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 第六回 火熊熊大劫天津衛 病恹恹權住濟甯州

關燈
頭。

    李富看見,連忙站過半邊道:“小姐小心!”棣華出到船頭,站起來擡頭一看,這一驚非同小可:隻見遠遠的起了六、七個火頭,照得滿天通紅,直逼到船上的人臉上也有了火光影子。

    人聲嘈雜之中,還隐隐聽得遠遠哭喊之聲,不由得心頭小鹿亂撞,忙問李富:“是那裡走水?”李富道:“還不得确消息。

    聽說是七、八處教堂同時起火,都是義和團幹的事。

    ”棣華再擡頭望時,隻見岸上樹林中的鴉鵲之類,都被火光驚起,滿天飛舞,火光之中,曆曆可數。

    天上月亮,映的也變了殷紅之色。

    心中不住的吃吓,忙忙退入内艙,臉上不敢現出驚惶之色。

    ①白氏問:“到底是甚麼事?”棣華道: “又是岸上失火,那些人便大驚小怪起來,沒有甚麼事,母親隻管放心。

    ”說罷,便坐近白氏身邊,輕抒玉腕,代為捶腿,心中隻念着伯和:如果他還在天津,此時正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不知可脫得了這個難?萬分悲苦,卻又訴不出來;對着母親,又不敢哭,那眼淚隻得向肚子裡滾。

    外面那些人,一陣陣的怪聲亂叫。

    白氏道:“明日再走不出去,我便吓死在這裡了。

    我那虛飄飄的病,服了藥,本來好了,此刻可又發作了。

    ”棣華道:“母親但請寬心。

    據船戶說,明天準可以出去了。

    ”白氏道:“果能如此,我就有了命了。

    ”此時白氏的燒熱病又重起來,昏昏沉沉的睡去,隻撇下棣華一個,獨自傷心—— ①如此大驚、虧他按捺得住。

     到了四更時分,衆船戶果然起來,設法把船移動,辛苦到天亮,果然離開了大隊船隻。

    衆人滿心歡喜,撐篙打槳的走到薄暮時,到了靜海。

    誰知這裡避難的船,比西大灣子更多,一望無際,都是帆樯,仍舊在船縫裡鑽過去。

    争奈此處河道甚窄,竟有終日不能移動一步的時候。

    無論白氏母女心急如焚,便是幾個船戶,都說晦氣。

    從靜海走到獨流,本來隻有一天的路程,這回卻走了一個多月。

    隻見岸上的義和團,成群結隊,裹紅巾,束紅帶,持刀弄棒的,互相往來,也不知他做些甚麼。

    從離了獨流,才能暢行。

    然而遇了碼頭,仍有許多避難船隻,不過不像那麼擁擠罷了。

    從此按站前進,不日到了德州城外,隻見旌旗招展,刀劍如林,正不知為着甚事。

    泊定了碼頭,不敢就登岸。

    ①李富和一個船戶上岸去打聽,一會兒回來,那船戶慌忙開了船,往下站而走。

    棣華問道: “這不是德州了麼?為甚還走?”李富道:“方才打聽得京城已被洋兵打破了,天津也失了。

    此刻各省督撫都興兵勤王。

    這岸上是山東撫台袁大人的勤王兵,方才到此,正要封船,由水路進京。

    所以船戶忙忙開了,是恐怕被官封了船,白當苦差。

    ”②棣華道:“他便如此,我們為甚要多走一程?你可去問問他們,怎麼說法?”李富聽說,便從船舷上,往後艄問船戶去了—— ①驚弓之鳥閃爍。

     ②原來如此。

     白氏道:“我有一句話和你商量:我們自從離了靜海之後,一路上還算平安,隻是我的病一天重似一天了,藥是早吃完了。

    我此刻思家甚切,與其在這裡耽擱住,不如和船戶商量,就叫他直到清江浦,我們由鎮江附輪船回上海罷。

    ”棣華道: “母親不說,女兒也想過來,這個本是最好的辦法。

    但是我們在八百戶約下人家德州相會的怎樣了?”①白氏道:“這個呢,怪不得你老記着不肯忘,便是我也時常記在心上。

    但我想他又不是個呆子,那有盡着耽擱之理,此刻早到了上海了。

    不信我們到了上海時,包管他已住在我們家裡了。

    ”棣華低頭一想道:“萬一他尋這裡來,我們走了豈不誤事?不如仍回到碼頭上,仍舊寫幾個字帖兒,在碼頭上要路貼下,說明我們已經南下,就是他到了,也可以知道。

    ”白氏道:“這個主意也好。

    ”母女商量停當,恰好李富問了船戶,從後艄出來回話,說:“船戶的意思,再往下走一站,請太太們在下一站登岸,小的和他争論不得。

    ”棣華道:“現在我們打算徑往清江浦,你再問他要加多少錢,并且要回船停泊一會兒,我們要到岸上貼兩張字帖兒。

    ”李富又到後艄去說了半晌,出來回說:“徑到清江浦,他隻要加五十兩船錢,大約他們也情願到南邊避幾時的意思。

    小的同他說明白了,此刻已經轉舵回船了。

    ”棣華聽說,便在網籃裡取出紙筆,伏在艙上,寫字帖兒。

    等到船攏了岸,搭好了跳闆,棣華已寫好了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