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三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
關燈
小
中
大
宗,奏道:“微臣有失保駕,罪該萬死!”高宗大哭道:“奸臣誤國,卿有何罪?”又把一路上受苦之事細細說了一遍。
又道:“孤家因衣服濕透,此時身上發熱,如之奈何!” 衆臣正在商議,隻見張保過來禀說:“拿得一個奸細,聽候發落。
”嶽爺道:“帶他過來!”張保一把提将過來跪下。
元帥看他是個少年道童,便問:“你是何人,敢來窺探?”那人道:“小人是山上五虛宮道童,聞得有兵馬在此,師父待着小人來打聽,望乞饒命!”嶽爺道:“那玉虛宮可大麼?”道童道:“地方甚大,有三十六個房頭。
”嶽爺道:“你去說與住持知道,不必驚慌。
有當今天子避難至此,因聖體不和,着你們收拾好房幾間,送聖上來将養。
”道童得令,飛奔上去報信。
嶽爺奏道:“臣探得有玉虛宮可以安住,請陛下上車。
”遂将米糧車出空了,載了天子,衆大臣俱各揀一匹馬騎着。
衆将一齊送高宗來至宮前,早有住持率領三十六宮道士跪着迎接。
天子進了宮,十分喜悅。
嶽爺即将幹淨新衣與高宗換了。
衆臣請安已畢,隻見走過一個老道士奏道:“有當年梁山泊上神醫安道全,在本山藥王殿内安頓靜養。
今聞聖體違和,乞聖上召他來調治,可保聖躬無恙。
”高宗大悅,即命老道士:“去請來調治朕躬,自當封職。
” 又有李綱奏道:“乞于靈官殿左首,搭起一台,效當年漢高祖築台拜将之事,拜封元帥并衆将官,好使他舍身為國。
”高宗準奏,遂令路金監督搭台。
次日高宗出宮,衆将迎駕上台,傳旨:“封嶽飛為武昌開國公少保統屬文武兵部尚書都督大元帥。
”嶽飛謝恩畢。
正要加封牛臯等一班衆将,不道高宗一時頭暈,傳旨:“候朕病痊,再行封賞。
”衆将跪送回宮。
到了次日早上,衆将到靈官殿前,但見挂着一張榜文,上寫着: 武昌開國公少保統屬文武都督大元帥嶽,為曉逾事:照得本帥恭承王命,統屬六軍,共爾衆将,必期掃金扶宋,盡力王事。
所有條約,各宜知悉:聽點不到者斬。
擅闖軍門者斬。
聞鼓不進者斬。
聞金不退者斬。
私自開兵者斬。
搶奪民财者斬。
奸人妻女者斬。
洩漏軍機者斬。
臨陣反顧者斬。
兵弁賭博者斬。
妄言禍福者斬。
不守法度者斬。
笑語喧嘩者斬。
酗酒入營者斬。
大宋建炎某年某月某日榜,張挂營門。
那牛臯聽見衆人在那裡一款一款念到後來兩條,便道:“胡說!大哥明明曉得我喜歡吃酒、是這樣高聲亂嚷的,卻将這兩件事寫在上邊!停一會,待我闖一個轅門與他看,看他怎樣斬我。
”衆将齊至營前,隻見張保傳出令來:“元帥今日不升帳了,諸将明日早上候令罷。
”衆将得令,各自散去。
牛臯道:“明早待我吃個大醉而來,看他怎樣?” 再說元帥命張保去請湯懷,直至後營相見。
嶽爺道:“請賢弟到來,非為别事。
今日所挂斬條上,有兩件事犯着牛兄弟的毛病,故此愚兄今日不升帳。
發令之初,若不将他斬首,何以服衆?若準了法,又傷了弟兄之情。
賢弟可如此如此,方得無事。
”湯懷領令,來到牛臯帳中,見他正在吃酒。
牛臯道:“湯二哥來得好,也來吃一杯。
”湯懷就坐下,吃了幾杯,便道:“我有一事,與你相商。
”牛臯道:“是什麼事?”湯懷道:“你道大哥今日為何不升帳?打聽得他要差個人到相州去催糧,因為山下有番兵阻住,無人敢去,為此愁悶不能升帳。
我想我一人實不敢去,怎麼作個計較,幹得這件大功勞,特來與你商量。
”牛臯道:“諒這些小番兵,怕他怎的?明日看我自去。
”湯懷道:“既如此,明日你且休要吃酒,悄悄的來,不要被别人搶去頭功。
”牛臯道:“多謝你了。
”湯懷别了牛臯回營。
到了次日,元帥升帳,衆将參谒已畢,站立兩旁聽令。
湯懷見牛臯低頭走進營來,暗暗歡喜。
元帥道:“三軍未發,糧草先行;目今交兵之際,糧草要緊。
但山下有金兵阻路,如何出得他的營盤?那一位大膽,敢領本帥之令前往相州催糧?”話聲未絕,牛臯上前道:“末将敢去!”元帥道:“你的本事,怎能出得番營去?”牛臯道:“元帥何得長他人志氣!諒這些毛賊,怕他怎的?小将若出不得番營,願納下這顆首級。
”元帥道:“既如此,有令箭一枝,文書一封,限你四日四夜到相州,小心前去!”牛臯得令,将文書揣在懷中,把這令箭插在飛魚袋内,上馬提锏,獨自一個跑下山來。
