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073回 甯壽宮垂詢往事 武英殿召見英雄
關燈
小
中
大
征伐。
今得諸位同行,某亦可得資臂助了。
”徐鳴臯道:“某等識見淺短,幸而成功,皆聖上之福與大人之威望,某等亦何敢妄逞己能。
” 大家正在那裡談論,忽見兩個小太監飛跑而來,高聲喊道:“聖上已臨殿,特召張老公公、楊禦史及十二位指揮,速去武英殿聽候召見。
”張永等聞召,那敢怠慢,當即與楊一清率同徐鳴臯等十一位英雄而去。
不半刻已到。
但見宮阙巍峨,香煙缥缈,說不盡那種富麗端嚴,真個是咫尺天威,令人不嚴而肅。
張永、楊一清二人先至金階俯伏,三呼已畢,隻聽武宗在上問道:“那新授十二個指揮,都在這裡麼?”張永奏道:“已敬謹前來,聽候宣召。
”武宗道:“着即宣他們上殿。
”當有值殿官傳宣下來道:“旨意下,特召新授指揮徐鶴等上殿。
”徐鳴臯等聞召,便一齊随着傳宣官,到了殿上,俯伏金階,口稱:“臣徐鶴、徐慶、羅季芳、慕容真、狄洪道、王能、李武、楊小舫、包行恭、周湘帆、徐壽,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三呼已畢,跪在地下不敢擡頭。
武宗在上,閃開龍目,望下觀看,但見他們個個皆是一表非俗,相貌魁梧,他日必為棟梁之器,龍顔大悅,因道:“諸卿均賜平身。
”徐鳴臯等又磕頭謝了恩,然後站立一旁。
武宗又将各人打量了一回,因向張永、楊一清道:“這十二個指揮,若非俞謙密保,朕幾為宸濠所誤。
”因又問徐鳴臯道:“卿等久在江西一帶,宸濠所作之事,卿等可細細據實奏來。
”徐鳴臯當下出班跪奏道:“臣等罪該萬死,因甯王所為皆非正道,因此臣等欲為朝廷保護起見,以緻狂妄胡為。
”武宗道:“此正卿等忠義可嘉,何罪之有。
究竟宸濠所為有什麼大逆不道呢?”徐鳴臯不敢隐瞞,于是将一切情形,如何金山寺假作替身,暗自招兵買馬,如何私造離宮,如何計獻美女,如何潛養死士,讒害忠良,如何不稱谕令、敢稱谕旨,以及縱掠趙王莊,毒設迷魂陣,以往之事奏了一遍。
武宗聽罷,龍顔大怒,當下說道:“逆濠叛迹已彰,罪在不赦。
朕本即派兵前往,聲讨問罪,奈疊據甘肅所屬飛馳表章,奏稱安化王——刻已謀叛,擅殺甘肅巡撫,已據有慶陽、秦州各府州縣,勢甚猖獗。
若不速為聲讨,必緻生靈塗炭,勢成蔓延。
卿等皆具有赤膽忠心,為民為國。
今特遣右都禦史楊一清帶領十萬人馬,前往該處聲罪征讨。
卿等即着派入楊一清部下,随營差遣,務期各奮天良,竭忠盡志,一俟奏捷,朕定再加封官爵,以酬助勞。
所有一切事宜,均歸右都禦史楊一清遣派,卿等不得稍有贻誤。
”徐鳴臯磕頭謝恩,其餘十位英雄也就叩頭謝恩已畢,站立一旁。
武宗又向楊一清道:“現在——猖獗異常,昨又據階州馳奏前來,奏稱該州危急異常,請速發天兵聲讨。
卿可即于三日後帶領兵馬十萬,随帶新授指揮徐鳴臯等克日前進,務速讨平,毋負朕望。
朕再加派張永随卿前往,以為監軍之任。
如有要事,可同張永和衷共濟,總期早為平定,即日班師,論功授爵。
”楊一清也出班跪下,叩頭謝恩道:“臣夙荷天恩,敢不竭忠報效,惟期叛王早日平定,上慰宵旰之勤,下免生靈之苦。
臣遵即于三日之後親帶兵馬,率同十二指揮,星夜馳往。
所有一切軍務,臣自敬謹與張永和衷共濟,斷不敢任意獨斷,上負天恩;亦不敢贻誤軍情,有負重托。
惟臣才疏識淺,恐不能勝,伏乞聖上再于各大臣之中加派一人,與臣同往,臣既可得其臂助,又覺事半功倍,臣不勝幸甚。
”武宗道:“朕意已決,有卿前往,足能克敵。
再加十二指揮聽卿調遣,何患逆-不平?卿但勉矢公忠,毋得渎請。
”楊一清遵旨,不敢再奏,隻得退下。
武宗亦即回宮,各官朝散。
