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六十四回 七星岩焦芳殉節

關燈
判官一人,虞侯押官各二人,諸将領俱已充備。

    而惟大将無人,蒯參政遂自主之。

    始簡閱行伍各隊士卒,每五十為一隊,各依隊次,解幡立隊伍,相去各十步,分布使均。

    其駐隊塞空處,去前隊二十步,列布訖,諸營士卒,俱令向大将麾下聽調度。

    每隔一隊,定戰隊,即出向前,各進五十步。

    聽角聲,第一聲絕,諸隊師一時散立;第二聲絕,諸隊一時拿槍張弓,卷幡拔刀;第三聲絕,諸隊一時舉槍;第四聲絕,諸隊一時跪膝籠槍。

    坐看大将黃旗,耳聽鼓聲。

    黃旗向前,亞鼓聲動,齊向前到中間,一齊喝殺,齊入,敗退,敗訖,可趁行三十步,審知賊徒喪敗。

    馬軍從背逐北,聞金钲動,即須聽去,行膊上架槍側身回身,本處散立。

    第一聲絕,一時拿槍,便解幡旗;第二聲絕,一時舉槍;第三聲絕,一時旗隊,一看大将處兩旗交,即五隊合為一隊,便是二百五十人為一隊,其隊法及解幡舉槍旗隊鬥戰法,并依前;一看大将處五旗交,即十隊合為一隊,便是五百人合為一隊,其隊法及卷幡舉槍旗隊鬥戰法,并如前。

    聽第一聲角絕,即散二百五十人為一隊,如此三度,散畢,士卒俱聽大将賞罰進止。

    第三聲角絕,始令從頭引隊伍還軍。

    蒯參政見坐作進退,指揮無不如意,伍長什長。

    督兵俱各遵令。

    連日又将步戰船戰法,逐一教演,見可以戰。

     蒯參政遂自掌中軍旗鼓,令偏将軍樊飛豹作先鋒,充頭隊。

     又令副将羊雷、朱光鬥領兵押後。

    自統四總管。

    曹豹、王淮、周-、範瓊,領大軍三萬。

    猶未起行,探馬又報得浔州已失。

     守将府尹,俱已盡節。

    宋師目下,攻打橫州甚急。

    蒯參政頓足曰:“敵兵神速至此,急引軍直抵南甯駐定;立檄前隊樊飛豹,速救橫州。

    ”時宋将焦芳,引軍圍困橫州,城垂破矣。

    忽樊飛豹一軍救至,橫州之圍遂解,而橫州守将樊飛彪,乃飛豹之弟,手足赴援,相見甚喜。

    飛豹曰:“參政大軍,現屯南甯,宋師不足慮也。

    ”弟兄計劃已定,次日引兵搦戰。

     宋師大至,飛豹、飛彪,棄城而走,兵敗寶華山。

    飛豹、飛彪既離橫州,斛律統制乘勢遂取橫州。

    飛豹、飛彪,忿來争城。

    廖雲、傅突,雙馬出戰,不三合,樊飛豹大喝一聲,傅突措手不及,被飛豹斬于馬下。

    廖雲大驚,虛掩一槍,方欲敗走。

     樊飛彪随手一槍,已中廖雲左腿,負傷而逃。

    斛律亢宗怒發如雷,橫槊而出。

    焦芳忿焰中燒,一槊一槍,戰退二将。

    飛豹、飛彪引軍敗走。

    斛律統制催動後軍,極力追襲。

    焦芳一馬當先,恨不飛擒二将。

    迤逦直追數十裡,轉過一山,忽報元将轉抄在後面,阻定統制大軍。

    焦芳猛省。

    即令人打探,則前面已入山峪,俱天生石壁,無路可進。

    焦芳着急,遂令衆軍攀蘿附葛,沿壁而上,且逾此險,更作理會。

    誰知峪中,周圍相連七山,袤延十餘裡,皆危崖孤懸,峭壁如削,石洞玲珑,惟谷口猶可攀援,餘皆猿鳥不下。

    而峪口經行處,已為元兵用巨石阻塞,并無出路。

    焦芳又命衆軍,往岩後尋路,則背枕槎江之水,洶洶湧湧,奔騰有千裡之勢。

    焦芳一軍在山頭,左旋右轉,如蟻行磨上,尋思無計,滿望斛律統制兵入援,一連十餘日,軍士死者過半,餘多病不能起,焦芳肉顫心驚,偶至岩前,見立一石碣,上書曰:上為七星岩,下有槎江水。

     伏兵犯太陰,宋将至此死。

     焦芳看畢歎曰:“吾一時輕進,為敵所算,其死宜矣!惜吾不能掃平廣右,與宋主成大業耳。

    ”遙望武都再拜,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