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 第六回 火熊熊大劫天津衛 病恹恹權住濟甯州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棣華在張家店裡一住十天,既憂慮母親之病,又不知伯和的生死存亡,更兼那店房又矮又小,郁着一屋子的悶氣。
有時到院子裡走走,又是滿院子的騾馬糞臭,夜靜時,直熏到屋裡來。
加之心中悲苦,何曾得一夜安眠?今夜到了船上,這船雖小,卻靠在河邊,氣息為之一清。
他又展開了伯和衾枕,陡生癡想,心中為之一暢,所以就酣然睡去,連夢也沒有一個,直到天色平明方醒。
坐了起來,看看母親,還自睡着。
水面上早起有點微涼,盤膝坐着,把夾被窩蓋着,在那裡頑弄出神。
默念昨夜那一番癡想,不知能如願以償否?倘能發願,我今日便多受些苦,也是情願的。
隻是苦了他,不知失落到何處,我這裡想念他,他的想念我,隻怕還要厲害。
已經到了荊天棘地之中,再受那相思之苦,不要把他身子磨壞了?忽又想起小時候,讀過《孟子》,有幾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他今年才十八歲,便遭了這流離之苦,将來前程萬裡,正未可知,說不得夫榮妻貴,我倒仗了他的福了。
①想到這裡,又複十分自慰,撫摩着那衾枕,聊當相見。
呆坐着出了一會神,白氏也醒了,棣華便問:“母親今天可好點?”白氏道:“不過如此,船開了沒有?”棣華道:“還沒有開呢。
”掀開簾子一看,李富也起來了,看見棣華便道:“請小姐打發點銀子,買點糧食,好開船。
”棣華聽了,取出一塊銀子,約有二兩重,交給李富。
李富叫船戶秤過,囑其到岸上買點米面腌菜之類。
一會兒買了回來,便開船—— ①如卿此言,則庚子之變,身經其難者何止千萬人,豈皆前程萬裡者耶?可謂癡極。
雖然,天地間本有此一種癡想,以為情人自然之慰解,不然不令鐘情者一齊愁煞耶? 走了一天,到了一個所在,隻見帆樯林立,好不熱鬧,船便泊定了。
棣華問李富:“這是甚麼地方?”李富也不知道,轉問船戶。
船戶道:“清宮莊下船的地方是個支河,這裡才是大路,有名的叫做西大灣子,前面便是衛裡。
”棣華吃驚道: “我們為的是衛裡不太平,才要到德州去,為甚倒走到這裡來?”船戶笑道:“總要越過這裡,轉向南路,到了靜海,才是往德州的大道。
你看這裡所靠的多少船,都是避亂的,這裡離洋場很遠,是不要緊的地方。
你們看這些船,在這裡也不知靠了多少日子,不肯開行,不過暫時避在這裡,總望沒事,他們便仍舊上岸,不遠去了。
”①棣華聽了,方才明白。
是夜,就在西大灣子停泊過宿。
次日起身開行。
誰知這裡停泊的船,盈千累萬,舳舻相接,竟把河道塞住了,不得過去。
船戶百般為難,在衆船縫裡鑽行。
從日出時忙到日入,走不到三裡路,隻得停住。
這還是幸得船小,才有縫可鑽,若是船大了些,竟是寸步難移的了。
到了半夜,恰值潮水漲了,船戶又起來覓縫鑽行,隻走了半裡多路,又複被大船擋住,隻得泊了。
如此一連三天,不得過去—— ①原來并不是熱鬧。
忽然這一天,遠遠望見濃煙蔽天,半日不熄,外面各船戶,互相大驚小怪的傳說義和團放火燒天津城裡大教堂。
白氏聽了,又是驚慌。
棣華連忙過來摟住了,說道:“母親不要害怕。
這是岸上的事,我們這裡離得遠着呢。
況且又在水裡,是沒事的。
”口中是如此勸慰,心裡是惦記着伯和:此刻不知可在天津,倘在那裡,便不好了。
怎能想個法子,知道他的下落,才可以放心呢?到了夜來,望見那濃煙的所在,便變了一片火光。
左右鄰船,都在那裡喧呼議論,都是南邊人聲口居多。
紛擾到半夜,方才略靜。
到了第四日,又忙了一日。
船戶道:“好了!看過去,前面隻有百十來條船,明日怕可以出去了。
今天晚上,是四更天的潮,我們趕四更再走罷。
”棣華在艙内聽得,略略放心。
隻是念着伯和,未免暗暗落淚。
吃過晚飯,正在倚枕歇息,忽然一陣外面人聲鼎沸起來,吃了一大驚,推開篷窗觀望,又被旁邊一号大船擋住,看不見甚麼。
白氏已吓得打顫。
棣華道:“母親休驚,女兒問來。
” 掀起窗子問李富。
李富卻往船頭去了,叫了幾聲,都不聽見。