正叫做: 壯士一身已許國,此行那計吉和兇? 雙锏匹馬番營過,粘罕應教吃一驚。
畢竟不知牛臯此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又道:“孤家因衣服濕透,此時身上發熱,如之奈何!” 衆臣正在商議,隻見張保過來禀說:“拿得一個奸細,聽候發落。
”嶽爺道:“帶他過來!”張保一把提将過來跪下。
元帥看他是個少年道童,便問:“你是何人,敢來窺探?”那人道:“小人是山上五虛宮道童,聞得有兵馬在此,師父待着小人來打聽,望乞饒命!”嶽爺道:“那玉虛宮可大麼?”道童道:“地方甚大,有三十六個房頭。
”嶽爺道:“你去說與住持知道,不必驚慌。
有當今天子避難至此,因聖體不和,着你們收拾好房幾間,送聖上來将養。
”道童得令,飛奔上去報信。
嶽爺奏道:“臣探得有玉虛宮可以安住,請陛下上車。
”遂将米糧車出空了,載了天子,衆大臣俱各揀一匹馬騎着。
衆将一齊送高宗來至宮前,早有住持率領三十六宮道士跪着迎接。
天子進了宮,十分喜悅。
嶽爺即将幹淨新衣與高宗換了。
衆臣請安已畢,隻見走過一個老道士奏道:“有當年梁山泊上神醫安道全,在本山藥王殿内安頓靜養。
今聞聖體違和,乞聖上召他來調治,可保聖躬無恙。
”高宗大悅,即命老道士:“去請來調治朕躬,自當封職。
” 又有李綱奏道:“乞于靈官殿左首,搭起一台,效當年漢高祖築台拜将之事,拜封元帥并衆将官,好使他舍身為國。
”高宗準奏,遂令路金監督搭台。
次日高宗出宮,衆将迎駕上台,傳旨:“封嶽飛為武昌開國公少保統屬文武兵部尚書都督大元帥。
”嶽飛謝恩畢。
正要加封牛臯等一班衆将,不道高宗一時頭暈,傳旨:“候朕病痊,再行封賞。
”衆将跪送回宮。
到了次日早上,衆将到靈官殿前,但見挂着一張榜文,上寫着: 武昌開國公少保統屬文武都督大元帥嶽,為曉逾事:照得本帥恭承王命,統屬六軍,共爾衆将,必期掃金扶宋,盡力王事。
所有條約,各宜知悉:聽點不到者斬。
擅闖軍門者斬。
聞鼓不進者斬。
聞金不退者斬。
私自開兵者斬。
搶奪民财者斬。
奸人妻女者斬。
洩漏軍機者斬。
臨陣反顧者斬。
兵弁賭博者斬。
妄言禍福者斬。
不守法度者斬。
笑語喧嘩者斬。
酗酒入營者斬。
大宋建炎某年某月某日榜,張挂營門。
那牛臯聽見衆人在那裡一款一款念到後來兩條,便道:“胡說!大哥明明曉得我喜歡吃酒、是這樣高聲亂嚷的,卻将這兩件事寫在上邊!停一會,待我闖一個轅門與他看,看他怎樣斬我。
”衆将齊至營前,隻見張保傳出令來:“元帥今日不升帳了,諸将明日早上候令罷。
”衆将得令,各自散去。
牛臯道:“明早待我吃個大醉而來,看他怎樣?” 再說元帥命張保去請湯懷,直至後營相見。
嶽爺道:“請賢弟到來,非為别事。
今日所挂斬條上,有兩件事犯着牛兄弟的毛病,故此愚兄今日不升帳。
發令之初,若不将他斬首,何以服衆?若準了法,又傷了弟兄之情。
賢弟可如此如此,方得無事。
”湯懷領令,來到牛臯帳中,見他正在吃酒。
牛臯道:“湯二哥來得好,也來吃一杯。
”湯懷就坐下,吃了幾杯,便道:“我有一事,與你相商。
”牛臯道:“是什麼事?”湯懷道:“你道大哥今日為何不升帳?打聽得他要差個人到相州去催糧,因為山下有番兵阻住,無人敢去,為此愁悶不能升帳。
我想我一人實不敢去,怎麼作個計較,幹得這件大功勞,特來與你商量。
”牛臯道:“諒這些小番兵,怕他怎的?明日看我自去。
”湯懷道:“既如此,明日你且休要吃酒,悄悄的來,不要被别人搶去頭功。
”牛臯道:“多謝你了。
”湯懷别了牛臯回營。
到了次日,元帥升帳,衆将參谒已畢,站立兩旁聽令。
湯懷見牛臯低頭走進營來,暗暗歡喜。
元帥道:“三軍未發,糧草先行;目今交兵之際,糧草要緊。
但山下有金兵阻路,如何出得他的營盤?那一位大膽,敢領本帥之令前往相州催糧?”話聲未絕,牛臯上前道:“末将敢去!”元帥道:“你的本事,怎能出得番營去?”牛臯道:“元帥何得長他人志氣!諒這些毛賊,怕他怎的?小将若出不得番營,願納下這顆首級。
”元帥道:“既如此,有令箭一枝,文書一封,限你四日四夜到相州,小心前去!”牛臯得令,将文書揣在懷中,把這令箭插在飛魚袋内,上馬提锏,獨自一個跑下山來。
正叫做: 壯士一身已許國,此行那計吉和兇? 雙锏匹馬番營過,粘罕應教吃一驚。
畢竟不知牛臯此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