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六十二回 衆夷國入貢武都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六十二回衆夷國入貢武都
元成宗一日設朝,有福建平章高興,建甯路禦史中丞忽都魯兒二臣飛章上奏。
以宋帝建都邵武,有并吞全閩之意,又立鎮建阃,措畫甚大,不可不先事預防。
京湖安撫使勃羅帖木兒亦奏全楚陷沒,僅餘荊郢。
觀宋人舉動,有席卷京湖之志,臣等外鎮阃帥,并無其敵。
乞陛下早作良圖。
成宗覽奏,憂形于色。
平章梁德-、張九思進曰:“自古兩國相敵,非戰則和。
陛下欲休兵養民,何不竟遣使與宋人劃江為界,各保境土,免緻塗炭生靈,豈不美乎?且臣觀内外将師,并無知兵,若老太傅伯顔,都元帥張宏範者,喪師辱國,非止一次矣!所謂揚湯止沸,不如去薪也。
”成宗方欲從之,有翰林承旨留夢炎急奏曰:“不可,不可,大元中外一統,胡越一家,豈無懷抱孫吳,可以戡亂定功其人者?若與之和,是借寇兵而赍盜糧也。
陛下若命将伐宋,老臣雖邁,當為行軍司馬,作露布以告厥成功。
”張九思笑曰:“承旨有意征宋,能保其必勝乎?”留夢炎曰:“仗陛下天威,将帥得入。
老臣雖儒士,亦請試鉛刀一割。
”帝曰:“留卿之言甚壯!”張九思遂不敢複言。
帝即诏以建甯路總管武康侯赫連-,率閩中兵征之。
夢炎即預參帏幄,拜行軍司馬。
更诏廣右行省參政蒯毅夫,檄調各處将士,進兵太平,兩路夾攻,宋人疲于奔命矣。
留夢炎赍诏,遂赴閩中而去。
時大宋重康二年春,有海外夷王,遣使入貢,不期而來武都者,凡十有八國。
各獻方物,雜陳百戲。
而貢物最為珍異者,首推日本。
日本國王坦呢特布,因蒙古喪師而退,感帝德弗衰。
因聞大宋禦極,乃命國相纥搭、大将叱咤,一文一武,奉表宋朝;以一瑪瑙甕,滿貯甘露。
又曼陀羅華五瓶。
曼陀羅華者,日本王子,七歲,即講聖鬟經,天為雨花,瓶皆用文貝嵌就。
又吠琉璃一方。
吠琉璃者,寶青色,至堅,一切寶皆不可破,亦非火焰所能-,惟鬼神有道力者,乃能破之。
此寶出須彌山,非日本土産,此物乃番舶過海所得者也。
至日本所轄五畿、七道、三島所産異物,如芝草、紫玉、仙樹漿、棋子等類,無不畢獻。
次則真臘,獻七寶床,雞駭犀,瓊漿石,即石瑪瑙也。
再次則暹羅獻元精玉,黃蛇珠。
又次則占城獻女珊瑚一樹。
安南獻仙艾花,此花以仲春日開,雨後花落水面,群魚吞之,多化為龍;外此若三佛齊獻神鹿一隻,高三尺,前黑後白,毛短,蹄三-;滿刺加獻蕉心箪;爪哇獻五色鳥;琉球獻辟寒金;忽魯谟斯獻草上飛。
草上飛者,奇獸,大如貓,身玳瑁斑,百獸見之,皆驚伏。
和蘭獻神統,統長二丈有餘,發之可洞石城,震數十裡。
蘇門答刺獻如意珠,此珠出摩竭大魚腦中,魚身長二十八萬裡,珠一名金剛堅,得此珠毒不能害,火不能。
餘更有佛郎機、合貓裡、婆羅、蘇吉丹、交欄山諸國,皆有異寶入貢,不可殚述。
各國既入武都,自有接待外夷各官,館驿隻候。
文武預先奏知,帝乃于中和節,禦奉天殿,大設朝會。
十八國使臣,一齊山呼九拜,舞蹈朝見,各國王表奉正朔,各獻方物。
日本一表,尤極深感戴之意。
帝一一慰勞,受其禮物。
二使臣,一文一武,俯伏丹墀。
帝視之,已頭半白黑矣。
帝勞之曰:“朕前在上國,過蒙推許,别後未幾,二卿已兩鬓含霜,回憶奉聖寺,扶桑島諸事,依依如昨,勞卿遠涉,惠顧中土,國王無恙耶,二卿亦無恙耶?”叱咤、纥搭齊奏曰:“日本蒙天皇寵臨,為海邦大振國威,敝主所轄五畿、七道、三島及附庸百國,罔不臣服,皆昔年天皇威德之所賜也!海不揚波,知聖人在位久矣,薄具土産,略表寸心,煙波餘生,緻勞天皇寵問,圖報無地矣!”帝一
