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十三俠 第074回 挂帥印楊禦史讨賊 拒叛逆畢知府出征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楊一清奉了武宗之旨,挂帥出征安化王。
當下退朝出來,即傳檄各營所有将弁兵馬,均着于次日齊赴教場,聽候挑選。
各營得了這個械文,那敢怠慢,果然次日天甫黎明,俱已齊集教場。
徐鳴臯等十一位英雄,也換了指揮服式,到教場伺候。
等了一會,楊一清與張永二人俱騎坐馬匹,前呼後擁,簇擁着一路而來,到了演武廳下馬。
此時兵部已将兵符将令恭送前來,楊一清先拜印绶,望阙謝恩,然後升入公座。
諸将參見已畢,侍立兩旁。
楊一清這才查點三軍,發出令箭一枝,命徐鳴臯為先鋒,慕容貞為行軍運糧使,徐慶、狄洪道為中軍左右羽翼,包行恭、羅季芳為随營指揮,王能、李武、周湘帆、徐壽為随營參将。
并傳谕三軍,擇定九月初三拔隊起程。
吩咐已畢,楊一清與張永便率領徐鳴臯等人朝謝恩,并奏報開軍日期,武宗又溫谕了一番。
然後各回私第、館驿。
到了第三日,正是九月初三。
甫交黎明,随征諸将以及大小三軍,俱備頂盔貫甲,齊奔教場而來。
到了教場,各按隊伍排列兩旁,真個旗幡鮮明,刀槍閃爍,說不盡軍容之盛,如火如荼。
徐鳴臯等亦各按本職,鹄立演武廳下。
不一時,楊一清與張永連辔而來,直到演武廳下馬升座。
請将參見已畢,楊一清便按随征花名冊,點名已畢,即命升炮祭旗,楊一清率領諸将祭拜大纛。
諸事已畢,即命先鋒官督隊先行。
徐鳴臯便帶了周湘帆、徐壽二人為左右羽翼,督率三千兵馬,上馬前行。
楊一清也就拔營,隻聽三聲大炮,聲震雲霄,十萬英雄,一齊列隊,揚威耀武,真不愧讨賊工師,直望甘肅進發。
我且按下。
再說——自據了秦州、蘭州、慶陽等各府州縣,勢甚猖獗。
這日又率領賊将進攻鞏昌。
這鞏昌知府姓畢,名喚雲龍,原系山西大同人氏,由軍功保舉知府。
身長六尺相開,黑漆塗面龐,颔下一部胡須,慣使一柄金背大砍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性如烈火,頗有忠心,隻可惜他有勇無謀,不免那“粗”、“劣”二字。
城中還有一位參将,姓郝名忠,也系山西太原人氏,與畢知府同鄉。
這郝參将系武舉出身,亦生得臂闊肩寬,身軀雄壯,一雙環眼,兩道濃眉,紫巍巍一副面龐,亂糟糟滿腮胡須。
年有四十餘歲,也是性情剛烈,慣使一杆雙鈎連槍,卻與畢知府最為相契。
這日畢知府正在書房清理公牍,忽見有個當差的慌慌忙忙進來禀道:“今有探子探得,逆賊——殺死本省巡撫,随據了泰州、蘭州、慶陽、階州各府州縣,所到皆望風而降。
現在又親率賊兵三萬,克日進攻鞏昌,離城不過六十裡了,因此飛報前來,請今定奪。
”畢知府一聞此言,隻氣得三屍冒火,七孔生煙,大喝一聲,罵道:“你這大膽的逆賊!朝廷不曾薄待于你,不思忠心報國,反敢造反,殺死封疆大臣,奪據城池,還敢進攻鞏昌。
須放着本府不死,你若到來,俺把你這叛逆拿住,碎屍萬段,以為朝廷除一大害!”說着,一面就着探子再去探聽,一面親自騎馬,直望參将郝忠衙門而來。
郝叁将也得知了——的亂耗,二人便商議寫了本章,飛馳進京告急,一面預備禦敵各事,又即刻傳令調齊守城兵馬,準備開戰不表。
再說——自據了蘭州等四座州縣,便思進取鞏昌。
他手下有十數員猛将,皆是能争慣戰之徒。
這日帶領三萬人馬,直望鞏昌府而來。
不一日已離鞏昌府不遠,當令放炮安營,休息一日。
次日——全身披挂,頭帶黃金盔,身穿一副盤龍鎖子黃金甲,腳下花腦頭戰靴,手執一杆丈八長矛,坐下一匹黃骠馬。
後有人掌着一面大纛,旗中間寫着一個鬥大的“王”字。
兩排随着前軍都指揮王文龍,後軍都指揮楊立武,參将左天成、天方傑、溫世保、薛文耀,遊擊魏光達、高銘、孫康、劉傑,還有許多稗将,各各皆是頂盔貫甲,胯下皆騎着馬匹。
