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105回 蔔大武矢志投誠 王遠謀現身說法
關燈
小
中
大
父母、妻子之處。
我看你不必慕此富貴罷。
至于功名一節,更可不必妄想。
不必說你生成一副寒乞相,就便命中應得貴為天子,位極人臣,及至一旦無常,依舊一杯黃土。
此就命有應得者而言。
若本無此命,勉強而求,不必說勉強不來,即使勉強得來,亦未免徒費心血。
而況當今之世,舉世皆濁,權貴當朝,正直者反屈而不伸,卑污者卻得以重用。
即以軍營而論,有那身經百戰、功績昭然的,當時自問将來蕩平之後,必可榮膺懋賞,藉此酬功,初時未嘗不以此自幸;及至奏章既上,身經百戰的,不盡濫竽之輩,其中亦有十之二三;更且黑白混淆,是非倒置,甚至坐觀成效的,竟得邀上賞,身經百戰的,不過得微榮。
在天子高拱九重,何由盡悉?而保奏者或因私意,或為夤緣,以緻颠倒是非,緻使有功者抱屈莫伸,無功者坐受上賞。
人情如此,已莫可挽回。
雖王元帥為,一代名臣,亮節高風,原非苟且貪污者可比,有功必錄,有過必懲。
我雖女流,亦甚欽佩。
然而你年已花甲,何必再入迷途?即使富貴功名皆如所願,曾幾何時,又将就木,也覺無趣味了。
在我看來,還是株守田園,以老妻稚子相對,終身雖無功名,也還不失天輪之樂。
若徒以功名為重,免不得抛妻撇子,背井離鄉,受些旅況凄涼,風塵勞碌。
而況随征之事,更覺難堪,你又非身受國恩,何必自尋苦惱呢?若以元帥之意不可卻,定欲從事征途,我便請從此死,好使你趱趕功名便了。
’某給老妻這一席話,說得甚覺有理,且某本與老妻伉俪甚笃,朝夕不離者已四十年,一旦遠離,情固有所不忍。
加以稚子幼孫,牽衣頓足,啼号文集,相與咨嗟。
某見此情形,又不免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了。
因一轉念間,終覺富貴如雲,功名似水,還是與老妻稚子伏處草茅,作一個田舍翁了此終身,反覺計之為得。
元帥的盛意,某當銘感不忘。
非某有心逃世,實為老妻所累,不忍暫離,尚乞原諒。
” 王守仁聽了王遠謀這一番議論,因自歎道:“老先生現身說法,足使某萬念俱灰。
誠哉富貴如雲,功名似水,本無可樂之境。
惟某身受國恩,不能不勉盡臣道。
然撫衷自問,雖欲如先生求田問舍,共得天輪之樂而不可得。
老先生雖非富貴,實是神仙,可羨可嘉!”說罷,嗟歎不已。
不一會酒筵已畢,王遠謀又再三相謝,即便告辭而去。
王守仁仍依依不舍,争奈他無心世事,不可勉強,隻得送出營門,一揖而别。
又過了十日光景,一枝梅、王能已肅清漳州賊寨;包行恭、徐壽已肅清華林賊寨,皆得勝回營繳令。
王守仁當即傳進大帳,問明一切。
一枝梅、包行恭等便将漳州、華林兩處如何進攻,如何縱火,如何力殺漳州賊目鄧武、陳如虎、韓韬、代水龍,華林賊目孫有能、李志海、孟銘山、周尚勇等人,并所得器械糧饷若幹件,收服喽兵苦于名,細細說了一遍。
王守仁聽了大喜道:“似此多年巨寇,官軍屢剿失利,今不過三月之功,一律肅清,此非本帥之功,實賴諸位将軍之力也。
明日當馳奏進京,既慰朝廷宵旰之憂,借表諸位将軍之績。
”一枝梅等又謙遜了一回,這才退下。
安營已畢,又與徐鳴臯等叙了闊别。
王守仁當晚寫成表章,次日着人馳奏進京。
又命各營養軍三日,拔隊起行。
三日之後,仍命徐鳴臯為先鋒,其餘各人均安本職。
三聲炮響,金鼓齊鳴,督領大軍,離了大庚,一路上浩浩蕩蕩,直望南安而來。
