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106回 獻妙計蔔大武陳詞 去詐降謝志山受騙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王守仁收眼了蔔大武,一枝梅等已剿滅了華林、漳州等寨,便合兵一處,進攻南安。
一路上浩浩蕩蕩,真是秋毫無犯,不愧王師。
在路行程非止一日,這日已離南安不遠,即命安營。
當有各将進帳參見。
王守仁還禮已畢,便問蔔大武道:“爾可知南安、橫水、桶岡三寨,何處最為險要,何處次之?這三寨之中,以何寨最易攻剿?你可細細談來。
”蔔大武道:“南安、橫水、桶岡三寨,以桶阿最為險要。
這岡嶺四面皆山,環抱如桶,所以起名桶岡,賊首謝志山就住在這裡面。
四面山上皆有擂木炮石;并高設煙墩,以為号令。
守山喽兵見有官兵前往,便于煙墩内放起煙來,裡面就知道預備。
且不識路徑者,往往遭彼埋伏,因那岡外四面,在外面遠看,皆有大路可通裡間,其實那些大路皆是死路,萬不可進。
如果由大路進去,必遭埋伏無疑。
岡内出入,皆由小路。
那小路實不易行走,不但羊腸曲折,而且荊棘橫生。
官兵屢剿失利,亦皆由此。
賊首謝志山又多謀有勇,凡有官兵前來攻剿,他類皆以逸待勞,不肯輕于接戰;就便兵将奮勇進攻,他将招術炮石打下,任你再骁勇,總使你不能前進;再不然,将官兵誘入大路裡面,隻要進了谷口,他便放起地雷、火炮,将官兵轟死殆盡,他仍安然無恙。
地勢之險,莫險于桶岡;埋伏之多,亦莫多于桶岡。
能先将桶同攻破,其餘橫水、南安皆不足慮。
” 王守仁道:“據你所說,桶阿是最難攻了?”蔔大武道:“不但難攻,而且謝志山手下有兩個賊目。
一喚飛天虎馮雲,慣用兩柄生鐵虎頭拐,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兼他能半空飛走,又有二十四枝袖箭,能于半空中施放,打人百發百中。
一喚賽花榮孟超,慣用一杆爛銀槍,雖不比馮雲骁勇,卻也不弱,誰是他的弩箭極其利害,他平日在山中無事,專以飛禽作為箭靶。
他這弩箭,不但百步之外射人百發百中,而且是連珠箭,一箭不中,連着射出來,任你會讓,總要中的。
若中一箭,七日之内,必然送命。
原來他那弩箭上是用毒藥煮過,隻要射中敵人,受傷之處登時發癢起來,然後潰爛,七日之内,爛見心肺而死。
元帥若要攻剿,必先将此兩人擒獲過來,然後此寨即不難破。
再不然,能将他兩人袖箭、弩箭盜出,使他無此暗器,也就易于為力了。
”王守仁道:“本帥就差你前去,盜那件暗器何如呢?”蔔大武道。
“元帥之命,本不敢辭,怎奈平時隻會馬上,不會飛檐走壁,盜那暗器須有飛檐走壁的本領,才能盜得出來;不然,不但徒勞無功,且恐有誤大事。
某卻有一計,元帥主裁,如果可行,當竭力報效。
” 王守仁道:“你既有妙計,不妨說來。
如果可行,也不負你投誠之志。
将來剿滅之後,本帥當奏知聖上,論功行賞。
”蔔大武道:“現在某雖已投誠,謝志山那裡必不知道,某即拟率領所部,抄出桶岡之後,前去詐降,即說大庚為元帥攻破,諸人已死,無處可歸,因此盡殺喽兵,前來投降,望他安止,他必可相留。
那時某即作為内應,一面請元帥揀衆将中有能飛檐走壁者,至少四人,扮作喽兵模樣,暗藏利刃,雜入某所部以内,一齊上山,得便行事。
如此而行,似覺較為妥當,不識元帥意下如何?”王守仁聽罷,當下說道:“所言正合吾意,即照爾所說去辦便了。
惟是爾宜機密,不可洩漏。
本帥卻有一件可慮,爾雖絕無異心,但不知爾所部喽兵,到了那裡,可否不生他意?”蔔大武道:“此事某雖可保,惟慮元帥不能深信,莫苦就于元帥部下撥發一千精銳,充為喽兵,在元帥既可放心,某亦放膽前去。