楊一清便令徐鳴臯等仍回館驿,一面傳檄各營,着令于明日親赴教場,聽候挑選出征。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今得諸位同行,某亦可得資臂助了。
”徐鳴臯道:“某等識見淺短,幸而成功,皆聖上之福與大人之威望,某等亦何敢妄逞己能。
” 大家正在那裡談論,忽見兩個小太監飛跑而來,高聲喊道:“聖上已臨殿,特召張老公公、楊禦史及十二位指揮,速去武英殿聽候召見。
”張永等聞召,那敢怠慢,當即與楊一清率同徐鳴臯等十一位英雄而去。
不半刻已到。
但見宮阙巍峨,香煙缥缈,說不盡那種富麗端嚴,真個是咫尺天威,令人不嚴而肅。
張永、楊一清二人先至金階俯伏,三呼已畢,隻聽武宗在上問道:“那新授十二個指揮,都在這裡麼?”張永奏道:“已敬謹前來,聽候宣召。
”武宗道:“着即宣他們上殿。
”當有值殿官傳宣下來道:“旨意下,特召新授指揮徐鶴等上殿。
”徐鳴臯等聞召,便一齊随着傳宣官,到了殿上,俯伏金階,口稱:“臣徐鶴、徐慶、羅季芳、慕容真、狄洪道、王能、李武、楊小舫、包行恭、周湘帆、徐壽,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三呼已畢,跪在地下不敢擡頭。
武宗在上,閃開龍目,望下觀看,但見他們個個皆是一表非俗,相貌魁梧,他日必為棟梁之器,龍顔大悅,因道:“諸卿均賜平身。
”徐鳴臯等又磕頭謝了恩,然後站立一旁。
武宗又将各人打量了一回,因向張永、楊一清道:“這十二個指揮,若非俞謙密保,朕幾為宸濠所誤。
”因又問徐鳴臯道:“卿等久在江西一帶,宸濠所作之事,卿等可細細據實奏來。
”徐鳴臯當下出班跪奏道:“臣等罪該萬死,因甯王所為皆非正道,因此臣等欲為朝廷保護起見,以緻狂妄胡為。
”武宗道:“此正卿等忠義可嘉,何罪之有。
究竟宸濠所為有什麼大逆不道呢?”徐鳴臯不敢隐瞞,于是将一切情形,如何金山寺假作替身,暗自招兵買馬,如何私造離宮,如何計獻美女,如何潛養死士,讒害忠良,如何不稱谕令、敢稱谕旨,以及縱掠趙王莊,毒設迷魂陣,以往之事奏了一遍。
武宗聽罷,龍顔大怒,當下說道:“逆濠叛迹已彰,罪在不赦。
朕本即派兵前往,聲讨問罪,奈疊據甘肅所屬飛馳表章,奏稱安化王——刻已謀叛,擅殺甘肅巡撫,已據有慶陽、秦州各府州縣,勢甚猖獗。
若不速為聲讨,必緻生靈塗炭,勢成蔓延。
卿等皆具有赤膽忠心,為民為國。
今特遣右都禦史楊一清帶領十萬人馬,前往該處聲罪征讨。
卿等即着派入楊一清部下,随營差遣,務期各奮天良,竭忠盡志,一俟奏捷,朕定再加封官爵,以酬助勞。
所有一切事宜,均歸右都禦史楊一清遣派,卿等不得稍有贻誤。
”徐鳴臯磕頭謝恩,其餘十位英雄也就叩頭謝恩已畢,站立一旁。
武宗又向楊一清道:“現在——猖獗異常,昨又據階州馳奏前來,奏稱該州危急異常,請速發天兵聲讨。
卿可即于三日後帶領兵馬十萬,随帶新授指揮徐鳴臯等克日前進,務速讨平,毋負朕望。
朕再加派張永随卿前往,以為監軍之任。
如有要事,可同張永和衷共濟,總期早為平定,即日班師,論功授爵。
”楊一清也出班跪下,叩頭謝恩道:“臣夙荷天恩,敢不竭忠報效,惟期叛王早日平定,上慰宵旰之勤,下免生靈之苦。
臣遵即于三日之後親帶兵馬,率同十二指揮,星夜馳往。
所有一切軍務,臣自敬謹與張永和衷共濟,斷不敢任意獨斷,上負天恩;亦不敢贻誤軍情,有負重托。
惟臣才疏識淺,恐不能勝,伏乞聖上再于各大臣之中加派一人,與臣同往,臣既可得其臂助,又覺事半功倍,臣不勝幸甚。
”武宗道:“朕意已決,有卿前往,足能克敵。
再加十二指揮聽卿調遣,何患逆-不平?卿但勉矢公忠,毋得渎請。
”楊一清遵旨,不敢再奏,隻得退下。
武宗亦即回宮,各官朝散。
楊一清便令徐鳴臯等仍回館驿,一面傳檄各營,着令于明日親赴教場,聽候挑選出征。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