便對白氏道:“母親不必驚怕,沒有甚事,待女兒出去看來。
” 白氏道:“你小心點兒。
”棣華道:“女兒知道。
”說罷,鞠躬出到船
有時到院子裡走走,又是滿院子的騾馬糞臭,夜靜時,直熏到屋裡來。
加之心中悲苦,何曾得一夜安眠?今夜到了船上,這船雖小,卻靠在河邊,氣息為之一清。
他又展開了伯和衾枕,陡生癡想,心中為之一暢,所以就酣然睡去,連夢也沒有一個,直到天色平明方醒。
坐了起來,看看母親,還自睡着。
水面上早起有點微涼,盤膝坐着,把夾被窩蓋着,在那裡頑弄出神。
默念昨夜那一番癡想,不知能如願以償否?倘能發願,我今日便多受些苦,也是情願的。
隻是苦了他,不知失落到何處,我這裡想念他,他的想念我,隻怕還要厲害。
已經到了荊天棘地之中,再受那相思之苦,不要把他身子磨壞了?忽又想起小時候,讀過《孟子》,有幾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他今年才十八歲,便遭了這流離之苦,将來前程萬裡,正未可知,說不得夫榮妻貴,我倒仗了他的福了。
①想到這裡,又複十分自慰,撫摩着那衾枕,聊當相見。
呆坐着出了一會神,白氏也醒了,棣華便問:“母親今天可好點?”白氏道:“不過如此,船開了沒有?”棣華道:“還沒有開呢。
”掀開簾子一看,李富也起來了,看見棣華便道:“請小姐打發點銀子,買點糧食,好開船。
”棣華聽了,取出一塊銀子,約有二兩重,交給李富。
李富叫船戶秤過,囑其到岸上買點米面腌菜之類。
一會兒買了回來,便開船—— ①如卿此言,則庚子之變,身經其難者何止千萬人,豈皆前程萬裡者耶?可謂癡極。
雖然,天地間本有此一種癡想,以為情人自然之慰解,不然不令鐘情者一齊愁煞耶? 走了一天,到了一個所在,隻見帆樯林立,好不熱鬧,船便泊定了。
棣華問李富:“這是甚麼地方?”李富也不知道,轉問船戶。
船戶道:“清宮莊下船的地方是個支河,這裡才是大路,有名的叫做西大灣子,前面便是衛裡。
”棣華吃驚道: “我們為的是衛裡不太平,才要到德州去,為甚倒走到這裡來?”船戶笑道:“總要越過這裡,轉向南路,到了靜海,才是往德州的大道。
你看這裡所靠的多少船,都是避亂的,這裡離洋場很遠,是不要緊的地方。
你們看這些船,在這裡也不知靠了多少日子,不肯開行,不過暫時避在這裡,總望沒事,他們便仍舊上岸,不遠去了。
”①棣華聽了,方才明白。
是夜,就在西大灣子停泊過宿。
次日起身開行。
誰知這裡停泊的船,盈千累萬,舳舻相接,竟把河道塞住了,不得過去。
船戶百般為難,在衆船縫裡鑽行。
從日出時忙到日入,走不到三裡路,隻得停住。
這還是幸得船小,才有縫可鑽,若是船大了些,竟是寸步難移的了。
到了半夜,恰值潮水漲了,船戶又起來覓縫鑽行,隻走了半裡多路,又複被大船擋住,隻得泊了。
如此一連三天,不得過去—— ①原來并不是熱鬧。
忽然這一天,遠遠望見濃煙蔽天,半日不熄,外面各船戶,互相大驚小怪的傳說義和團放火燒天津城裡大教堂。
白氏聽了,又是驚慌。
棣華連忙過來摟住了,說道:“母親不要害怕。
這是岸上的事,我們這裡離得遠着呢。
況且又在水裡,是沒事的。
”口中是如此勸慰,心裡是惦記着伯和:此刻不知可在天津,倘在那裡,便不好了。
怎能想個法子,知道他的下落,才可以放心呢?到了夜來,望見那濃煙的所在,便變了一片火光。
左右鄰船,都在那裡喧呼議論,都是南邊人聲口居多。
紛擾到半夜,方才略靜。
到了第四日,又忙了一日。
船戶道:“好了!看過去,前面隻有百十來條船,明日怕可以出去了。
今天晚上,是四更天的潮,我們趕四更再走罷。
”棣華在艙内聽得,略略放心。
隻是念着伯和,未免暗暗落淚。
吃過晚飯,正在倚枕歇息,忽然一陣外面人聲鼎沸起來,吃了一大驚,推開篷窗觀望,又被旁邊一号大船擋住,看不見甚麼。
白氏已吓得打顫。
棣華道:“母親休驚,女兒問來。
” 掀起窗子問李富。
李富卻往船頭去了,叫了幾聲,都不聽見。
便對白氏道:“母親不必驚怕,沒有甚事,待女兒出去看來。
” 白氏道:“你小心點兒。
”棣華道:“女兒知道。
”說罷,鞠躬出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