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073回 甯壽宮垂詢往事 武英殿召見英雄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衆英雄将葫蘆套的水寇全行殺盡,也就請他吃了些闆刀面、馄饨,收拾幹幹淨淨,大家痛快非常。
張永叩謝道:“設非衆英雄之力,此賊如何擒獲。
今日此舉,咱家雖報了前仇,卻是代往來客商除了一件大害,衆位英雄可也積德不淺了。
”徐鳴臯等謙讓道:“鋤惡除奸,此是我等分内之事,何足挂齒。
”此時天已明亮,即吩咐船戶開船,直望京城而去。
不一日到了湖北,大家就舍舟登岸,遵陸北上。
行有半月光景,已到北通州,當有官員迎接出來,張永就命本地方官備了車馬夫役人等,一路趱程前進。
走了三日,已抵北京。
張永便請徐鳴臯等十一位英雄先在館驿安歇,他便當日進宮覆命。
武宗見張永已回,即着于甯壽宮召對。
張永聞武宗召見,那敢怠慢,就在内宮先行了禮。
覆命已畢,當下奏道:“奴才奉萬歲旨意,前往江西趙王莊,召取徐鳴臯等十二位英雄,奴才現已召至,皆在館驿安歇。
惟内有焦大鵬一人,因他自己已脫凡胎,原無心于功名,苦苦乞休。
當時奴才未敢遽允,後經徐鳴臯等一再代告,并允以焦大鵬之義弟伍天熊,現在九龍山,情願召取前來,令他代職。
奴才見他誠心不願功名,隻得允諾。
該壯士又令奴才于萬歲前代為轉奏,上達天聽。
現在徐鳴臯等計有十一人在此,伏乞聖上示下。
” 武宗聞奏,便問道:“據你說那焦大鵬已脫凡胎,這是怎麼講,難道他成了仙不成?”張永又将焦大鵬如何被甯王面前無敵大将軍邺天慶殺死,如何以後被傀儡生救活,如何焦大鵬幫助七子十三生大破迷魂陣的話,前後細細奏了一遍。
武宗聞奏,這才知道,因道:“既是如此,人各有志,不能勉強而行,也隻好随他獨行其是便了。
”張永又奏道:“焦大鵬雖說無志官爵,他臨行時也曾言及,如朝廷有需用之處,他還出來幫助,并不置身事外,不過但不受官爵而已。
”武宗大喜道:“這更難得了,到底英雄立志與衆不同的。
”因又問道:“現在宸濠究竟是怎樣了?”張永又将各節奏了一遍。
武宗當下傳谕所有應召之江南壯士、現授指揮之職之徐鳴臯等共十一人,着于明早在武英殿召見,不得有誤。
此旨當由内閣傳了出去,徐鳴臯等十一人奉到這道聖旨,個個預備召見,啟不必說。
張永當日也奉旨先回東廠去了,一宿無話。
到了次日,天才黎明,徐鳴臯等十一人已穿了朝服,在朝房内候召。
不一會,隻聽靜鞭三響,武宗臨朝,百官朝參已畢,當有值殿官喊道:“各官有事奏事,無事退朝。
”但見張永出班,俯伏金階奏道:“所有奉召特授指揮徐鳴臯等十一人,昨奉傳旨召見,現在朝房候旨,請萬歲示下。
”武宗聞奏,便傳旨着辰初三刻,在武英殿召見,所有總制軍務、右都禦史楊一清,着即一同前往。
說畢退朝,各官朝散。
張永下了殿,便同楊一清同到朝房,知會徐鳴臯等人。
徐鳴臯等見張永前來,大家皆站起來行禮。
張永還禮已畢,便指着楊一清向衆人說道:“這便是總制軍務、右都禦史楊大人。
”徐鳴臯等聞言,各各行了禮。
楊一清又各問了名姓,然後分次序坐下。
楊一清首先說道:“久仰英名,無由相見。
今幸為同朝之士,将來建功立業,鋤惡除奸,前程未可限量。
所望一心為國,不失為忠義之臣。
”徐鳴臯道:“蒙大人汲引之恩,承聖上不次之擢,某等當竭力圖報,上答高厚鴻慈于萬一。
不日均隸麾下,其有不谙之事,尚求遇事垂教,以期仰副大德,則是某等大幸。
”楊一清聞言,見他們這一班人雖是糾糾武夫,吐屬甚是文雅,心中大喜。
張永又将在葫蘆套遇盜,多虧徐鳴臯等将那班水寇全行誅戮的話,說了一遍。
楊一清更加喜悅,因道:“——現已造反,連日疊據甘肅所屬飛馳奏章,請兵剿滅。