畢竟攻打南安、橫水、桶岡諸寨,剿滅賊首謝志山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看你不必慕此富貴罷。
至于功名一節,更可不必妄想。
不必說你生成一副寒乞相,就便命中應得貴為天子,位極人臣,及至一旦無常,依舊一杯黃土。
此就命有應得者而言。
若本無此命,勉強而求,不必說勉強不來,即使勉強得來,亦未免徒費心血。
而況當今之世,舉世皆濁,權貴當朝,正直者反屈而不伸,卑污者卻得以重用。
即以軍營而論,有那身經百戰、功績昭然的,當時自問将來蕩平之後,必可榮膺懋賞,藉此酬功,初時未嘗不以此自幸;及至奏章既上,身經百戰的,不盡濫竽之輩,其中亦有十之二三;更且黑白混淆,是非倒置,甚至坐觀成效的,竟得邀上賞,身經百戰的,不過得微榮。
在天子高拱九重,何由盡悉?而保奏者或因私意,或為夤緣,以緻颠倒是非,緻使有功者抱屈莫伸,無功者坐受上賞。
人情如此,已莫可挽回。
雖王元帥為,一代名臣,亮節高風,原非苟且貪污者可比,有功必錄,有過必懲。
我雖女流,亦甚欽佩。
然而你年已花甲,何必再入迷途?即使富貴功名皆如所願,曾幾何時,又将就木,也覺無趣味了。
在我看來,還是株守田園,以老妻稚子相對,終身雖無功名,也還不失天輪之樂。
若徒以功名為重,免不得抛妻撇子,背井離鄉,受些旅況凄涼,風塵勞碌。
而況随征之事,更覺難堪,你又非身受國恩,何必自尋苦惱呢?若以元帥之意不可卻,定欲從事征途,我便請從此死,好使你趱趕功名便了。
’某給老妻這一席話,說得甚覺有理,且某本與老妻伉俪甚笃,朝夕不離者已四十年,一旦遠離,情固有所不忍。
加以稚子幼孫,牽衣頓足,啼号文集,相與咨嗟。
某見此情形,又不免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了。
因一轉念間,終覺富貴如雲,功名似水,還是與老妻稚子伏處草茅,作一個田舍翁了此終身,反覺計之為得。
元帥的盛意,某當銘感不忘。
非某有心逃世,實為老妻所累,不忍暫離,尚乞原諒。
” 王守仁聽了王遠謀這一番議論,因自歎道:“老先生現身說法,足使某萬念俱灰。
誠哉富貴如雲,功名似水,本無可樂之境。
惟某身受國恩,不能不勉盡臣道。
然撫衷自問,雖欲如先生求田問舍,共得天輪之樂而不可得。
老先生雖非富貴,實是神仙,可羨可嘉!”說罷,嗟歎不已。
不一會酒筵已畢,王遠謀又再三相謝,即便告辭而去。
王守仁仍依依不舍,争奈他無心世事,不可勉強,隻得送出營門,一揖而别。
又過了十日光景,一枝梅、王能已肅清漳州賊寨;包行恭、徐壽已肅清華林賊寨,皆得勝回營繳令。
王守仁當即傳進大帳,問明一切。
一枝梅、包行恭等便将漳州、華林兩處如何進攻,如何縱火,如何力殺漳州賊目鄧武、陳如虎、韓韬、代水龍,華林賊目孫有能、李志海、孟銘山、周尚勇等人,并所得器械糧饷若幹件,收服喽兵苦于名,細細說了一遍。
王守仁聽了大喜道:“似此多年巨寇,官軍屢剿失利,今不過三月之功,一律肅清,此非本帥之功,實賴諸位将軍之力也。
明日當馳奏進京,既慰朝廷宵旰之憂,借表諸位将軍之績。
”一枝梅等又謙遜了一回,這才退下。
安營已畢,又與徐鳴臯等叙了闊别。
王守仁當晚寫成表章,次日着人馳奏進京。
又命各營養軍三日,拔隊起行。
三日之後,仍命徐鳴臯為先鋒,其餘各人均安本職。
三聲炮響,金鼓齊鳴,督領大軍,離了大庚,一路上浩浩蕩蕩,直望南安而來。
畢竟攻打南安、橫水、桶岡諸寨,剿滅賊首謝志山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