套語,念到後邊,止不住雙淚交流道:“哦,原來楊義臣死了。
我說道羅郎怎不去求他,到央煩秦叔寶來。
”從頭至尾看完了,不勝浩歎道:“嗳,羅郎,羅郎,你卻有心注意于我,不求佳侶,可知我這裡事出萬難。
如楊老将軍不死,或者父皇還肯聽他說話,今楊義臣已亡,就是單二員外有書來,我父皇如何肯允。
我若親生母親尚在,還好對他說。
如今曹氏晚母雖是賢明,我做女孩兒的怎好啟齒?”想到這個地位,免不得嗚嗚咽咽哭了一場,歎道:“罷了,這段姻緣隻好結在來生了,何苦為了我誤男子漢的青春?我有個主意在此:當初我住在二賢莊,蒙單家愛蓮小姐許多情義,我與他亦曾結為姊妹。
今羅郎既要去求叔寶,莫若将他書中改了幾句,竟叫叔寶去求單小姐的姻,單員外是必應允。
一則報了單小姐昔日之情,二則完我之願,豈不兩全其美。
”打算停當,忙叫起一個女書記來,将原書改了,謄寫一個副啟上,照舊封好,仍塞在靴子裡頭。
不覺晨雞報曉,木蘭醒來,起身梳洗;線娘将他也像自己裝束。
衆軍士都用了早膳,正要撥寨起行,隻見四五匹報馬飛跑到帳前來,對着公主禀道:“千歲爺有令,差小将來請公主作速回國,因王世充被唐兵殺敗,差人到我家來求救,千歲即欲自去救援,因此差小将前來。
”線娘道:“我曉得了,你們去罷!”便叫手下,喚昨夜送齊爺去的外巡進來。
不一時,外巡喚到,線娘在靴内取出書來,又是二十兩一封程儀,對外巡道:“這書與銀子你赍到前寨去,送與昨夜那位齊爺,說我因國中有事,不及再晤。
”外巡接書與銀子,收好去了。
線娘把手下女兵,調作前隊,範願做了後隊,急急趕回。
齊國遠曉得夏國也要出兵,亦不去見孫安祖,竟投秦叔寶去了。
正是: 将軍休下馬,各自趕前程。
今再說秦王同徐懋功滅了劉武周,降了尉遲敬德,軍威甚勝。
懋功對秦王道:“王世充自滅了魏公之後,得了許多地方,增了許多人馬,聲勢非比昔日。
今殿下若不除之,日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