宸濠固為心腹之患,但此時尚未顯露反情,不便遽加征伐。
光景聖意先去剿滅——,俟宸濠反情大露,再行
張永叩謝道:“設非衆英雄之力,此賊如何擒獲。
今日此舉,咱家雖報了前仇,卻是代往來客商除了一件大害,衆位英雄可也積德不淺了。
”徐鳴臯等謙讓道:“鋤惡除奸,此是我等分内之事,何足挂齒。
”此時天已明亮,即吩咐船戶開船,直望京城而去。
不一日到了湖北,大家就舍舟登岸,遵陸北上。
行有半月光景,已到北通州,當有官員迎接出來,張永就命本地方官備了車馬夫役人等,一路趱程前進。
走了三日,已抵北京。
張永便請徐鳴臯等十一位英雄先在館驿安歇,他便當日進宮覆命。
武宗見張永已回,即着于甯壽宮召對。
張永聞武宗召見,那敢怠慢,就在内宮先行了禮。
覆命已畢,當下奏道:“奴才奉萬歲旨意,前往江西趙王莊,召取徐鳴臯等十二位英雄,奴才現已召至,皆在館驿安歇。
惟内有焦大鵬一人,因他自己已脫凡胎,原無心于功名,苦苦乞休。
當時奴才未敢遽允,後經徐鳴臯等一再代告,并允以焦大鵬之義弟伍天熊,現在九龍山,情願召取前來,令他代職。
奴才見他誠心不願功名,隻得允諾。
該壯士又令奴才于萬歲前代為轉奏,上達天聽。
現在徐鳴臯等計有十一人在此,伏乞聖上示下。
” 武宗聞奏,便問道:“據你說那焦大鵬已脫凡胎,這是怎麼講,難道他成了仙不成?”張永又将焦大鵬如何被甯王面前無敵大将軍邺天慶殺死,如何以後被傀儡生救活,如何焦大鵬幫助七子十三生大破迷魂陣的話,前後細細奏了一遍。
武宗聞奏,這才知道,因道:“既是如此,人各有志,不能勉強而行,也隻好随他獨行其是便了。
”張永又奏道:“焦大鵬雖說無志官爵,他臨行時也曾言及,如朝廷有需用之處,他還出來幫助,并不置身事外,不過但不受官爵而已。
”武宗大喜道:“這更難得了,到底英雄立志與衆不同的。
”因又問道:“現在宸濠究竟是怎樣了?”張永又将各節奏了一遍。
武宗當下傳谕所有應召之江南壯士、現授指揮之職之徐鳴臯等共十一人,着于明早在武英殿召見,不得有誤。
此旨當由内閣傳了出去,徐鳴臯等十一人奉到這道聖旨,個個預備召見,啟不必說。
張永當日也奉旨先回東廠去了,一宿無話。
到了次日,天才黎明,徐鳴臯等十一人已穿了朝服,在朝房内候召。
不一會,隻聽靜鞭三響,武宗臨朝,百官朝參已畢,當有值殿官喊道:“各官有事奏事,無事退朝。
”但見張永出班,俯伏金階奏道:“所有奉召特授指揮徐鳴臯等十一人,昨奉傳旨召見,現在朝房候旨,請萬歲示下。
”武宗聞奏,便傳旨着辰初三刻,在武英殿召見,所有總制軍務、右都禦史楊一清,着即一同前往。
說畢退朝,各官朝散。
張永下了殿,便同楊一清同到朝房,知會徐鳴臯等人。
徐鳴臯等見張永前來,大家皆站起來行禮。
張永還禮已畢,便指着楊一清向衆人說道:“這便是總制軍務、右都禦史楊大人。
”徐鳴臯等聞言,各各行了禮。
楊一清又各問了名姓,然後分次序坐下。
楊一清首先說道:“久仰英名,無由相見。
今幸為同朝之士,将來建功立業,鋤惡除奸,前程未可限量。
所望一心為國,不失為忠義之臣。
”徐鳴臯道:“蒙大人汲引之恩,承聖上不次之擢,某等當竭力圖報,上答高厚鴻慈于萬一。
不日均隸麾下,其有不谙之事,尚求遇事垂教,以期仰副大德,則是某等大幸。
”楊一清聞言,見他們這一班人雖是糾糾武夫,吐屬甚是文雅,心中大喜。
張永又将在葫蘆套遇盜,多虧徐鳴臯等将那班水寇全行誅戮的話,說了一遍。
楊一清更加喜悅,因道:“——現已造反,連日疊據甘肅所屬飛馳奏章,請兵剿滅。
宸濠固為心腹之患,但此時尚未顯露反情,不便遽加征伐。
光景聖意先去剿滅——,俟宸濠反情大露,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