以宋帝建都邵武,有并吞全閩之意,又立鎮建阃,措畫甚大,不可不先事預防。
京湖安撫使勃羅帖木兒亦奏全楚陷沒,僅餘荊郢。
觀宋人舉動,有席卷京湖之志,臣等外鎮阃帥,并無其敵。
乞陛下早作良圖。
成宗覽奏,憂形于色。
平章梁德-、張九思進曰:“自古兩國相敵,非戰則和。
陛下欲休兵養民,何不竟遣使與宋人劃江為界,各保境土,免緻塗炭生靈,豈不美乎?且臣觀内外将師,并無知兵,若老太傅伯顔,都元帥張宏範者,喪師辱國,非止一次矣!所謂揚湯止沸,不如去薪也。
”成宗方欲從之,有翰林承旨留夢炎急奏曰:“不可,不可,大元中外一統,胡越一家,豈無懷抱孫吳,可以戡亂定功其人者?若與之和,是借寇兵而赍盜糧也。
陛下若命将伐宋,老臣雖邁,當為行軍司馬,作露布以告厥成功。
”張九思笑曰:“承旨有意征宋,能保其必勝乎?”留夢炎曰:“仗陛下天威,将帥得入。
老臣雖儒士,亦請試鉛刀一割。
”帝曰:“留卿之言甚壯!”張九思遂不敢複言。
帝即诏以建甯路總管武康侯赫連-,率閩中兵征之。
夢炎即預參帏幄,拜行軍司馬。
更诏廣右行省參政蒯毅夫,檄調各處将士,進兵太平,兩路夾攻,宋人疲于奔命矣。
留夢炎赍诏,遂赴閩中而去。
時大宋重康二年春,有海外夷王,遣使入貢,不期而來武都者,凡十有八國。
各獻方物,雜陳百戲。
而貢物最為珍異者,首推日本。
日本國王坦呢特布,因蒙古喪師而退,感帝德弗衰。
因聞大宋禦極,乃命國相纥搭、大将叱咤,一文一武,奉表宋朝;以一瑪瑙甕,滿貯甘露。
又曼陀羅華五瓶。
曼陀羅華者,日本王子,七歲,即講聖鬟經,天為雨花,瓶皆用文貝嵌就。
又吠琉璃一方。
吠琉璃者,寶青色,至堅,一切寶皆不可破,亦非火焰所能-,惟鬼神有道力者,乃能破之。
此寶出須彌山,非日本土産,此物乃番舶過海所得者也。
至日本所轄五畿、七道、三島所産異物,如芝草、紫玉、仙樹漿、棋子等類,無不畢獻。
次則真臘,獻七寶床,雞駭犀,瓊漿石,即石瑪瑙也。
再次則暹羅獻元精玉,黃蛇珠。
又次則占城獻女珊瑚一樹。
安南獻仙艾花,此花以仲春日開,雨後花落水面,群魚吞之,多化為龍;外此若三佛齊獻神鹿一隻,高三尺,前黑後白,毛短,蹄三-;滿刺加獻蕉心箪;爪哇獻五色鳥;琉球獻辟寒金;忽魯谟斯獻草上飛。
草上飛者,奇獸,大如貓,身玳瑁斑,百獸見之,皆驚伏。
和蘭獻神統,統長二丈有餘,發之可洞石城,震數十裡。
蘇門答刺獻如意珠,此珠出摩竭大魚腦中,魚身長二十八萬裡,珠一名金剛堅,得此珠毒不能害,火不能。
餘更有佛郎機、合貓裡、婆羅、蘇吉丹、交欄山諸國,皆有異寶入貢,不可殚述。
各國既入武都,自有接待外夷各官,館驿隻候。
文武預先奏知,帝乃于中和節,禦奉天殿,大設朝會。
十八國使臣,一齊山呼九拜,舞蹈朝見,各國王表奉正朔,各獻方物。
日本一表,尤極深感戴之意。
帝一一慰勞,受其禮物。
二使臣,一文一武,俯伏丹墀。
帝視之,已頭半白黑矣。
帝勞之曰:“朕前在上國,過蒙推許,别後未幾,二卿已兩鬓含霜,回憶奉聖寺,扶桑島諸事,依依如昨,勞卿遠涉,惠顧中土,國王無恙耶,二卿亦無恙耶?”叱咤、纥搭齊奏曰:“日本蒙天皇寵臨,為海邦大振國威,敝主所轄五畿、七道、三島及附庸百國,罔不臣服,皆昔年天皇威德之所賜也!海不揚波,知聖人在位久矣,薄具土産,略表寸心,煙波餘生,緻勞天皇寵問,圖報無地矣!”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