隻聽一聲炮響,率領人馬,直望鞏昌而來。
離城不遠,但見城頭上族旗飄蕩,——知
當下退朝出來,即傳檄各營所有将弁兵馬,均着于次日齊赴教場,聽候挑選。
各營得了這個械文,那敢怠慢,果然次日天甫黎明,俱已齊集教場。
徐鳴臯等十一位英雄,也換了指揮服式,到教場伺候。
等了一會,楊一清與張永二人俱騎坐馬匹,前呼後擁,簇擁着一路而來,到了演武廳下馬。
此時兵部已将兵符将令恭送前來,楊一清先拜印绶,望阙謝恩,然後升入公座。
諸将參見已畢,侍立兩旁。
楊一清這才查點三軍,發出令箭一枝,命徐鳴臯為先鋒,慕容貞為行軍運糧使,徐慶、狄洪道為中軍左右羽翼,包行恭、羅季芳為随營指揮,王能、李武、周湘帆、徐壽為随營參将。
并傳谕三軍,擇定九月初三拔隊起程。
吩咐已畢,楊一清與張永便率領徐鳴臯等人朝謝恩,并奏報開軍日期,武宗又溫谕了一番。
然後各回私第、館驿。
到了第三日,正是九月初三。
甫交黎明,随征諸将以及大小三軍,俱備頂盔貫甲,齊奔教場而來。
到了教場,各按隊伍排列兩旁,真個旗幡鮮明,刀槍閃爍,說不盡軍容之盛,如火如荼。
徐鳴臯等亦各按本職,鹄立演武廳下。
不一時,楊一清與張永連辔而來,直到演武廳下馬升座。
請将參見已畢,楊一清便按随征花名冊,點名已畢,即命升炮祭旗,楊一清率領諸将祭拜大纛。
諸事已畢,即命先鋒官督隊先行。
徐鳴臯便帶了周湘帆、徐壽二人為左右羽翼,督率三千兵馬,上馬前行。
楊一清也就拔營,隻聽三聲大炮,聲震雲霄,十萬英雄,一齊列隊,揚威耀武,真不愧讨賊工師,直望甘肅進發。
我且按下。
再說——自據了秦州、蘭州、慶陽等各府州縣,勢甚猖獗。
這日又率領賊将進攻鞏昌。
這鞏昌知府姓畢,名喚雲龍,原系山西大同人氏,由軍功保舉知府。
身長六尺相開,黑漆塗面龐,颔下一部胡須,慣使一柄金背大砍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性如烈火,頗有忠心,隻可惜他有勇無謀,不免那“粗”、“劣”二字。
城中還有一位參将,姓郝名忠,也系山西太原人氏,與畢知府同鄉。
這郝參将系武舉出身,亦生得臂闊肩寬,身軀雄壯,一雙環眼,兩道濃眉,紫巍巍一副面龐,亂糟糟滿腮胡須。
年有四十餘歲,也是性情剛烈,慣使一杆雙鈎連槍,卻與畢知府最為相契。
這日畢知府正在書房清理公牍,忽見有個當差的慌慌忙忙進來禀道:“今有探子探得,逆賊——殺死本省巡撫,随據了泰州、蘭州、慶陽、階州各府州縣,所到皆望風而降。
現在又親率賊兵三萬,克日進攻鞏昌,離城不過六十裡了,因此飛報前來,請今定奪。
”畢知府一聞此言,隻氣得三屍冒火,七孔生煙,大喝一聲,罵道:“你這大膽的逆賊!朝廷不曾薄待于你,不思忠心報國,反敢造反,殺死封疆大臣,奪據城池,還敢進攻鞏昌。
須放着本府不死,你若到來,俺把你這叛逆拿住,碎屍萬段,以為朝廷除一大害!”說着,一面就着探子再去探聽,一面親自騎馬,直望參将郝忠衙門而來。
郝叁将也得知了——的亂耗,二人便商議寫了本章,飛馳進京告急,一面預備禦敵各事,又即刻傳令調齊守城兵馬,準備開戰不表。
再說——自據了蘭州等四座州縣,便思進取鞏昌。
他手下有十數員猛将,皆是能争慣戰之徒。
這日帶領三萬人馬,直望鞏昌府而來。
不一日已離鞏昌府不遠,當令放炮安營,休息一日。
次日——全身披挂,頭帶黃金盔,身穿一副盤龍鎖子黃金甲,腳下花腦頭戰靴,手執一杆丈八長矛,坐下一匹黃骠馬。
後有人掌着一面大纛,旗中間寫着一個鬥大的“王”字。
兩排随着前軍都指揮王文龍,後軍都指揮楊立武,參将左天成、天方傑、溫世保、薛文耀,遊擊魏光達、高銘、孫康、劉傑,還有許多稗将,各各皆是頂盔貫甲,胯下皆騎着馬匹。
隻聽一聲炮響,率領人馬,直望鞏昌而來。
離城不遠,但見城頭上族旗飄蕩,——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