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三八回 解軍糧英雄歸宋室 下戰書福将進金營

關燈
詩曰: 三尺龍泉吐赤光,英雄萬載姓名芳。

     男兒要遵封侯志,烈烈轟轟做一常。

     卻說牛臯一馬跑到粘罕營前,大叫一聲:“快些讓路!好等老爺去催糧。

    ”就舞動雙锏,踹進營來,逢人便打。

    衆番兵見他來得兇,慌忙報知粘罕道:“山上有個黑炭團殺進營來了!”粘罕大怒,拿了溜金棍上馬來迎。

    剛剛碰着牛臯,被牛臯一連七八锏,粘罕招架不住,往斜刺裡敗走。

    卻被牛臯沖出後營,到相州去了!粘罕回帳,叫小番收拾屍首,整頓營盤。

    一面再差人去催趱各位王兄王弟,速到牛頭山來,圍住他君臣再處。

    且說嶽元帥這日升帳,忽有探軍來報:“山下有一枝番兵下寨。

    ”不多時,探子又來報:“又有一枝番兵下寨。

    ”一連報了四五次。

    元帥想:“牛臯雖已踹出番營,那糧草怎能上得山來?”心下十分愁悶。

     再說牛臯踹破番營,晝夜兼行,到了相州,一直到了節度使轅門下馬,大聲叫道:“快些通報!”就把那锏在鼓上撲通的一下,把那鼓竟打破了!傳宣進内禀知,劉都院傳令牛臯進見。

    牛臯來至大堂跪下道:“都爺快看文書!快看文書!”劉光世看了文書道:“牛臯差了!限你四日,如今隻才三日半,如何這般性急?且到耳房便飯。

    ”牛臯道:“飯是自然要吃的,但糧草是要緊的,明早就要起身的吓!”劉爺道:“這是朝廷大事,豈敢遲延?”傳令準備糧草。

    至二更時分,俱已端正,一面點兵三千護送。

    劉爺一夜不曾睡着。

    剛剛天亮,牛臯早已上堂來見都爺催促。

    劉爺道:“軍糧俱已整備,有道表章,煩你帶去。

    外有書一封,候你家元帥的。

    ”牛臯收了表章書信,叩頭辭别,上馬便行。

    這日正行之間,忽然大雨下來,要尋個地方躲雨。

    望見前面有一帶紅牆,必然是個廟宇,忙忙催動糧車。

    趕到紅牆邊一望,不是廟宇,卻是一座王殿。

    牛臯也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命衆軍士把糧車推進殿内躲雨。

     卻說這殿乃是汝南王鄭恩之後鄭懷的賜第。

    那鄭懷生得身長丈二,使一條酒杯口粗的鐵棍,力大無比,善于步戰。

    當時有家将進内報說:‘不知何處軍馬,推着許多糧車,在殿上喧嘩糟蹋,特來報知。

    ”鄭懷道:“那有這樣事!先王禦賜的地方,那個敢來糟蹋!”便提了大棍走到殿前,大喝道:“何處野賊,敢來這裡讨野火吃?”牛臯見來得兇,隻道是搶糧的,不問情由,舉锏就打,鄭懷掄棍招架。

    不上四五個回合,被鄭懷攔開锏,隻一把,把牛臯擒祝走進裡邊廳上,叫家人綁了,推至面前,喝道:“你是何方草寇,敢來糟蹋王殿?”牛臯大喝道:“該死的狗囚!你眼又不瞎,不見糧車上的旗号麼?我叫牛臯,奉嶽元帥将令,催糧上牛頭山保駕。

    在此躲雨,你敢拿了我,可不該淩遲剮罪?”鄭懷道:“原來是牛将軍,你也該早說個明白。

    ”慌忙來解了綁,扶牛臯中間坐了,請罪道:“小弟乃汝南王鄭恩後裔,名喚鄭懷。

    久慕将軍大名,今日願拜将軍為兄,同上牛頭山保駕立功,未知允否?”牛臯道:“我本是不肯的,見你本事也好,還有些情重的,且收你為弟罷。

    隻是肚中饑了,且收拾些酒飯來我吃了,好同你去。

    ”鄭懷道:“這個自然。

    ”就同牛臯對天結拜為弟兄。

    吩咐家人整備酒飯,殺了兩頭牛,擡出十來壇酒,到殿上犒賞三軍。

    鄭懷一面收拾行李,吃完酒飯,就同了牛臯起身。

     說話的,那牛臯來時是連夜走的,故此來得快。

    此時回去有了糧車,須要晝行夜住,那能就到。

    這日行至一座山邊,忽聽得一棒鑼聲,擁出五六百喽羅。

    為首一員少年,身騎自馬,手提銀槍,白袍銀甲,頭戴銀盔,口中大叫:“會事的留下糧車,放你過去!”牛臯大怒,方欲出馬,鄭懷道:“不勞哥哥動手,待小弟去拿這厮來。

    ”提棍上前便打,那英雄掄槍就刺。

    大戰三十多合,不分勝負。

    牛臯暗想:“我與鄭懷戰不上四五合,被他拿了。

    他兩個戰了三十多合,尚無勝敗,好個對手!”就拍馬上前,叫道:“你們且住手!我有話說。

    ”鄭懷架住了槍道:“住着!俺哥哥有話講,講了再戰。

    ”那将收了槍道:“你有何話,快快說來。

    ”牛臯道:“俺非别人,乃嶽元帥的好友牛臯。

    我看你年紀雖小,武藝倒好。

    目今用人之際,何不歸順朝廷,改邪歸正,豈不勝如在這裡做強盜?”那将聽了道:“原來是牛将軍,何不早說!”遂棄槍下馬道:“将軍若不見棄