但元帥必須堅令所部。
若山上有人盤問,萬
一路上浩浩蕩蕩,真是秋毫無犯,不愧王師。
在路行程非止一日,這日已離南安不遠,即命安營。
當有各将進帳參見。
王守仁還禮已畢,便問蔔大武道:“爾可知南安、橫水、桶岡三寨,何處最為險要,何處次之?這三寨之中,以何寨最易攻剿?你可細細談來。
”蔔大武道:“南安、橫水、桶岡三寨,以桶阿最為險要。
這岡嶺四面皆山,環抱如桶,所以起名桶岡,賊首謝志山就住在這裡面。
四面山上皆有擂木炮石;并高設煙墩,以為号令。
守山喽兵見有官兵前往,便于煙墩内放起煙來,裡面就知道預備。
且不識路徑者,往往遭彼埋伏,因那岡外四面,在外面遠看,皆有大路可通裡間,其實那些大路皆是死路,萬不可進。
如果由大路進去,必遭埋伏無疑。
岡内出入,皆由小路。
那小路實不易行走,不但羊腸曲折,而且荊棘橫生。
官兵屢剿失利,亦皆由此。
賊首謝志山又多謀有勇,凡有官兵前來攻剿,他類皆以逸待勞,不肯輕于接戰;就便兵将奮勇進攻,他将招術炮石打下,任你再骁勇,總使你不能前進;再不然,将官兵誘入大路裡面,隻要進了谷口,他便放起地雷、火炮,将官兵轟死殆盡,他仍安然無恙。
地勢之險,莫險于桶岡;埋伏之多,亦莫多于桶岡。
能先将桶同攻破,其餘橫水、南安皆不足慮。
” 王守仁道:“據你所說,桶阿是最難攻了?”蔔大武道:“不但難攻,而且謝志山手下有兩個賊目。
一喚飛天虎馮雲,慣用兩柄生鐵虎頭拐,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兼他能半空飛走,又有二十四枝袖箭,能于半空中施放,打人百發百中。
一喚賽花榮孟超,慣用一杆爛銀槍,雖不比馮雲骁勇,卻也不弱,誰是他的弩箭極其利害,他平日在山中無事,專以飛禽作為箭靶。
他這弩箭,不但百步之外射人百發百中,而且是連珠箭,一箭不中,連着射出來,任你會讓,總要中的。
若中一箭,七日之内,必然送命。
原來他那弩箭上是用毒藥煮過,隻要射中敵人,受傷之處登時發癢起來,然後潰爛,七日之内,爛見心肺而死。
元帥若要攻剿,必先将此兩人擒獲過來,然後此寨即不難破。
再不然,能将他兩人袖箭、弩箭盜出,使他無此暗器,也就易于為力了。
”王守仁道:“本帥就差你前去,盜那件暗器何如呢?”蔔大武道。
“元帥之命,本不敢辭,怎奈平時隻會馬上,不會飛檐走壁,盜那暗器須有飛檐走壁的本領,才能盜得出來;不然,不但徒勞無功,且恐有誤大事。
某卻有一計,元帥主裁,如果可行,當竭力報效。
” 王守仁道:“你既有妙計,不妨說來。
如果可行,也不負你投誠之志。
将來剿滅之後,本帥當奏知聖上,論功行賞。
”蔔大武道:“現在某雖已投誠,謝志山那裡必不知道,某即拟率領所部,抄出桶岡之後,前去詐降,即說大庚為元帥攻破,諸人已死,無處可歸,因此盡殺喽兵,前來投降,望他安止,他必可相留。
那時某即作為内應,一面請元帥揀衆将中有能飛檐走壁者,至少四人,扮作喽兵模樣,暗藏利刃,雜入某所部以内,一齊上山,得便行事。
如此而行,似覺較為妥當,不識元帥意下如何?”王守仁聽罷,當下說道:“所言正合吾意,即照爾所說去辦便了。
惟是爾宜機密,不可洩漏。
本帥卻有一件可慮,爾雖絕無異心,但不知爾所部喽兵,到了那裡,可否不生他意?”蔔大武道:“此事某雖可保,惟慮元帥不能深信,莫苦就于元帥部下撥發一千精銳,充為喽兵,在元帥既可放心,某亦放膽前去。
但元帥必須堅令所部。
若山上有人盤問,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