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105回 蔔大武矢志投誠 王遠謀現身說法

關燈
話說王守仁準那賊目蔔大武歸誠,以觀後效。

    蔔大武自然感激,當下謝了元帥不殺之恩;随即出了大帳,又謝了徐慶義釋之意,并與徐鳴臯等各人相見已畢,從此就随着徐鳴臯等人立功。

    看官,要知徐慶雖保了蔔大武随營效力,以後王守仁督兵剿南安諸賊寨,若非蔔大武作為内應,賊首謝志山尚不能就擒。

    此是後話,暫且休表。

     再說王守仁見蔔大武矢志歸誠,滿心歡喜,便傳令各營,犒賞三日,專候華林、漳州兩處捷報一到,便合兵進攻南安,當下無話。

    次日,又傳蔔大武進帳問道:“現在山寨雖已焚毀,所有喽兵以及銀錢糧饷尚有若幹,你可即日到山查明來報。

    ”命徐慶一同前去,查明之後,所有喽兵願降者準其投降,不願降者即着一體解散,各回本籍歸農。

     徐慶得令,即同蔔大武一同前去大庚山盤查錢糧、稽核喽兵數目去了。

    一日,回來報道:“錢糧共有三千,喽兵不足二千,願降者約有千餘,其餘盡皆遣散。

    ”王守仁見說,即命将錢糧全數悉解大營,以充軍饷;所有喽兵亦即編入隊伍,即命蔔大武管帶,以便收駕輕就熟之力;其前留守山部卒,亦即調回大營。

    徐慶、蔔大武答應,又至山上,将所有錢糧,悉數饬令小軍運回大寨;已降之各喽兵,亦即編入隊伍,仍由蔔大武管帶,一同馳歸大營,合兵一處,專等華林、漳州兩處捷報。

    由此蔔大武就在王守仁部下,實心實力,任勞任怨,以圖後報不提。

     且說王遠謀這日又來慶賀,到了營門,當有小軍傳報進去。

    王守仁見報,即刻親自迎出營門。

    王遠謀一見,拱手賀道:“元帥神威,指日剿平山寨,真乃國家之福,某等地方之幸也,今特竭誠前來慶賀。

    ”王守仁也笑謝道;“山寨蕩平,非某之力,實先生指畫之功也。

    ”說着,就讓王遠謀進入大帳,彼此分賓主坐下。

    元帥又命人大擺筵宴。

     一會子酒席擺上,王守仁邀王遠謀入席。

    三巡酒過,守仁問道:“前者某欲求先生同往南安,借聽方略,先生以欲與尊夫人商議,迩來當有定議,不蔔可蒙賜教否?尚求一言,俾免懸念。

    ”王遠謀道:“承元帥盛意,某焉敢不遵?但日來與老妻熟商,滿拟随镫執鞭,藉觀韬略,奈老妻苦苦相留,不放前去。

    某當以富貴爵祿動之,告以南安距此并不過遠,且蕩平山寨之後,元帥必以某随營效力,不無微勞足錄,章奏肅清之時,某亦可蒙元帥保奏,仰荷天恩,大小得點功名。

    将來回家,雖不能謂衣錦榮歸,亦可借此為親戚交遊光寵。

    若老于株守,伏處草茅,但不過問舍求田,日與田舍翁為伍,雖曰自适,終為野老一流。

    富既不能,貴又不得;庸庸一世,不幾與草木同腐乎?某說了這一番話,以為老妻必以富貴為可慕,以功名為可榮,以親戚交遊光寵為可羨。

    那裡知道他另有一副心腸,說來殊覺可笑。

    究竟婦人見識與須眉志向不同,卻以可慕者為可厭,以可榮者為可辱,以可羨者為可恥,且與某言道;‘方今之時,所謂富若貴者,動辄驕人,其實可恥之至。

    在不知者,以為某也富,某也貴。

    本非親戚,至此而強與往來;本非交遊,因此而欲求接納。

    推其意,皆欲藉若人之聲勢,為自家光寵。

    而富若貴者,亦因此夜郎自大,欺壓鄉鄰。

    究其所以既富且貴之由,實皆由搖尾乞憐、俯首帖耳所緻。

    與其有此富貴,徒覺外觀有耀,不若求田問舍,做一個野老農夫,雖沒世無聞,草木同腐,尚可得清白終身,不緻與富若貴者龌龊卑污,在外面看來似覺可慕、可榮、可羨,即令他自己問心細想,實在有許多不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