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 第57回 改書柬窦公主辭姻 割袍襟單雄信斷義

關燈
詩曰: 伊洛湯湯繞帝城,隋家從此廢經營。

     斧斤未辍幹戈起,丹漆方塗篡逆生。

     南面井蛙稱鄭主,西來屯蟻聚唐兵。

     興衰瞬息如雲幻,唯有邙山伴月明。

     人的功業是天公注定的,再勉強不得。

    若說做皇帝,真是窮人思食熊掌,俗子想得西施,總不自猜,随你使盡奸謀,用盡詭計,止博得一場熱鬧,片刻歡娛。

    直到鐘鳴夢醒,霎時間不但瓦解冰消,抑且身首異處,徒使孽鬼啼号,怨家唾罵。

    如今再說曷娑那可汗殺了劉武周、宋金剛,把兩顆首級與劉世讓赍了來見,秦王許他助唐伐鄭,拔寨要往河南進發。

    因見花木蘭相貌魁偉,做人伶俐,就升他做了後隊馬軍頭領。

    幾千人馬到鹽剛地方,缥缈山前,沖出一隊軍馬來。

    曷娑那可汗看見,差人去問:“你是那裡來的人馬?”那将答道:“吾乃夏王窦建德手下大将範願便是。

    ”原來窦建德因勇安公主線娘,要到華州西嶽進香,差範願領兵護駕同行。

    此時香已進過,轉來恰逢這技人馬。

    當時範願一問,知是曷娑那可汗,便道:“你們是西突厥,到我中國來做什麼?”曷娑那可汗道:“大唐請我們來助他伐鄭。

    ”範願聽見大怒道:“唐與鄭俱是隋朝臣子,你們這些殺不盡的賊,守着北邊的疆界罷了,為甚幫别人侵犯起來?”曷娑那可汗聞知怒道:“你家窦建德是買私鹽的賊子,窩着你們這班真強盜成得什麼大事,還要饒舌!”範願與手下這幹将兵,真個是做過強盜的,被曷娑那可汗道着了舊病,個個怒目猙獰,将曷娑那可汗的人馬,一味亂砍,殺得這些蠻兵,盡思奪路逃走。

     曷娑那可汗正在危急之際,幸虧花木蘭後隊趕來。

    木蘭看見在那裡厮殺,身先士卒沖入陣中,救出曷娑那可汗,敗回本陣。

    木蘭叫本隊軍兵,把從人背上的穿雲炮,齊齊放起。

    範願見那炮打人利害,亦即退去。

    木蘭猶自領兵追趕,不題防斜刺裡無數女兵,都是一手執着團牌,一手執着砍刀,見了馬兵,盡皆就地一滾,如落葉翻風,花階蝶舞。

    木蘭忙要叫衆兵退後,那些女兵早滾到馬前。

    木蘭的坐騎,被一兵砍倒,木蘭颠翻下來,夏兵撓鈎套索拖去。

    又一個長大将官見了,如飛挺槍來救,隻聽得弓弦一呼,一個金丸把護心鏡打得粉碎,忙側身下去拾起那金丸時,亦被夏兵所獲,北兵是拖翻了兩個去,大家掉轉馬頭逃去了。

    窦線娘帶了木蘭與那個将官,趕上範願時,已日色西沉,前隊已紮住行營。

    窦線娘亦便歇馬,大家舉火張燈。

    窦線娘心中想道:“剛才拿住這兩個羯奴,留在營中不妥。

    ”叫手下帶過來。

     女兵聽見,将木蘭與那長大醜漢都擁到面前。

    那些女兵見木蘭好一條漢子,到替他可憐,便對花木蘭道:“我家公主爺軍法最嚴,你須小心答應。

    ”木蘭隻做不聽見,走進帳房,隻見公主坐在上面,衆女兵喝道:“二囚跪下!”那醜漢睜着一雙怪眼,怒目而視。

    線娘先把木蘭一看,問道:“你那個白臉漢子,姓甚名誰?看你一貌堂堂,必非小卒終其身的。

    你若肯降順我朝,我題拔你做一個将官。

    ”花木蘭道:“降便降你,隻是我父母都在北方,要放我回去安頓了父母,再來替你家出力。

    ”線娘怒道:“放屁,你肯降則降,不肯降就砍了,何必饒舌!”木蘭道:“我就降你,你是個女主,也不足為辱;你就砍我,我也是個女子,亦不足為榮。

    ”線娘道:“難道你不是個男兒,到是個女子?”木蘭道:“也差不多。

    ”公主對着手下女兵道:“你們兩個押他到後帳房去一驗來回報。

    ” 兩個女兵扯着木蘭往後去了。

    線娘道:“你這個醜漢有何話說?”那漢道:“公主在上,我卻不是女子,實是個男子,你們容我不得的。

    若是公主肯放了我去,或者後日見時,相報厚情。

    ”公主聽了大怒道:“這羯奴一派胡言,與我拿去砍了罷!”五六個女兵,如飛擁他轉身,那漢口中喊道:“我老齊殺是不怕的,隻可惜負了羅小将軍之托,不曾見得孫安祖一面。

    ”線娘聽見,忙叫轉來問道:“你那漢剛才講什麼?”那漢答道:“我沒有講什麼。

    ”線娘道:“我明明聽見,你口中說什麼羅小将軍與孫安祖二人,問你那個孫安祖?”那漢道:“孫安祖隻有一個,就在你家做官,那裡還尋得出第二個來。

    ”線娘便叫去了綁,賜他坐下,又問道:“足下姓甚名誰?與我家孫司馬是什麼相知?”那漢道:“我姓齊,号國遠,是山西人,與你家主上也是相知,孫司馬是好朋友。

    前年承他有書寄來,叫我們弟兄兩個去做官,我國有事沒有來會他。

    ” 原來齊國遠與李如-兩個,當時因李密殺了翟讓,遂去投奔柴嗣昌。

    正值唐公起義之時,柴郡主就留兩個人為護軍校衛團練使,嗣昌又帶他兩個出去幫唐家奪了幾處郡縣。

    嗣昌奏知唐帝,唐帝賜他兩個為護軍校尉,就在鄂縣駐紮。

    為因幽州刺史張公謹五十壽誕,與柴嗣昌昔年曾為八拜之交,故特煩國遠去走遭。

    恰好遇見幽州總管羅公之子羅成,常到公謹署中來飲酒,遂成相知。

    曉得他與秦叔寶、單雄信契厚,故此寫書,附與國遠,煩他寄與叔寶。

    其時線娘見說,便道:“足下既是我家孫司馬的好友,又與父皇相聚過的,我這裡正缺人才,待我回去奏過父皇,就在我家做官罷了。

    但是你剛才說什麼羅小将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